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项目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项目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项目分析研究

一、项目背景

桃花源项目地处浙江省安吉县城递铺镇西南方约七公里处的环灵峰山休闲度假区内,为环灵峰山休闲度假区的核心区块。项目东临浒溪和白水湾村,西接灵峰度假区大竹园村和龙王溪,南侧为连接杭州和安徽宁国市的省道白缸线段,北侧为连接县城和上墅乡、开发区剑山村的县道梅灵路段,项目的东北方向约2公里处有闻名全国的中国竹博园、四星级的香溢度假村和汀香别墅区,西南约0.5公里处有一千年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寺——灵峰寺,南向约10公里时亚洲规模最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二、项目概况

1、基地周边景观环境

基地地处桃花源的中心区域,区域内有一条主山脉,东侧和南侧为规划待建的生态健身公园,北侧为规划中的安吉酒店项目,西侧为生态健身公园的配套的生态健身会所,地形多变,植被丰富,生态优美,植被丰富,原始地貌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并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项目将充分依托极佳景观优势,规划建设高端度假产品,将开发建设成为高端山地旅游度假社区。

2、基地现状

规划区有开发用地面积44623平方米。

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以山林地为主体,基地为众多山脉中段一条,东侧和南侧为谷地,为规划待建的生态健身公园。用地地形起伏较大,最低为海拔77.5米, 最高为海拔107.5米,相差30米,需加以改造,现状有一条道路与外界连接。

3、规划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建部,2007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1000地形图及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第二章总体规划设计

一、规划设计理念

社区品质的差异,除了建筑、景观等物质环境的差异外,更重要的是社区氛围的差异、社区公共生活品质的差异。高品质住区所具有的活力,以及温馨宁静幽雅的生活氛围是当前社区营建所普遍缺乏的。而这,正体现着社区品质营建的内涵,这也正是此次规划设计过程中始终追求的。本社区由于其旅游度假产品的特殊性,将更强调一种休闲氛围的营造。力求为人们提供舒展身心,拥抱自然的诗意环境。

居住的本质是满足人性的需求,其深刻意义在于:它能够展示和影响人的生存状态,并给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一个成功的社区规划,必须要体现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把握生活方式的变化方向,满足人性的多层次需求,体现对人的尊重,即对于居住者内心归属感、自由感、身份感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尊重,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并促进人性发展的人居环境,为人性的向善和美好提供居住层面的支持。其终极目标,在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精神世界交流的最理想、最和谐状态,即追求住户与被改造过的自然的和谐;寻求社区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谐;使人们自我的心灵达到一种安宁平和的境界。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确立了以下四点规划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社区开发的招牌式口号,但关键是如何把对人的考虑和关怀转化为具体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这就需要关注生活的需求和细节,从使用(功能配置)与空间(视觉感受和体验)两个层面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对于本项目来说,关键在于如何使景观环境和度假休闲生活相契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度假生活需求。

2.以“环境”为本

“环境”是影响一个社区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楼盘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本项目优越的内外环境条件,更加促使我们在开发与设计之初,就建立“环境”先行的观念。这是创造项目特色,达到开发、销售与居住三赢的关键。

3.整体性与丰富性

对于一个楼盘而言,整体形象和意向设定至关重要,它关乎一个品牌形象的建立;而从销售与居住的角度而言,则需要丰富细腻的建筑与环境细节,从而提高居住的适应性、舒适性与社区的整体品质。

4.均好性

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应力求消除地块内房产开发的死角,尽可能使每一处住宅都能拥有良好的环境景观条件,提高土地开发的价值与潜力,这对于一个以旅游度假产品为主的楼盘来说至关重要。

二、规划设计方法----整体设计

在现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住宅组群的空间布局与环境景观的塑造常常相互分离,在设计程序上存在先后,环境设计常常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一个“补充完善的后续工作”,并且由于群体布局的限制,不能给环境设计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弹性,环境没能发挥对于住区营造的景观意义。

在本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基地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条件,而要强化居住与景观的联系,创造一种富有诗意的栖居环境,就必须采用整体设计的方法。即在规划设计之初,就从环境的角度,将建筑与景观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景观环境对于住区整体空间形态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优美的社区形象和富有特色的高品质社区环境。

三、整体规划设计特色

1. 资源利用

山体的利用:根据山体的特征,形成错落有致的山地建筑特征,产品直接面向景观,视线开阔。

周边配套设施的利用:生态健身公园、生态健身会所、星级酒店等为本项目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当地浙南民居建筑和山区村落环境的深入研究,形成项目古朴优美个性鲜明的风格特征。

2.景观共享:

最大化挖掘和利用基地原生态环境景观元素(山地植被)和人工环境(生态健身场地)等对于度假区的意义,通过层次分明的规划结构布局,使自然生态环境能够最大限度的为度假区所共享。

3.生态环境:

强调与环境的有机结合,重视环境意向和建筑风格设定,营造建筑形体和肌理的丰富变化,创造出建筑与山水景观相融合的视觉形象。

环境设计突出不同尺度效果,形成绿地景观、水景、园景和建筑之间在空间尺度上的相互呼应,并营造丰富多样的度假休闲空间。

4.山地聚落:

整体空间格局力求避免僵硬、呆板、单调的模式化形态,从浙南民居建筑和山区村落环境的深入研究中得到启发,结合地形、路网、朝向等因素,自然而然地形成丰富的变化,使之顺应地形脉络,通过蜿蜒变化的道路形成层次分明、空间生动自然的山地建筑群体形象。

5.人车和谐:

本规划并不刻意地强调人车分流,而是通过人与车的协调组织,营造一种既便捷顺畅又安全、自然、宁静、舒适的旅游度假区交通空间。

四、规划结构

本案力求结合基地特征,形成度假社区丰富的空间效果。规划以度假住宅区为主要建筑类型,强调建筑组团与山地和生态健身场地的关系,力求强化面向生态健身公园的视线开放性,最大限度的利用生态健身场地景观和山体景观,塑造多层次的空间效果。

规划通过一条环形的车行干道将整个基地自然地分成四个住宅组团,在面向生态健身公园的沿线设置户型较大的花园住宅产品,结合环状道路与建筑的退让形成公共交往的空间,每个组团通过建筑围合与景观营造形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