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研究]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5
财经纵横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马璐仲维春(九江学院商学院江西九江332005)摘要开放式基金为持有者提供了相对便利地进入与退出机制。
这种便利使开放式基金资产具有负债性质和规模弹性,由此引发了开放武基金难以避免的流动性风险,本文就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成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0-111-01开放式基金有“阳光基金”的美誉,因其具有投资简便、专业理财的特性,自2001年在我国诞生后便得到长足发展。
其历史尽管短暂,成绩及规模却是世人瞩目,种类也日趋丰富和完善。
基金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遭遇巨额赎回出现流动性风险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
一、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即时变现的能力和金融机构从外部迅速筹集现金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方面。
就开放式基金而言。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基金资产所交易的证券流动性较差,基金不能按照当前或与之相近的市场价格购买或出售该证券的风险;负债的流动性是指当发生基金份额赎回时。
基金公司所持有的现金无法满足需求而被迫以较大的成本变现资产,造成基金净值下降,进而可能引发挤赎直至清盘的风险。
概言之,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开放式基金在面对客户的赎回要求时。
因现金头寸不足而无法及时清偿债务的可能性。
二、流动性风险形成的原因就开放式基金而言,其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原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外部目素主要是指基金所无法控制的因政治、经济、政策等变更所导致的市场行情波动而产生的系统风险,这些系统风险会引发投资者的赎回需求。
一般说来。
开放式基金运作的理想环境是规模大、流动性强、成熟度高、投资者理性的资本市场。
但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发展只十几年,市场仍不完善。
缺乏做空机制,投资品种单一,没有必要的避险工具,金融产品的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都不存在。
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研究摘要:面对开放式基金在投资锋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风险可采纳规避流动性风险、减少经营风险、降低信托风险和化解市场风险的手段来控制风险。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203-01开放式基金是基金管理公司在发起建立基金时,未限定发行总额,可视经营需要连续发行。
投资者可随时购买基金单位,也可随时向基金管理公司出售手中的基金单位以换取现金。
正是因为开放式基金具有封闭式基金所不具有的特点,其经营管理风险较大,所以正确认识并尽量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对于开放式基金未来的健康成长,以及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放式基金的主要风险对于我国刚刚推出的开放式基金而言,其风险主要有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
1 流动性风险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流动性指基金人在面对赎回压力时,将其所持有的资产一投资在市场变现的能力。
开放式基金是具有赎回自由的特性,对基金资产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具有较高要求,但在实际运作中,基金流动往往欠佳,“支付”与“变现”常常相互影响,支付不足导致被迫变现。
大量变现导致股价下跌,大额赎回,常常带来更大的支付缺口。
所以,开放式基金面对两大流动性风险:一是资产在变现过程中由于股价波动带来的损失;二是现金不足,难以满足投资人的迫切赎回要求。
2 经营风险由于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属于全新产品,这就使基金经理人面对较多的风险。
首先,尚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基金经理人的业务水平、操作理念、操作水平,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都会成为影响基金的业绩。
其次在决策和操作过程中,基金经理很难通过确切的定位,兼顾基金的流动性和可成长性。
另外,开放式基金随时申购和赎回的特点,方便了投资人,却给基金经理带来无穷的烦恼。
如果我国基民非理性的追涨杀跌仍带进开放式基金,势必将对开放式基金带来致命的打击。
3 道德风险开放式基金道德风险指基金的经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有损基金持有者利益的行为。
作者: 苏辛[1];林义雯[2];陆晟嘉[3]
作者机构: [1]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200135;[2]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1620;[3]广西桂江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022
出版物刊名: 学术论坛
页码: 65-7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8期
主题词: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
摘要:流动性风险是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内随时申购赎回,由此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会导致资本市场甚至是宏观经济的流动性风险。
文章首先对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进行界定、分类,然后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和传导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开放式基金运作中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问题,最后,提出了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策略,以期为监管部门、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提供参考。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研究]开放
式基金流动性风险》
【摘要】
近年来,我国开放式基金近年来有了很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不可忽视。
本文对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作了介绍,并针对我国投资环境和持有人结构的特殊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特殊性
一、绪论
xx年以来中国的股市经历了久违的大幅上扬行情,同时开放式基金发行量和资金管理规模都创下了新的记录。
开放式基金已成为投资基金的主流形式,这是全球基金业的发展趋势。
在开放式基金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特征以及如何有效地控制其风险就成为基金管理人、基金投资者和监管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开放式基金的风险中,流动性风险是所有风险的集中体现。
