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论文格式模版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9
化学论文模板范文摘要:有机合成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通过控制化学反应,将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为特定的目标分子。
近年来,随着绿色合成和可持续化学的发展,有机合成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本文综述了有机合成中的几个重要进展领域,包括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不对称合成、环化反应和多组分反应。
本综述将详细讨论每个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这些进展的全面概述,我们希望能够为有机化学研究人员提供对当前有机合成领域的理解和启示。
引言: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核心内容,作为一种将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为目标分子的关键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在催化剂设计和合成方法优化等方面的新进展,已经在有机合成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进展,并探讨其在有机合成中的潜在应用。
主体:1.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近年来,针对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设计和合成方法优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金属有机催化剂的应用在有机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节将重点介绍一些重要的金属有机催化剂,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纳米催化剂,并讨论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
2.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合成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分支,可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
近年来,通过设计新型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已经在不对称合成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节将探讨不对称合成中的不对称C-C键形成反应和不对称氢化反应的最新进展,并讨论其合成应用的前景。
3.环化反应环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常见反应,可以合成环状化合物。
近年来,通过催化剂设计和反应条件优化,已经在环化反应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本节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化反应,如金属催化的环糊精化学和C-H键活化反应,并讨论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潜力。
4.多组分反应多组分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同时引入多个官能团,生成复杂的有机分子。
最近,在多组分反应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四元反应、多组分氮杂环化反应等。
化学sci写作模板1.引言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用来引入阐述的主题。
在化学SCI写作模板中,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研究背景和问题的阐述,以及对研究方法和目标的简要介绍。
下面是文章1.1 概述部分的一个例子:概述化学科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颖的研究领域和探索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并总结化学SCI写作的模板和要点,帮助化学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SCI写作规范,提高论文质量和写作效率。
首先,我们将对SCI写作模板的结构进行梳理。
一个完整的SCI论文通常包括引言、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写作方式和要求,科研人员需要清晰地掌握各部分的内容和结构,使论文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其次,我们会详细介绍SCI写作中的一些重要要点。
比如,在引言部分,研究背景的描述应该精炼明确,突出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实验方法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材料与方法,以确保实验可复现;在结果与讨论部分,要准确地呈现实验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将依次对这些要点进行阐述和详细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SCI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总之,本文将从概述SCI写作模板的结构和重要要点开始讲解,以帮助化学科研人员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论文的结构和要求。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SCI写作规范,我们有望提高化学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为化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SCI写作中的各个要点,希望本文能对化学界的科研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1.2 文章结构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我的论述:2.1 背景介绍:首先,我将简要介绍化学领域的背景和重要性。
我会提及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2.2 文献综述:接下来,我将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我将展示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选4篇)有机化学实验中常遇到需要对液态有机物进行干燥处理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除去化合物中存在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常有一些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如乙醚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溴乙烷的制备以及环己烯的制备等,在这些合成实验中,产物常常要经过洗涤、干燥,并最终通过蒸馏才能达到一定的纯度。
