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数据,还原历史!! 满清入关大屠杀人数统计 !!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11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嘉定三屠”简介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
导语:嘉定,秦代属会稽郡娄县,隋唐时属苏州昆山县。
至宋朝嘉定十年,以年号为地名,今属上海市嘉定区。
公元1645年,晋亲王多铎统军占领南京,
嘉定,秦代属会稽郡娄县,隋唐时属苏州昆山县。
至宋朝嘉定十年,以年号为地名,今属上海市嘉定区。
公元1645年,晋亲王多铎统军占领南京,南明弘光朝廷覆亡。
同年六月,南明降臣钱谦益,赵之龙等向多铎献策:“吴下民风柔弱,飞檄可定,无须用兵。
”清于是于7月8日(六月十五日)颁诏书往江南曰:“……削发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尔等毋得不遵法度。
……凡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
”
“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可损伤”,这是汉族千年来的伦理价值观,削发可谓是对人格的极大侮辱,故“削发令”一下,各地民怨沸腾、反抗骤起,尤在松山、昆山、苏州、嘉定、绍兴、江阴等地为盛。
反抗满清暴行最为惨烈的嘉定,为在嘉定强行推行“削发令”,满清政权决定实施武力征服之,于是有了“嘉定三屠”。
一屠嘉定城
在清军击败各村镇的乡兵后,将嘉定包围,并炮轰城门,城中军民毫不畏惧、誓死抵抗。
随着城墙在炮声中轰然倒塌,清兵攻入城中,时任清军统领的原南明降将李成栋下令屠城,当屠城令一下达,清兵“家至户到,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草丛棘,必用长枪乱搅。
”“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
”若见年轻美色女子,遂“日昼街坊当众奸淫。
”有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
”
屠杀过后,清兵随即掠夺财物,史载:如遇市民,于是大呼献财宝,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整个清王朝因为剃发易服法令死了多少人导语: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它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剃发易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样的强制手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它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剃发易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样的强制手段,必然会引起反抗的斗争,那么剃发易服死了多少人呢?关于剃发易服死了多少人的记录,历史上从满族人入侵中原开始就有了。
明朝万历四十六年,满族人首领努尔哈赤率领军队攻占了辽阳,随后就颁布了“剃发令”。
但这种法令让当地人不能接受,他们杀死了满族人派来的传令官,然后所有人都逃到了鸭绿江边。
满族人知道这种情况以后,就派军队去了鸭绿江边。
当地人民为了保护自己民族的传统,与满族军队进行了斗争。
但最终斗争无果,逃跑也没有了去处,最终数万人都投进了鸭绿江。
这件事在朝鲜历史资料上有详细的记载。
崇祯十七年,清军攻入山海关,立即下令推行剃发易服制度。
同年五月,清军占领北京,第二天就发布了“剃发易服令”,但这次遭到了许多民众的强烈反抗,甚至揭竿而起反对。
清政府认为统治还没有稳定下来,于是就废除了这项法令。
后来清军占领江南地区,又一次推行“剃发易服”,这一次清政府对反抗者进行了血腥的镇压,这次镇压持续了三十七年。
在常熟城,杀害了不下五千人,并掳走了数千人。
在福山塘,全乡的人都被清军杀害。
“嘉定三屠”中有三万多人被害。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00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剃发易服。
清朝剃发易服法令清朝剃发易服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深远的事件,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政治性影响。
那么清朝剃发易服是怎样的一件历史时间呢,它有生活常识分享。
人类历史上十次种族灭绝世界历史上的大屠杀排个顺序,南京大屠杀根本进不了前十。
我下面所说的屠杀,不包括军队之间作战死亡的,也不包括天灾如饥饿疾病死亡者。
仅指军队对平民(包括放下武器投降了的军人)的直接屠杀。
第十名:红色高棉死亡平民:100万这是一场以社会重构为目的的民族和种族的大屠杀。
所谓民族屠杀,是以1975-78年红色高棉统治时期总的死亡人口为依据的,虽然至今为止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有不同的估计,从保守的40万到有所夸大的300万。
一般认为,100万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估计。
然而对于一个当时人口在700万到800万之间的小国来说,即使100万也是一个难以想像的数字,它远远超出了许多国家在新政权建立后的政治清算和镇压的规模,因此法国学者拉古特(Jean Lacouture)把柬埔寨的这段历史称为“自我灭绝的屠杀”(autogenocide)。
种族屠杀是指在柬埔寨的2万越南裔全部死亡,43万华裔死了21.5万,1万老挝裔死了4,000,2万泰裔死了8,000,25万***教徒(Cham)死了9万,这些数字都超出高棉人死亡的相应比例。
第九名:卢旺达大屠杀死亡平民:100万1994年4月6日凌晨,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在邻国坦桑尼亚参加完和平谈判后,其座机在返国途中被不明飞弹击落,机毁人亡,胡图族激进分子迅速掌控卢旺达政府。
4月7日,震惊世界的卢旺达大屠杀开始。
胡图族激进分子因为不满哈比亚利马纳准备与图西族政党签订权力共享协议而制造了这起暗杀。
随后,他们依照计划开始杀害胡图族温和派政治人物和图西族领袖,然后他们试图消灭整个图西族。
据估计,在接下来的100天内,将近100万人被屠杀,这堪称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大屠杀。
直到图西人领导的军队赢得了这场内战并开始掌权时,大屠杀才被制止。
第八名:冉闵《杀胡令》死亡平民:保守估计100万五胡乱华时期,原来居于中华大地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大举侵入中华大地,大肆的对汉人进行着屠杀和奴役,出于报仇,冉闵以扫清中原为号召,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土,否则将其统统杀绝。
1650年的今天,广州城失守七十余万人惨遭屠杀
广州大屠杀,指庚寅之劫,又称杀人十八甫、填尸体六脉渠。
1650年,时值清朝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庚寅年。
