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39.64 KB
- 文档页数:5
山梨酸的研究进展王天航(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市100023)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梨酸的理化性能,生产方法,分离与检测方法,并阐述了其实际应用。
关键词:山梨酸;性质;生产;分离与检测;应用1引言山梨酸又名花椒酸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保鲜剂,是毒性最低的食品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作为不饱和酸,也可用于树脂、香料和橡胶工业。
2理化性质山梨酸( Sorbic Acid)化学式:化学名:2, 4-已二烯酸或2-丙烯基丙烯酸, 分子式:C6H8O2 ,俗名花楸酸或清凉茶酸。
是一种分子结构特殊的不饱和有机酸类不饱和六碳酸, 呈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 无味、无臭, 沸点228℃, 熔点130~135℃, 闪点127℃,对光、热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其饱和水溶液pH值为3.6。
山梨酸是属于酸性防腐剂,防腐效果受pH影响,其抗菌力是由非解离分子的作用。
因此,在食品中至少应保持10%-30%的非解离分子。
pH 值愈低,防腐能力愈强,宜于在pH 值为5-6 以下范围内使用。
对霉菌、酵母、好气性细菌和丝状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比杀菌作用强,但对厌气菌和嗜酸乳杆菌无效。
山梨酸的防腐原理是它能与微生物酶系统中的巯基(-SH)结合,形成共价键,使其失去活力,破坏许多重要酶系,从而抑制微生物增殖和防腐作用。
山梨酸的化学反应活性高, 易于进行加成、卤代、加氢、氧化、酯化、脱羧及共聚等多种反应。
3合成与生产方法主要合成和生产方法有以下几种:3.1巴豆醛和丙二酸法[1]这是最早合成山梨酸的方法。
该法采用毗吮做溶剂, 将丙二酸和巴豆醛混合加热4-5h, 缩合后再冷却、酸化、脱梭, 得到山梨酸。
该法收率32%左右, 若用丙二酸钙代替丙二酸,可以提高收率。
该工艺流程简单, 产品易分离, 但收率低,另外由于所用原料丙二酸的生产三废污染严重, 价格贵。
3.2巴豆醛和乙烯酮法该法是在三氟化硼等催化剂的作用下, 巴豆醛和乙烯酮在0度下反应, 生成己烯酸内醋,再经硫酸水解得到山梨酸。
乳酸菌发酵液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从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可知,微生物是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
为了防止食物变质,生产企业会在食品中广泛使用化学防腐剂和杀菌剂。
化学防腐剂既方便又有效,但它同时会带来药物残留、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因此使用受到限制。
天然防腐剂具有抗菌作用强、安全无毒、热稳定性高、可生物降解、用途广泛等优点,正在逐渐取代化学防腐剂。
其中,乳酸菌发酵液是乳酸菌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含多种抗菌成分,可避免或消除食品表面的致病菌,延长食品保质期,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因此,乳酸菌发酵液可替代化学防腐剂起到食品保鲜的效果,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总结了乳酸菌发酵液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实例,为乳酸菌发酵液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液;乳酸菌发酵液;保鲜引言微生物仍然是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
目前,广泛应用的化学消毒剂和防腐剂是解决食品贮藏保鲜中疾病的主要手段。
化学消毒剂具有方便、高效的特性,但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因为伴随着对致病细菌、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耐药性,引起了食品安全问题,损害了人体健康。
天然防腐剂因其抗微生物活性强、安全、无毒、热稳定性强、可降解性强、作用广泛,逐渐呈现出替代化学防腐剂的趋势。
乳酸菌(LAB)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它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代谢物形成乳酸。
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人体中,种类繁多,其中大约有200种:乳杆菌、乳球菌、拟青霉菌等。
近年来,乳酸菌作为研究热点,对肠杆菌中酶的产生和抑制进行了相关研究。
乳酸菌抗微生物活性的研究非常广泛。
由于真菌的危害和广泛分布,大部分集中在抗真菌活性和霉菌毒素的吸入上。
一些科学家还研究了对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细胞基因的抑制作用。
大多数用于抑菌实验的乳酸菌菌株都是从传统发酵中分离出来的,如酸奶、咸菜和库姆酒。
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各种物质,包括乳酸、乙酸、甲酸、丙酸等酸性物质、过氧化氢、双乙酰和多肽物质。
动物源性食品中甲醛的检测及研究陈振彪,陈仁熙,段 誉,李 霓,邱险辉,张秀芹*(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01)摘 要:目的: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甲醛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对市售动物源食品中甲醛暴露情况进行初步排查。
方法:样品经蒸馏、2,4-二硝基苯肼衍生、二氯甲烷萃取、净化、旋蒸等前处理,用甲醇溶解上机检测;对市售动物源性食品进行检测,初步评估其安全风险。
结果:甲醛在0.1~10.0 m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在0.1 mg·kg-1、0.2 mg·kg-1、1.0 mg·kg-1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0.3%~99.5%,检出限为0.1 mg·kg-1。
市售动物源食品甲醛检出率为2%~8%。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是对现有检测标准基质不符的有利补充。
根椐排查结果,市售鸭血、毛肚等动物源食品有一定的甲醛暴露风险。
关键词:甲醛检测;液相色谱法;风险评估Detection and Hazard Analysis of Formaldehyde in Food ofAnimal OriginCHEN Zhenbiao, CHEN Renxi, DUAN Yu, LI Ni, QIU Xianhui, ZHANG Xiuqin*(Centre Testing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Shenzhen 518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formaldehyde in food of animal origin was established by ultra-high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he exposure of formaldehyde in food of animal origin was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Method: The samples were treated by distillation, derivatization of 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extraction of dichloromethane, purification, spin steaming, etc. The samples were dissolved in methanol and tested by machine. Conduct testing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oods of animal origin for initial assessment of safety risks. Result: Formaldehyde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0.1 mg·L-1 and 10.0 mg·L-1,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greater than 0.999.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80.3%~99.5% at 0.1 mg·kg-1, 0.2 mg·kg-1 and 1.0 mg·kg-1 supplementation levels,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1 mg·kg-1. The formaldehyde detection rat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nimal food is 2%~8%.