干燥剂的使用能够体现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化学实验能力,所以干燥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操作之一1干燥的意义和作用在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中,为了得到较纯的产物,往往需要进行蒸馏操作,但液体中的水分有可能与液体形成共沸物,在蒸馏时就有过多的“前馏分”,造成产物的严重损失,最终导致产率严重降低。
在许多合成反应中,需要严格的无水条件,但试剂中的水分会严重干扰反应,如在制备格氏试剂或酰氯的反应中若不能保证反应体系的充分干燥就得不到预期产物。
有些化学反应是通过分析产生的水来判断反应进程的,而反应产物如不能充分干燥,则在分析反应进程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液态有机化合物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萃取、洗涤等操作带入的,反应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由于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另外,反应溶剂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
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也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反应溶剂的脱水和干燥在化学实验中也是很重要的,是经常进行的操作步骤。
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他杂质时往往加入水分,但最好还是进行脱水后再使用。
上面所述所有情况中都需要用到干燥。
干燥的方法因被干燥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要求干燥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处置不当就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干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燥剂选择不好,则除杂效果不好;干燥剂用量少,除杂效率就会降低;干燥剂用量偏多,则可能吸附部分液态化合物,使产物的最终产率降低。
化学系毕业论文范文LT4.3计算方法及细节5合成与计算5.1试剂与仪器5.2合成步骤5.3计算方法分析与结论参考文献?????????????????????115 致谢???????????????????????118 附录?????????????????????????前言1.乙酰甲喹药物用途1.1理化性质乙酰甲喹,化学名为3-甲基-2-乙酰基喹噁啉-n-1,4-二氧化物。
为鲜黄色结晶或黄色粉末,无臭,味微苦,遇日光及高温渐变黄,在氯仿、苯、丙酮中溶解,在水、甲醇、乙醚中微溶。
溶点:152℃~156℃,熔融同时分解。
1.2抗菌作用及其机理乙酰甲喹对多种细菌、密螺旋体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强于革兰氏阳性菌,对猪痢疾密螺旋体的作用尤为突出。
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的作用较强;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如金葡菌、链球菌亦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理为抑制菌体dna的合成[1]。
1.3临床应用乙酰甲喹为治疗猪密螺旋体性痢疾的首选药。
此外,对仔猪黄痢、白痢、犊牛副伤寒、鸡白痢、禽大肠杆菌病等有较好的疗效。
目前临床上常将乙酰甲喹与其它药物伍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伍用阿托品治疗猪腹泻[2]:因阿托品是m-胆碱受体阻断药,作用于内脏平滑肌,抑制肠蠕动,延长及其他胃肠内容物滞留时间,同时,阿托品能扩张小血管,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进而提高病猪机体对乙酰甲喹及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加快体制恢复,增强抗病力。
乙酰甲喹原粉与杆菌肽锌联合治疗猪痢疾[3]:杆菌肽锌是通用的畜禽专用抑菌促生长药物,因其对动物促生长作用明显,低残留,抗药性小而广泛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使用,与抗革兰氏阴性药物乙酰甲喹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乙酰甲喹与tmp(甲氧苄氨嘧啶)联用治疗鸡白痢沙门氏菌[4]:tmp(甲氧苄氨嘧啶)能加强磺胺药和某些抗生素的疗效,又称为抗菌增效剂。
单用乙酰甲喹不能有效控制鸡白痢沙门氏菌感【篇二:化学系毕业论文模板】2009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注意事项1.2.3.4. 该模版使用office word 2003。
2009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注意事项1.该模版使用Office word 2003。
2.数学公式请使用Microsoft公式编辑器或MathType 5.2a数学公式编辑器3.图形请采用Microsoft Visio绘制;化学反应式请使用Chemoffice专用软件绘制。
4.表格请使用三线格式,表名称在表格上方,居中。
图名称在图下方,居中。
图、表名称均使用小五号字。
5.应掌握的Word基本技巧1.每一章结束请使用“插入/分隔符/分页符”,而不要有按回车到下一页。
2.格式刷的使用:可以用来复制文字的格式(字体、颜色、样式),单击只能使用一次,双击可以使用多次。
3.论文索引目录的自动生成和更新:一般采用三级目录:●选择一级标题/标题1,设置字体,小四号黑体字(不加粗)。
●选择二级标题/标题2,五号黑体字(不加粗)。
●选择三级标题/标题3,五号宋体字(不加粗)。
●只需设置一个,其它标题可以使用格式刷来完成。
●第一次生成目录页,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以后页码变化时,只需要:选中索引目录,右击/更新/目录/更新域/只更新页码或更新整个目录。
4.分节符的使用:我们可以将一个Word文档分成多个节,可以根据需要单独设置每节的页边距、页面横向或坚向、页眉和页脚、页码等格式。
5.批注的使用:在毕业论文初稿等其它学生提交的文档审核和修改时请使用批注。
6.选择视图/文档结构图:―文档结构图‖是一个独立的窗格(窗格:文档窗口的一部分,以垂直或水平条为界限并由此与其他部分分隔开。
),能够显示文档的标题列表。
使用―文档结构图‖可以对整个文档快速进行浏览,同时还能跟踪您在文档中的位置。
单击“文档结构图”中的标题后,Microsoft Word 就会跳转到文档中的相应标题,并将其显示在窗口的顶部,同时在“文档结构图”中突出显示该标题。
7.选择性粘贴:我们知道复制与粘贴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操作,―选择性粘贴‖,它不仅同样可以完成粘贴操作,而且功能更为强大。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article 模板题目:科学中国化学文章模板引言:科学中国化学文章模板旨在提供一个简单而全面的框架,帮助研究人员撰写高质量的科学论文。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各个部分的要点,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该模板来组织和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I. 介绍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向读者介绍论文的背景和目的。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研究领域的背景知识和前人工作的综述。
