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

1、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人的创造是依靠自己头脑的思考,在创造过程开始之前就已考虑到了自己创造的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对象”指客体,“诗意情感”是指诗化客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是指外化,呈现,形式化。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这样才能生发出诗化的关系,而不像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在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又是多样化的,人的生活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和革命实践意义之外,就是审美创造意义。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自觉”在哲学意义上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动”指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

力量的确认,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审己”。同时,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2、模仿论和表现论有什么区别。

①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

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诗人华兹

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我流露。”

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

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

式的批评。

③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

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3、劳动在文学发生中的意义。

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

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

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

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如,史前人类在集

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

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生动地描写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

④劳动制约了早期的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

的结合体,这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由劳动过程衍化为舞蹈,劳

动喊的口号为歌。

4、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①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观念地创造世界”是与“现实地创造”相对的,精神生产根植与人的精神需要,它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

②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精神生产体现在符号之中,通过符号加以体现。而符号又是一种形式。是标志事物的代码,如文字、语言等。精神生产以符号为手段,因而它实质上就是一种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

③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

5、作为创作的主体,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①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始终属于精神生产者。

②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他主要通过

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这个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

③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任何作家诗人都具有社会生命、社会灵魂的“单个人”,或者说,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社会人。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既是个人的,又是一定时代精神和社会意识的折光。

6、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

①第一,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的表现力,如“那么甜”与“那么凉”

别含深意;

②第二,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

虚构和情感等特性,例如《便条》建构了一个想象的人际关系状

况;

③第三,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④第四,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7、艺术发现具有哪些方面的心理特征。

①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蓦然领悟的发生,只不过是内

心经验酝酿后从阈限下的破土而出。

②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

理内容。这种独特的眼光和非凡观察力是和作家内在蕴藉有关的

深层心理内容的外射,他们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是彼时彼

境的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和凝聚成团的早先经验等许多因

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无意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