11月24日到12月5日期间清军平南王尚可喜部队在广州城区屠杀的残忍暴行。
尚可喜
11月24日,对广州城久攻不下的平南王尚可喜及靖南王耿继茂带领的清兵在连续围城接近十个月,最终广州守城将士经过惨烈战斗,包括敌军筑垒相逼,建楼城攻城墙,调用了荷兰炮手等持续猛烈攻击,无奈坚守不住,城池失守,城中拒死守城的广州居民不幸遭到清军长达20余天的大规模屠城屠杀。
不论男女老幼,全都难逃敌手,侥幸逃出城外的人也没得生路,清兵一路追杀致海滨之边,尸横遍野,死伤无数。
根据清代官方记载,这场屠杀,兵民死亡人数统计约为七十万,广州城内几乎没有幸存者生还,广州的历史,也因此整整停滞了一代人的时间。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是指发生在明弘光元年(1645年),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
侵守卫战失败之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大屠杀。
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满洲、青海藏区、穆斯林地区,并乘势下宁夏,甘肃,丽江,直至扬州。
四月十九日,明将许
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扬州被清水陆两军重围。
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
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
四月二十一日,明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
出降,形势更为危急。
史可法等坚守至四月二十五日,终因弹尽粮绝,被清兵攻破。
史可法
自刎不果而被俘。
在多铎百般的诱降时,史可法斩钉截铁地说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结果惨遭杀害。
史可法的部下在这种情形下,仍率余部继续鏖战,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清军占领扬州后,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
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扬州居民
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在文字狱盛行的清朝时期,所有有关扬州屠城的记载随着清军入主汉地之后被刻意掩盖,导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对此屠杀事件一无所知。
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将《扬州十日记》从海外带回中国,隐藏了200多年的屠杀事件才被世人所知。
揭秘“扬州十日”的历史真相,到底死了多少人?本文导读:面对清军的虎狼南扑之势,南明王朝内部却正忙着窝里斗。
对此史可法主张和平解决,倡议将士们共同抵御外敌。
然而马士英竟然说宁愿死在清兵手里也不愿让步。
无奈之下,史可法只好退守扬州。
1645年5月13日,清军兵临扬州城下。
起先他们想招降史可法等人,但均遭严正回绝。
紧接着,清军就展开了围攻。
七天后,扬州城陷落。
虽说这场战事持续时间不长,但过程却是极其惨烈。
当时史可法在扬州城不放了新式的外国重炮,一旦有清军进入射程就可全力轰炸。
然而清军统帅豫亲王多铎则先下令自己炮队全力攻击城墙西北角。
在炮火的掩护下,清军蜂拥而上,直至冲到城墙根下。
这时史可法又令弓箭手拼力还击。
但是在拼死也要攻下扬州城的命令下,清军一个接着一个地围攻上来。
到后来,尸体堆得越来越高,有些清兵不用梯子都可爬上城墙。
见此情形,守城士兵开始恐慌起来,有的甚至四散逃跑。
为了阻挡南门外的清兵,史可法从北门炮台直奔南门。
但为时已晚。
见此情形,史可法唯有以死尽忠。
不巧的是,他自刎未遂。
最终被清军活捉。
随后便被押解至多铎面前。
面对多铎的劝降,史可法仍然义正辞严,但求一死,最终即英勇就义。
虽说此时扬州城已经彻底陷落于多铎之手,但他竟然还是以不听劝降为名,下令屠城。
于是所到之处,不是抢劫财物,便是血流成河。
而当那些躲藏起来的人走出家门后,就被清兵捆绑在一起,用长矛刺死。
有些人为了活命,就躲在垃圾堆里,但不想还是被清兵的长矛刺死。
到5月25日,豫亲王多铎下令封刀,这场大屠杀才算结束。
根据当时的焚尸册记载,在这场浩劫中,被屠杀的人数竟然达到八十多万。
对于这场历史大浩劫,历史上称之为“扬州十日”。
1645年爱新觉罗·多铎,攻破扬州城屠杀80万民众,是百姓的恶魔!本文导读:当时率领清军的是爱新觉罗·多铎,这个人不简单,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拥有如此身份的人,心肠都不会软,1645年,他率领10万清军开始进攻扬州城,而明朝守将史可法仅数千兵马,实在难以与之抗衡。
虽然知道要失败,但汉人的气节不能丢,头可断,血可流,身后的万千百姓必须要保护。
史可法千里加急要求增兵,但杳无音信,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史可法与守城将士们破釜沉舟,誓与扬州城共存亡,最后他们都牺牲了。
然而扬州城被攻破后,爱新觉罗·多铎这个丧心病狂的人觉得自己尊严受到了挑战,一个败将还不投降,于是纵容其军队烧杀抢掠,瞬间整个城池变得乌烟瘴气,哀嚎遍野。
这一次屠城,造成了至少80万人丢失了性命,而史书上却没有任何记载。
这是因为清军入关之后,开始了其宏大的满化和文字狱,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先例,清军也效仿,关于扬州城的屠城事件所有有记载的书籍全部被销毁,知情人也难逃厄运,所以这件事情基本已经被遗忘。
加上后面的剃发令,使得明朝近一亿人口锐减到四千万,足见清军的暴虐。
即便是清军大搞文字狱,还是有书籍被保留了下来,只不过这些书籍不可能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扬州十日记》里面详细记载了1645年那场惨绝人寰的屠城事件。
孙中山先生历经千辛万苦才带回中国,目的就是为了让革命事业更加快速的完成,这些历史不能忘,他希望能够让年轻人记住以往的仇恨,一起把革命干下去。
孙中山成功了,推翻了清朝政府,辛亥革命胜利。
如今算下来,1645年这场黑暗的时光已经过去了373年,但史可法英勇抗敌的事迹已经流传了下来,作为民族英雄,必须要受到应有的尊崇。
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这样的人物实在难得,也难得乾隆皇帝会如此大度。
就因为守将不肯投降,清军就制造了暴掠的“扬州十日”使得这座古城尸骨堆积如山,因为当时是夏季,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不知下落,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
1、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勒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
到公元135年的犹太人起义再义惨遭失败为止。
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一百五十万犹太人,最后把还把余者全部赶出马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完全处于落后的小生产的农牧社会。