2. 研究目的和重要性的说明。
3. 研究问题的明确陈述和研究假设的提出。
II. 实验方法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详细介绍了研究的实验方法和实施过程。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设计和样品准备的详细说明。
2. 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方法的描述,以及相关操作步骤的说明。
3. 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的使用(如适用)。
III. 结果与讨论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们提供了实验结果和对这些结果的详细讨论。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结果的全面呈现,包括数据、图表和图像的使用。
2. 对结果的解释和分析,包括与前人工作的对比和差异的解释。
3. 结果的潜在影响和实际应用的讨论。
IV. 结论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们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对研究目标的实现程度的总结。
2. 对实验结果的重要发现的总结。
3.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和展望。
V. 引用文献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列出了引用的文献列表。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所有在文章中引用的文献,并按照特定的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结论:科学中国化学文章模板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全面的指南,帮助他们有效地组织和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通过遵循这个模板,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展示他们的研究工作,并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理解他们的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应用。
同时,通过合理使用模板中的各个部分,读者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比较不同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
我们鼓励研究人员在撰写论文时使用这个模板,并在实践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自己研究的特定需求和要求。
初中化学小论文格式范文篇一论新课程下化学“双基”教育价值的新内涵摘要:化学“双基”的教育价值既包括其固有的哲学认识论价值,也包括因价值增值而形成的增值教育价值,即有助于建立化学思想、掌握化学方法、丰富化学情意及形成化学实践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该建立完整的化学“双基”教育价值体系,科学而全面地发挥化学“双基”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双基” 本体教育价值价值增值教育价值体系化学思想化学方法“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直都是中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可回避的讨论热点。
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足以证明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而脱离儿童社会和生活的危险。
但知识和技能的教与学一直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存在形态是不容否定的,而究竟如何看待知识和技能,如何审视课程改革中的“双基”问题。
关键在于探寻“双基”的教育价值,化学课程改革必须首先从“双基”教育价值的重构人手。
1.化学“双基”的本体教育价值所谓化学“双基”的本体教育价值,可理解为在哲学认识论的视域下化学知识和技能本身固有的存在价值。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化学知识是化学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具体的化学事实,以及在化学学科发展与形成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化学概念、范畴、原理、模型、理论。
化学知识的本体教育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借助他人经验,结合个体经验,丰富化学见识、了解化学对象、认识化学物质的转变规律,同时掌握化学概念、范畴、原理、模型、理论,获得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化学世界的客观规律,掌握进入化学和钻研化学的“认识工具”。
化学技能是指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有助于增进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的基本能力,在中学化学课程中,主要包括化学用语(符号)技能、化学计算技能和化学实验技能3大类以及各自涵盖的若干小类。
化学技能的本体教育价值在于学生通过掌握化学基本技能,能够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获得必要的化学知识、完成特定的化学任务、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发展必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为今后从事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
孝感学院化学系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规定我系2006届本科毕业论文原则上按照“孝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格式(理科)”撰写,鉴于该格式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了统一我系本届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格式,特作以下规定.1、装订顺序:封面→中文题目和摘要→英文题目和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2、中文摘要不少于200字。
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可一页,也可二页排版。
3、页面为A4,上下边距为2.54cm,左右边距为3.17cm。
4、除特别说明外,行间距为1。
5倍。
5、目录不编页码,且最小到二级标题;中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页面用罗马数字注页码,其他部分用阿拉伯数字注页码,所有页码为页脚标识,字号为小五号、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6、所有数字和英文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
7、论文每页都要有页眉(页眉用隶书,三号字,内容为“孝感学院化学系本科毕业论文"。
8、参考文献特别是英文文献要严格按化学系的要求执行。
9、学生凭“毕业论文定稿审查表"上交论文,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予受理。
