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0.《浮力》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1.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学设计课题第十章第1节浮力

姓名张仁科科目物理

所用教科书版本人教版时间2018.04.11所教年级八年级所教册次、单元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浮力》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液体压强以及合力和二力平衡知识以后,通过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建立浮力概念、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归纳浮力大小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为后面浮力的应用打下基础。学习中用到实验、推理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对初二的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较弱,对概念的理解、规律的分析有欠缺。但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动手心情很迫切,对新生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渴望掌握知识。本节课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规律。利用这节实验探究课创设一个平台,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锻炼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现象,知道浮力的定义,明确浮力产生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学会用测重法计算浮力的大小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

5、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

【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教具学具教师: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立方体

学生(分组):烧杯、水、酒精、浓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

的格)、空饮料罐、水桶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演示实验一:给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

让学生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演示实验二:把木块、铁块、铝块、乒乓

球、泡沫等物体放入水中

提出问题

铁块、铝块是否受水的托力?请学生用实

验证明

观察、思考

计算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了多少

观察思考:铁块、铝块是

否受水的托力

学生用所给实验器材证

明铁块、铝块受水的托

力,并计算出托力的大小

从有趣的实际问题中

引入课题,引起学生

的研究兴趣。引起学

生的深入思考,认识

浮力的存在,了解到

在生活和生产中浮力

的各种应用。进而引

发浮力的概念的思

考。

新课

讲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

引出概念演示实验

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

提出问题

铁块在水中会沉底,铁块在水中受浮力

吗?

组织学生实验

观察

观察木块在水中受到浮

力,漂浮在水面上。

思考问题

通过实验得出:铁块在水

中受到水对铁块向上的

托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

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

漂浮在水面上

引起学生思考,培养

迁移能力。

铁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

板书

一、浮力:

1.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叫浮力。

2. 符号:F浮

3.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G-F

4.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5.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进行实验并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实验得出有关

浮力概念的相关知识

规范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对浮力

的概念进行总结归纳

有效启发

知识衔接指导学生做小实验并提问

把空饮料罐用手按入水桶,饮料罐进入水

中越深,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你能在此

基础上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科学问题?

组织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实验: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由此提出新问题:浮力大

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分组实验

选择实验器材

设计表格

实验测量、记录数据。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及

体验分析并由此提出

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验

研究规律巡视指导

1.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2.如何设计表格

3.对获取的数据如何处理

4.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

行纠正。

1. 探究浮力与浸没后深度的关系

深度h/格

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

数F/N

浮力F浮/N

实验结论:

浮力大小与浸没水后深度无关。

2.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实验

论:

在同

一液

中,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V排/格

重力G/N

测力计

示数F/N

浮力F浮/N

各组自评互评。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交

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依据事实提

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

态度,形成尊重事实

的科学态度,提倡学

习方式的多样化。提

高分析实验数据并得

出结论的能力。

渗透科学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

表格设计、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