2. 公元304年至439年五胡乱华西晋(都洛阳)末—北燕(都今辽宁龙城)末年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东胡白种人。
这些来自东方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公元304年的西晋末年,起于辽西渝水(古渝水、今营州)的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
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
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又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性奴隶和牲畜。
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羯族是匈奴别部,又称匈奴右部,西晋时期南迁进入山西东南的榆社、武乡。
羯族曾经在安阳和邯郸之间的邺城建立羯族政权—后赵。
在其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
当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人口20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3. 蒙古帝国大屠杀1122年—1274年,蒙古帝国大屠杀死亡平民:2亿人,其中包括:忽必烈屠杀了中国人1800万人,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
四川在蒙古帝国屠杀前,估计有1300—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
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
清朝的人口统计中国历史上,清朝是一个历时较长,也是人口统计相对完整的朝代。
在此期间,清朝安定的统治使得人口得以稳定增长,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人口统计的数据。
本文将从人口总数、人口分布、人口控制等方面,对清朝的人口统计情况进行介绍。
一、人口总数清朝统治初期,人口总数相对较少,但在乾隆统治时期达到了巅峰。
根据历史资料和研究,清朝的人口总数一直在稳步增长。
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人口达到了大约4亿,成为中国历史上人口数量最多的朝代之一。
然而,由于缺乏准确的人口普查和统计方法,这一数据仅仅是一个估算。
二、人口分布清朝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
这主要是由于汉族的人口集中在这一地区,同时这也是清朝的统治中心。
此外,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封建农耕经济的影响。
人口的分布还与清朝的族群政策有关。
清朝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方式来鼓励移民和辅助控制人口,如康熙、雍正时期的“开边”政策,鼓励汉族移民到边疆地区。
这些政策导致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相对人口比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三、人口控制清朝在人口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是户口制度。
户籍制度对于人口统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它方便了清朝政府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户籍制度,每个家庭都需要登记户籍,有迁移或添加新成员时需要报备。
这为清朝提供了相对准确的人口数据。
除了户口制度,清朝还实行了一系列人口控制措施。
例如,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清朝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
此外,清朝政府还实行了一些措施来控制疾病传播,如加强防疫工作和药物管理,以减少人口的死亡率。
结论清朝的人口统计是中国历史上相对完整的一个时期,它提供了我们研究中国人口变化和历史发展的重要资料。
尽管在统计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清朝人口总数和分布的数据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清朝人口统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府在人口控制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这部史书就是《扬州十日记》,它仅仅是一部八千多字的史书,250年以来,长期被清政府查禁,市面上业禁止通行,辛亥革命之前很多人对此事一无所知,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才有人从日本将这部小说带回中国,扬州十日的大屠杀才公之于众,清朝的统治中原的的暴行才为大家所熟知。
1645年,顺治二年,当时清朝大将多铎攻破中国最美的城市扬州,在城中大肆屠杀贫民。
由于当时著名的南明将军史可法的抵抗,清廷延缓了对攻破时间,但最后还是攻破了扬州城,并在扬州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屠杀。
城被攻破后,史可法率领士兵和清军进行巷战,最终因为援兵不到,史可法最后拒绝投降拔剑自刎了。
多铎在城内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在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里有明确的记载,当时的死人都堆积在街道之上,手足相枕,血水把河流染的变了色,城中到处都是被焚毁的建筑,,总共屠杀的人超过了八十万,这件事情一直被清政府隐瞒着,不过还是真相大白了。
任何朝代的统治之下都有很多的屠杀事件,在他们的屠刀下,受伤最多的还是贫民百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清军入关后的三场大屠城惨象与南京大屠杀一样
导语: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南京进行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殊不知,在南京大屠杀之前中国人民也遭受过类似的经历。
在清军入关后,一样对无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南京进行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殊不知,在南京大屠杀之前中国人民也遭受过类似的经历。
在清军入关后,一样对无辜的中国劳苦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罪行令人发指。
“扬州十日”——扬州人的噩梦
有文章描述了这样的场所:妇女被绑在一条绳子上被押送至刑场,押送士兵丝毫没有怜香惜玉,周围尸体满地,肝脑涂地,婴孩啼哭声不绝于耳;雨过天晴,城中景象依旧不堪入目:尸体被水浸泡发胀,扬州城中弥漫着腥臭味,在百里之外依旧钻人耳鼻......
