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22.91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一、引言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根据特定主体的具体环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在会计处理时

依据既定规范(此规范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组成),对可供选用的具体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后,拟定决策并加以执行的过程。它是企业

主体在会计准则等规范的约束下选择会计政策的行为,其本质是为目标服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业务也更加复杂多样,财务信息质量将更多的与会计

政策选择相联系,会计的确认、计量无一不以会计政策选择为前提。会计事项的初始确认与计量以及再次确认和计量都基于对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说,财务报表的生成是一系列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财

务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决策的正确程度,进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学者们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至今仍

不能说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认知已经做到一览无余,相反,会计政策选择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领域还很广。有学者提出,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为减少会计政策选择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会计准则规范制订者在制订会计准则时应充分考虑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利弊,在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同一会计政策的可选择范围。但是,我国2000年以后颁布和修订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却给予了企业更大的会计选择权,与一些学者理论研究的结果有差距。目前,多数学者只是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层面以及所采用的某一会计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对会计政策选择内容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文章

还很少,因而,笔者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力图揭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现状,对反映的现象剖析深层次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公司内部及外部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和

建议。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对统计数字进行分析之后,

笔者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政策选择动机上,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有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权进行不当盈余管理的动机。

适度的会计政策选择可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但我国许多上

市公司在进行政策选择时,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如为了规避管制、降低税负、粉饰业绩、操纵股价等目的而进行的政策选择。有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时间差,安

排了又一种在不同会计期间合法地调节利润的可能。有不少公司深谙此规则之益处,且不论各个企业的财技如何,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会计政策选择为在各期之间调节利润打开

了方便之门。机会主义型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实现管理者当局等个别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其以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也无

法使资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2、政策选择行为上,随意性大。

许多上市公司在政策选择时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选择程序,会计政策选择的

随意性较大,造成部分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

随意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随意伸缩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随意改变长期投资的计价方法等。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披露中,很多企业没能充分披露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使得信息透明度不高。

3、会计政策选择形式上,选用过于单一。有选择权利用不足的倾向。

笔者的统计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和所得税

核算方法等进行选择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采用了简便易行的直线折旧法、加权平均计价法和应付税款法。政策选择单一,使得在一定空间内的选择权流于形式,管理者当局只

是为了披露而披露,从业人员没有真正从企业自身出发,有时仅注重备选方法操作简单,而未考虑备选方法在真实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管理当

局图简便省事而放弃选择权,有选择权利用不足的倾向。

4、政策选择效果上。没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企业会计政策是一个系统,各项会计政策均应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总目标。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所适合采用的会计政策应该有所不同,但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往往从

单一动机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不注重会计政策组合的整体优化。会计政策选择不合理,使得企业没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这就部分抵销了会计政策选择的作用。另外,政策目标

与所选择的方法程序没有内在一致性,从而根本无法评估政策的效用。

5、政策选择的可行性上,部分会计政策表现出超前性。目前情况下可操作性差。

会计政策可选择空间的确定是一个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的具体过程。作为一种理论,应当具有一定的适度超前性,它不仅应该能够解释会计实务,而且还要能预测未来的趋势。我国会计准则的超前性表现在对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长期工程合同的规定以及对所得税核算方法的规定上。委托贷款这种投资形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我国大部分上市公

司仍然采用应付税款法。国外的大部分企业采用的则是纳税影响会计法,这些政策的规定表现出极大的前瞻性。在实务中的可操作性比较差。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内部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相对于西方大部分国家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流通股只占到总股份的30%左右,而国家和法人持有的非流通股占了70%左右,公司的董事会、经营者大多数为第一大股东、政府部门指派或任命的,公司的经营管理多为经理等内部人控制,企业缺乏效率,公司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存在严重的“内部人”

控制现象和代理问题。此外,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尚未建立报酬和业绩相对称的激励机制,对经营者的激励主要是短期的报酬激励,缺乏与公司业绩挂钩的长期激励机制。公

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助长了经营管理者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来追求个人效用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进行不当盈余管理的动机。

(2)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较差,缺乏会计政策选择意识。尽管我国接连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给企业以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但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

人员还没有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意识。即使是有此意识,部分企业也没有真正理性地选择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我国当前的具

体会计准则有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即某些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选择,然后利用选定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环境的千变万化、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产业的知识化、企业的不断创新,增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难度,而我国目前会计人

员的专业水平却远远达不到现实的要求,这必然导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合理。有些会计人员只是追求操作方法的简便易行而放弃了为公司获得更好会计核算方法的权力,致使

选择权利用不足,更谈不上对企业选择权进行整体优化了。

2、外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