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新品种
- 格式:doc
- 大小:447.50 KB
- 文档页数:8
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马铃薯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更是农业领域的重要内容。
近日,XX省农业科研院所联合农业部门进行了一次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试验的情况和结果。
一、试验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马铃薯的品种改良也成为了当前农业科研的重要方向。
为此,XX省农业科研院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共同开展了一项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
二、试验内容这次试验主要展示了包括马铃薯在内的数种新品种,涉及到了不同的生长周期、产量和抗性等特征。
试验地点选在了当地的示范基地,以充足的阳光和水源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试验过程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每种新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并进行了适时的管理和保护。
他们还对每种品种进行了病虫害的观察和防治,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观察,试验初步结果显示,这次试验展示的马铃薯新品种在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
部分新品种在产量和抗性方面表现突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望为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五、展望与建议基于这次试验的初步结果,科研人员和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强对这些新品种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提高它们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他们也将加大对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促进其在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种植应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品种将在现代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贵州西部地区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报告第一篇范文:2023年贵州西部地区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报告2023年,贵州西部地区的马铃薯种植户们迎来了一次新的希望。
在这一地区,马铃薯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马铃薯种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病虫害严重、品种单一、产量不稳定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贵州西部地区的农业科研人员积极引进了新品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区域试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这次试验的结果。
一、试验背景马铃薯作为贵州西部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由于该地区的高海拔和多雨气候,马铃薯的生长周期较长,而且容易受到晚疫病和病毒病的侵扰。
此外,现有的马铃薯品种单一,产量和品质都有待提高。
因此,为了改善马铃薯的生产状况,贵州西部地区的农业科研人员决定引进新的马铃薯品种,并进行区域试验,以筛选出更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新品种。
二、试验设计本试验在贵州西部地区的三个不同地点进行,分别为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和遵义市汇川区。
每个地点选取了两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共六个试验点。
试验品种包括当地的传统品种和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
每个试验点设置三个重复,每个重复种植一亩。
三、试验结果经过一年的生长周期,试验结果如下:1. 产量方面:引进的新品种在所有试验点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产量,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1500公斤以上,而传统品种的平均产量仅为1200公斤左右。
2. 抗病性方面:新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尤其是对晚疫病的抵抗力明显高于传统品种。
