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630.50 KB
- 文档页数:43
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拟制⼈______ 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三年⼗⽉⼗七⽇]1引⾔ (3)1.1编写⽬的 (3)1.2背景 (3)1.3定义 (3)1.4参考资料 (3)2总体设计 (4)2.1需求规定 (4)2.2运⾏环境 (4)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4)2.4结构 (4)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6)2.6⼈⼯处理过程 (6)2.7尚未问决的问题 (7)3接⼝设计 (7)3.1⽤户接⼝ (7)3.2外部接⼝ (7)3.3内部接⼝ (8)4运⾏设计 (8)4.1运⾏模块组合 (8)4.2运⾏控制 (8)4.3运⾏时间 (8)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9)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9)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9)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10)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0)6.1出错信息 (10)6.2补救措施 (10)6.3系统维护设计 (10)1引⾔1.1编写⽬的此概要设计说明书⽬的是分析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的可⾏性。
经过对此项⽬进⾏详细的调查研究,初拟此系统实现报告,对未来系统开发过程中将要⾯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案进⾏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软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报告的预期读者为项⽬管理⼈,软件⽤户,软件开发⼯程师。
1.2背景软件名称: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武洋开发平台:Window XP/7使⽤平台:本系统适合于运⾏在Microsoft Windows 的各个版本下,包括Windows 2003、Windows XP、 Windows 7、Windows8等平台下开发软件:C#、SQL SEVER 2005软件对象:医院门诊各部门1.3定义SQL STRUCTURE QUERY LANGUAGE 数据库语⾔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数据库管理系统CS CLINIC SYSTEM 门诊WMS WARD MANAGEMENT SYSTEM 药房管理系统SMS SEVICE MANAGEMENT SYSTEM 后勤管理系统1.4参考资料《医院门急诊信息⽹络管理系统软件研制》邓秀英《上海铁道⼤学学报(医学版)》《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编著⾼等教育出版社《软件⼯程导论》张海藩编著清华⼤学出版社《SQL Server 实⽤教程》刘卫宏编著科学出版社《Visual C#.NET 精解编程实例集锦》罗斌中国⽔利⽔电出版社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该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四个模块,分别对⼀般社区医院的病⼈信息、门诊部系统、医⽣⼯作站、药库各⽅⾯的功能进⾏信息化的实现。
【精选推荐】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采购需求(用户需求书)第X章用户需求书项目招标范围及服务要求一、项目建设目标按照国家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中关于医院单病种管理评审要求及国家卫健委关于单病种质量监测上报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院临床诊疗行为,促进我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我院建设单病种质量管理系统。
总体要求如下:1、系统符合国家最新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要求,以解决医院单病种上报管理痛点和提升全院医疗安全管控体系为目标,按照官方公布的单病种名录、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设置单病种数量并规范管理流程,应用每一个单病种、每一项质量控制指标,依据国家发布的最新对接方式,实现数据有效对接。
2、通过维护病种信息、病种基础设置实现全院的单病种设置工作,根据设置条件自动匹配对应病种的患者,并通过数据挖掘自动识别各类病种的患者,实现数据自动采集、管理、分析、指标统计,实现对单病种过程的监管和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助力医院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二、项目采购要求(一)采购清单(二)功能参数要求单病种质量管理系统:1、单病种信息维护根据医院需要,维护需要上报的病种信息。
包括疾病类型、上报内容、接口地址等。
2、数据采集、上报1)根据上报要求的病种名单,抓取相关数据;2)根据病种类型自动分配填报科室;3)自动填充上报表单的基本信息数据;自动填充上报表单的诊疗相关数据,包括诊断、病情评估、用药、手术、预后等;自动填充上报表单的住院费用数据;支持手动补录上报表单的缺失数据,并对数据合理性进行校验;4)对缺失未填项进行快速定位、方便填报;5)标准化数据接口:接口规范与国家单病种平台一致;6)个性化时间设置:根据医院要求可以实现批量或单个上报数据至国家卫健委单病种上报系统。
也可以可选择使用自动上报或者关闭,若用户选择启用自动上报,可自动选择上报的时间。
3、数据补录1)根据疾病类型、时间段、科室病区、病案号等进行筛选,从而展示对应数据;2)数据列表显示系统编号、病案号、疾病类型、科室病区、出院日期等;3)实现对于采集数据的修改以及补充填写,按照国家单病种上报要求进行校验,补录完成可保存也可直接上报。
密级:保密文档编号:2017DHCC0411LZX03文档名称:XXX医院信息系统项目需求分析报告XXX医院信息系统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版本:V 1.0 密级:保密最后修改日期:总页数:正文:附录:编制:校改:项目名称:XXX医院信息系统项目承建单位(乙方):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承建单位审核:项目经理建设单位(甲方):XXX医院业务科室参评人员,见评审记录表信息中心医院主管领导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生效日期:评审记录表评审日期:序号版本部门评审人评审意见123东华项目负责人意见:签字:医院主管领导意见:批批准人:批批准日期:修改记录表序号版本修改日期修改内容描述修改人12目录1. 业务需求理解 (7)1.1. 项目背景 (7)1.2. 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状况及发展趋势 (8)1.2.1. 建设现状 (8)1.2.2. 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1.2.3. 政策要求 (9)1.2.4. 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 (10)1.3. 项目需求分析 (10)1.3.1. 建设目标 (10)1.3.2. 建设原则 (11)1.3.3. 总体技术要求 (12)1.3.4. 详细技术要求 (15)1.4. 项目重点 (20)1.4.1. 结构化电子病历 (20)1.4.2. 一体化应用集成 (21)1.5. 实施效果 (22)1.5.1. 医院基本业务全部数字化 (22)1.5.2. 医院临床业务数字化 (24)1.5.3. 集成平台建设完成 (25)1.5.4. 