浙江省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讲师资源库
- 格式:docx
- 大小:23.54 KB
- 文档页数:9
论公共图书馆青少年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为视角于丽丽(盘锦市图书馆,辽宁盘锦124010)[摘要]梳理“六地”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公共图书馆有丰富的“六地”文献资源、专业的学科馆员和空间优势,可以通过文献的整合挖掘、打造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社会化合作等路径,实现对青少年红色经典的阅读推广。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青少年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六地文化[分类号]G2521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图书馆8位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作为公众终身学习教育的场所,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涵盖了各年龄段和各阶层的社会公众。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19岁以下人口已达3.26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3.13%[1],可见,青少年读者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点人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革命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2],收藏、保存、挖掘、整理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阅读推广和传承,既是公共图书馆的优势,更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
尤其是激发青少年读者群体对红色文献的阅读兴趣,养成他们积极主动阅读红色经典的习惯,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境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完善的人格,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抗美援朝出征地、雷锋精神发祥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资源大省。
据调查,辽宁共有红色文化资源782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25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301处,重要人物故居13处,烈士墓70处,纪念设施273处[3]。
从红色文献的存藏来看,辽宁省以东北抗日联军和辽沈战役为内容的红色文献最为珍贵和独特,在众多地区图书馆中独树一帜,极具价值[4]。
携手共进创造美好未来——在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图书馆馆长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小琴编者按:2018年10月20日,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审议通过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成立宣言》《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2019-2020年行动计划》,并在杭州图书馆举行了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图书馆馆长论坛。
10月20日下午,论坛进行主旨发言。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小琴女士,作为主旨演讲人,以《携手共进创造美好未来》为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与其说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不如说是中国与中东欧16国之间文化交融、增进了解、厚植友谊,凝聚共识、携手共进的重要载体和纽带。
为加深图书馆界同仁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及其宗旨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推进图书馆之间的国际合作,现将刘小琴女士的主旨发言刊布于此,以飨读者。
尊敬的国际图联主席、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十月的杭州,桂花飘香,景色宜人。
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馆长论坛在这里召开,如同这美丽的景色,打开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图书馆合作发展的美好篇章。
这两天,来自各国图书馆的同行将交流、切磋,共同描绘未来图书馆发展的美好蓝图,并将开启这一美好前景的实施。
我很荣幸在此会议上向各国同行介绍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情况,分享我对会议主题:“图书馆——合作、互联、共享”的一些思考。
近年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观察这一变化:一、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着力于均衡发展、包容性发展中国制定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并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的总体布局,为文化建设创造了最佳环境和条件。
经过改革开放40年,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初步建立了遍布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近几年在协调均衡发展上取得较明显进步,一些地区图书馆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到扭转,区域均等化水平提高。
公共图书馆服务改进的咨询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公共图书馆在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文化娱乐和知识传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和竞争激烈的图书馆市场,许多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服务质量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为了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我提出以下咨询方案。
一、优化图书馆布局和设施相较于传统的书籍租借和阅读功能,现代公共图书馆应该更加注重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灵活的空间,以满足读者的社交、学习和创造性需求。
在布局上,图书馆应该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例如静谧的阅读区、多媒体学习区、创客空间等,以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环境。
此外,图书馆还应该配备现代化的设施,如自助借还机、电子资源查询终端、自习室预订系统等,以提升读者的体验感。
二、拓宽图书馆资源的获取渠道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首要的任务是拓宽资源获取渠道。
建议图书馆与出版社、图书馆联盟、教育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图书、期刊和电子资源。
此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图书馆可以与全球各地的图书馆进行合作,通过文化交换和共享资源来丰富馆藏。
