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16例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92.28 KB
- 文档页数:1
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1建议食疗,不要吃药,因为糖尿病是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如果一旦使用药物或者是胰岛素,身体就会对其产生依赖,加上药物的副作用,自身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并发症的产生。
1、运动即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运动后心跳能达到130次/分以上,持续的时间就是消耗脂肪的时间,每周累计运动210分钟。
2、心情要保持愉悦,天气好的时候要多出去走动走动,改善心情。
3、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保证用温水泡脚,改善睡眠,同时检查脚部的健康,减少糖尿病足的产生。
4、均衡营养饮食要注意糖尿病人少吃利尿的食物:如西瓜、甜瓜、菱角、菠萝、草莓、含利尿成分的药物,否则会增加血粘度。
建议结合饮食治疗:具体如下:①限制主食量,但不能过分,以免造成饥饿状态;②要少吃多餐;③忌食各类糖类和甜食食品;④多食茎叶类蔬菜,多食粗纤维类,低脂肪膳食;⑤限制食用油脂、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多食品;⑥禁止饮酒,特别是烈性酒;⑦杞子、山药、荠菜可煎汤代茶,经常服用,能降低血糖,也有降低血压作用。
最后一点,可以补充酵母铬片,铬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活性,对糖尿病人的饮食调理也有一定的好处。
如果在饮食上面长期调理血糖控制稳定了,不用药物也是可以缓解并发症产生的重点之一哦,顺祝健康!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25月,我有幸被派往杭州参加浙江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
通过3个月的学习,我在糖尿病这一疾病领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扎实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受益匪浅。
现将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如下:1、专科护士学习背景专科护士是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业型临床护士。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护理专业的职能有了很大的拓展,护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加速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经浙江省卫生厅批准,浙二医院、邵逸夫医院、省中医院三家医院成为浙江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糖尿病足的护理应用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及护理临床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能调节慢性创面中活性明胶酶的活性,利用物理方法促进局部组织生长,控制感染,加快创面愈合时间,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
VSD是一种泡沫型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色白、海绵样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抗张力强,其内有大量彼此相通的空隙,有极好地可塑性和透水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负压源使用病房中心负压管道,床头连接压力表、负压引流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引起的下肢病变的总称,主要病因是大、小及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机械性损伤合并感染所致。
近年来糖尿病足溃烂和坏疽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已成为非创伤性截肢手术的首要原因。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2011年9月应用VSD技术联合植皮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确诊为糖尿病性足溃疡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6~75岁,平均59岁;形成足溃疡3~6年。
溃疡面积最小者2 cm×3 cm,最大者8 c m×12 cm。
多数溃疡基部肉芽组织颜色灰暗,表面有较多脓性渗出物及坏死组织,伴恶臭。
部分溃疡基部肌腱,甚至骨皮质外露。
1.2治疗方法1.2.1基础治疗通过降糖药及饮食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6.2~9.0 mmol/L;常规创面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据化验结果选择抗生素,配合活血化瘀及扩血管药物,将患肢抬高。
1.2.2清创、植皮+VSD技术彻底清创,清除创面脓性物质,坏死的肌肉骨质、不新鲜的肉芽组织,至创面有鲜血渗出,注意避免死腔,彻底敞开创面,然后待创面无出血后应用VSD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覆盖,保持负压维持在0.04~0.06 kPa之间。
7~10 d后去掉VSD敷料,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是否行植皮术;或重新更换VSD敷料,继续负压引流,直至新鲜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然后对创面进行刃厚皮片邮票植皮术。
糖尿病护士学习心得糖尿病护士学习心得(精选5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士学习心得(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护士学习心得1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糖尿病小组学习,让我收获很大,感悟很深,首先感谢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给了我参加医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机会,这段时间,是紧张忙碌、充实而又兴奋的,在各位专家、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糖尿病专科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了我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的能力。
三个月的培训开拓了我们对高等级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视野,使我们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很快,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4千万,预计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突破6千万左右,由此可见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而在学习期间,我发现糖尿病病人普遍存在着对糖尿病知识不了解或者不甚了解;很大部分病人不能坚持正确的饮食、运动治疗,很多人不会正确使用胰岛素笔;不能坚持按医嘱用药,对病情不管不问,有的病人盲目服药,听信传言,不到正规医院就医;大部分病人不了解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不会主动复查和糖尿病并发症有关的检查;也有很多病人不知道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按时监测血糖。
而医务人员忙于日常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和跟踪随访,导致出院后很多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控制不是很理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地增加,因此我将在未来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作用,加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全程的指导和教育。
用预防大于治疗的指导思想把全程护理的理念上升到新的高度。
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会不断努力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为我院的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糖尿病护士学习心得2积极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我中心领导对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论文范文(2)糖尿病足护理论文篇三:《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摘要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在控制好血糖,感染的前提下,应用全身治疗和护理相结合。
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可明显减轻病情的发展,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包括: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减低,足背动脉搏动微弱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0年8月~2012年10月我科对21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糖尿病足主要由末梢神经病变,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微血管特殊病变,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病变。
感染会加重糖尿病,导致恶性循环,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一旦发生轻者增加病人痛苦,重者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糖尿病人群的不断扩大,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糖尿病21例均符合1999年WHO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21例合并糖尿病足均符合病人症状。
21例患者中男14例,女7例,男女比约为2:1,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63岁,平均糖尿病病史11a,入院时的平均空腹血糖11.6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17.8mmol/L,其中水泡4例,溃疡6例,干性坏疽1例,混合性坏疽8例,湿性坏疽2例,坏疽部位分别为足趾和足底部,表现为皮温下降,动脉搏动减弱,皮肤糜烂,溃疡分泌物多,皮肤暗褐色、变黑。
1.2方法(1)降糖治疗。
21例中10例采用短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
11例采用短效+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
(2)抗感染治疗。
因为一般为混合感染,11例用广谱抗生素+甲硝唑,10例口服广谱抗生素治疗。
(3)局部治疗。
机械垫衬,减轻溃疡部位负重;创面处理行破溃局部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胰岛素浸泡15~20min.2结果21例患者血糖控制结果比较满意,空腹7.0mmol/L,餐后2h血糖10.1mmol/L.4例足部干燥,创面缩小;2例足趾坏死后缺如,15例痊愈。
O N TIN U IN G M DI L DU TIO N V N 5CM E CL IN ICAL PR A CT ICE /CME 临床实践26例糖尿病足护理体会吴艳军(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21000)【摘要】目的:根据糖尿病足不同分级,采用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即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良好血糖控制、局部创面护理、促进足部末梢的血液循环、心理护理等。
结果:26例I I ~I I I 级糖尿病足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24例患者局部感染已经控制,并有2例患者创面顺利结痂,4例患者由于创面较大,转入外科植皮,有2例患者感染重,部位深,行截肢手术,治愈率92.3%。
结论:糖尿病足早期发现,早期综合治疗及护理多能治愈。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伤口愈合【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6763(2008)02-0050-02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并且花费巨大[1],也是糖尿病护理中的一大难题。
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根据经典W agner 分级法[2](表1)对26例II ~III 级糖尿病足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均符合WH O 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5~15年,年龄于45~75岁,平均62岁,血糖于12.3~17.8m mol /L 之间。
其足部均发生神经病变且均有深度感染。
17例形成脓肿,已行切开引流。
患肢无大小动脉闭塞及患肢大动脉栓塞,未发生缺血坏死现象。
1.2治疗护理方法1.2.1全身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基本措施,糖尿病足部坏死的病人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加热量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