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与病历质控 (26)1.6. 数字化医院建设背景分析 (27)1.7.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目的 (28)1.8.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特征 (29)1.9.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思路 (31)1.9.1. 以医院业务管理目标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 (31)1.9.2.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33)1.10.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关键考虑因素 (35)1.11.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内容 (36)1.11.1. 构建合理的应用架构 (36)1.11.2. 建立完善的应用系统 (38)1.11.3. 建立稳定可靠灵活的IT基础设施 (38)2. 东华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总体设计 (39)2.1. 东华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的设计宗旨 (39)2.1.1. 全面解决方案(All-in-One) (39)2.1.2. 以病人、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中心 (39)2.1.3. 计划、控制 (40)2.1.4. 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化需求 (41)2.1.5. 数据分析和利用 (41)2.1.6. 快速获益 (41)2.1.7. 支持基于病人医疗信息共享的医疗协作服务模式 (41)2.1.8. 标准化 (42)2.2. DTHealth的应用架构说明 (43)2.2.1. DTHealth的应用架构模型和说明 (43)2.2.2. DTHealth的医院信息服务 (44)2.3. DTHealth系统的技术架构 (45)2.3.1. 面向服务的SOA架构 (45)2.3.2. 基于WEB的B/S/S架构 (46)2.3.3. DTHealth的系统架构 (47)2.3.4. DTHealth的软件构架 (50)2.3.5. DTHealth的集成架构 (51)2.4. DTHealth采用的主要技术 (53)2.4.1. 基于Rational Rose模型设计 (54)2.4.2. 基于CSP“组件化”开发的组件技术 (56)2.4.3. 工作流技术:界面/列/菜单/平面布局编辑器 (58)2.4.4. Ensemble集成平台 (62)2.4.5. Caché数据库及M技术 (62)2.4.6. HL7引擎技术 (64)2.4.7. XML技术 (70)2.4.8. MVC模式技术 (72)2.4.9. 安全保护技术 (72)2.4.10. 缓存技术 (75)2.4.11. 均衡负载技术 (75)2.4.12. PORTAL技术 (75)2.5. DTHealth的系统特点 (78)2.5.1. 业务模型的高度抽象设计 (78)2.5.2. DTHealth的EPMI设计 (78)2.5.3. 功能强大的系统管理平台和各种管理器 (79)2.5.4. 支持移动设备 (79)2.5.5. 实时的动态翻译的多语种环境 (80)2.5.6. 支持区域医疗管理模式 (81)2.5.7. 支持集团化医院管理模式 (81)2.5.8. 提供医疗质量控制功能 (82)2.5.9. 提供知识管理功能 (83)2.5.10. 支持各种标准技术接口 (83)2.5.11. DTHealth的医嘱系统 (84)2.5.12. 先进的电子病历架构及其集成能力 (84)2.5.13. 灵活的结构化的文本电子病历 (86)2.5.14. 功能强大的临床工作站系统 (86)2.5.15. DTHealth双向临床数据采集系统 (88)2.6. DTHealth的技术特性 (88)2.6.1. 系统可扩展性 (89)2.6.2. 运行成熟性和稳定性 (89)2.6.3. 数据安全性 (90)2.6.4. 应急快捷性 (91)2.6.5. 响应及时性 (92)2.6.6. 功能全面性 (92)2.6.7. 操作方便性 (92)2.6.8. 字典标准性 (93)2.6.9. 系统可集成性 (93)2.6.10. 系统可维护和可升级性 (94)2.6.11. 数据继承与系统切换性 (94)2.6.12. 系统可伸缩性 (94)2.7. 系统特性 (94)3. 东华数字化医院系统功能 (95)3.1. 门诊系统 (95)3.1.1. 门诊卡管理 (95)3.1.2. 门诊挂号 (97)3.1.3. 分诊叫号 (99)3.1.4. 门诊收费 (100)3.1.5. 门诊药房 (103)3.2. 急诊系统 (106)3.2.1. 急诊建卡 (106)3.2.2. 急诊挂号 (107)3.2.3. 急诊分诊 (107)3.2.4. 急诊医生站 (107)3.2.5. 急诊分区 (108)3.2.6. 急诊留观室 (108)3.2.7. 急诊抢救室 (108)3.2.8. 急诊收费处 (108)3.2.9. 急诊药房 (109)3.2.10. 急诊护士站 (109)3.2.11. 急诊留观 (109)3.3. 体检系统 (110)3.3.1. 个人、团体预约 (110)3.3.2. 分诊 (112)3.3.3. 体检采血 (112)3.3.4. 体检医生工作站 (112)3.3.5. 收表 (113)3.3.6. 粘贴 (113)3.3.7. 总检医生工作站 (113)3.3.8. 体检报告管理 (114)3.3.9. 报告完成 (114)3.4. 住院系统 (115)3.4.1. 住院收费业务 (115)3.4.2. 住院医生站 (118)3.4.3. 住院护士站 (118)3.4.4. 住院药房 (120)1.业务需求理解1.1. 项目背景XXX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XXX医院的临床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是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之一,也是最早承担干部保健和外宾医疗的医院之一。
2024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市场分析现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管理和处理医院日常业务的一整套软件系统。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趋势,HIS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HIS市场规模达到了100亿美元。
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x%。
增长趋势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动:•数字化转型:传统医院管理面临诸多挑战,而HIS的数字化特性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让医疗服务更便捷高效。
因此,医院正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促使HIS市场需求增长。
•政策支持:许多国家的政府已意识到HIS的重要性,并提出政策支持医院信息化建设。
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将进一步推动HIS市场的增长。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医疗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充分利用HIS系统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能力,加强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医疗服务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服务提供方对HIS系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将推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场的增长。