在清朝顺治二年,清军部队攻破扬州城,于是,扬州城人民的噩梦开始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天,在这十天中,妇女遭受的的蹂躏不可胜数,襁褓中的婴儿被残忍杀害,弃尸满地。
所到之处眼前一片狼藉,不忍直视。
攻破广州,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1965年,尚可喜率领清军攻破广州城后又进行了一次大屠杀。
七日之间,城中人心惶惶;七日之间,广州城中人少了七十万!
嘉定三屠,城中景象惨不忍睹
《嘉定乙酉纪事》有这样的记载:“日昼街坊当众奸淫。
”有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
”可见,清军的罪行是如何令发指。
屠城之痛,奸杀之辱,无一不让劳苦百姓苦不堪言。
无奈百姓有苦不能说,除了默默忍受,别无他法。
生活常识分享。
什么是“扬州十日”,清军如何对待扬州俘虏的女性的?什么是“扬州十日”,它的幕后黑手是谁?什么是“扬州十日”,清军如何对待扬州俘虏的女性的?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相对来说,也是一个十分血腥、暴力、黑暗、愚昧的朝代。
清朝的血腥就要从扬州十日说起。
清朝在统一中原前,一直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常到中原烧杀抢掠,抢完就跑,不与明军纠缠。
直到明朝时期,朝中吏治腐败,贪污成风,皇帝昏庸无道,农民起义不断,再清朝出了个厉害的皇太极和努尔哈赤,内忧外患,才让清朝有机可乘,杀入中原。
在清朝建立政权之初,为了快速统一,他们的手段非常野蛮和残忍,著名的扬州十日就是其中之一。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当时清军的铁蹄踏入江南,在攻打扬州的时候,扬州守将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屠杀。
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但这呀样的史实在清朝的历史书记中都被隐藏美化了,甚至一些其他人做的记载都被清朝的统治者销毁。
据留存料记载:史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
“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
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不仅如此,从如今众多残存的资料中,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清军五次入关,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尤其是第五次入关,造成的伤亡,甚至超过整个二战!在乱世年代,男人大不了就是一死,或者从军,或者当苦力。
但女人的下场往往比男人悲惨很多,许多女人会沦为胜利者的凌辱对象,惨不忍睹!清军入关以后,当然也是如此,尤其是在美女如云的扬州城中,他们犯下了滔天的大罪。
清军是如何羞辱妇女的呢?对于这一点,《扬州十日》中的一席话,给人感觉只有四个字,即:人神共愤!(1)满卒拘数妇女,必令尽解旧衣,易以新鲜。
满清中前期恶政之一:屠戮俘掠。
屠戮俘掠本是满清贵族传袭的一种野蛮恶习,他们自来就是以屠戮来征服他人,以俘获妇女、奴隶、财物来填充自己。
努尔哈赤就是靠屠戮俘掠发迹——“因纳殷部七村诸申降后复叛,据城死守,‘得后皆杀之’。
额赫库伦部女真拒不降服,努尔哈赤遣兵攻克,斩杀守兵,‘获俘一万’,灭其国,‘地成废墟’。
”女真族(后来称满族)得以兼并合一,正是建立在千千万万女真人尸骨之上。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占领辽东之后,于1623-1625年大肆屠杀汉民,数十万辽东汉民“几尽杀光”,侥幸活下来的沦为奴仆。
①A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衣钵,于1635年屠戮俘掠大同、朔州,“杀其人,取其物,务令士卒各餍所欲。
”①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后,更为猖獗,五月至九月南下掳掠,“共俘掳男女七万三千二百九十人,牲畜十万九千八百六十六头。
”②1638年8月至次年2月,清兵分三路南下,“前后五个月,转掠数千里,攻破一府三州五十七县,俘虏人畜四十六万二千余。
”③1642年10月至1643年4月再度南下掳掠,“...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掳掠人口三十六万九千人,牲畜三十二万一千头。
自天津至涿鹿,沿途运载财物的车驼绵延三百里。
”④满清占领北京,接着入霸中华全境,其屠戮奸掠,表现得最为血腥无人性。
清军占领北京后,摄政王多尔衮向全国发布了一道旨令:“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
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清世祖实录•卷十七》)清军在扬州屠城后,多尔衮再次下剃发令:“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法西斯头目的命令一出,本来就是屠夫般的清军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屠夫。
他们遇明军或农民武装守城拒敌,攻克之后即对当地百姓“尽行屠戮”。
有明确记录的犹如日寇南京大屠杀般的大规模屠杀就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泌州之屠、泽州之屠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清军入关时八旗军与吴三桂的兵力对比
导语:清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下的国家,清朝同时也是中国建立起来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国,那么,清军入关时间是在哪一年?它和清朝的建立时间是不
清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下的国家,清朝同时也是中国建立起来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国,那么,清军入关时间是在哪一年?它和清朝的建立时间是不是同一年呢?
