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一、化学治疗 抗骨髓瘤化学治疗的疗效标准,以M蛋白减
少75%以上或尿中本周蛋白排出量减少90% 以上(24小时尿本周蛋白排出量小于0.2g), 即认为治疗显著有效
初治疗病理可先选用MP方案。如果MP方 案无效或缓解后又复发者,应作为难治性病例, 可使用VAD或M2方案
二、沙利度胺(反应停)
有抑制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近年用来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取得了一定疗效
左:正常血清电、免疫电泳 可确定M蛋白的性质并 对骨髓瘤进行分型
3、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显示骨 髓瘤患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的同时, 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
(二)血钙、磷测定
因骨质广泛破坏,出现高钙血症。晚 期肾功能减退,血磷也增高。
(三)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清乳酸脱氢 酶活力
三、骨质破坏的治疗 二膦酸盐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
五、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的作用机理
1 26S蛋白酶体是一个大的蛋白复合体, 降解泛素标记的蛋白。
2
硼替佐米可逆性抑制26S 蛋白酶体的 糜蛋白酶样活性。
3 抑制26S蛋白酶体的活性,阻止
泛素标记蛋白的降解,影响多
4
种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
二、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
(一)感染 (二)高粘滞综合征
(三)出血倾向 (四)淀粉样变性和雷诺现象
三、肾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有蛋白尿、管型尿甚至急性肾 衰竭,为仅次于感染的致死原因。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象 贫血可为首见征象,多数正常细胞性
贫血。血片中红细胞排列成钱串状,血 沉显著增快。晚期有全血细胞减少,并 可发现骨髓瘤细胞在血中大量出现,超 过2.0×109/L 者称为浆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