另外,图书馆还可以加大对数字化内容的采集和整理,通过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更多电子书籍、音像资料和在线学术数据库,满足读者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需求。
三、丰富服务项目和活动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提供书籍借阅的场所,更应该成为一个知识分享、文化沟通和学习交流的中心。
为此,图书馆应加大对服务项目的创新和推广。
可以组织各类文学讲座、读书分享会、培训课程等活动,吸引专家、学者和读者参与,提升图书馆的学术氛围。
此外,结合本地文化和社区特点,图书馆还可以举办一些展览、演出、比赛等文化活动,增进读者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密切相关。
因此,图书馆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图书馆学知识和综合素质。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合作与共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整合与共享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讨论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合作与共建,探讨如何通过合作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开放共享,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
一、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图书馆通过购买纸质书籍和期刊来满足读者需求,但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无法满足大量读者的需求。
而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可以突破这些限制,无论是图书、期刊还是音视频资料,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和传播,极大地拓展了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
数字化资源的合作与共建,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通,还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数字化资源的合作还可以促进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合作形式1. 资源共享通过数字化技术,各个图书馆可以将自己的数字化资源进行共享,使其能够被其他图书馆和读者所使用。
例如,一个学术图书馆可以将自己的研究资源开放给其他图书馆参考和利用,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资源。
2. 联合数字化项目多个图书馆可以联合开展数字化项目,共同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整合。
这样可以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减少资源建设成本,提高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和覆盖面。
3. 云平台合作通过建立云计算平台,图书馆可以将自己的数字化资源存放在云端,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存储。
各个图书馆可以通过云平台互通资源,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三、数字化资源合作与共建的挑战与对策1. 版权问题数字化资源的合作与共建涉及到大量的著作权和版权问题,各个图书馆需要遵守版权法的相关规定,并与作者、出版商进行积极沟通和协商。
同时,图书馆之间可以建立版权合作机制,共同解决版权问题,确保资源的合法使用。
2. 技术标准不同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可能使用的技术标准不同,这给资源共建和共享带来一定的困难。
[摘要]地方公共图书馆可借助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来提升其社会公共服务文化能力,反之,高校图书馆可携手地方公共图书馆扩展服务空间、扩大服务效益,最终为地方文化建设开辟一条新道路、新路径。
鉴于此,对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整合与联盟发展予以探讨分析,客观评估其利弊,结合现实发展来进一步阐述归纳图书馆联盟运作下的可推广性,并就联盟整合后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后续建设提出一些新设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联盟[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1-0034-02建立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联盟服务地方文化建设①董晓丽,刘春梅(滨州市技术学院,山东滨州256600)一、新时期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近年来,图书馆信息化运作成为主流演变趋势。
借助于互联网与大数据平台,加快服务式体验与升级。
(一)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发展现状笔者通过网络调查了上百所国内本科院校,同时也实地考察调研了几所高校。
通过了解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运营模式发现,其在服务性建设层面的确具有较强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各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就是参与到教学培训中去。
在教学培训环节,主要以专业课程、讲座、新生教育等方式为主。
此次调查包括211工程院校在内的近百所本科高校,图书馆在教育培训中比较注重科学数据素养教育。
在馆藏宣传与资源展示层面,绝大部分院校均以讲座形式来对数据素养和统计数据资源作系统规划介绍。
例如,向全体师生展示数据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例操作来进一步引导师生如何解读数据以及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处在前沿的科研成果部分,最大限度检验其可靠性。
在校园网络图书馆界面设计上,基础内容以收录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来源以及检索方式为主。
(二)地方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地方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方面,属于互补的关系。
相对比之下,地方公共图书馆内容的覆盖面要广泛许多,但深度性远远不够,所以在文化服务、经济建设、社会人文素养塑造等层面,相对欠缺。
图书馆服务联盟在县区图书馆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以郑州地区图书馆服务联盟为例李文卫【摘要】图书馆服务联盟是新形势下实现县(市)区图书馆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运行高效便捷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区域间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图书馆服务联盟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对促进县(市)区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本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Library service allianceis an important measure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 realize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resource sharingof county (city) district library,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of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modern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and regional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urban informati⁃zation. Library service alliance gives full play to the its functions and roles,and plays a positiverole in promo⁃ting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busines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unty (city) district library, and increasing the managementand service level of public library in local area.