请指导教师严格把关,望同学们予以配合.论文工作日志经指导教师签字后一并上交.此格式可在ftp://211.85.1.200/incomg/化学系文件夹中下载.毕业论文封面(学校统一制订)一、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参考格式(编页码,类型为Ⅰ、Ⅱ,居中,字号小五号):论文中文题目(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不超过20字)(空行)摘要(黑体、小四、加粗,左对齐):内容(宋体、小四)关键词(黑体、小四、加粗,左对齐):词1;词2;词3(宋体,小四,3-8个)(中文摘要示例)高氯酸镨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热化学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摘要:合成并表征了固体配合物[Pr2(L-Pro)6(H2O)4] (ClO4)6,并对其进行了热化学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首先,用溶解量热法测定了配位反应的反应物与产物在100mL 2mol/L HCl溶液中的溶解焓,再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出配合物在298。
《化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中文标题*(3号黑体)张三1 李四六2 王五七1∗*(5号仿体)(1.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875;2.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6号宋体)摘要(5号黑体)内容(5号仿体)。
关键词(5号黑体)XXX XXX XXX(5号仿体)XXXXXXXXXXXXXX[1](文章前言不加标题,正文用5号宋体,1.25倍行距)1 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XXXXXXXXXXXXXXXXXX[2](5号宋体,1.25倍行距)1.1 二级标题(5号黑体)XXXXXXXXXXXXXXXXXX[3],见表1。
(5号宋体,1.25倍行距,以下正文同此)(表格要有表序和表题,放在相应文字附近,并在正文中有指示语)表1 XXXXXXXXX(6号黑体)XXXXX(6号宋体)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XX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注:XXXXXXX(6号宋体)XXXXXXXXXXXXX[4],见图1。
∗课题资助信息**通讯联系人,E-mail: 电话:(图片要清晰、美观、规范,放在相应文字附近,在正文中有指示语,并有图序和图题)图注:XXXXXXXX(6号宋体)图1 XXXXXXXXXXX(6号黑体)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参考文献(小5号黑体)[1] Yanagisawa T, Shimizu T, Kuroda K et al. Bull. Chem. Soc., 1990, 63(4): 988-992(6号宋体)[2] 作者姓名.文章题目.网络地址,年-月-日(下载)[3] 徐敏, 王磊,. 化学教育, 2013, 34(1):6-10[4]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 第4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3-34英文标题(小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ZHANG San1LI Siliu2WANG Wuqi1(5号Times New Roman)(1.College of Chemistr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2. College of Chemistr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Province 130024)(6号Times New Roman)Abstract(5号Times New Roman,加粗)XXXXXXXXX(5号Times New Roman)Keywords(5号Times New Roman,加粗)XXXX;XXX;XXX(5号Times New Roman)2。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范文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化学方法研究其中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合成和性质表征,为该材料在能源存储和传输方面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对该材料的制备过程进行改进,成功合成了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储能性能,可作为新型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装置中。
关键词:应用化学;功能材料;合成;性能表征;能源存储1.引言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用于能量存储和转化,已成为应用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应用化学方法合成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并对其进行性能表征,为其在能源存储和传输方面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2.实验方法2.1材料合成根据已有文献报道的方法进行了其中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合成,并对其制备过程进行了改进。
合成过程中,采用溶剂热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剂的使用,获得了具有良好结晶性和纯度的材料。
2.2性能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
XRD分析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结晶度。
SEM和TEM结果表明,该材料呈现出均匀的形貌和纳米级的颗粒尺寸。
3.结果与讨论3.1XRD分析XRD分析结果显示,合成的材料具有标准的晶体结构,其衍射峰与已知标准晶相吻合。
同时,峰形尖锐且无杂散峰,表明样品的结晶度较高。
3.2SEM和TEM观察SEM和TEM观察结果显示,合成的材料具有较为均匀的形貌和纳米级的颗粒尺寸。
颗粒形态规整,没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这些特点为该材料在能源存储和传输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3.3电化学测试通过电化学测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分析。
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储能性能。
在充放电过程中,材料表现出较低的内阻和较高的电容量。
这些优良的性能使其成为用于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装置的理想电极材料。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姓名:所属系部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花生在贮藏中存在黄曲霉毒素超标问题,严重影响我国花生的出口。
为此,安徽省科技厅在2005年的科技攻关项目中,设立名称为《万吨级仁果类休闲食品原料多元复合保鲜贮藏技术及产业化》的项目,解决贮藏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问题。