特别是我国的整体经济正处在转型阶段,很多因素都使得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具有其特殊性。
因此,如何认知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如何提升基金管理人的流动性管理水平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包含两个内涵。
(1)针对基金资产来说,
当基金管理者面临赎回压力,并且预留的现金不足以应对这种赎回时,由于市场深度、宽度不足,或者由于各种不能预料的突发事件,导致其难以将持有的非现金基金资产在一定时间内按照正常市场价格或者接近的价格出售,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由于受基金资产变现和投资者资金流动情况影响而导致的基金对客户发生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称之为现金头寸流动性风险。
在开放式基金中,这两项风险是密切关联的。
三、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特殊性
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作为证券市场交易制度构建的主要主体,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失当会造成交易制度平台建设不完善,进而导致市场投资者结构失衡和开放式基金运作市场环境的缺失。
在转型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具有其特殊性。
1、投资环境的特殊性
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环境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结构等硬环境和一系列制度性安排的软环境。
与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证券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层次不足,制约了开放式基金的发展。
一般认为,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对市场的要求更高。
虽然我国的股市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毕竟时间较短,只有xx 年左右的时间,远不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深度(总市值/gdp)相比。
(2)市场上可供交易的金融工具种类较少、风险防范手段匮乏。
我国证券市场中可供选择的金融投资工具品种仅有10余只,可以用来对冲系统性风险的做空机制以及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暂时还未推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基金管理者规避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基金管理者面临比国外同行更大的风险。
(3)市场分割下的存在加大了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目前,在中国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市场分割:一是可以完全自由流通的a股、b股、h股市场和不能完全自由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市场之间的分割;二是三个相互处于分割状态的市场:a股、b股和h股。
由于我国投资环境方面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管理者在投资活动中出现了一定的同质性行为,主要表现在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体系这两个方面。
我国证券市场构成方面的特殊性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基金管理人的行为的高度同质性,使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多只基金不约而同地买入或卖出市场中少数几只股票的独特现象,随着投资对象累计交易量的增加,交易成本将不断上升,从而在客观上加大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2、持有人结构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基金持有人结构从两方面影响流动性。
(1)机构投资者资金量大,风险承受能力强,注重长期投资收益,投资比较稳定,其赎回行为有一定的可预测性,有利于基金管理者将资金进行长期投资和流动性管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量、抗风险能力、投资期限、投资稳定性以及赎回行为的可预测性都不如机构投资者,因而在基金份额的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占的比例越大,基金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也就
越好。
(2)当中小投资者占的比例较大时,基金面临赎回,尤其是巨额赎回的压力较小,而机构投资者占比例较大时,赎回压力大,这是因为它们不仅资金数量大,而且具有示范效应。
这两方面因素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基金的流动性。
四、政策建议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面临着较大的赎回压力,流动性风险已成为开放式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因此,基金管理者必须重视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改革费率体系,建立灵活多变的费率结构
从目前来看,我国尚不具备推出非负载基金(non-loadfund)的条件,但基金管理者可以针对投资者的不同流动性偏好设计不同的费率水平,以鼓励投资者购买和长期持有基金。
此外,还可以根据投资者的持有期长短和投资额大小,设计逐期递减的费率,或者针对投资者在收费结构上的不同偏好,对同一只基金推出不同的收费结构。
(2)强化基金资产配置管理
从长远来看,基金的业绩增长是吸引投资者申购和扩大基金规模的根本所在,而基金资产的合理有效配置是基金收益提升的源泉。
因此,基金管理者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把开放式基金不同来源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按照风险、收益率和流动性的大小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流动性与收益性的平衡。
(3)完善交易机制,创新金融工具
在我国证券市场现行交易机制下,从基金管理者下达投资组合指
令到最终成交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时滞。
这不仅会增加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而且也提高了交易成本。
因此,我国目前应引进大宗交易和程序化交易制度以及进行风险对冲工具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丽娜.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xx年第24期.
[2]沈龚平;孔英秀.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xx年13期.
[3]梁晶晶.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风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xx 年.
作者简介:
商迎迎,女,xx年1月生,山东威海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