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easy to operate, highly accurate and widely applicable, and is a favorable supplement to the existing detection standard matrix does not match.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uck blood, tripe and other animal-derived foods have a certain risk of formaldehyde exposure.Keywords: formaldehyde dete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risk assessment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材新鲜程度、食材的口感等要求不断提高,许多不法商家使用禁用的防腐剂处理食材,如甲醛等,以保持食品外观新鲜,有更长的保质期,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1]。
肉类食品配料夸 由.囊鼻监 MEAT INDUSTRY 2018年第1O期
总第450期
香辛料对烧鸡中腐败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陈佳丽 王可 赵敏 皮钰珍 , 1.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 2.沈阳禾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l 10000
摘 要 市售烧鸡货架期短,化学防腐剂添加量超标,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性。实验以真空包装的 烧鸡为研究对象,从烧鸡中分离、鉴定出腐败茵,筛选出对该腐败菌有抑菌效果的香辛料.并确定所用香辛料的最 小抑茵浓度(MIC)。结果表明:引起烧鸡腐败的菌种主要是蜡样芽胞杆菌和产黄青霉菌.对产黄青霉菌抑菌效果 较好的香辛料分别为迷迭香、小茴香、大蒜,MIC分剐为0.7 mL、0.8g/mL、0.7g/mL;对蜡样芽胞杆菌抑茵效果较 好的香辛料分别为八角、迷迭香,MIC分别为0.8∥mL、0.4g/mL。该研究对开发无化学防腐剂、安全、货架期长的 绿色休闲烧鸡类制品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烧鸡腐败菌 香辛料最小抑茵浓度
Study on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pice on spoilage bacteria in roast chicken CHEN Jiali.WANG ICe,ZHAO Min。PI Ynzhe/t Abstract The saled roast chicken had short shelf life,and the addition amount of chemical pre— servative was over standard,and the edible safety was seriously affected.Vacuum packaging roast chick— en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poilage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roast chicken. Spices that had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the spoilage bacteria were screened out,and the minimum inhibito— ry concentration(MIC)of the spices selected was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ins CaH— sing roast chicken corruption were mainly Cerea spore bacilli and Penicillium chrysogenum.The spices that had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were rosemary,fennel and garlic,and the MIC was 0.7 g/mL,0.8 mL,and 0.7 g/mL,respectively.The spices that had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Cerea spore bacilli were aniseed and rosemary,and the MIC was 0.8 g/mL and 0.4 g/mL,re— spectively.This research had a goo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eisure roast chick— en products without chemical preservatives,and it was safe,and it had long shelf life. Key words roast chicken;spoilage bacteria;spice;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食品防腐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重要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度不断提高,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成为了公众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防腐剂的重要性和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进行评价。
食品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在食品工业中,防腐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肉类、蔬菜、水果、饮料等多种食品。
然而,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的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酶联免疫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食品基质和不同防腐剂种类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
本文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三种食品:饮料、果酱和罐头,对其中的防腐剂含量进行检测。
实验材料包括样品采集工具、实验器材和试剂、色谱柱、标准品等。
实验步骤包括样品预处理、萃取、定容、进样、分离、检测等。
实验条件包括流动相配比、柱温、流速、检测波长等。
所选取的三种食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苯甲酸和山梨酸两种防腐剂;从含量数据来看,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最高,果酱次之,罐头最低;对比国家标准限值(GB 2760-2014),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均符合标准,果酱中苯甲酸含量超标,罐头中山梨酸含量超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所选三种食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防腐剂,其中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果酱中苯甲酸含量超标,罐头中山梨酸含量超标。
建议食品生产厂家在使用防腐剂时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避免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也应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中的防腐剂含量,合理选择食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五种常见防腐剂的同时检测技术。
食品科技乳酸菌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探析王 富(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 要:乳酸菌作为一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在食品防腐中具有显著优势。
本文在对乳酸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对乳酸菌在食品防腐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主要体现在其可以通过生成有机酸和细菌素来抑制腐败菌生长。
