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复习(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八选五,20分)

唐宋派、拟话本、章回体、性灵说、花部、雅部、桐城派、昆山腔、公安派、格调说、梅村体、前后七子

二、给出作品写作家(十选五,10分)

四声猿、牡丹亭、水浒后传、郁离子、宝剑记、封神演义、圆圆曲、清忠谱、三言、长生殿、浣纱记、一人永占、阅微草堂笔记

三、给出作家写朝代及作品(20分)

刘基、吴敬梓、顾炎武、孔尚任、李玉、李渔、吴伟业、凌濛初、归有光、纳兰容若、方苞、侯方域、洪昇、宋濂、袁枚、张岱、汪中、姚鼐

四、简答分析(四选二,20分)

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分析

2、《长相思》(纳兰性德)分析

3、《桃花扇》如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4、分析杜丽娘形象

5、《水浒》的成熟过程

6、《三国》和《水浒》在描写人物手法上的不同?

五、阅读分析(30分)

一篇古文、一篇小说

古文:袁枚和归有光的代表作分析

小说:《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分析

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答案

一、名词解释:

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有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流派。他们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盛唐的主张,提倡唐宋文风,反复模拟抄袭,不雕饰做作,主张独抒性情。

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的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小说,这类白话短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

章回体: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唯一形式。是指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章分回叙事的一种小说样式,在每一个单元的开头,一般用“话说”、“且说”等套语开始,在每一个单元的结尾,均在关键处打住,用“且听下回分解”作结。

性灵说:明代晚期,由公安派提出的文学理论主张,所谓性灵是指个人的性情灵感,强调诗歌创作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花部:各地兴起的地方戏,用各地的语言、各地的语音来表演的戏剧形式而且新颖活泼、去掉质朴自然。

雅部:即昆山腔。

昆山腔:元末明初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的地方声腔,又称昆曲、昆剧,它的曲调轻柔婉转,悠扬细腻,兼用笛、箫、笙伴奏,且富有舞台性。昆山腔也是四大声腔中流传最广、声势最大的,且雄踞了中国戏剧300多年。

桐城派: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姚鼐等

继承发展。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因其奠基者方苞为安徽桐城人故名。

公安派:明晚期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重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称为公安派。

格调说:清中叶沈德潜提出的一个是个学说,所谓格,指的是作诗的题材、体例、格式,所谓调,指的是作诗声律。这种诗的内容要求贯彻封建伦理道德,为统治阶级服务,在形式上要求探求诗格、诗体、章法、格律。

梅村体: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的一种具有个性的是个题材。梅村体的诗歌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沧怀故园和感慨生世为主。前七子:前七子的主要活动时间为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此七位为首的文学流派,其中以李、何的成就最高,明确提出复古主张,主张散文以学习先秦为主,诗学盛唐,因区别于李攀龙的后七子故名。

后七子:明中后以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区别于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故名,后七子仍高举复古的大旗,而七子中以李、王成就最高。

二、给出作品写作家及朝代:

《四声猿》:(明)徐渭;《牡丹亭》:(明)汤显祖;《郁离子》:(明)刘基;《宝剑记》:(明)李开先;《浣纱记》:(明)梁辰鱼;《封神演

义》:(明)许仲琳、李云翔;《圆圆曲》:(清)吴伟业;《清忠谱》:(清)李玉;《三言》:(明)冯梦龙;《长生殿》:(清)洪昇;“一人永占”:(清)李玉;《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晓岚;《水浒后传》:(清)陈枕。

三、给出作家写作品及朝代:

刘基:(清)《郁离子》;吴敬梓:(清)《儒林外史》;顾炎武:(清初)《海上》、《精卫》;孔尚任:(清)《桃花扇》;李渔:(清)《无声戏》、《十二楼》;李玉:(清)《一捧雪》、《人兽关》;吴伟业:(清)《圆圆曲》;凌濛初:(明)《二拍》;归有光:(明)《项脊轩志》;纳兰性德:(清)《长相思》;方苞:(清)《汉文帝论》、《辕马说》;侯方域:(清)《李姬传》;洪昇:(清)《长生殿》;宋濂:(明)《秦士录》;袁枚:(清)《马嵬》;张岱:(明)《西湖寻梦》、《陶庵梦》;汪中:(清)《哀盐船文》;姚鼐:(清)《登泰山记》。

四、简答分析:

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分析

答案:教材55页,结合高启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2、《长相思》(纳兰性德)分析

答案:教材225页,结合纳兰的艺术风格分析。

附:《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桃花扇》如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答案:教材244—2445页

4、分析杜丽娘形象

答案:教材111—112页

5、《水浒》的成书过程

答案:教材38页

6、《三国》和《水浒》在描写人物手法上的不同?

答案:三国描写人物的方法见教材28页;水浒描写人物的手法见教材44—45页

五、阅读分析

一篇古文、一篇小说

古文:袁枚和归有光的代表作分析

答案:袁枚(教材320页),归有光(教材77页)

小说:《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分析

答案:红楼梦(教材299页),儒林外史(教材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