清军入关时间是在清朝顺治皇帝统治时的第一年,也就是1644年,清朝建立的时间则是1636年,由皇太极将国号从原本的后金改成了大清,也就是说清朝建立时间要比入关时间早八年,甚至更长,而那个时候,明朝还并没有被完全消灭掉,京城,也就是北京,其实还是在明朝掌控下的首都,而之后爆发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是间接的把清军入关时间向前推进了。
因为早在清军之前,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就已经进驻了北京,这件事给了清军一个很大的震动,也让他们感觉到了威胁,他们觉得再不出手,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于是,清朝当时的实际掌权者多尔衮对明朝将领吴三桂进行了招降,就在这一年的5月25日,吴三桂接受了多尔衮提出的条件,同意投降并为清军指路,使得清军非常顺利地就进入了山海关内部,也正是因为这一路的畅通,清朝军队并没有在路上浪费兵马,这也直接导致清军在之后攻打北京的时候,兵力十分充足,而这场清军入关事件,因此也被称作入关战争。
其实不管清朝是什么时候存在的,之前又存在了几年,只有在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清朝对中国的统治时期才算是正式的开始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志。
清军入关兵力
生活常识分享。
南京大屠的数字与统计南京大屠杀的数字与统计简介: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大屠杀事件之一。
这场屠杀中无辜的中国平民成千上万被日军惨无人道地杀害,造成了巨大的人道灾难。
本文将对南京大屠杀的数字与统计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揭示这一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的残酷程度。
一、死亡人数南京大屠杀期间,由于日军对南京城内居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抢劫和烧杀掠夺等暴行,导致大量中国平民、士兵和难民遭到杀害。
一些研究学者通过调查、档案梳理和历史回顾等方式,试图确定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
其中,国际赤十字会最早于1938年底发布的报告中,提到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约为20万人。
后来的研究者通过综合分析南京市政府的档案和调查报告,推估死亡人数大约在30万至40万人之间。
二、伤亡人数除了死亡人数之外,南京大屠杀还导致了大量的伤亡和受伤人员。
在日军进攻期间,他们对南京市内的居民进行了野蛮的屠杀和暴行,无辜的平民遭到了残酷的虐待和伤害。
而这些伤亡人数的统计比较困难,因为当时的环境极其混乱,伤者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和统计。
因此,对于伤亡人数的统计,往往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而难以给出精确的数字。
三、性暴力与奸淫南京大屠杀中,日军不仅对无辜的妇女、儿童进行了杀戮,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性暴力和奸淫行为。
许多日本士兵肆意践踏和辱骂妇女,对她们实施集体强奸。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性暴力统计数据颇为晦涩,但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和证词收集等方式,推测出性暴力和奸淫的受害者可能达到数万人之多。
四、目击者的证词为了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许多幸存者和目击者提供了珍贵的证词。
这些证词记录了他们亲眼目睹的日军暴行,包括杀戮、强奸、抢劫和烧掠等。
目击者们的证词对于确立南京大屠杀的全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后人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参考资料。
结论: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之一。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梳理,虽然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伤亡人数、性暴力受害者等方面的数字仍存在争议,但无疑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巨大悲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历史上的满清大屠杀究竟维持了多长时间
导语:满清大屠杀是满清民族在即将入主中原之际开始的为推行民族同化政策,打压汉民族自尊的大范围屠杀行为,这一行为使中国人口到康熙年间比明代
满清大屠杀是满清民族在即将入主中原之际开始的为推行民族同化政策,打压汉民族自尊的大范围屠杀行为,这一行为使中国人口到康熙年间比明代锐减了十分之九,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屠杀。
满清大屠杀皇帝是谁?