2. 市场竞争格局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几家大型公司垄断市场。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竞争对手:•公司 A:作为市场的领导者之一,公司 A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公司 A的产品具有可靠性和先进性,赢得了大量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公司 B:公司 B提供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产品口碑。
公司 B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一定的竞争。
•公司 C:公司 C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场上的份额相对较小,但具有较好的增长潜力。
公司 C通过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逐渐扩大市场份额。
除了以上竞争对手,还有一些中小型公司提供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服务。
第二部分系统设计说明书目录1引言 (2)1.1标识 (2)1.2系统概述 (2)1.3文档概述 (2)1.4基线 (2)2引用文件 (3)3系统级设计决策 (3)4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6)4.1系统总体设计 (6)4.1.1概述 (6)4.1.2设计思想 (8)4.1.3基本处理流程 (11)4.1.4系统体系结构 (11)4.1.5功能需求与系统配置项的关系 (15)4.1.6人工处理过程 (17)4.2接口设计 (17)4.2.1用户界面 (17)4.2.2外部接口 (20)4.2.3内部接口 (20)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20)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20)6运行设计 (21)6.1运行模块组合 (21)6.2运行控制 (21)6.3运行时间 (23)7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23)7.1出错信息 (23)8该页无法显示 (23)8.1补救措施 (24)9系统维护设计 (24)10需求的可追踪性 (25)11注解 (25)1引言1.1标识1.2系统概述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结合广州市XX计算机有限公司现有产品提供一个可以对医院各种运营数据进行统计、查询的系统。
主要作用包括:配置菜单所对应的报表文件,只要添加报表文件就能增加统计查询的内容;定义角色及其操作权限,从查询、打印、另存等范围上控制每个角色的操作权限。
1.3文档概述本文档定义了XX医院信息系统综合查询系统设计,它是后续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的基础。
今后,因综合查询系统需求变更而引起的系统设计变更,都要记录在该文档中。
此文档供系统设计人员、编码人员、系统测试人员使用和参考。
1.4基线本系统设计符合专家组确认的《医院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方案》以及《综合查询系统需求说明书》为设计基线。
2引用文件✧卫生部2002年下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2002》✧广东省卫生厅1997年制订的《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修订版)》✧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年《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0》✧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医院诊疗常规(修订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999年出版的《病案书写和质量检查概要》✧Sun公司2002年发布的JA V A 1.4版本文档✧JfreeChart图表生成库文档3系统级设计决策3.1数据库选型3.1.1选型原则一、安全可靠性综合查询数据库系统用来存放各种数据,其自身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存放、不受入侵、完整性、完备性、一致性等。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成为了医疗机构的核心需求。
本文将详细阐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包括其设计目标、内容、方法及步骤,旨在提供一个全面、实用和可行的数据库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旨在创建一个高效、安全且易于维护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以满足医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需求。
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效率,以支持医院的业务运行和分析需求。
2、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3、提供方便的数据查询和更新功能,以便用户进行数据访问和修改。
4、优化数据库结构,减少数据冗余和冲突。
三、设计内容1、数据库选型:根据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等。
2、数据库结构设计:包括表的设计、字段定义、数据类型、索引优化等。
3、数据字典设计:定义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
4、数据库安全性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
5、数据库性能设计:包括查询优化、数据缓存、事务处理等方面的设计。
四、设计方法及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医院的业务需求和管理要求,明确数据库设计的范围和目标。
2、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概念模型的设计,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等的设计。
3、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包括表的设计、字段定义、数据类型、索引优化等。
4、物理设计:根据逻辑模型,进行物理结构的设计,包括表空间分配、数据存储格式、索引优化等。
5、安全性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
6、性能设计:进行数据库性能的优化设计,包括查询优化、数据缓存、事务处理等方面的设计。