本实验以安徽产花生的花生仁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涂膜材料及种类、成膜条件、柠檬醛添加量、贮藏温度和包装等因素对贮藏中黄曲霉毒素的影响,对各因素水平进行优化组合,开发了多元复合保鲜贮藏技术从而延长了花生的保藏期,并进行中试实验,同时研究了LC-MS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新方法,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壳聚糖涂膜可以有效抑制花生仁在贮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增加,且对其他营养物质无显著影响。
壳聚糖的浓度、制膜液的pH值和溶解温度对膜的特性有影响。
包装条件对黄曲霉毒素含量影响不大,贮藏温度对黄曲霉毒素含量影响显著。
2.在涂膜材料中加入柠檬醛后,抑制黄曲霉毒素的效果更佳。
3.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得出最佳的条件为:cps150的壳聚糖+1.5%制膜液浓度+0.025%柠檬醛添加量+15℃贮藏温度。
4.中试实验表明,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花生贮藏180天,黄曲霉毒素B1及总量均低于欧盟制定的标准,可以满足出口条件。
关键词:花生;黄曲霉毒素;壳聚糖;涂膜;柠檬醛AbstractDuring peanuts storage, studyon inhibiting aflatoxins ofcoati ng to peanuts by analyzing contents ofaflatoxins. The resultsshows aflatoxins can besuppression by theprocessing of coating. So that coating would postphone its storage time.Chitosan coating was adopted on peanuts.The resultsshowedthat Chitosan coating andstoragetemperature did influence notabilit yon suppression aflatoxins during peanuts storage,packagedidnot influence notability on suppression aflatoxins duringpeanuts storage.Chitosan coating can suppressionaflatoxins if peanuts storaged in10℃,vacuum shutoff light package.Besides Chitosan coating wasadoptedon peanut,coatingwhich integrated citralwasadopted.Theresults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inhibition aflatoxins in peanut can be increased by appropriate citral. Chitosan with0.025﹪citral coatingcansuppression aflatoxins bestif peanuts storaged in 10℃,vacuumshutoff light package. Duringthe storage of 180d,the contents of aflatoxinscan becontrolledlowerthanthe standard of European Union.Key Words:Peanut;Aflatoxins;Chitosan;Coating;Citral目录第1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学毕业论文化学毕业论文范文(通用5篇)化学毕业论文篇1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化,高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促使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探究。
本篇文章立足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带给教育工作者一些借鉴和思考,为我国高中素质教育水平提升注入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能力一、引言高中化学学习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存在难度,枯燥而不好理解,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实验性操作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学生灵活的应用基础知识。
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提升自身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论价值。
高中化学是一项相对枯燥的学科,知识内容需要理解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记忆。
高中化学实验的加入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备的讲解,保障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的安全性,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不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当学生再遇到化学中的疑难点时,就会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
第二,高中化学实验存在认识论价值,高中化学是一门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化学实验的支撑,化学实验的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科难度,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容易通过化学现象理解化学知识,提升学习探索的能力。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小论文参考题目和格式模板一、《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小论文参考题目小论文参考题目:1、试论发展新能源与提倡低碳经济的关系;2、简论绿色化学与绿色生活的提出和实现之路;3、试论全球气候变暖的由来和人类应对的策略与举措。
选课学生可从以上三个参考题目中任选一个,并适当地进行改编,但是不能脱离主题,要求结合课堂授课内容、教材社会、生活实际,以及网络信息搜索内容,通过自我独立思考和文字编写,按照以下格式模板,撰写完成字数在4000字以上的课程小论文。
不允许抄袭,如果通过论文抄袭检测发现文章重复率达到30%以上,则将被判定为抄袭,课程考试成绩为零分。
论文以WORD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交,文件名用“美术学院××班姓名学号”,请在2011年6月15日前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至教师邮箱(yanlicheng@),该电子邮箱有自动回复功能,一旦正常发送邮件成功,即可马上收到自动回复,若没有收到自动回复即表明发送邮件失败,须重发。
二、《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小论文格式模板1. 纸张与页面设置:(1)A4、纵向、单面打印。