满清大型屠杀的皇帝主要是从顺治到康熙,事实上满清大屠杀可以说是屠杀了近一个世纪。
首先是在入关前便已经开始了大屠杀。
努尔哈赤对汉人进行压制,只要有抵抗便大兴屠杀之举。
顺治帝元年,多尔衮率领军队击溃李自成入主中原开始在河北与北京周边等地开始屠城五千人被残杀。
在顺治帝二年发生了著名的扬州十日,清军用尽手段,屠城十日几乎无人幸免。
在顺治三年又发生了骇人的四川大屠杀,四川的大屠杀长达十年,死者不下五千万。
在这期间还有嘉兴之屠、昆山之屠、赣州之屠等几十场大屠杀,顺治帝年间可谓是大屠杀最为汹涌的年代,在顺治十六年,在云南等地又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屠杀全城行为。
另外这些记录还不包括清朝历代皇帝推崇的文字狱事件中的屠杀。
从顺治帝的多尔衮带军入主中原一直到康熙平定三藩,甚至可以从更早的努尔哈赤屠杀辽东汉人算起,屠杀接近一百年,满清建国后的开始几年整城的百姓遭到屠杀,强迫留辫子引起的动乱最终沉落于血泊之中。
满清大屠杀的皇帝由顺治算起,可以说到乾隆,从大批人口的屠杀到文字狱的屠杀,这些都是血的洗礼,满清皇帝的龙袍可以说是由百姓的血泪编制而成的了。
生活常识分享。
惨⽆⼈道:满清军队⼊侵中国初期的性暴⾏顺治⼆年7⽉30⽇,清军⾄沙镇,“见者即逼索⾦银,索⾦讫,即挥⼑下斩,⼥⼈或拥之⾏淫,讫,即掳之⼊⾈。
”“遇男⼥,则牵颈⽽发其地中之藏,少或⽀吾,即剖腹刳肠。
”顺治⼆年,清军实施扬州⼤屠杀后,⾄⽆锡时,“⾈中俱有妇⼈,⾃扬州掠来者,装饰俱罗绮珠翠,粉⽩黛绿。
”顺治元年(1644)4⽉,清兵到达盩厔县境内,⽣员孙⽂光的妻⼦费⽒被掠去,“计⽆可托,因绐之⽈:‘我有⾦帛藏眢井中,幸取从之。
’兵喜,与俱⾄井旁,⽒探⾝窥井,即倒股⽽下。
兵恨⽆⾦⼜兼失妇,遂连下巨⽯击之⽽去。
”清兴安总兵抢夺妇⼥达100多⼈,“淫欲⽆厌”。
制作长押床,裸姬妾数⼗⼈于床,“次第就押床淫之。
复植⽊桩于地,锐其表,将众姬⼀⼀签⽊桩上,⼑剜其阴,以线贯之为玩弄,抛其⼫于江上。
”清军江阴⼤屠杀,抗拒清军奸淫被害妇⼥,按照满清地⽅志统计为101⼈。
清军扬州⼤屠杀,抗拒清军奸淫被害妇⼥,按照满清地⽅志统计为100多⼈。
清军围困嘉定城时,在城外,“选美妇室⼥数⼗⼈,……悉去⾐裙,淫蛊毒虐。
”嘉定沦陷后,清军抢掠“⼤家闺彦及民间妇⼥有美⾊者⽣虏,⽩昼于街坊当众奸淫;……有不从者,⽤长钉钉其两⼿于板,仍逼淫之。
”“妇⼥不胜其嬲,毙者七⼈。
”清兵在江阴的观⾳寺“掠妇⼥淫污地上,僧恶其秽,密于后屋放⽕。
兵⼤怒,⼤杀百余⼈,僧尽死。
”顺治⼆年(1645)江阴城陷时,有母⼦3⼈,“⼀母⼀⼦,⼀⼥⼗四岁。
兵淫其⼥,哀号不忍闻”,后兵杀其⼦,释母,“抱⼥马上去”。
⼜有⼀兵“挟⼀妇⼈⾛,后随两⼩⼉,⼤可⼋岁,⼩可六岁”,兵杀⼆⼦,抱其母⾛。
顺治⼆年(1645)5⽉9 ⽇,南京失陷时,当涂孙陶⽒被清兵所掠,“缚其⼿,介刃于两指之间,⽈:从我则完,不从则裂。
陶⽈:义不以⾝辱,速尽为惠。
兵稍创其指,⾎流竟⼿。
⽈:从乎?⽈:不从。
卒怒,裂其⼿⽽下,且剜其胸,⼨磔死。
”昆⼭县庠⽣胡泓时遇害,其妻陆⽒21岁抱着三岁的⼉⼦,欲跳井,被⼀清兵所执。
满清转战烧杀37载,方才初步占领中国;短短三十余年间,使中国人口从明朝后期的两亿减至1660年的 5000~8000万!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
鲁迅先生说:“满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
”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满清的建立。
畿南大图杀时间:北明崇祯十七年(1陆丝4年)阴历(以下同)五月地点:北直隶三河、昌平、良乡等地死难人数:约5,000人发动者:满清“睿亲王”多尔衮事件简介:是年五月,大顺军西撤。
满清军队占领畿南地区,强令汉族剃发易服。
当地汉族居民纷纷接竿而起,饭对满清统治。
满清朝廷派出菌队但压,对起1者和居民大肆图戮,连老幼亦不能幸免。
参考资料:《清世祖实录》潼关大图杀时间:南明弘光元年(1陆丝5年)正月十三日地点:陕西潼关死难人数:约7,000人发动者:满清“豫亲王”多铎事件简介:正月十二日,李自成从潼关回援西安。
留守潼关的大顺“巫山伯”马世耀向满清军队诈降,但密信为满清所获。
次日,多铎诈称举行宴会,将马部官兵解除武装,手无寸铁的战俘被尽数图杀。
参考资料:《清世祖实录》、《潼关志》扬州大图杀时间:南明弘光元年(1陆丝5年)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一日地点:南直隶扬州府死难人数:约80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豫亲王”多铎事件简介:即“扬州十日”。
满清军队占领扬州,明朝兵部尚书史可法殉国。
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大肆图城。
扬州居民除少数城破前逃出以及个别隐藏较深的幸存者以外,其余全部被图杀。
参考资料:《扬州十日记》、《明季南略》嘉兴大图杀时间:南明弘光元年(1陆死5年)闰六月二十六日地点:浙江布政使司隶嘉兴府死难人数:不详,按当时人口来推,可能约500,000余人发动者:不详事件简介:是年闰六月六日。
为反抗清军宝行,嘉兴民众揭竿而起,乡的明翰林学士屠象美、明兵科给事中李毓新主其事,降清的明嘉兴总兵陈梧反正任大将军指挥义师,前吏部郎中钱棅助饷。
二十六日城陷,逃不出的居民除大批年轻妇女被清军掳掠和一些僧人幸免外,几乎全遭屠杀。