7、测试与调试:进行数据库的测试和调试,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大学生吸氧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吸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B. 减少血液中的氧气含量C. 增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D. 减少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答案:A2. 吸氧时,氧气进入人体的途径是什么?A. 通过皮肤吸收B. 通过消化系统吸收C. 通过呼吸系统吸收D. 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吸收答案:C3. 吸氧治疗通常用于哪些情况?A. 感冒B. 骨折C. 缺氧症状D. 过敏反应答案:C4. 吸氧时,氧气的浓度通常是多少?A. 21%B. 30%C. 50%D. 95%5. 长时间吸氧可能会带来哪些副作用?A. 头痛B. 呼吸困难C. 皮肤干燥D. 所有以上答案:D6.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立即停止吸氧?A. 出现轻微头痛B. 出现严重头痛C. 出现皮肤瘙痒D. 出现呼吸困难答案:D7. 吸氧治疗通常需要多长时间?A. 10分钟B. 30分钟C. 1小时D. 2小时答案:B8. 吸氧治疗期间,患者应该保持怎样的姿势?A. 站立B. 坐着C. 躺着D. 任何姿势答案:C9. 吸氧治疗期间,患者可以同时进行哪些活动?B. 吃饭C. 运动D. 所有以上答案:A10. 吸氧治疗结束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A. 立即离开治疗室B. 慢慢坐起C. 立即洗澡D. 立即进食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吸氧治疗时,氧气的流量通常控制在每分钟_____升。
答案:2-42. 吸氧治疗可以缓解由于_____不足引起的症状。
答案:氧气3. 在吸氧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_____。
答案:通知医护人员4. 吸氧治疗不适合_____疾病患者。
答案:肺部感染5. 吸氧治疗可以提高血液中的_____含量。
答案:氧气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吸氧治疗的基本原理。
答案:吸氧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加吸入的氧气浓度,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改善组织的氧气供应,缓解缺氧症状。
卒中中心信息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一、院前急救管理模块通过院前急救管理系统采集急救任务信息、患者信息、生命体征监测数据、车辆时间节点信息等。
支持一键启动院内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功能,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将院前急救数据传输至院内急诊。
在患者未到院的情况下,将患者的急救信息预告知给目标医院,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对接,数据共享。
为有效救治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辅助当前诊疗决策及推动持续流程改进。
1.支持所有患者急救信息的总览,包含患者类型、患者信息、跟车医护人员信息、接车地址以及创建时间;2.支持所有患者急救信息的总览,对于在途中的患者、已到院的患者两种不同的状态,进行标记区分;3.支持自建患者急救任务,通过OCR技术快速识别身份证信息,自动将患者信息补充完成,无需医护人员手工录入;4.支持关联患者信息,实现数据自动录入;5.为了能够及时的记录院前救治数据,支持多种数据录入方式,如:视频、拍照、录音,并计算出是视频和录音的录制时长,同时可直接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编辑与查看;6.支持采集院前急救任务重要时间节点信息,如:发病时间、呼救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达医院等;7.记录患者院前的抢救措施,包含:开放气道、喉罩、胸外按压、药物支持治疗、颈托、胸腔闭合引流、血糖、鼻导管吸氧、气管插管、电除颤、一包药、加压包扎止血、输血执行、心电图、面罩吸氧、静脉通道、制动、一包管、心电监护、损伤性控制手术、机械通气、补充其他抢救措施;8.支持拍照和数据关联的方式保存心电波形,同时自动记录心电图检查时间,并对确定时间和检查结果进行编辑和修改;9.支持现场快速评分功能,如:FAST-ED评分、NIHSS评分。
根据评分内容自动计算出评分与结果,自动赋值评分时间。
也可对进行重新评分;10.支持自动关联患者采集的心电数据;11.支持记录出车情况,包含:送往本院/送往就近医院、送往他院:患者或家属强烈要求送往指定医院、送往他院:患者伤情需要送往其他医院、未接到患者:到达现场,患者拒绝去医院、未接到患者:到达现场,患者已离家、未接到患者:无法联络到患者;12.支持院前院内交接功能,可对当前患者信息进行备注,并支持医护人员在线签名和拍照记录交接单的功能,以保证交接单的有效性。
医院门诊收费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一、引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院门诊收费工作变得日益繁琐。
为了提高门诊收费的效率和准确性,开发一套科学合理的医院门诊收费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就医院门诊收费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探讨。
二、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1)患者信息管理: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挂号信息、就诊记录等;(2)医生排班管理:安排医生的门诊时间和科室,确保患者能够有序就诊;(3)费用计算:根据患者的就诊记录和医疗项目,自动生成费用清单;(4)费用结算:实现患者支付和医院收款的功能;(5)统计分析:对收费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医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性能需求:(1)系统响应迅速,能够实时处理患者的挂号和结算操作;(2)支持多用户同时操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3)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降低人员培训成本。
三、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可以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1. 患者信息管理模块:(1)创建关于患者个人信息的数据库表,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字段;(2)设计患者挂号表和就诊记录表,保存患者的挂号时间、科室、医生等信息;(3)实现患者信息的增加、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
2. 医生排班管理模块:(1)设计医生排班表,包含医生编号、科室、门诊时间等字段;(2)支持医生排班信息的录入和修改操作;(3)实现对医生排班信息的查询功能。
3. 费用计算模块:(1)设计医疗项目表,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价格等字段;(2)根据患者的就诊记录和医疗项目信息,自动生成费用清单;(3)实现对费用清单的查询和修改功能。
4. 费用结算模块:(1)实现患者支付功能,包括现金支付、刷卡支付等;(2)记录患者支付信息,保存收款时间、收款方式、收款金额等字段;(3)实现对收款信息的查询功能。
5. 统计分析模块:(1)设计统计报表表格,包括总收入、科室收入、医生收入等信息;(2)根据历史记录和收费信息,生成统计报表;(3)实现对统计报表的查询和打印功能。
医院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I. 前言医院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是实现医院信息化的基础。
一般而言,医院信息系统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病例管理到药品管理,从医生排班到门诊预约,从收费管理到数据统计都是医院信息系统所需要的。
因此,在进行需求分析与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医院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场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II. 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需求1. 患者管理患者信息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医疗史、体格检查信息、医学影像、化验报告等。