在六枝特区的试验点,新品种的病害发生率仅为5%,而传统品种的病害发生率达到了25%。
3. 品质方面:新品种的马铃薯口感和品质也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
在七星关区的试验点,新品种的马铃薯口感更佳,且淀粉含量更高。
四、结论与建议1. 引进的新品种在贵州西部地区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性。
马铃薯品种大全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种植或食用的马铃薯。
一、马铃薯品种大全。
1. 安地斯马铃薯。
安地斯马铃薯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安地斯山脉地区的马铃薯品种,具有植株矮小、块茎形状不规则等特点。
这种马铃薯适应性强,耐贫瘠、耐旱,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2. 马铃薯新品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地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新品种马铃薯,如马铃薯新品种“鲁丰”,“薯莨1号”等,这些新品种在产量、抗病性、口感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3. 马铃薯优质品种。
优质品种的马铃薯具有口感细腻、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如“马铃薯优质品种1号”,“马铃薯优质品种2号”等,这些品种适合加工成各种马铃薯制品,如薯片、薯条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4. 马铃薯耐病品种。
马铃薯是一种容易感染病害的作物,因此培育出耐病品种对于保障产量和提高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有一些耐病品种的马铃薯问世,如“抗旱抗病马铃薯”,“病毒抗性马铃薯”等,这些品种在抗病性能上有很大突破,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5. 马铃薯地方品种。
各地因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不同,培育出了许多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马铃薯地方品种,如“云南马铃薯”,“内蒙古马铃薯”等,这些品种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结语。
马铃薯品种繁多,每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的生长环境。
在选择种植或食用马铃薯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当地环境来合理选择品种,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和食用体验。
希望本文介绍的马铃薯品种能够为大家在生产和生活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新优品种Vegetables 2021.2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天园一号”鲁福成,齐欣%刘宇新(天津市园艺工程研究所,天津300384)摘要:为了获得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种植 效益突出、便于春秋两季栽培及适合与其他作物 进行间作套种的马铃薯品种,天津市园艺工程研 究所经过多年引种和研究,选育出了鲜食马铃薯 早熟新品种——天园一号,在华北2季作地区、东北1季作地区及南方冬作区种植表现良好。
通过合 理备耕、茬口调整、适时定植和合理密植、田间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 天园一号马铃薯在早春露地栽培中可获得良好的 种植效果,667 m 2产量在4 000 kg 以上,为新品种 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天园一号;马铃薯;高效;栽培;早春天园一号是天津市园艺工程研究所选育的马 铃薯新品种,2018年通过品种登记,品种登记 号为:G D P 马铃薯(2018) 120002。
天园一号 为荷兰15马铃薯变种,品种适宜性广,在天津、 河北、山东等春秋2季作地区种植,田间表现良 好。
在内蒙古、黑龙江等1季作地区也有一定的 推广面积。
天园一号在广东、云南、福建等地的 冬季马铃薯栽培中表现突出。
1品种特征特性天园一号为鲜食马铃薯早熟品种,从种薯出 苗到商品薯收获共75 d 左右。
株型直立,生长势 强,茎蔓绿中带褐,叶深绿色,花冠淡紫色, 天然结实较少,匍匐茎短,薯块长椭圆形,黄 皮淡黄肉,芽眼浅。
平均株髙67.5 cm 、单株主 茎数2.3个、单株结薯数为4.1块,平均单薯质量283.5 g ,商品薯率75.8%。
干物质含量19.8%, *淀粉含量13.5%,蛋白质含量2.03%,还原糖含 量0.27%,维生素C 含量268 mg /kg ,食味品质优 良。
该品种中感晚疫病,抗PVX 、PVY 病毒病。
块茎休眠期短,适于春、秋2季栽培,也适合与其 他作物进行间作套种。
田间种植密度每667 m 2宜 控制在4 000〜4 500株,肥水充足、管理得当情况 下,667 m 2产量在4 000 kg 以上。