乳酸菌在食品防腐中的具体应用中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联合其他方法综合应用,后者可以取得更好的食品防腐效果。
关键词:乳酸菌;有机酸;细菌素;食品防腐Applic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Food PreservationWANG Fu(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 Chengdu 610000, China)Abstract: As a natural biological preservat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food preservative. Based on the overview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food preservation,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its ability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spoilage bacteria by producing organic acids and bacteriocin.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food preservation, it can be applied alone or combined with other methods. The latter can achieve better food preservation effect.Key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organic acids; bacteriocin; antiseptic agent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食品健康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肉类研究6年第期总第3期肉类研究w w w .c m r .c n ME AT RE SEARC H2008.7二氧化氯对动物性食品的影响及应用夏 玲(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6)摘 要: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快速的广谱杀菌剂,1996年GB —2760已将稳定态C l O 2列入食品添加剂中作防腐剂,使用范围为果蔬保鲜、鱼类加工,但是在其他动物性食品中的应用却很少。
本文主要综述了二氧化氯的性质、作用机理、安全性、对动物性食品的影响及应用等。
关键词:二氧化氯;动物性食品;杀菌防腐剂E ff ect and A ppl i cat i on of C hl ori ne D i oxi de on A ni m al -der i vedF oodXiaLi ng(Southwest Universit y,College of Food Science,Chongqing 400716,China)A bst r act :St abilized chlorine dioxide is a kind of new,efficient ,safe,quick and wide ant isept ic.I n 1996,GB —2760t akes stabilized chl orine dioxide int o food addit ive as ant im icrobial pres ervat ives.The using scope is ant isept ic on fruit s and veget ables,and fish processing.But in anim al -derived food,t he applicat ion is s o lit tle.This paper int roduces the propert ies,functional m echanism ,safet y,effect and applica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on anim al-derivedfood.K ey w or ds:Chlorine dioxide;Anim al-derived food;Ant is ept ic agent中图分类号:T S 2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08)07-0062-03二氧化氯(Chl or ine Di oxid e,Cl O 2)是一种消毒剂。
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安全性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班级:XXXXX学号:XXXXX姓名:XXXXX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XXXXX XXXXX摘要:介绍了食品防腐剂的抗菌、抑菌机理,对其分类和功能作用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广泛存在的防腐剂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防腐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防腐剂;作用;安全性食品工业已成为我国目前农产品增值、积累发展资金、实现工业化的支柱产业。
食品, 尤其是密封包装的现代食品, 在长时间贮存或长途运输中, 发生霉烂变质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
食品腐烂变质后, 人们常见到的是产气、变酸、变臭、长毛等等, 这些现象都是食品在微生物侵染下产生的[1]-[5]。
食品防腐剂是应食品防腐的需要而生,伴随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它是指用于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主要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变质,提高保存性,延长食用价值而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繁殖的作用。
其使用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改善食品风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延长食品的储存期。
以目前我国年使用10万吨化学合成防腐剂为例,平均按1‰添加剂量计算,每年可使1亿吨食品免于腐败变质;平均每吨食品按3000元计算,直接经济价值达3000亿元,而这仅仅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可见目前食品工业是离不开食品防腐剂的[6]。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也可以看到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一些厂家对食品防腐剂的滥用给人们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也因此越来关注食品中添加了什么防腐剂,这些防腐剂的安全性如何。
因此正确认识食品防腐剂的作用及安全性是相当重要的。
1 食品防腐剂的抗菌、抑菌机理食品防腐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由微生物繁殖等引起的变质。
按照防腐剂抗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性质,可将其大致分为具有杀菌作用的杀菌剂和仅具抑菌作用的抑菌剂。
杀菌或抑菌并无绝对界限,同一物质,浓度高时可杀菌,而浓度低时只能抑菌;作用时间长可杀菌,作用时间短则只能抑菌;对一种微生物具有杀菌作用,而对另一种微生物可能仅有抑菌作用[7]。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抑菌特性研究进展吴小勇 曾庆孝 阮征 张立彦(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州510640) 摘 要: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食品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还对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