医院信息系统需要对患者信息进行维护,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以及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2. 医生管理医生管理是医院信息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模块,涉及到医生的基本信息、医生的执业情况、医生的工作时间等。
医院信息系统需要对医生信息进行管理,对医生的排班、门诊等工作进行优化。
3. 药品管理药品管理是医院信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模块,涉及到药品的采购、入库、退库等方面。
医院信息系统需要为药品管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药品的分类、药品的发放、药品的销售等。
4. 科室管理科室管理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到医院中各个科室间的协调工作、医生的管理、病人转诊等方面。
医院信息系统需要为科室管理提供支持,包括科室的创建、科室的管理、科室的业务流程等。
5.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医院信息系统中另一个核心的模块,包括收费、退费、报表统计等方面。
医院信息系统需要为财务管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财务报表的生成、财务流程的控制等。
III. 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在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中,我们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的可维护性医院信息系统一旦上线,就需要长期维护。
在系统的设计阶段,我们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确保后续的维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 系统的可扩展性医院信息系统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为了跟进变化的需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具有可扩展性的系统,使新需求的实现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医院床位管理系统1、简介1.1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医院床位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功能,以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系统的用途和操作流程。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医院床位管理系统的所有用户,包括医院管理员、护士、医生和患者等。
2、系统概述2.1 系统背景医院床位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医院床位的利用率和患者的就诊效率而设计的。
系统能够实现床位的预约、分配、统计和管理等功能。
2.2 系统目标2.2.1 提高床位利用率:系统将实时监控床位的使用情况,并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动态分配,确保床位的最大利用率。
2.2.2 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患者可以通过系统预约床位,减少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2.2.3 提高医院管理效率:系统能够自动床位使用统计报表,帮助管理员进行床位管理和决策。
3、功能需求本章节详细描述了医院床位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需求。
3.1 床位预约功能3.1.1 患者可以通过系统预约空闲床位。
3.1.2 患者需提供个人信息和就诊信息,在线预约指定时间段的床位。
3.1.3 床位预约不得超过医院设定的最大容量。
3.2 床位分配功能3.2.1 系统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床位的可用情况进行动态分配。
3.2.2 分配结果将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包括护士和医生。
3.3 床位状态监控功能3.3.1 系统实时监控床位的使用情况,包括占用、预约和空闲等状态。
3.3.2 系统能够自动更新床位状态,并提醒管理员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4 床位统计报表功能3.4.1 系统能够自动床位使用统计报表,包括总床位数、占用床位数和床位利用率等。
3.4.2 报表可按时间段和科室进行统计分析。
4、非功能需求4.1 可扩展性:系统应支持灵活的扩展,以适应医院规模和需求的变化。
4.2 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保证患者的床位分配和预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3 安全性:系统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就诊隐私。
5、接口需求本章节描述了医院床位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需求。
XX医院智慧医疗物联网应用系统建设需求说明1.背景介绍现代医院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医疗资源的不足,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医疗物联网应用系统是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医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系统需求(1)患者管理:系统需要能够实现患者信息的集中管理、电子病历的建立和维护、病历数据的共享和交换等功能,方便医护人员查看患者信息,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2)医疗设备管理: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3)药品管理:系统需要能够对药品进行统一管理、管控和监测,避免药品过期、损坏等情况的发生,确保药品的安全可靠。
(4)预约挂号:系统需要支持患者在线预约挂号、修改挂号信息、取消挂号等操作,提高挂号流程的便捷性和效率。
(5)医生排班: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医生排班管理,包括医生的排班安排、调整、查看等功能,确保医院医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6)病房管理:系统需要能够实现病房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包括床位状态、病人信息、护士巡视情况等,提高病房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7)医疗数据分析:系统需要能够对医院内部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后端、数据库等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2)技术支持:系统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支持多平台多终端接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数据管理:系统数据采用分布式数据库进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支持数据备份和恢复。