马铃薯新品种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晋薯13号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K299×晋薯7号审定意见:2004年1月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命名为晋薯13号。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种,从出苗至成熟105d左右。
株型直立,分枝中等,茎绿色,生长势强,植株整齐,叶淡绿色,花冠白色,株高80cm左右,天然结实中等,浆果有种子。
薯块圆形,黄皮淡黄肉,芽眼深浅中等,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块左右,大中薯率80%左右。
品质分析测定,晋薯13号淀粉含量15%左右,干物质含量22.1%,Vc含量13.1%,还原糖含量0.40%,粗蛋白2.7%,块茎休眠期适中、耐贮藏。
该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抗旱耐脊,平均产量2000kg/667m2左右。
种植密度一般要求3000-4000株/667m2,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可以适当稀植。
该品种适应范围较广,在我省及河北、内蒙、陕西北部、东北大部等地一季作区种植。
因地制宜、合理密植才能获得丰产丰收。
晋薯14号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9201-59×JS-7审定意见:2004年1月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薯14号。
特征特性:晋薯14号为中晚熟种,生育期110天左右,该品种株型直立,分枝中等,生长势强,植株整齐,茎杆粗壮,叶片肥大,叶色深绿。
株高75-95cm,茎粗1.40cm左右,花冠白色,天然结实少,浆果有种子。
薯块圆形,淡黄皮浅黄肉,芽眼深浅中等,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4-6个,大中薯率85%左右,晋薯14号淀粉含量15.9%,干物质含量22.8%,Vc含量14.9%mg/100g,还原糖为0.46%。
块茎休眠期中等,耐贮藏。
该品种抗病性强,抗旱耐脊,平均产量1500kg/667m2左右,在土壤肥力较高、土质较好的地方产量可高达2500-3000kg/667m2。
种植密度在3500株/667m2左右。
该品种适应范围广,在山西、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一季作区种植。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陇薯7号是一种新型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其结节较大、表皮色泽黄亮、肉质细腻、口感好、富含淀粉和多种营养物质。
该品种适宜于平原等地区种植,具有丰产、早熟、抗病性强、存储性好等特点,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销售情况。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劳动强度。
针对陇薯7号的特点和要求,我们推荐以下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一、前期准备在准备阶段,需要筛选优质的种薯,干燥、脱水、消毒等处理,保证种薯质量,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此外,还需要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选择适宜的田块和施肥方案,为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二、机械化种植采用机械化种植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
推荐采用切开沟机,将田地切成一定规格的沟,同时配合使用自动播种机进行直播,减少种植间距误差,提高整齐度和密度。
三、机械化施肥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是影响陇薯7号产量的重要因素,采用机械化施肥可以让施肥更加准确、匀称并且经济效益显著。
推荐使用旋转式施肥器进行均匀覆盖和调整施肥量、施肥深度和施肥时间,保证肥料的充分利用和最佳的生长环境。
四、机械化农药治理陇薯7号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用机械化农药治理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减少农药残留和经济损失。
推荐使用气流式农药喷雾器进行密集雾化喷雾,把药液均匀地覆盖在作物表面,达到治疗效果。
五、机械化收获陇薯7号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采用机械化收获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收获质量,减少人工摘薯和损伤率。
推荐使用拖拉机牵动械进行切根和升薯操作,同时配合使用震动清土机把泥土和马铃薯分离,最后用收薯机进行收获操作。
陇薯7号具有优异的品质和潜力,采用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达到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生产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室优质、抗晚疫病马铃薯新品种推介云薯9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少,平均株高44.4 cm,茎、叶绿色。