参考资料:《嘉兴市志》江阴大屠杀时间:南明弘光元年(1陆死5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地点:南直隶江阴县死难人数:约172,000人发动者:满清“豫亲王”多铎、“贝勒”博洛、“贝勒”尼堪事件简介:是年闰六月,江阴人民反抗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奋起据城反抗。
典史陈明遇、主簿阎应元、秀才许用等人带领义民,抵抗满清围剿大军三月之久。
城破后全城军民无一投降,俱为屠戮,只余老小五十三人。
参考资料:《江阴城守记》、《清世祖实录》、《清史稿》嘉定大屠杀时间:南明弘光元年(16死5年)七月初四日至八月十六日地点:南直隶嘉定县死难人数:约20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吴淞总兵”李成栋事件简介:即“嘉定三屠”。
是年闰六月,江阴人民在同政使侯峒曾、进士黄淳耀等人领导下,起义反清。
李成栋带领所部击破义兵后攻城,城破后大肆屠杀居民、掠夺财物。
自西关至葛隆镇,浮尸满河。
后明将朱瑛、吴之藩两次攻取嘉定,皆为满清军队复占,城中居民惨遭屠杀。
参考资料:《嘉定屠城纪略》、《嘉定县志》、《嘉定乙酉纪事》昆山大屠杀时间:南明弘光元年(16死5年)七月初六日地点:南直隶昆山县死难人数:约4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吴淞总兵”李成栋、“刑部侍郎”李延龄事件简介:昆山县绅民在原郧阳抚院王永祚等人倡义下,起兵反清。
顾炎武、归庄等爱国志士都积极参与义举。
清军攻陷昆山后,大肆屠城。
参考资料:《归庄年谱》、《顾炎武年谱》、《研堂见闻杂记》金华大屠杀时间:南明隆武二年(16死6年)七月十六日地点:浙江金华府死难人数:约5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贝勒”博洛事件简介:是年五月,满清军队攻占浙东府县,南明钱塘江防线沦陷,鲁监国放弃绍兴,转进至海上。
兴国公王之仁、大学士张国维等义士杀身殉国。
金华人民在督师大学士朱大典带领下据城而战,誓死不降。
满清军队攻陷金华后,借口民不顺命,屠城。
参考资料:《浙东记略》、《临安旬制记》、《金华府志》、《金华县志》、《明清史料》泾县大屠杀时间:南明隆武二年(16死6年)八月十七日前后地点:南直隶泾县、徽州、绩溪县等地死难人数:约5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提督”张天禄、“池州总兵”于永绶事件简介:是年皖南人民起义,反抗满清统治。
义军攻略皖南诸县后,因兵力不足,为满清军队所败。
满清军在皖南地区展开疯狂的报复性大屠杀,其中以泾县特为尤甚。
参考资料:《明清史料》赣州大屠杀时间:南明隆武二年(16死6年)十月初四日地点:江西赣州府死难人数:约20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江西提督”金声桓、“总兵”柯永盛事件简介:是年三月,满清军队从南昌南下,击破沿路明军。
赣州府防守力量由各地援军组成,缺乏协同作战能力,不久后沦陷。
满清军攻占赣州后,江西总督万元吉、武英殿大学士杨廷麟等与六千守城将士殉国,满清军屠城。
参考资料:《赣州府志》、《赣县志》、《仿指南录》、《行朝录》四川大屠杀时间:南明隆武二年(16死6年)至永历十九年(1665年)地点:四川全境死难人数:约5,400,000人发动者:满清“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孝庄事件简介:是年十一月,张献忠阵亡,满清开始侵入四川。
同年满请政夫贴出汞告:“民贼相混,玉石难分。
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面对四川人民顽强不屈的第抗,此后满清用了近20年时间始占领四川。
16死7年清将张德胜攻入成都被杀后,相继攻伐四川的清军有高民瞻、吴三桂、李化龙等部。
1660年,成都沦陷;1663年,重庆沦陷;1665年,南明下川东战役失利,全蜀沦陷。
四川的反清活动被残忍地镇呀后,清军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
后来清廷不得不迁移湖广的人口至四川(即有名的以湖广填四川)。
参考资料:《屠省令》、《明清史料》、《四川通史》、《中国人口通史》平海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元年(16死7年)七月地点:福建平海卫死难人数:不详发动者:不详事件简介:南明绍宗皇帝殉国后,遵奉鲁监国的义师在闽浙两地依然相当活跃。
是年七月,南明同安伯杨耿领兵一度收复平海卫。
满清援军赶到后,杨耿兵被迫撤退,平海卫百姓惨遭屠杀。
参考资料:《明清史料》、《南明史》邵武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二年(16死8年)四月地点:福建邵武县死难人数:不详发动者:满清“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事件简介:是年江西金声桓、王得仁反正归明后,福建义民举兵响应。
义军攻占邵武县城后,复为满清兵所败,城中起而响应的绅民惨遭屠戮。
