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建设,从“旅游”到“特色”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镇建设,从“旅游”到“特色”

2011-06-24 06:47:38 来源: 云南日报(云南) 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本报记者连芳

2011年云南的初夏,正是高山杜鹃怒放的时节,不时飘落的小雨,让高原的空气清新湿润。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云南小镇建设从旅游小镇向特色小镇转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云南旅游小镇经过多年实践,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建设特色小镇的新路子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不清晰、结构不合理、特征不明显、产业支撑缺乏等问题仍然突出。基于四方面的考虑,在过去旅游小镇建设的基础上,云南省提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挖掘优势资源

利用特色小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将丰富和完善云南城镇体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增强小城镇发展,依托云南独特资源和区位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创新发展模式,开发建设特色小镇,将加快云南城镇化进程。

其次,特色小镇建设将改善云南城镇发展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特色小镇建设将引导城镇住房、道路、供排水、环卫、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合理分布,促进商贸、旅游、物流等经营服务设施有序建设,对进一步保护小镇历史文化资源,改善镇容镇貌,优化居住和发展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此外,特色小镇建设还有助于挖掘云南优势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在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基础较好、市场活跃、环境优美的村镇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可以有效聚集生产要素,扩大小城镇规模,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以城镇建设助推产业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突出带动作用

省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建成一批镇区人口超过1万人、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的重点特色小镇,成为引领区域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力争全省每个县(市、区)培育1至2个产业特征突出、功能配套完善、人居环境优美、发展活力强劲、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小镇,进一步丰富我省城镇类型、完善城镇体系;使部分经济实力较强、影响范围较广、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特色小镇成为“云南特色名镇”,形成特色小镇集群效应,使丰富的资源得到更好开发利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将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建设差别化、个性化的小城镇,发展区域经济,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扩大城镇对乡村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注重内涵发展

宜居小镇,是特色小镇的宗旨。为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政府还将加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城镇新区,高质量改造旧镇区,适当扩大城镇规模。搞好城镇主干道建设和道路系统完善、商业街区及综合市场规范管理和卫生整治工作,建设电力、给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停车场、公共厕所、公园绿地,提高特色小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平。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中小学危房、校舍改造和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乡卫生院改扩建步伐及卫生院设备购置和更新投入,改善医疗条件;注重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整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娱乐中心等资源,统筹建设社区综合活动中心,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管理水平。

宜居小镇将建成绿色小镇,将在项目建设中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禁止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大力实施镇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各类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绿化设计,确保绿化工程与项目同步实施;加快建设城镇排水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积极开展镇容镇貌综合治理,严肃整治违法占用、挖掘城镇道路以及乱搭建、乱设摊点、乱倒垃圾等行为。

宜居小镇建设将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和传统建筑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城镇建筑风格,实施建筑景观整治工程,加大对城镇形象的宣传力度,塑造地理、生态、民族、历史内涵为一体,个性鲜明、吸引力强的特色小镇风貌,形成一镇一风貌的发展格局。

鼓励房企进入

特色小镇建设的另一个亮点,是鼓励引入房地产业进入小镇开发地产。按照区域统筹、共建共享原则,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强化特色小镇与周边城市、集镇和中心村发展协调性,增强区域城镇体系功能的互补性。合理规划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区、公共服务区和居住区,科学处理旧镇区改造与新区建设以及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使各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又联系便捷、互动发展。支持企业依托特色小镇聚集发展,新上产业项目应依托城镇建设,严格限制分散零星建工厂、市场和住房。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镇居住,鼓励城镇周边农村进镇集中统一建设住宅小区,支持有条件的特色小镇引入开发企业发展房地产业。加强对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农房建设的监管,强化对城镇周边农民宅基地、住房容积率的管理,合理控制特色小镇建筑密度。

体现多种类型

(1)现代农业小镇: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农业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抓好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加工、集散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2)工业小镇: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地域特征突出、专业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现代加工业,引导企业聚集发展,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完善工业制造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延长产业链条,建设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绿色节约型的区域性工业聚集发展区。

(3)旅游小镇:抓住云南全面启动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和加快旅游“二次创业”的重要机遇,继续按照我省加快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建设模式,继续推动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名镇,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产品,为小城镇建设注入新动力。

(4)商贸小镇:发挥当地良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辐射面广的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配套发展仓储、物流及运输业;以市场为依托,发展服务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建设区域性商品、物资集散中心和中转站。

(5)边境口岸小镇:围绕我省桥头堡建设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完善口岸服务功能,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边境旅游和民族传统手工业,繁荣边疆经济,促进民族团结,树立良好的国门形象。

(6)生态园林小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景观、人文名胜、休闲娱乐和人居等为建设重点,按照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山水、园林社区,吸引有条件的人群进入居住和投资创业,发展绿色经济,形成聚集效应,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极。

这6种类型的特色小镇,将选择有资源、有基础、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建制镇、乡集镇或中心村,采取省级重点开发建设210个、州(市)有序建设一批的方式,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力争5年新增城镇人口140万人以上,为全省城镇化水平贡献0.5个百分点。

多方筹措资金

云南特色小镇的建设资金筹措,在积极争取国家补助的同时,省财政自2011年起,分3年安排4500万元补助资金,专项用于150个特色小镇(不含60个旅游小镇)规划编制。建立特色小镇发展项目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在滇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城镇的贷款规模,引导信贷资本投向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开发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