冬季种植生育期77~88天。
块茎椭圆形,黄皮乳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
薯块整齐度中等,商品薯率为87.0%~90.3%。
一般亩产2200 kg左右,高产可达2700 kg以上。
品质鉴定为优,薯块干物质含量16.45%,淀粉含量12.16%。
还原糖含量0.05%,维生素C含量36.60 mg/100g,蛋白质含量2.38%,抗病性接种鉴定为中抗晚疫病,高感青枯病。
陇薯7号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多,株高57 cm,茎绿色,叶绿色。
冬季种植生育期98~99天。
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
薯块整齐度中等,商品薯率为84.6%~87.5%。
一般亩产2700 kg左右,高产可达3500 kg以上。
品质鉴定为优;块茎干物质含量18.1%~19.4%,淀粉含量12.2%~14.6%,还原糖含量0.071%~0.110%,蛋白质含量1.94%~2.71%。
抗病性接种鉴定为中抗晚疫病。
云薯30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属于油炸薯片用薯,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少,株高42.6~51.6 cm,茎绿色,叶绿色。
冬季种植生育期91天左右。
块茎扁圆形,红皮淡黄肉,薯皮略麻,芽眼浅。
薯块整齐度中等,商品薯率为87.11%~88.51%。
一般亩产2200 kg左右,高产可达2700 kg以上。
品质鉴定为优;块茎干物质含量18.42%~19.60%,淀粉含量14.1%,还原糖含量0.138%,维生素C含量30.0 mg/100g,蛋白质含量1.84%。
农H百事通I2020/5上|新品一览铀型紫色水稻新品紳坤两优3号坤两优3号是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为感温迟熟品种,在桂南种植,早稻全生育期128天,晚稻全生育期117天;作一季稻种植,全生育期137天。
株形适中,分藥力较强,繁茂性好,叶色浓绿,叶鞘、叶耳、柱头紫色,谷壳灰褐色,种皮紫黑色。
平均株高117.7厘米,穗长24.8厘米,每穗总粒数176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2.7克,谷粒长9.1毫米。
糙米率80.4%,精米率71.7%,整精米率68.3%,米粒长6.3毫米,碱消值7级,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1.6%,为紫黑色糙米。
中感稻瘟病,中感至高感白叶枯病。
适应性广,适宜在桂南作早、晚稻种植,在桂中作一季稻种植,其他稻作区可根据试验选择适宜的季节种植。
在桂南作早稻栽培,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在桂中作一季稻栽培,5月初播种;在桂南作晚稻栽培,7月15日前播种。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春毓李伟荣邮编:530007)优良马铃薯新品种一兴佳2号兴佳2号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马铃薯新品种,2015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9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
株形直立,株高60-70厘米,茎秆粗壮,叶片深绿色,花冠白色。
薯块椭圆形,表皮光滑、黄色,芽眼深度浅,薯肉淡黄色,大、中薯率在85%以上,耐储性强。
薯块干物质含量20.1%,淀粉含量12%-15%,食味好(与荷兰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不相上下),适宜鲜食及淀粉加工。
抗晚疫病,耐湿性好,较耐寒。
丰产性好,一般亩产2500公斤,高产地块可达3500公斤以上,适合在江西和我国中原马铃薯二作区推广栽培。
(江西农业大学老科协邵考祥邮编:330045)36。
马铃薯新品种简介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添加时间:2006年07月18日 15:47:01大西洋:美国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5天。
株型直立,生长势中等,茎秆粗壮,基部有分布不规则的紫色斑点;叶亮绿色、紧凑、花冠浅紫色,开花多,天然结实性弱;块茎卵圆形或圆形,表皮光滑,有轻微网纹,鳞片密,芽眼浅,白皮,白肉;干物质23%,淀粉含量17.9%,还原糖含量0.03%。
该品种对PVX免疫,中抗晚疫病。
该品种抗旱性较强,水、旱地均可种植。
陇薯3号:品种来源:是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199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4月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征特性: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10天左右。
株型半直立较紧凑,株高60-70cm。
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冠白色,天然偶尔结实。
薯块扁圆或椭圆形,大而整齐,黄皮黄肉,芽眼较浅并呈淡紫红色。
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7块,大中薯重率90%以上。