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抑菌,防腐保鲜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Xiaoyong Wu,Q ingxiao Z eng,Zhen Ruan,Liyan Zhang(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Foo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of Tech.,Guangzhou510640)Abstract: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 and its a pplication in food preservation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Moreover,th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and the effect factors of chitosan were com pletely discussed.K ey w ords:Chitin,Chitosan,Antimicrobial activities,Preservation0 简介甲壳素是可以再生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有机物,估计每年的生物合成量达100亿吨[1]。
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聚糖,由于存在自由氨基,其溶解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大大改善,表现出比甲壳素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主要有:食品防腐保鲜、酒类除浊和果汁的澄清、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水净化等。
Fereidoon Shahidi 等综述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这方面的应用[2],宋清华等也有类似的介绍[3]。
·综述与专论·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 BULLETIN2011年第 3期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宫晓静1, 2吴燕燕1(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广州 510300; 2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201306摘要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抑菌广谱 , 稳定性高 , 且对生物体本身无害 , 其应用日益引起大量研究者的关注。
综述了抗菌肽的几种类型、抑菌机理 , 介绍了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抑菌机理结构活性食品保鲜Review on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Preservation of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Marine InvertebratesGong Xiaojing 1,2Wu Yanyan 1(1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 Guangzhou 510300;2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 Shanghai , 201306Abstract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marine invertebrates are wide bacteriostatic , high stability and harmless to organism.Sotheir applications have attracted large researchers ’ attention day by day.Reviews on the several types ,mechanism of antimicrobial , the updated research progress , actual problem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marine invertebrates were elu-cidated.Key word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marine invertebrates 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Structure Activity Food preservation收稿日期 :2010-09-14基金项目 :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计划项目 (070121,ZDXM20100005 作者简介 :宫晓静 , 女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 ; E-mail :xiaojinggong@163.com 通讯作者 :吴燕燕 , 女 , 研究员 , 研究方向 :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 ; E-mail :wyy1028@tom.com 抗菌肽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 是一类抗菌活性肽的总称。
肉桂醛的研究进展
周明;陈征义;申书婷
【期刊名称】《经济动物学报》
【年(卷),期】2015(19)1
【摘要】综述了肉桂醛的来源、理化性质、制备方法、抑菌与抗病毒抗肿瘤等积极作用、在人类和动物以及食品与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总页数】6页(P1-5,15)
【作者】周明;陈征义;申书婷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广州市信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063;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双金属催化剂用于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合成肉桂醇的研究进展 [J], 蒋莉敏;魏作君;刘迎新
2.肉桂醛选择性加氢的研究进展 [J], 王单;刘通;肖瑞;刘世成;张春雪
3.天然防腐剂肉桂醛传递载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进展 [J], 陈帅;高彦祥
4.肉桂醛的调味、保鲜及稳态化研究进展 [J], 陈帅;高彦祥
5.肉桂醛在食品活性包装中的抗菌应用研究进展 [J], 李青青;刘桂伶;任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白凤菜总黄酮应用于天然防腐剂的可行性Abstract:With the?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the demand of safe natural preservatives on food is increasing. Man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s in our country have antiseptic effect,the herbs with medicinal and edible function are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We discuss the total flavonoid of Gynura formosana kitam is suitable for natural preservatives,for Gynura formosana kitam is one of the herbs with medicinal and edible function,has a lot of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and richs in flavonoid which has antiseptic effect.Key Words:natural preservativ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s;gynura formosana kitam;total flavonoid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广谱、安全、高效防腐剂的研发。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向“绿色”和“天然”等方向转变,因此,天然、安全的防腐剂的研究开发就成为必要。
我国拥有悠久的中医药历史,中草药资源丰富,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及其提取物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抑菌防腐功能,其使用的安全性也已充分得到证实。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应用研究一、引言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质量、保持食品稳定性、延长食品保质期等目的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健康影响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并对其应用研究进行分析。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根据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别,常见的包括色素、防腐剂、增稠剂、甜味剂等。