(2)页边距:上2.8cm、下2.2cm、内侧3cm、外侧2cm;(3)装订线0cm、页眉1.8cm、页脚1.4cm、对称页边距2. 页眉:(1)字体:中文-小五号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2)内容:杭州师范大学《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小论文。
3. 页脚:(1)字体:中文-小五号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2)内容:页码4.论文开头内容论文题目、作者、所在学院、班级、学号,联系电话,论文摘要、关键词(1) 论文题目:用小二号字、黑体、居中;(2) 作者、所在学院、班级、学号,联系电话:小四号字、宋体、居中;(3) 论文摘要:小四号字、宋体;左、右缩进各lcm;“摘要”两字黑体;(4) 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小四号字、宋体;左、右缩进各1cm;“关键词”三字黑体;以上均为1.25倍行距.5.论文正文内容小四号字、宋体;每段的首行缩进为两个汉字;两端对齐;1.25倍行距。
海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破布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姓名:胡鹏飞学号:200507302009专业:应用化学年级:2005级系别:应用化学系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完成日期: 2009年5月指导教师:毕和平教授小一号空两行宋体,一号,加粗,居中,两个字中间空一格,1.5倍行距小四号空一行宋体,一号,加粗,居中,两个字中间空一格,1.5倍行距小四号空五行黑体,三号,居中 1.5倍行距小四号空五行宋体,四号,1.5倍行距加粗,居中,数字用time new roman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设计)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等行为。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声明海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海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目录(楷体二号,居中两字之间空一格)1 引言 (1)2 实验原理 (1)3 实验部分 (2)3.1 仪器、材料与试剂 (2)3.1.1 仪器 (2)3.1.2 材料 (2)3.1.3 试剂 (2)3.2 绿原酸提取工艺 (2)3.2.1 绿原酸定性检测 (2)3.2.2 绿原酸的热回流提取 (2)3.3 绿原酸含量的定量分析 (2)3.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3.2 提取率的测定及计算公式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浓度乙醇提液的提取率 (3)4. 2 测定结果 (4)5 结论 (4)致谢 (4)参考文献 (4)(以上目录部分均为宋体小三号加粗22磅行距)破布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作者:胡鹏飞 指导教师:毕和平教授(海南师范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海口,571158)摘 要: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蒸馏水提取破布叶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提纯。
化工学院-毕业论文排版格式说明————————————————————————————————作者:————————————————————————————————日期:ﻩ内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不超过20个字,小三宋体)学生班级: 2010级3班专业: 化学学生姓名:姓名(小三宋体)学号: 2010????指导教师: 教师姓名(小三宋体)职称: 教授(或讲师等)论文提交日期:2014 年5月10 日论文答辩日期:2014年 5 月20 日论文评阅人:答辩小组长:2014年5月制目录(小二、黑体、居中)目录在正文按要求排版好后采用自动生成的方法制作。
制作方法:点击菜单栏“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格式为“正式”/确定”,目录生成后将一级标题字体改为“黑体四号,不需加粗”,二级及三级标题改为“宋体小四号,不需加粗”,四级标题不需列于目录中。
页码数字统一改为“小四号字体”。
然后选定全部目录将行距调为“22磅”,点击字体“TIMES NEW ROMAN”可将所有英文及阿拉伯数字改为“ROMAN 体”,其他汉字字体不变。
中英文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验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化学小论文怎么写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不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凡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是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煤气等)2.充足的氧气3.达到物质的着火点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采取措施以至少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则可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灭火的基本方法有三个:(1)冷却法:将燃烧物质降温扑灭,如木材着火用水扑灭;(2)窒息法:将助燃物质稀释窒息到不能燃烧反应,如用氮气、二氧化碳当今世界常用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又是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原料,它们又细分为(1)固体燃料:木柴、烟煤、揭煤、无烟煤、木炭、焦炭、煤粉等;(2)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3)气体燃料: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料:液氨、酒精、液氢(最清洁的燃料,燃烧产物是水)、甲醇等二、化学小论文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和物。
就干洁空气而言,按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而其他气体的体积则是微乎其微的。
各种自然变化往往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
例如,火山爆发时有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喷射到大气中,造成火山喷发地区烟雾弥漫,毒气熏人;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大面积火灾也会增加二氧化碳和烟粒的含量等等。
一般来说,这种自然变化是局部的,短时间的。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大气中持续排放的物质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
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的时候,我们就说大气受了污染。
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
(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