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
品质优良,薯块干物质含量24.10-30.66%,淀粉含量20.09-24.25%,Vc含量20.2-26.88mg/100g,粗蛋白质含量1.78-1.88%,还原糖含量0.13-0.18%,食用口感好,有香味。
特别是淀粉含量比一般中晚熟品种高出3-5个百分点,十分适宜淀粉加工。
抗病性强,高抗晚疫病,对花叶、卷叶病毒病具有田间抗性。
龙江等省区。
陇薯4号:品种来源:甘肃省农科院作物秘选育,特征特性:株高70-80cm,株型较平展,茎绿色,复叶大,叶色深绿,花冠浅紫色,天然结实性差。
块茎圆形,芽眼年较浅,黄皮黄肉,表皮粗糙,块茎大而整齐,结薯集中,休眠期长,耐贮藏。
晚熟,生育期115天以上,淀粉含量16-17%,适宜鲜食和平共加工。
植株高抗晚病,抗旱耐瘠薄。
费乌瑞它:该品种由荷兰引进,经组织养繁育而成。
推广种植表明,该品种在陕西有很好的商品适应性和品种优势,是当前理想的双季、高产早熟品种。
株高50厘米左右,直立型,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薯块大而整齐,芽眼浅平。
肉质脆嫩,品质好。
结薯早而集中,商品率高。
从出苗到收获60天左右,休眠期短。
春薯覆膜栽培可提早于5月中下旬上市,宜双季栽培。
块茎结薯浅、对光敏感,应适当培土,以免块茎膨大露出地面绿化,影响品质。
春播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的可达2500公斤以上。
薯块大而整齐,受市场欢迎,面向南方市场及东南亚出口有广阔前景。
中薯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日数67天左右。
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单株主茎数3个左右,茎绿色,叶绿色,茸毛少,叶缘波状。
花序总梗绿色,花冠白色,雄蕊橙黄色,柱头3裂,天然结实。
块茎椭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单株结薯5.6个,商品薯率80%~90%。
幼苗生长势强,枝叶繁茂,匍匐茎短,日照长度反应不敏感,块茎休眠期60天左右,耐贮藏。
田间表现抗花叶病毒病,不抗晚疫病。
室内接种鉴定:抗轻花叶病毒病,中抗重花叶病毒病,不抗晚疫病。
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19.1%,粗淀粉含量12.7%,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 2.06%,维生素C含量21.1毫克/100克鲜薯,蒸食品质优。
中薯4号: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
属早熟、优质、炸片型马铃薯新品种。
株形直立,分枝少,株高55厘米左右,茎绿色,基部呈淡紫色。
叶深绿色,复吉挺拔,大小中等,叶缘平展。
花冠白色,能天然结实,极早熟,从出苗至收获60天左右。
块茎长圆形,皮肉淡黄色,薯块大而整齐,结薯集中,芽眼少而浅,食味好,适于炸片和鲜薯食用。
休眠期短,植株较抗晚疫病,抗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生长后期经感卷叶病、抗疮痂病,种性退化慢。
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
夏波蒂:薯块长形,白皮,白肉,也适合炸条,现为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主栽品种之一。
其缺点是不抗晚疫病,抗退化性差。
经民乐县试验示范,平均亩产量1420kg,最高产量达3000kg。
张引薯1号:特早熟品种,由张掖市农科所引进,植株直立,分枝少,茎紫色,生长势强,叶色绿色。
株高60cm左右,花蓝紫色。
薯形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喜肥水。
极早熟,生育期70天,休眠期短,耐贮存,淀粉含量15%左右,适宜鲜食。
亩产量2000—3000kg,适应在川区地膜种植。
适宜密植,每亩理论株数5500—6 100株。
渭薯8号:该品种由高台县农技站从渭源五竹良种繁育协会引进。
经试验示范,表现生长势强,个大、产量高,平均亩产3600kg以上,适宜沿山冷凉灌区种植。
9408-10:是省农科院马铃薯育种组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由高台县农技站引进试验。
品种具有高抗病毒、高抗晚疫病、抗旱性强、高产等特点,属中晚熟品种,株高80-90cm,薯块椭圆形,一般亩产3500-5000kg。
克新6号:由甘州区农技中心引进试验。
该品种为晚熟品种,生育期150天,平均亩产量2600kg,适宜在沿山马铃薯主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郑薯6号品种来源:原系谱号“8424混4”,郑州蔬菜所以“高原7号”为母本,“郑762-93”作父本杂交育成。
199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物学特征:株型直立,分枝2-3个,株高约60厘米。
茎粗壮绿色,复叶大绿色,侧小叶4对,生长势强。
花冠白色,能天然结浆果。
块茎椭圆形,表皮光滑,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稀。
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4个,块大而整齐,商品率高。
生物学特性:早熟,生育期65-70天,休眠期约45天,耐储性较好。
品质优适合鲜食。
块茎干物质20.35%,淀粉14.66%,粗蛋白质2.25%,维生素C13. 62毫克/百克,还原糖0.177%。
田间植株无皱缩花叶,较抗花叶病毒、茶黄螨、疮痂病及霜冻,轻感卷叶病毒和晚疫病,病毒性退化轻。
