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分封时称诸侯为“友邦君”,到周公再行分封时,出现“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变化说明西周

A.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B.宗法制进一步完善

C.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

D.等级制度开始形成

2、商鞅指出:现在治理国家,依靠官多吏众,官吏下又设辅佐和监察人员,这本来是为了禁止官员们谋私利。如果辅佐和监察人员也想谋私利,那怎么去禁止呢?这说明商鞅

A.重点加强对在职官吏的监督

B.认识到监察的模式尚有缺陷'

C.建立起完善的官吏监督机制

D.认为官吏贪渎严重危及政权

3、罗马在帝国时期曾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与之前的有夫权婚姻相比,这种婚姻夫妻处于同等地位,双方的财产分开;成年子女也拥有财产权,并享有签订契约和买卖财产的权利能力。这种婚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罗马法体系的完善

B.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D.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4、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D.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5、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主要反映了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的矛盾被化解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根本原因是

A.性格怯懦

B.角色意识

C.君主制度

D.宗法制度

7、“当时的……指导机关不做发展土地革命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却只做上层的团结功夫,蒙蔽阶级矛盾,不去夺取军队,不去武装工农,不能利用参加政权的机关,不去为群众谋利。”这导致

A.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二次革命失败

C.断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D.国共合作破裂

8、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

9、有学者在评论某事件时说,此事件后“台湾再也不是国家,从此‘中华民国’就在台湾变成‘代名词’”。此学者评论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式成立

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C.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0、有学者认为,由于受到国内政策的压力,美国的战争决策者并没有太多选择,而斯大林则是大权独揽,利欲熏心,绝对要保证苏联的安全。该学者的观点说明

A.冷战格局出现的必然性

B.冷战维护了战后世畀和平

C.冷战格局由单方面造成

D.爆发小规模战争的可能性

11、下面是—本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专著的目录(局部),从该目录可以看出,朝鲜战争的主要影响是

A.使资本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打击

B.导致了美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化

C.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

D.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2、考古学家在徴州先后发现了《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徴州吴拱卖山地契》《元至元十七年(1367年)徴州吴凤郎卖山地契》《宋龙凤五年(1359年)徽州谢志高卖山地契》《宋龙凤十年(1364年)徽州谢公亮退地契》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可以证实当时

A.土地国有制遭到破坏

B.农业生产集约化趋势

C.土地私人所有制性质

D.契约守信机制已完善

13、明末淸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安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奍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B.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14、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七值昂”的情形。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抬高地价

15、“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葡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由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

A.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B.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

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D.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

16、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垄断组织形成发展

17、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

A.管理上体现以洋为师的特点

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D.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状态

18、“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兴,各建一厂,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等三厂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19、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20、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5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 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