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9.38 MB
- 文档页数:79
天气雷达原理
天气雷达是一种用于探测大气中降水、云层、风暴等天气现象的仪器。
它利用雷达原理,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探测大气中的物理参数。
天气雷达的原理是基于雷达的基本原理,即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特性,来探测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
天气雷达的发射器会发射一束电磁波,这个电磁波会在空气中传播,当遇到云层或降水时,会被反射回来。
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些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会被处理,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
天气雷达的探测范围通常是几百公里,可以探测到大气中的云层、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
天气雷达可以提供实时的天气信息,帮助人们预测天气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天气雷达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天气预报,还可以用于航空、军事、海洋等领域。
在航空领域,天气雷达可以帮助飞行员避开风暴和降水区域,确保飞行安全。
在军事领域,天气雷达可以用于侦察和预警,帮助军队做好战斗准备。
在海洋领域,天气雷达可以用于海上航行和渔业,帮助船舶和渔民避开风暴和降水区域,确保航行和捕捞安全。
天气雷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器,它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天气变化,
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天气雷达的原理是基于雷达的基本原理,即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特性,来探测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
天气雷达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天气预报,还可以用于航空、军事、海洋等领域。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摘要:多普勒雷达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先进的雷达,有“超级千里眼”之称。
相较于传统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监测到与地面垂直距离在8-12公里范围内的对流云层的产生和变化,能够判断云层的移动速度,对于天气的预报结果而言会极大的减小误差。
为了对天气进行精准预测,各类型的天气探测设备不断涌现,本文主要是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原理和应用范围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应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不可控事物的掌控欲望逐步增强。
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们劳作、改变人们生活规律的主要原因,以前天气的不可预测性使人们不能够根据天气进行合理的劳作安排。
因此人们开始向探测天气方面进行研究,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天气探测设备。
其应用范围宽泛,探测效果优良。
天气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普通的雷达一样,通过定期向高空发射电磁脉冲,之后通过接收器接受被高空气象反射回来的电磁脉冲,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显示,达到探测天气的目的。
1842年,奥地利数学家多普勒在经过铁路交叉处时,发现了火车由远及近时汽笛声变响,反之亦然。
他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这种现象时由于震源与观察者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
后人为了纪念,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多普勒现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多普勒效应被广泛用于武器火控和天气探测等方面。
多普勒天气雷达比一般天气雷达发射的电磁脉冲波长更短,并且能够在探测降雨位置、强弱基础上可以帮助分析天气的性质以及对流天气等[1]。
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主要应用领域1.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强对流天气包括雷暴、雷暴大风、冰雹、暴雨和龙卷风等天气现象。
一般而言,强对流天气都是危险天气,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对于强对流天气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多普勒天气雷达对于研究强对流天气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风暴的研究,不同的角度具有不同优劣性,从简单的二维回波区域到具备显示具有物理意义的三维虚拟体,为强对流天气的跟踪和提前预测展开了新的发展层面。
区域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新一代天气雷达PUP产品共享应用系统使用手册一、概述新一代天气雷达PUP产品共享应用系统工作在Windows 平台下,使用人机交互工作方式,显示中国气象局要求上传的各种PUP产品。
1.处理内容目前,已收集入库四川省7部雷达的上传资料。
这7部雷达站为:成都、南充、西昌、绵阳、宜宾、广元、达川。
根据需要,可增加其它雷达资料入库,并能在系统中显示。
入库的产品有:●仰角分别为0.5、1.5、2.4度基本反射率,产品号为19, 覆盖范围为75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60公里);●仰角分别为0.5、1.5、2.4度基本反射率,产品号为20, 覆盖范围为15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120公里);●仰角分别为0.5、1.5、2.4度基本速度,产品号为26, 覆盖范围为15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120公里);●仰角分别为0.5、1.5、2.4度基本速度,产品号为27, 覆盖范围为30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250公里);●组合反射率,产品号为37,覆盖范围为75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60公里);●组合反射率,产品号为38,覆盖范围为30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250公里);●回波顶,产品号为41,覆盖范围为15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125公里);●VAD 风廓线,产品号为48;●弱回波区,产品号为53,覆盖范围为50公里产品;●风暴相对径向速度,产品号为56,覆盖范围为30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250公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产品号为57,覆盖范围为15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125公里);●风暴追踪信息,产品号为58,覆盖范围为30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250公里);●中尺度气旋,产品号为60,覆盖范围为15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125公里);●1小时降水,产品号为78,覆盖范围为15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125公里);●3小时降水,产品号为79,覆盖范围为15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125公里);●风暴总降水,产品号为80,覆盖范围为15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125公里);●反射率等高面位置显示(CAPPI),产品号为110,覆盖范围为300公里产品(库长为250米的为250公里)●2.采用技术新一代天气雷达PUP产品共享应用系统通过中间件(使用IBM 的WebSphere MQ中间件),访问四川省气象信息中心数据库,获取所需雷达资料和相关信息。