化学工程论文2900字_化学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化学工程论文2900字(一):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运用之研究摘要:我国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化学工程与工艺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生产中,应加大对绿色化工技术应用的研究,促进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响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建设绿色生态化中国。
文章将以绿色化工技术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具体运用,以供借鉴。
关键词:绿色化工技术;化学工程工艺;运用1传统化工与绿色化工化工工艺与其他冶炼类工艺不同,主要是运用化学理论进行高速的工艺建造,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的今天,生活环境的好坏受到了越来也多人们的关注,同时也是人们追求高档次生活的进一步表现。
然而化学工程的高速运用,导致了环境的大范围恶化,为此为了有利实现环保进程,需要广大化工工作者合理改善相关生产手段,在不断加大经济收益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为日后长久的生产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广大化工相关企业应本着推动可持续发展路线,合理引用新型的化工生产手段,加强企业与人们的生活经济进程。
绿色化工技术通常是指在通过传统化工工艺的基础上运用生物或类生物等方式改变化学工艺的基本方法,从而降低化工自身对原材料的需求及其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增加材料利用,争取让化工工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进行稳步的前进。
在日前,大部分化工企业已经将绿色环保及节能减排作为生产的主要目标,并在日常化学生产过程中合理采用绿色化工技术,从而强化工厂周边环境的保护,進一步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做到使环境污染与企业生产之间相互平衡,为日后的人们生活打造良好的基础。
2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研究2.1选择适当的化工原材料绿色化工技术虽然较好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如果在实际生产中一味地抱着出现问题采取解决的态度,就会使化工生产处在十分被动的地位,所以在采用绿色化工技术时,要秉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2014 届)
(论文题目)
院 系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师范)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学号: 1
微型实验在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及推广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化学实验趋向于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微型化学实验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具有节省实验经费、绿色环保、激发兴趣等特点。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中具有的良好教学功能和效果。因此通过推广微型实验来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微型化学实验 推广
均空一行
空一格 关键词之间空两格
三号,黑体 小四号,黑体 摘要正文倍行距
空两格 2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Micro-experiment in High School Reform of Chemistry Education
ABSTRACT Chemistry is a discipline based on experiments, with the depth of the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reform, 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nds to life, simplicity and miniaturization. Micro-chemistry experim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s, saving experimental expenditure, green, and to stimulate interest and other features. Micro-chemistry experiments in secondary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functions and effects. Therefore,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micro-experiment to compensate for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conventional experiment, th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perating practices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the culture has a great help.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Micro-chemistry experiments Promote
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格式,注意不要直接copy翻译软件翻译的文本,起码要自己修饰一下。特别是有些同学连格式、页面背影都照办不误的拷过来
均空一行 空两格
空一格 关键词之间空两格 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3
目 录 (倍行距,一级标题小三号,宋体,二级为四号宋体,不出现三级以上的标题)
一 前言 .................................................................................................................................................... 1 二 文献研究综述 .................................................................................................................................... 1
微型化学实验的起源(二级标题四号黑体,段落间距:段前13磅,段后
13磅) .......................................................... 1 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现状........................................ 1 微型化学实验的应用及推广意义 .................................. 2 微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 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出现的标点符号,空格均采用英文格式,标点后空一格) ............................ 3 致 谢 ............................................................................................................................................................ 4