【期刊名称】《创新科技》【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91-93)【关键词】图书馆服务联盟;区县图书馆;职能;作用【作者】李文卫【作者单位】中牟县图书馆,河南中牟 451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9.2郑州市辖6个市辖区,代管5个县级市、1个县,另设省级新区郑州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管委会。
全省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资源库 序号 单位/职务(职称) 讲师 主题 系列 1.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陈华文 传统与细节决定的过年文化 文化休闲
2.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教授 周新华 大运河的历史回眸与申遗前景展望 文化休闲 3. 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 诗人 、旅行家 蔡天新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文化休闲 4. 《江南》杂志主编 教授 袁 敏 我的江南我的家——设想大江南文化 文化休闲 5. 浙江大学园艺副教授 李 方 东西方插花艺术欣赏与制作 文化休闲 6. 浙江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教授 袁 逸 永恒的时尚——中国读书文化漫谈 文化休闲 7.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蒋乐平 从跨湖桥到上山——二十一世纪浙江史前考古新发现 文化遗产
8. 《工艺美术》杂志副主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都一兵 陆光正 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遗产 9.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何福礼 不遗余力传承和发扬东阳竹编工 文化遗产 10.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专家 徐宏图 耍牙、变脸、翻九楼 文化遗产 11. 宁海县平调剧团团长 唐洁妃 宁海平调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遗产 12. 嘉善县文联副主席、作家 韩金梅 嘉善田歌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遗产 13.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陈勤建 梁祝传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 14. 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研究员 顾希佳 情系故乡热土 传承千年文脉 文化遗产 15. 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秘书长 王 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预警报告 文化遗产 16. 民间艺术家 楼一层 剪喜花 话剪纸 文化遗产 17. 民间艺术家 谢玉霞 剪纸艺术 文化遗产 18. 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吕建华 古戏遗韵——民间戏剧特色与欣赏 文化遗产
19. 浙江省曲艺家协会首席顾问 马来法 名家唱莲花——民间传统曲艺新色彩 文化遗产 20.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林华东 龙游石窟的性质和开采年代 良渚文化 21. 浙江大学艺术学系教授 任 平 汉字的黎明——从良渚文化刻划符号说起 良渚文化 2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王海明 浙江考古新发现 良渚文化 23. 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王心喜 良渚文化的发现过程 良渚文化 24.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徐日辉 良渚文化的文明时代 良渚文化 25. 浙江国际良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 膺 良渚文化与杭州精神 良渚文化
26.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方向明 良渚文的玉器 良渚文化 27. 浙江省收藏协会副会长 陈梦麟 书画收藏基础知识 收藏与鉴定
28. 浙江省收藏协会古陶瓷委员会副主任 陈子达 古玩艺术品系列收藏与投资 收藏与鉴定
29. 浙江省收藏协会秘书长 贺善达 艺术品收藏入门知识 收藏与鉴定
30. 浙江省收藏协会副会长 华雨农 南宋官窑青瓷鉴赏 收藏与鉴定
31. 浙江省收藏协会会长 林华东 越窑青瓷收藏与鉴定 收藏与鉴定
32. 浙江省收藏协会常务理事 宋大雍 文房四宝收藏与鉴定 收藏与鉴定
33. 浙江省收藏协会副会长 孙海芳 秘色瓷收藏与鉴定 收藏与鉴定
34. 浙江省收藏协会钱币委员会主任 王 玉 古代钱币收藏与鉴赏 收藏与鉴定
35. 浙江省钱币学会 陈立平 中国历史银锭知识 收藏与鉴定
36. 朱德水 漫谈第一版人民币 收藏与鉴定
37. 陈观纯 中国铜元 收藏与鉴定
38. 张永华 中国军用票 收藏与鉴定
39. 杭州师范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白 莉 动荡的中东:巴勒斯坦与以色列 国际形势与外
交政策 40. 浙江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副会长 方柏华 当前国际战略态势与中国外交布局 国际形势与外
交政策 41. 浙江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李仁德 当代中美关系和台海形势 国际形势与外
交政策 42. 浙江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副会长 渠长根 遥远的近邻——中日关系漫谈 国际形势与外
交政策 43. 浙江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秘书长 浙大副教授 张明德 朝鲜核问题——利益的搏弈、力量的角逐 国际形势与外
交政策
44. 浙江省委党校 李晓敏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和中国对外关系 国际形势与外