新一代天气雷达天线水平误差原理分析及调平方法摘要:雷达天线座水平的测试和调整是一项重要工作,雷达天线座要保持较高的水平度,以确保天气雷达系统对气象目标定位的高度精准度。
本文主要从雷达天线水平误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以及调平方法进行阐述和讨论。
关键词:新一代天气雷达;天线水平误差分析计算;合像水平仪;天线调平中图分类号:p415.2 文献标识码:a引言新一代天气雷达采用高低两种脉冲频率对各种天气进行准确预报。
与传统的天气雷达不同的是,新一代雷达要复杂得多,它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天线按照扫描方式自动转动,无线仰角的设置取决于天线的扫描方式,以提高我国突发暴雨、沿海台风和大江大河强降水预警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时效和准确。
本文旨在从天线水平度的理论分析着手,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水平度的测试原理进行剖析,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及调平方法。
1 雷达天线水平误差的分析及计算公式由于水平仪在天线座上的实际检测工作环境与水平仪原来的标准检定环境差别较大,所以直接获取的检测数据含有明显的误差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天线座水平度的准确检测。
具体分析如下:理论上的水平面(平面1)与雷达天线安装基础面(平面2)夹角为α,则两平面的法线夹角应该也为α,α也就是雷达天线的水平误差。
平移理论上水平面的法线,使其与雷达天线安装基础面的法线相交,过两相交线可作一平面(平面3)。
下面我们在其平面内对水平误差α的计算进行分析。
平面3内构造雷达天线安装基础面x-y坐标系和理论水平面x-y 坐标系。
安装基础存在水平误差,天线方位轴与理论水平面夹角为α,即x轴与x轴和y轴与y轴的夹角也为α。
在x-y坐标系中,如果合像水平仪位于线段ab两点,那么可作如下假设:a点其坐标为(x1,y1);b点其坐标为(x2,y2);线段ab与x轴的夹角为θ,且线段|ab|=l。
根据以上假设,则有式x2 = x1-lcosθ和y2 = y1-lsinθ成立。
气象学中的气象雷达和卫星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天气预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气象雷达和卫星应用成为了近年来天气预报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气象雷达和卫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
一、气象雷达气象雷达是利用雷达原理进行天气观测的一种设备,它能够探测大气中的各种降水、云层、飞行物体和地面等物体。
气象雷达通过检测天气中的反射回波信号,来获取和判断气象信息。
气象雷达常用于预报/监测天气、飞行控制、气候变化研究等。
气象雷达原理雷达原理是指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时,遇到天体时发生反射、散射等现象,这些反射信号在雷达接收机上得以接收和处理的现象。
气象雷达利用雷达的这一原理,向天空发送微波,探测天气反射回来的信号,并通过信号的强度和回波延迟来判断天气情况。
气象雷达应用气象雷达在天气预报中起着重要作用。
预报人员利用气象雷达数据可以分析降水强度,预测暴雨、大雪等天气,以及判断台风及其路径等。
同时,气象雷达也能够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民航飞行管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
二、卫星应用同气象雷达一样,卫星应用也是现代天气预报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卫星可以实现覆盖广泛区域,高精度的远距离观测,对气象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预报、监测等起到重要作用。
气象卫星原理气象卫星是一种遥感传感器,可通过电磁波对空中和地表的反射和发射,从而获得目标物的物理和化学参数及图像信息。
气象卫星在大气、陆地、海洋等环境中发射所得的信号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整合、模型化处理,为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来源。
气象卫星应用气象卫星主要应用于气象预报和飞行管制。
在气象预报中,卫星能够提供目标区域的云图、地表图片、温度、风向、大气可见度等信息,为气象预报人员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数据。
同时,卫星也能够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例如环保和农业等。
结语气象雷达和卫星应用已成为了现代天气预报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们的优点在于高精度、高效、广覆盖、快速响应等特点,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天气信息,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气象雷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在现代天气预报中,气象雷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天气预报员的“千里眼”,能够帮助我们窥探大气的奥秘,提前洞察天气的变化。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
雷达向大气中发射电磁波脉冲,当这些脉冲遇到降水粒子、云滴、冰晶等目标物时,会发生反射和散射。
通过接收和分析返回的信号,我们可以获取有关目标物的位置、强度、速度等信息。
气象雷达在监测降雨方面表现出色。
它能够准确地探测到降雨区域的范围、强度和移动方向。
对于强降雨区域,雷达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为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提供早期预警。
通过连续观测,还可以追踪降雨系统的发展和演变,帮助预报员预测降雨的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
除了降雨,气象雷达在监测台风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天气系统,其中心附近风力巨大,伴有狂风暴雨。
气象雷达可以监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眼壁结构、螺旋雨带等特征。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预报员能够准确预测台风的路径、强度变化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为政府和民众采取防范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监测雷暴方面,气象雷达同样不可或缺。
雷暴是一种伴有雷电、强风和冰雹的剧烈天气现象。
雷达可以探测到雷暴云的发展和移动,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危险天气。
对于航空领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飞行员可以根据雷达提供的信息避开雷暴区域,确保飞行安全。
气象雷达还能够监测到大气中的风场信息。
通过多普勒效应,雷达可以测量降水粒子的运动速度,进而推算出大气中的风速和风向。
这对于预测大风天气、气流变化以及大气环流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气象雷达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与传统的天气观测手段相比,它能够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实时数据。
在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时间尺度内,准确预测局部地区的天气变化,如突发的强对流天气、局地暴雨等。
这为公众的日常出行、户外活动以及应急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参考。
然而,气象雷达也并非完美无缺。
它的探测范围和精度会受到地形、障碍物以及电磁波传播条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