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系别专业班级:信息管理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第一作者联系电话 1826618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一、社会实践目的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幸福指数也是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或者说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值。主要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来对自身的生活状态所做出的满意程度方面的评价,它是城市环境、居住现状、物价状况、个人状态、家庭状况、工作状况的满足感、快乐感、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幸福指数”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被频繁提及的话题。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们对生活、情感等满意状况,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满意度,调查人们普遍的幸福指数,从而提高对人们的了解和认识,并且从这次调查中研究探讨在哪些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制约了人们幸福感,更高层次上要求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基于此,我组成员对德州市德城区部分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

二、社会实践内容

(一)调查方式

为了保证调查所得到的信息准确可靠、方便统计的前提,所以决定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方式是随机发放问卷当面填写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为98份。

(二)调查区域

调查区域在以德州学院为中心十公里范围内。

(三)调查内容

基本情况是对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相关信息的采集。我们将判断幸福指数的途径分为以下六个方面:城市环境、居住现状、物价状况、个人状态、家庭状况、工作状况。从这六点出发,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旨在清晰的了解受调查人群的具体情况,以便我们统计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三、社会实践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3%的德城区居民感觉到非常幸福,15%的居民感觉一般,11%的居民感觉不幸福,另有1%的居民拒绝回答或表示说不清楚。调查数据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许多城乡居民都感到生活幸福。从调查对象的分类看,有以下特点: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农村。城市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1.4%,不幸福的占19.6%;农村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3.4%,不幸福的26.6%。男性居民幸福指数略高于女性。男性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2.6%,不幸福的占17.4%;女性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9%,不幸福的占21%。年轻居民幸福指数高于中、高年龄居民。17-30岁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最高为85%,不幸福的为15%;30-50岁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0%,不幸福的占20%。高学历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其他学历居民。学历越高幸福指数越高。大专、本科及以上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8%;高中以下学历为76%。

月收入高的居民幸福指数高于收入低的居民。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92%;月收入在2000-5000元占86%;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占77%。表明在当前生活条件下,居民收入直接影响着对幸福的感受。挣到“钱”才能挣到“幸福”。但是也应当看到,也不是越有钱,人们的生活就越幸福。

居住环境好的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居住环境差的居民。居民对目前住房满意率为79.3%,不满意的为10.6%。他们的住房环境、房屋质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活压力和负担也相对少了许多。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受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生活环境、情感和工作等方面进行的了解,下面我们将围绕研究人们幸福指数的高低及其影响较大的原因的目的,再进行一个概括性的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有很多,造成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差异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收入、住房、生活、工作、健康、家庭、物价等各方面都会影响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德州市近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德州市德城区的发展状况很好,但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反映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收入、住房、生活、工作、健康、家庭、物价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也是可以推动德州市经济的发展,但这方面需要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的政府。根据我们调查统计的结果,就如何提高德州市居民幸福指数提几点建议:

1、增加居民收入。

这主要要靠政府,加快推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结合德州现时的产业基础和土地资源状况,在推动现有一些企业增资扩产、提升水平的同时,扩大就业机会和空间。加快社区商业布局发展,扩大城乡居民就业渠道。也可以激励群众自主创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比如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2、重视和正确引导经济发展。

经济感知对工作幸福感和政治和谐感影响最大,因此政府在制定和调整政策时,依然要倍加重视发展经济。目前在经济方面居民变现最不满的是物价和房价,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正确引导经济发展,政府还要充分了解居民生活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应对的措施也不同。

3、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为了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首先应该引导人们的心态向乐观积极的方面发展,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也能调整和化解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另外还要增加公共绿地,健身场所及设施,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都说健康是福,很多因素影响居民健康,比如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工作压力等。居民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压力小了,居民区的医疗条件好了,也会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指数,居民的幸福指数也会有所提高。

4、提高政治和谐感。

政治和谐感是最需要强化提高的国民幸福指数的部分,它与工作满意感、生活舒适感的相互影响比较小。但这不意味着政治和谐感对主观幸福总体水平没有影响。因此,要提高政治和谐感,就要更多地从体察民情民意、顺应民心民愿、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简化行政办事程序等方面抓落实。同时政府也要自查自律,树立公正廉洁好行象,这样才能增加政府机制的公信力。

5、提高居民文化水平。

根据这次调查可以发现,居民的文化水平也会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居民文化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就业问题和精神文化素质,也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收入、生活、工作、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6、提高环境卫生,绿化净化文化等。

四、社会实践结论或体会

幸福指数下降存在外部因素同时也存在人们的内在因素。快节奏的生活是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安,生活中的不安定减少了人们的归属感。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增长,紧紧的温饱亦不能使人们感到满足,感情、思想、生活方式等严重制约着人们的幸福。人们的意识水平普遍上升,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也不断增加,物质化的社会幸福感大大降低是必然的。想想8090的新一代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赶上了这个烦躁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步伐太快,是他们过于物质化,还是社会过于急速化,他们在为今天无钱消费而抱怨时,是市场经济让他们在竞争中无法提高收入而失去了消费的自由,还是有钱无证而寸步难行失去了就业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