交政策 45. 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董培伦 人民歌手——艾青和他的诗歌 文学系列 46. 浙江省作家协会小说创作委员会主任 黄仁柯 雨果—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爱国主义者 文学系列 47. 浙江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 孙 侃 屈原和他的楚辞 文学系列 48.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 洪忠煌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人公形象 文学系列 49.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丁莉丽 中国当代电影的现状 文学系列 50.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吴 笛 比较 文学系列 51.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王德华 屈原及其人文精神 文学系列 52. 浙江省《东海》文学月刊主编 龙彼德 普希金——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文学系列 53. 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王旭烽 我们的家园 文学系列 54.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项义华 人之子——鲁迅 文学系列 55.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阮东英 我的梦想——儿童剧创作感悟 文学系列
56.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 赵国秋 心理压力与健康保健 医学保健 57. 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宁 锂 粮尿病人请细心看护双脚 医学保健
58. 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黄远媛 营养与骨质疏松症 医学保健 59.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眼科主任 李永波 老年人常见眼疾的防治 医学保健 60.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主任 傅素芬 老年期心理特点与心理保健 医学保健 61. 浙江省中医院副教授 郑沙盟 中老年冬令进补 医学保健 62. 省中医院儿科主任 董 勤 如何防治小儿手足口病及麻疹 医学保健
63. 浙二医院急诊科主任 张万光 夏季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养 医学保健 64. 浙江医院副院长 于恩彦 如何解决睡眠障碍 医学保健 65. 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 包伟民 浙江区域历史文化研究 浙江历史文化
66. 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丁云川 我与杭州、西湖历史文化保护 浙江历史文化
67. 杭州历史学会理事 刘大培 杭州古城墙 西溪隐士文化及历史浙江历史文化 意义 68. 浙江省古籍出版社副总编、副编审 尚佐文 杭州西湖诗词文化 浙江历史文化
69.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副研究员 盛久远 杭州传统人文精神历史溯源 走进“老市长”范仲淹
浙江历史文化
70. 杭师大人文学院副院长 陶水木 近代浙商的经营管理 浙江历史文化
71. 杭州历史博物馆馆长 吴晓力 南宋官窑文化 浙江历史文化
72. 杭州历史学会理事 吴亚卿 杭州名胜楹联 浙江历史文化
73. 浙江省钱币学会理事 赵大川 杭州大运河今昔 浙江历史文化
74. 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仲向平 杭州老房子 浙江历史文化
75.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鲍志成 走进“老市长”苏东坡 马可波罗与天城杭州
浙江历史文化
76. 杭州历史学会理事、萧山区历学会秘书长 陈志根 精彩纷呈的萧山地方党史 浙江历史文化
77. 杭州历史学会顾问、城市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教授 邹身城 吴越钱王家训与钱学森、钱永健的成功之路
浙江历史文化
78. 杭州历史学会理事、原夏衍纪念馆办公室主任 谭克德 中国电影的先驱者——夏衍人格魅力谈 浙江历史文化
79.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陶士和 辛亥革命在杭州 浙江历史文化
80. 浙大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陈红民 浙江历史文化
81. 浙大历史系教授、博导 梁敬明 浙江历史文化
82. 浙大历史系教授 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计翔翔 明清时期杭州对外文化交流 浙江历史文化
83. 浙大非遗中心学术委副主任、教授 吕洪年 孙权与海上丝绸之路 浙江历史文化
84. 杭州市社科院办公室主任 朱宝华 杭州皋亭山文挖掘 浙江历史文化
85.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陈洁行 话说“老杭州” 浙江历史文化
86.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万润保 风流道学——李渔 浙江文化名人
87.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吴 晶 画之大者——黄宾虹 浙江文化名人
88.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罗以民 天涯孤舟——郁达夫 浙江文化名人
89. 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陈 野 缘缘堂主——丰子恺 浙江文化名人 90.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越文化研究所所长 卢敦基 自由报人——曹聚仁 浙江文化名人
9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陈柳裕 法制冰人——沈家本 浙江文化名人
92.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教育信息报》副主编 周维强 闲谈钱玄同 浙江文化名人
93. 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滕 复 一代儒宗——马一浮 孔子的道德学说 浙江文化名人
94. 省社科院越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吴 蓓 俞平伯与《红楼梦》 浙江文化名人
95. 杭州市历史学会理事、黄宾虹学术研究会秘书长 李 钢 情归西湖——杭州历史文化名人 浙江文化名人
96.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胡成中 财富与责任 浙商系列 97. 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小平 加快企业创新 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 浙商系列
98. 金都房产集团总裁 吴忠泉 我们的创业——科技引领人居未来 浙商系列
99. 浙江裕兴不动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裕兴 神奇球的联想——企业成功八诀 浙商系列
100. 现代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章鹏飞 现代是一种力量 浙商系列 101. 浙江金义集团董事长 陈金义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浙商系列 102. 宋城集团董事局主席 黄巧灵 四天工作制 ——破解中国困局 浙商系列
103. 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 王曙光 全面创新是中国企业的唯一选择 浙商系列
104. 浙江省浙商研究会会长 胡祖光 东方企业管理。 浙商系列 105. 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副会长 杨轶清 浙商历史和浙商文化 浙商系列 106. 著名财经作家 吴晓波 中国当代企业史研究 浙商系列 107. 杭州学习力研究所所长 连云尧 如何做总裁 浙商系列 108. 司法部法律援助调研处处长 郑自文 法律援助专题讲座 市民学法 109. 杭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 刘晓东 阳光规划与依法行政 市民学法 110. 浙江大学教授 李永明 保护知识产权专题法制讲座 市民学法
111.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乔 建 《治安管理处罚法》专题讲座 市民学法
112. 杭州市司法局法制宣传处副处长 倪 毅 《艾滋防治条例》专题讲座 市民学法
113.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民法室陈佳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市民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