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摘要]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养成一定的规则行为,从而为他们在集体中能够真正从事自主活动提供保障。

[关键词]规则意识:规则行为;幼儿园教育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1]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了规则的约束和指导,每个幼儿都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中,生活在和谐与秩序中。然而对于刚刚萌生规则意识的幼儿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能自觉地遵守规则,在他们身上经常出现经常出现思想与行为脱节的现象。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一、规则是幼儿自主活动的保障

当前,无论是幼教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教师,都非常强调自主的重要性,主张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然而,教育实践也表明,要想让幼儿真正展开自主活动.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则作为保障。遵守规则和自主活动是辨证统一的。如果过于强调让幼儿遵守规则.势必把幼儿管得太死,他们因此将失去自主发展的机会,反过来如果反反强调自主,没有任何

规则的约束,教育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2]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观察到的两个实例,能够说明这个道理。

案例1.无规则的玩色活动

在中班科学活动“颜色的变化”中,红色、黄色、蓝色的水粉颜料各一盘,水粉笔若干,记录纸六张。在幼儿认识了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操作材料后,教师便让幼儿自由尝试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有的幼儿拿起笔蘸了红色颜料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又用同一支笔去蘸黄色颜料。有的幼儿不小心手上沾上了颜料,便随意抹在桌子上。东东的袖子碰到了颜料,小瑜看见了,用笔指着东东说:“你的衣服上有颜料。”话没说完,笔上的颜料甩在了小羽脸上。小羽叫了起来:“老师,小瑜把颜料弄到我脸上了。”教师正在另一组指导,头也没抬一下,说:“不许把颜料弄到别人脸上、身上。”东东突然又叫:“糟糕!黄颜料里有其他颜料了,还怎么玩呀?”其他幼儿也大叫起来:“老师,我们的红颜料变成黑色的了,不能做实验了。”

案例2.规则指导下的自主玩色活动

同样是中班科学活动“颜色的变化”。材料准备也同前一个案例。教师在让幼儿认识操作材料,布置活动任务后说:“试验前大家要记住一个小小的要求:蘸过颜料的笔一定要放回装同一颜料的盘里,不能去蘸其他颜料。看谁每次都放

得正确。下面请大家来试试,看看会怎么变。”孩子们开始尝试,他们一边做实验一边欣喜地将结果讲述给教师听。这个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幼儿之间也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和纠纷。

在案例l中,为了幼儿的自主学习,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环境和氛围。但事实表明,在对幼儿没有提出任何规范性要求时,幼儿之间就可能产生相互干扰,他们的自主活动也就无法顺利展开。在案例2中,由于在操作前教师明确了操作规则,这样既能规范幼儿的操作行为,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发现,又能避免幼儿之间的纠纷或冲突。由此可见,自主活动,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中的自主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规则作为保障。教师不必担心规则会“束缚”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要的是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觉遵守。这样既能维护秩序,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幼儿真正得到自主发展。

总之,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展开自主活动,我们既要为幼儿提供自然、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放松地活动,同时也不能放纵幼儿,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规则。

二、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一些违反规则的现象,如

在本该安静的氛围中大声讲话、争抢玩具、使用完图书或玩具不能放回原处等等。事实上,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幼儿没有规则意识或规则意识较弱所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通过榜样示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

榜样示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指为学习者树立榜样,而后由榜样向学习者示范,学习者再从中模仿而进行学习。心理学有关研究证实,通过榜样示范,学习者的态度、行为方式、动机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改善或提高。[3] 教育实践也表明,榜样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例如,有天清晨,当幼儿陆续来园,开始桌面游戏时,凡凡故意把很多雪花片插塑撒在地上,并发出大笑,引来别的孩子的注目。此时,当班教师没有责怪凡凡,只是摸着在旁边安静游戏的灵子,笑眯眯地说:“看,灵子游戏时多安静,看她拼搭的图案多漂亮!”随即,幼儿们的目光就转向了灵子,凡凡见没人参与他的活动,无趣地坐在椅子上。过了一会,凡凡左边的奇奇蹲下身子,拣起了地上的雪花片,老师立即表扬:“奇奇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看,他在把地上的雪花片送回家呢。”立即,很多孩子投入到了拣雪花片的行动中。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榜样师范法,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标准,不但让幼儿掌握了有关行为规范,也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

契机,创设类似情境,将有助于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通过自定规则,让幼儿自觉地养成规则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在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和养成规则行为时,教师应该强调发展幼儿的自主意识。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某日午间操时段,某班幼儿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场地上精神抖擞地进行着体操锻炼。队伍后面的周周小朋友突然高高站立起来,舞动着手臂,不时呼喊着什么,一会儿又跑到另一处玩耍起来,任由带班老师在后面追喊着他,就是不愿回到队伍中……等待周周归队以后,带班老师抓住时机,组织幼儿一起讨论这种现象:这个时段,小朋友应该在什么区域活动?怎样活动?如果不能遵守,影响了整个班级的秩序,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包括周周在内的所有幼儿一致决定,取消违约者接下来自由活动项目。因此,那天下午的活动,本来是周周最喜欢的泥巴屋游戏,但是因为他上午犯规,而被取消了参加的资格,周周只能无奈地从事其他活动。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活动中他们能主动认同规则,并通过相互监督,心甘情愿地遵守规则。从此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