空两格 一级标题空两
格
二级标题空两格 1 一 前言
微型化学实验(microscale chemical experiment or microscale laboratory 拼写,简写为M. L.)是化学实验方法创新性的变革。它是在专门微型化的仪器中进行的微剂量实验,这里提出了M. L.的两个基本特征:即仪器的微型化和试剂的微量化。这两者是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的。由于微型实验具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节约试剂和时间、减少污染、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等优点,故在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中应用并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对于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等方面的提高具有突出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景下,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强调绿色化学思想,也即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在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大力倡导应用与推广微型化学实验正是实现这一结果最好的方式之一。
二 文献研究综述 微型化学实验的起源(二级标题四号黑体,段落间距:段前13磅,段后13磅)
最早系统地研究微型化学实验是美国化学家Mayo等人,他们首先着眼于环境保护和实验室安全的需要,其研究成果在1984年美国化学会年会上得到普遍的关注。之后,他们不断地研究,出版了一系列的相关著作。
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现状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态环境的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化学”理念应运而生。微型实验试剂用量省,对环境友好的化学新领域使其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开始迅猛发展起来。而且近20年来,历次ICCE(国际化学教育大会)都把微型实验列为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已经发文正式同意成立了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心(CMLC)。希望通过中心的工作,深入开展微型实验在教学中应用,使我国化学教育的质量提高,为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做更大的贡献。
空两个字符 (一级标题小三号,段落间距:段前17磅,段后磅,倍行距) 空四格 正文和参考文献皆为倍行距) 2 微型化学实验的应用及推广意义 2.3.1微型化学实验有利于节约药品,降低实验成本(三级标题与正文无空行,段落间距为0行,四号黑体) 常用的实验仪器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替代品,如可以用注射器进行液体的移取、滴加或者改做启普发生器;青霉素瓶作广口瓶;废弃的圆珠笔芯作药匙,废弃输液管作长颈漏斗等等。类似于这样的开发,在取得同样教学效果的同时,既可以节约实验的经费投入,又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例如:焰色反应,传统的实验程序复杂,而且需要贵重金属铂,现可该如下。 具体操作:配制NaCl、KCl、CuCl2、BaCl2 的饱和溶液。将滤纸裁成小条,用笔在下端写上对应的名称。再将其分别泡到对应的溶液中,约5分钟后取出,晾干。将干燥的滤纸条放入无水酒精中浸泡,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烧,会有对应的焰色出现。 具体操作:配制NaCl、KCl、CuCl2、BaCl2 的饱和溶液。将滤纸裁成小条,用笔在下端写上对应的名称。再将其分别泡到对应的溶液中,约5分钟后取出,晾干。将干燥的滤纸条放入无水酒精中浸泡,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烧,会有对应的焰色出现。 表2-1问卷调查的数据(五号宋体,居中,表头置于表格上方,按章节顺序编号) 题号 选项 A B C 1 35 15 10 2 13 36 11 3 12 40 8 4 31 20 9 5 30 22 8 6 14 30 16 7 12 31 17 8 26 20 14 9 15 29 16
从上表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有很高的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够思考实验中产生的疑问。但在实际实践中碰到了一些困
表内皆为5号宋体 3
难,主要原因是考试的压力、实验室硬件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等因素。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在下阶段的化学课程改革中大力推广微型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戴安邦院士曾指出:上好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为化学学科的特征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 它决定了化学实验既是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的基础,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之一。化学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因为学生在化学实验实践中,可以学到第一手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能够受到科学得方法和思维训练,以及独立钻研、团队协作等科学精神和品德的培养。
图1 某某(五号宋体,居中,图片说明置于图片下方,按章节顺序编号)
戴安邦院士曾指出:上好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为化学学科的特征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 它决定了化学实验既是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的基础,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之一。化学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因为学生在化学实验实践中,可以学到第一手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能够受到科学得方法和思维训练,以及独立钻研、团队协作等科学精神和品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出现的标点符号,空格均采用英文格式,标点后空一格)
[1] 张晓霖. 中学化学实验微型化探究[J]. , , 2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