春季一般亩产2000-25 00公斤,秋季亩产1500公斤。
栽培要点:喜肥水,产量潜力大。
要求地力中上等,加强前期肥水管理。
亩保苗4000-5000株。
简评:综合性状优良,丰产。
大薯率及整齐度高,商品性好,鲜薯出口达到国家一极标准。
结薯期浇水应在早晚地温较低时进行,以防裂薯。
适宜范围:中原二作区。
2010—2011年脱毒马铃薯种薯品种介绍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薯类脱毒中心1、费乌瑞它费乌瑞它(Favorita)别名:鲁引1号、大引1号、津引1号、荷兰15,由农业部种子局从荷兰引进的马铃薯品种,该品种连续参加我国的马铃薯区域试验,表现出良好的增产、增收的效果。
费乌瑞它因其有明显的高产优势和优良的消费品质,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喜爱,该品种株型直立,茎杆粗壮,株高50~60cm,叶大而下垂,侧小叶4~5对,叶缘呈微波状,同比于其它品种有明显的田间生长优势;花浅藕荷色,花粉较多,天然结实性强,生育期90天左右,结薯集中,块茎膨大快,薯块大而整齐,薯型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表面光滑,芽眼小而浅,美观大方,耐贮藏。
蒸食品质好,口感佳,味道美,熟后不变色不回生,食用品质极好,深受南方客户及东南亚香港地区的消费者所喜爱。
该品种淀粉含量14~16%,粗蛋白含量1.6%,干物质含量18%左右,还原糖含量0.03%,维生素C含量每100克鲜薯13.6毫克,既适合加工用也适合鲜食。
植株对A病毒(PVA)免疫,高抗马铃薯Y病毒(PVY),中抗马铃薯X病毒(PVX),对马铃薯癌肿病毒免疫;该品种易感晚疫病,应及早防治。
2、早大白该品种早熟、抗病、高产,并具有薯块大而整齐、白皮白肉,商品性好的突出特点,故报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早大白”。
“早大白”芽子壮、出苗快,前期生长迅速,一般栽培播后85天成熟;结薯集中、整齐,薯块膨大快,播后75天大中薯比例(商品率)达80%以上。
复膜栽培,播后65天成熟,早上市产值高,早倒茬提高复种效益。
栽培要点:该品种一般栽培亩产2000公斤左右,大中薯比例(商品率)达93.2%;复膜早收亩产1500公斤,大中薯比例达85%以上。
3、中薯3号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55~60厘米。
茎绿色,复叶大,侧小叶4对,茸毛少,叶缘波状。
花序总梗绿色。
花冠白色,雄蕊橙黄色,柱头3裂,能天然结实。
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4~5个。
具有早熟、丰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
春播从出苗至收获65~70天,一般每亩产1500~2000公斤,大中薯率达90%,薯块大,较整齐,薯皮光滑,芽眼浅。
田间表现抗重花叶病毒,较抗普通花叶病毒和卷叶病毒,不感疮痂病。
夏季休眠期60天左右,适于二季作区春、秋两季栽培和一季作区早熟栽培。
4、东农303株型直立,株高45厘米左右。
茎绿色,分枝数中等。
叶浅绿色,茸毛少,复叶较大,叶缘平展侧小叶4对。
花序梗绿色,花柄节无色,花冠白色,无重瓣,大小中等,雄蕊淡黄绿色,柱头无裂,不能天然结实。
块茎扁卵形,黄皮黄肉,块茎表皮光滑,薯块中等大小,较整齐,芽眼多而浅,结薯集中。
生育期从出苗至成熟50~60天。
品质较好,干物质含量22.5%,淀粉13.1%~14.0%,,还原糖含量0.03%,维生素C 14.2毫克/ 100克鲜薯淀粉质量好,适于食品加工。
耐涝性强,植株中感晚疫病,块茎抗病、抗环腐病,高抗花叶,轻感卷叶病毒病,耐束顶病。
一般亩产约1500~2000公斤。
高产者可达3500公斤。
5、郑薯6号株高75厘米,分枝较少,株型直立,叶片较大,叶绿色,生长势强。
花冠白色,能天然结果,块茎椭圆形,皮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大,单株结薯3~4块,休眠期短,耐贮藏,一般每亩2000公斤,高产可达3000公斤。
块茎淀粉含量15%,粗蛋白质含量2.25%,每l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3.62毫克,还原糖含量0.177%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
植株抗病毒性强,无花叶病毒病,感染卷叶病毒,较抗疮迦病及螨类。
6、克新1 号株型开展,分枝较多,株高70厘米左右,茎绿色,复叶大,叶绿色,生长势强。
花冠淡紫色,花药黄绿色无花粉,雌雄蕊均不育。
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多、中等深。
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休眠期长,耐贮藏。
食用品质中等,淀粉含量13%~14%,粗蛋白质含量0.65%,维生素C 14.4毫克/100克鲜薯,还原糖0.52%。
植株抗晚疫病(块茎易感病),高抗环腐病,抗Y病毒和卷叶病毒病,较耐涝。
一般亩产约1500公斤,高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
7、黑佳丽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株丛繁茂,株型高大,生长势强。
株高60厘米,茎粗1.37厘米,茎深紫色,横断面三棱型。
主茎发达,分枝较少。
叶色深绿,叶柄紫色,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
薯体长椭圆形,表皮光滑,呈黑紫色,乌黑发亮,富有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