(4)用户权限管理:系统设立不同层级的用户权限管理,实现不同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保护医疗信息的安全性。
(5)界面设计:系统界面简洁、直观、易用,支持多语言多时区,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4.系统实施(1)需求分析: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明确系统功能模块,确定系统实施目标和规划。
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1、编写目的:系统建立了对医疗资源空间和属性信息的综合管理平台,有利于医疗资源布局和分配的科学决策,为卫生信息社会服务化增加了有益的内容,也为卫生电子政务的全面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项目背景:针对当前医院各部门之间繁琐的手续以及复杂的看病程序,从而推出的解决此类现象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高系统可以系统的存储病人的各项信息,方便快捷的减少不必要的程序,从而提高看病的效率,为病患和医院带来福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医院的业务不断增长,处理越来越复杂,简单的人工经营管理,已无法满足医院的需要, 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病人帐目繁杂,病人查帐困难, 病区和药房的药品浪费现象严重且无法追踪, 人工传送各种记帐单容易漏、错帐,人工划价收费差错难以避免,因此,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成为迫待解决的问题。
医院管理信息化不仅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而且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医院对管理信息系统有着强烈的需求。
美国著名教授Morris.Collen于1988年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HIS)下了如下定义: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医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开发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目标就是立足医院应用实际,着眼院未来发展,以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方便患者就医和查询,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设计一套符合国家功能规范要求,安全稳定,操作简便的医院信息系统,为医院提供一套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3、定义: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管理信息系统SQL Server:所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Processor:处理器RAM:内存4、参考文献:(1)陈明.软件工程实用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年1月(2)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3)潘孝铭.《软件文档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4)罗先文.《软件工程实物》.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要求1、功能(1)用统一标准处理和提供信息,排除使用前后矛盾的不完整的数据。
密级:保密文档编号:文档名称:《iMedical8.0 HIS信息管理系统住院护士需求调研标准流程》iMedical8.0 HIS信息管理系统住院护士工作站软件需求说明书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密级:最后修改日期总页数:正文:附录:编制:校改:公司审核:医院方审核:业务科室参评人员,见评审记录表信息中心东华项目负责人医院主管领导生效日期:评审日期:序号版本部门评审人评审意见1 V1.1 东华医为张静初稿2 V2.1 东华医为张静修正完善3东华项目负责人意见:本报告为项目的初步需求,后续还可以提出新的需求;之后的项目需求以需求变更单的方式书面提出;签字:医院主管领导意见:批准人:批准日期:序号版本修改日期修改内容描述修改人1V1.1 东华医为张静初稿2V2.1 东华医为张静修正完善目录iMedical8.0 HIS信息管理系统 (1)第一部分:住院护士站 (5)1.1 住院护士流程: (5)1.2 病房、床位管理 (7)1.2.1 入院接诊 (7)1.2.2 包床 (10)1.2.3 转床 (11)1.2.4 转科 (12)1.3 护士医嘱执行 (13)1.4 领药审核 (20)1.5 退费与退药 (22)1.6 分娩管理 (24)1.7 护士医嘱录入与停止 (25)1.8 出院管理 (28)1.9 婴儿防盗接口 (30)1.10 生命体征 (32)1.11 医嘱费用查询 (33)1.12 打印日清单 (34)第二部分:差异化分析 (36)第一部分:住院护士站1.1住院护士流程:。
需求分析文档模板1. 文档背景这个部分应该描述一下项目的背景信息,解释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为什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2. 项目概述在这个部分,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一个全面的概述,包括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同时,可以介绍一下项目的项目团队,以及他们的职责。
3. 需求概述这部分是整个需求分析的核心,需要描述客户或者利益相关者对系统的需求。
以下是需求概述的一些常见组成部分:3.1 业务需求一般来说,项目最初的需求来源于业务需求。
这些需求通常描述了问题所在,以及期望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描述业务需求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让读者对业务场景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3.2 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描述了最终用户对系统的期望和需求。
用户需求通常是非技术性的,更偏向于描述用户的期望。
在这里可以提供用户的角色和场景,以及对应的需求。
3.3 系统需求系统需求定义了系统本身需要满足的一些功能和性能要求。
这些需求通常是比较具体和可量化的。
需要描述一下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性需求等。
4. 非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描述的是系统的一些非功能方面的要求,例如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等。
5. 约束和假设这个部分需要列出一些对于项目实施的约束和假设条件。
例如技术限制、时间限制、预算限制等,还可以包括一些对外部系统和环境的依赖。
6. 需求确认和验证这部分需要描述一下如何确认需求,并对需求进行验证。
例如,可以使用原型、验收测试等方式来确认需求。
同时,也需要说明一下需求变更的管理方式。
7. 需求分解和优先级需求分解是将总体需求拆分成更小的、可管理的需求的过程。
在这部分,列出拆分后的需求,为每个需求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并为每个需求设置一个优先级。