参考资料:《郑成功档案史料选集》同安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二年(16死8年)八月十六日地点:福建同安县死难人数:约5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靖南将军”陈泰、“浙闽总督”陈锦、“福建提督”赵国祚事件简介:李成栋反正后,闽南地区复归明朝旗下,但闽系将领多为排斥。
是年七月满清军队进攻同安,郑成功援军因风向不利受阻。
同安城破后,守城将士悉数杀身成仁,满清军队屠城,血流沟渠。
参考资料:《郑成功档案史料选集》南昌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三年(16死9年)正月十八日地点:江西南昌府死难人数:约20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事件简介:金声桓、王得仁反正后,进攻赣州失利,回援南昌,被满清军队长期围困,城中凉尽,出逃百姓皆不分青红皂白为满清军屠杀。
城破后金声桓、王得仁和守城将士殉国,满清军将城中百姓屠戮一空。
参考资料:《江变记略》、《永历实录》、《清世祖实录》信丰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三年(16死9年)三月初一日地点:广东信丰县死难人数:不详发动者:满清“梅勒章京”胶商事件简介:李成栋二次入赣,为满清军所败,退守信丰。
满清军攻破城池,李仓促撤退,在回师过程中阵亡。
满清军入城后对城中居民滥加屠杀。
参考资料:《西江志》曹州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三年(16死9年)十月初四日地点:山东曹州死难人数:不详发动者:满清“梅勒章京”赖恼、“沂州总兵”佟养量、“临清总兵”宜永贵等大同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三年(16死9年)八月二十九日地点:山西大同府、朔州、浑源县死难人数:不详发动者:满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等事件简介:永历二年,满清“大同总兵”姜镶反正归明,义军迅速占领晋西北、晋南广大地区,直接威胁满清朝廷。
清廷调取华北地区绝大部分可以调派的军队进剿,历时将近一年才复占山西全境。
姜镶被叛徒汉奸杀害,大同城破,全城官吏兵民被屠杀。
参考资料:《清世祖实录》事件简介:原明东平侯刘泽清密谋与亲信李化鲸反正归明。
李部义军占领鲁西南州县,后为清军三省大军围剿,战败被俘,刘、李两人遇害。
满清军入城后屠杀无遗。
参考资料:《曹州志》、《重修大名府志》汾州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三年(16死9年)九月至十一月地点:山西汾州、太谷县、泌州、泽州等地死难人数:约40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端重亲王”博洛、“和硕亲王”满达海等事件简介:大同失陷后,满清派出军队对晋南地区开展大扫荡,在各地实施大屠杀。
明朝巡抚姜建勋、监军道何守忠等殉国。
参考资料:《清世祖实录》、《泽州志》、《明清史料》蒲城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三年(16死9年)四月初五日地点:陕西蒲城县死难人数:约1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固山额真”李国翰事件简介:是年,满清“延安营参将”王永强相应姜镶,反正归明,义军势力在陕北迅速扩大。
满清调集陕西大军三路围剿,王永强战败殉国。
蒲城居民固守不降,满清军破城后屠戮居民,匕筋无遗。
参考资料:《清世祖实录》湘潭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三年(16死9年)正月二十一日地点:湖南湘潭县死难人数:约5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事件简介:是年满清侵略军攻占湖南,突袭湘潭。
马进忠部见满清军势大,南撤。
明朝中湘王何腾蛟为满清军队俘虏,不屈殉国。
济尔哈朗亲自下令屠城,湘潭城中居民全数被屠杀。
参考资料:《永历实录》、《湘潭县志》南雄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三年(16死9年)十二月三十日地点:广东南雄府死难人数:约2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广州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十一月初二日地点:广东广州府死难人数:约60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事件简介:满清调集粤北军队,准备数月,进攻广州。
用炮火轰塌广州城墙,守城将士六千余人与满清军巷战,悉数阵亡殉国。
满清军占领广州后,疯狂地进行屠杀达十余日之久。
参考资料:《平南王元功垂范》、《鞑靼战记》事件简介:是年满清军从江西南下进攻广东,偷渡梅岭后,派遣间谍进入南雄放火并打开城门,满清军主力拥入。
守城六千余名将士死战殉国,城内居民被屠戮殆尽。
参考资料:《岭表纪年》、《南雄府志》潮州大屠杀时间:南明永历七年(1653年)九月十四日地点:广东潮州府死难人数:约100,000余人发动者:满清“靖南将军”哈哈木事件简介:是年满清“潮州总兵”郝尚久反正归明,响应李定国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