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综合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综合测试卷

一、计算空间。

7 +6= 5-0= 5-5= 10-7=

0 + 8= 8 + 3= 9 +2= 9-7=

6-6= 15-10= 6 + 9= 8 + 7=

6 + 10-6=

7 + 4 + 3= 14-10+5= 18-3-5 =

二、知识城堡。

1.按顺序填数。

2.8+()=12 ()+8=14 14-()=96+()=1515

-()=10()+9=11

3.在○里填上>、<或=。

7 ○ 11 17 ○ 10+714-10 ○ 6

4.20里面有()个十,10里面有()个一。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若两个加数是8,和是();若被减数是19,减数是9,差是()。

6.写数。

二、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1.小明说:角的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12. 一座楼房高15厘米。()

13. 观察物体时,无论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14. 49和94结果一样,它们用同一句口诀计算。()

15. 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因数大。()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16.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对称的。

17.估一估:下面()的得数比80大。

① 41+9 ② 90-18 ③ 31+52④ 100-20-1 18.与3个4相加的结果不一样的算式是()。

① 3+3+3+3 ② 43③ 3+4 ④ 26

19.8的5倍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① 8+5 ② 85 ③ 8-5 ④ 85

20.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相等的是()。

① 2与1 ② 3与2 ③ 5与5 ④ 1与0

四、画一画,连一连。

21.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22.分别画一个直角和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五、算一算。

23.口算。

97=58=54=84=

65+9=52-40=96-24=37+21=

57+5=35-9=24―6―6=3+3+3+5=

24.笔算。

56+43=86-36=62-58=

六、用数学。

25.小华有23张红色彩纸,15张黄色彩纸,送给妹妹14张,还剩多少张?

□○□○□=□(张)

答:还剩张。

26.小方、小立、小玉在一起看课外书。

(1)小立看了多少页?

□○□=□(页)

答:小立看了页。

(2)小玉看了多少页?

□○□=□(页)

答:小玉看了页。

(3)谁看得页数最多?

答:看得页数最多。

27、妈妈要买4个杯子和一个热水瓶,带20元钱够吗?答:。

28、劳动中的数学问题。

分工擦桌椅擦黑板扫地

人数

擦桌椅擦黑板扫地

七、数学乐园。

29.有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例如,2+2+2+4

=25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下面的加法算式,是不是也可以改成乘法算式呢?请你试一试。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6+6+5+6+1=□□2+2+2+3+3=□□

3+3+4+5=□□5+6+7+8+9=□□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