8. 需求跟踪需求跟踪是指在整个项目周期内,对需求状态的跟踪和管理。
需要建立一个需求跟踪矩阵,记录每个需求的状态、进度和负责人等信息。
9. 需求审查将需求文档交给项目团队的成员进行审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XX医院智慧供应链管理系统采购需求一、系统软件的整体要求1、要求系统架构整体基于纯B/S架构,本项目所有B/S 架构平台应用、钉钉与微信手机端应用要求统一使用一种开发语言开发,实现操作端零安装,系统平台服务端要求除了能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部署外,需支持在不安装辅助软件的前提下在linux平台上部署,以保证系统平台良好的扩展性和安全性。
(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及文字说明)2、系统平台要求提供可配数据分析报表工具,需供应商自行开发,为本项目系统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配数据分析报表工具要求与系统平台服务端一体化布曙,可配数据分析报表工具支持数据源可配置、行列显示及内容可配、行列可合并汇总、查询条件可配置、列头支持冻结、支持数据与图表混合显示、支持图文报表excel导出、可配打印格式。
提供可视化管理驾驶舱功能,可以形象直观的监控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数据情况。
(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及文字说明)3、系统具备严格的数据及权限管理体系,为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必须存储在医疗机构内部,对外网数据交互必须有严格的安全机制。
在保存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开通外网管理端口,可以管理电子证件、物资图片等。
4、支持集团化管理模式,建立多院区管理,每个院区下建立多个库房,不同院区之间可统一字典、统一供应商信息、统一耗材证件、统一采购目录信息。
各库房直接从医用材料库存中进行调拨操作,并自动生成相应的会计月报。
5、系统需支持消息自定义推送,系统自动读取系统任意维度业务数据或调用接口,根据用户需求可以在任意指定时间进行消息推送,并且推送不限次数,推送内容是任意业务组合的汇总内容;展示形式支持:列表、文本、饼形图、折线图、柱状图。
并且每块详情都可以链接跳转到具体业务操作界面。
所有推送记录都可以在手机端或电脑端进行查询,区分已读和未读,并且每次推送时间节点的统计数据都会留存下来。
(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及文字说明)6、科室请领界面提供类似“淘宝”的图形化申请平台,对所有材料可以建立物资图片管理,各个区域和使用科室人员可通过物资图形化直观地挑选所需的耗材,经科室确认后提交生成电子化订单。
医院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说明文档
学生学号 20130505219 20130505220 20130505221 20130505222 20130505224
学生姓名 王凯,姜可,徐洋洋,夏辉,王维 学生班级 13软嵌2 学院名称 信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任课教师 周宏生
2016年 4月 21日 目 录 1、引言 .......................................................................................................................................... 12 1.1目的 .................................................................................................................................... 1 1.2项目背景............................................................................................................................. 1 1.3缩写说明............................................................................................................................. 2 1.4术语定义............................................................................................................................. 2 1.5参考资料............................................................................................................................. 2 1.6版本信息............................................................................................................................. 3 2、任务概述..................................................................................................................................... 3 2.1系统定义............................................................................................................................. 3 2.1.2项目要达到的目标 .................................................................................................. 4 2.1.3系统整体结构 .......................................................................................................... 7 2.2运行环境........................................................................................................................... 11 2.2.1设备环境 ................................................................................................................ 11 2.2.2硬件环境 ................................................................................................................ 11 2.2.3软件环境 ................................................................................................................ 11 2.2.4网络环境 ................................................................................................................ 11 2.2.5操作环境 ................................................................................................................ 11 2.2.6应用环境 ................................................................................................................ 