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27.8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一】孟子曰:“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但是,什么是“本心”,孟子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只是慨叹,曾经为了“本心”,可以放弃房子、家室乃至社会地位。像孟子一般的圣人,尚且无法给“本心”以恰切的定义,像我这样的凡人,自然也不到这一点。但是,林语堂先生,则偏要通过一部以非母语完成的文集,来向世人展示其偿求先贤之心。

《生活的艺术》出版于1937年的美国,在写作了《吾土吾民》之后。1937年的美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中国却发生着可以让全世界铭记的历史。《吾土吾民》向美国人展示的,是五千年古国的儒雅之风,泱泱中华文明虽患难而泰然视之的不凡气度,再经由大师的文笔,自然得以明垂青史。而《生活的艺术》则更像是在向人展示林先生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一种闲适、优雅、浪漫、幽默的生活方式,对于张爱玲笔下的“易先生”而言,自然是心之所向,但对于其时常常苦于生计的“易太太”,则显得太过窔辽了。因此,读这样一本书,要于盛世,于衣食无虑之时,以无争之心,去体会林先生的“艺术人生”。

前几日外出实习,在深圳地铁里看到一则广告,“天天不塞车,时间是我的”,旁边还有一则广告,“多睡十分钟,也不怕迟到”。小小广告,折射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基于经济的选择,而在时间、金钱与生命之间取舍。

回程的路上,于北京地铁里看到另一则广告,“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排放”。这里面所体现的,又是另一种生活态度——为了大家、为了地球、为了子孙后代,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虽然两则广告中体现着经营目的的不同,然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卡通风格的广告形象。追逐内心对童趣的欢喜,享受美丽的自然在我们内心的映像,从这一点上,倒是显现出来,当今的世道似乎为品味林先生的“艺术人生”而建造了一方竹林角亭。

林先生在书中引了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评语,提到人生三十三种真快乐:“……其一,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其一,做县官,每日打退堂鼓时,不亦快哉!……其一,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林先生对其大家赞赏,直言人生的快乐在于精神和感官错综复杂的结果,而使得生成快乐的元素,无不来源于美丽的生活。只是,西方人诡异般被教导来追逐某些“Succeed”,而忍受着忙碌的人生,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真艺术。

1937年,史上最伟大的专利审查员已经在改行后的领域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人类文明的现代科学已经在西方国家深入人心。因此,林先生认为其“生活的艺术”也是有科学基础的。基于进化论,人当有猴子性,因而如同齐天大圣般敢于探索和创新,这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同时,在真理面前表现出谦卑,使得人间能够出现和平与文明。基于心理学,人具有所谓“灵心”,因而人有激情、有理性、会固执、会任性,才使得这个社会色彩缤纷。基于生物学,而产生善良、关爱,以致人对工作之爱不及对子女之爱。

基于此,生活就不该因由社会性的价值观而被主导,而应该依从于人之本心,在与世界与自然和谐统一中享受人生。因此,如遇到一个极有希望的文学天才,而看见他虚靡时间于社交写作或写作流行的政治论文时,对待他的最好的方法是将他关进监狱去,这样他们才会写出《史记》。即便写不出《史记》,还可以写人生遭遇、写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兴之所到,随手拈来,不所谓文法、学派,而期冀意由心发。但怎样才是意由心发呢?林先生以一个比喻逃避了回答,“犹如一个人对他的心上人一见钟情,一切都是恰到好处。她的高度恰好,脸蛋姣好,头发颜色合度,说话的嗓音高低合度,谈话和微笑的样子合度。”

关于何为“本心”,林先生用了400余页而向世人展示,

自然我无法通过寥寥数言而将其转述。但我总还可以吃上几颗板栗,即便满足不了本心,尚可以满足本心之下的肚囊。以及,我也可以怀揣Nokia的移动电话,而依然在华强北的远望数码城,寻觅有“特色”的山寨手机。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二】人类心态中有一个不是规则的规则:争论永远比成就更让人兴奋,因为人们一边想要安全感,一边又离不开刺激感。这就是为什么说起林语堂,大多数人的通常印象是“与鲁迅之争”。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的狗血淋头,但在鲁迅逝世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只此一句,不难看出两人性格上巨大的差异,也不难理解了两人为何由战友变作相抵。

无非是两种人生选择而已,并无任何孰是孰非,倘若年轻之时能够在鲁迅的犀笔下收获精力的喷发,找到一种旺盛如战士的共鸣,确是难能宝贵的财富,但若因此拒绝林语堂的才学,那定会是你精神世界一生的损失。

喜欢林语堂,喜欢他的文集《生活的艺术》。林老把一个爱好人生的自己藏于这本书中,给这些字里行间赋予一种看似轻柔又韧劲十足的能量。他时如顽童和你畅谈听风赏月、玩石戏水,又似智者向你剖析生活态度、人性哲学。看了这本书,你会不由佩服,林老竟是一名“生活达人”。

“我们不是这个尘世永久的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这或许就是林语堂在此书中想要与读者共勉的人生观。

他诙谐的“调侃”国人,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幽默感和高度诗意,总结为中国人何以成为中国人的因素;巧妙的用“诗人、农夫、放浪者”勾勒出中国哲学的乖戾;他一语道破现世中逃避责任的年轻人,“模糊而缺乏批判精神的理想主义是极为可笑的”;他有固执己见的童真,“因为爱好人生,所以极端不信任智能”;他有看透人生的成熟,“人生的大骗子有三个--名、利、权”;他坚信每个人都是无法测算丈量的,大胆指出“经济学充其量也只是伪科学”;他敢于毫不留情的质疑,“中国民族缺乏那种侵蚀灵魂去造就西方文学里悲剧材料的伟大热情”,同时也会抑制不住自豪的宣称,“生活的最高典型是子思倡导的‘中庸’生活”。

不难看出,《生活的艺术》应是最贴近林语堂秉性的作品。在中国的意识形态中,儒家和法家是执政党,道家是在野党,墨家是地下党。所以推崇道家的林语堂也把自己比喻成“放浪者”,并以此为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

同时,《生活的艺术》也应是林语堂最雅致的作品,书中推崇中国文化中细腻的情感表现和精致的生活方式,用一种巧妙的讽刺艺术,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不自然的生活,发出警告。

人为什么不能无所事事,因为人的精力必须有一个出处,否则只能走上革命、变态或者犯罪的道路。而这个出处,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