11 2.3条件限制........................................................................................................................... 12 2.3.1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 ................................................................................ 12 2.3.2软件的最终用户、用户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 ................................................ 12 2.3.3软件的预期使用频度等 ........................................................................................ 12 3、数据描述................................................................................................................................... 12 3.1静态数据........................................................................................................................... 13 3.2动态数据........................................................................................................................... 13 3.3数据库描述 ....................................................................................................................... 17 3.4数据字典........................................................................................................................... 17 3.5数据采集........................................................................................................................... 25 4、功能需求................................................................................................................................... 26 4.1功能划分........................................................................................................................... 26 4.1.1系统功能组成 ........................................................................................................ 26 4.1.2功能编号和优先级 ................................................................................................ 26 4.1.3功能定义 ................................................................................................................ 28 4.2功能描述........................................................................................................................... 28 4.2.1功能说明 ................................................................................................................ 28 4.2.2详细描述........................................................................................................................ 36 5、性能需求................................................................................................................................... 35 5.1数据精确度 ....................................................................................................................... 38 5.2时间特性........................................................................................................................... 38 5.3适应性............................................................................................................................... 38 6、运行需求................................................................................................................................... 39 6.1用户界面............................................................................................................................... 6.1.1界面风格 .................................................................................................................... 6.1.2界面描述和样式 ........................................................................................................ 6.2硬件接口........................................................................................................................... 39 6.3软件接口............................................................................................................................... 6.4故障处理............................................................................................................................... 7、其他要求...................................................................................................................................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