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三、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是确保其安全应用的重要环节。
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毒理学评估和暴露评估两个方面。
1. 毒理学评估毒理学评估主要研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评估。
毒理学评估需要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获得可靠的毒性数据。
2. 暴露评估暴露评估是评估人群在正常饮食情况下对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
通过收集人群日常饮食数据,结合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使用水平,计算人体对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进而评估其安全性。
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1. 滥用和超量使用一些食品生产厂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滥用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长期暴露于高剂量的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相互作用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毒性增强或削弱。
需要对食品添加剂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安全使用。
3. 个体差异每个人对食品添加剂的耐受性不同,有些人可能对某些食品添加剂过敏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使用标准和警示标签。
五、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为了提高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理应用,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
1. 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更安全、更高效的新型食品添加剂。
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成分一直是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领域。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天然产物的抗氧化作用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抗氧化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螯合金属离子等,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包括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天然产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抗氧化作用机制以及抗氧化活性成分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本文也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了解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产业界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种类与来源天然产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丰富多样的化合物集合,其中包括许多具有显著抗氧化活性的成分。
这些抗氧化成分在保护生物体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来源的简要概述。
植物界是抗氧化活性成分的主要来源之一。
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如儿茶素、黄酮醇、异黄酮等)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和茶叶中。
这些化合物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活性和螯合金属离子等方式发挥抗氧化作用。
植物中的酚酸类(如没食子酸、香草酸等)和多酚类(如单宁、原花青素等)也是重要的抗氧化成分。
动物界同样富含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
例如,海洋生物中的海藻多糖、甲壳素等被认为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性能。
同时,一些动物体内合成的抗氧化肽和小分子物质,如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也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来源。
一些真菌和细菌能够合成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类黄酮、多酚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一、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应用ε-聚赖氨酸(ε-PL)作为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因其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热稳定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聚赖氨酸对于大多数G+、G-细菌、真菌及某些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一)ε-聚赖氨酸的安全性ε-PL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小鼠急性口服毒理学研究表明ε-PL无毒性,细菌恢复突变测定表明ε-PL无致突变性。
Hiraki等人在小鼠灌胃实验中发现,食物中添加高达20000ppm 的ε-PL对小鼠生长并无明显副作用,ε-PL对于小鼠繁殖、神经胶质和免疫功能、胚胎和胎儿发育、后代的生长及其胚胎和胎儿发育无毒性。
14C-标记的ε-聚赖氨酸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研究(ADME)表明,ε-聚赖氨酸在肠胃中的吸收极差,经168小时的排泄,放射性全部消失。
通过自动放射能照仪观察,ε-聚赖氨酸在各组织和器官中没有积累。
1989年日本Chisso公司首先用生物技术方法工业生产聚赖氨酸,从1989年起聚赖氨酸允许在日本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劳动和福利部现有食品添加剂名单),以后韩国也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在日本,ε-聚赖氨酸在多种食品如米饭和面条的防腐方面,具有长期安全使用的历史。
例如,将ε-聚赖氨酸以1000—5000ppm的浓度喷雾或浸泡鱼片或寿司,在许多传统日本食品中ε-聚赖氨酸用量达500ppm的浓度。
另外,日常消费的食品如米饭、面条原汤、其他汤料、面条和炒菜通常含ε-PL10—500ppm。
ε-PL还用于Sukiyaki (日本牛排)、土豆沙拉、蒸蛋糕、卡士达酱的防腐。
2004年,ε-PL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米饭和寿司的防腐,推荐用量为5—50ppm。
(二)ε-聚赖氨酸的适用范围ε-PL用于食品防腐时,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食品添加剂配合使用。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甘氨酸、酒精、醋、磺酸月桂脂。
复配使用可大大提高ε-PL的防腐性能。
例如,当ε-PL 与甘氨酸复配用于浓缩牛奶的防腐时,可观察到协同抑菌效果,使添加到食品中的防腐剂的总量得以降低。
食品生物防腐剂——抗真菌乳酸菌研究进展程璐;缪铭;张涛;江波;沐万孟【摘要】抗真菌乳酸菌是一种食品生物防腐剂.人们已将大量的乳酸菌抗真菌代谢产物,例如环二肽、苯乳酸、蛋白质化合物,以及3-羟基脂肪酸等从乳酸菌中成功分离了出来.文中总结了关于抗真菌乳酸菌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其作为生物防腐剂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0(036)009【总页数】5页(P129-133)【关键词】乳酸菌;生物防腐剂;抗真菌活性;代谢产物【作者】程璐;缪铭;张涛;江波;沐万孟【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无论是酵母菌还是霉菌,通过食物传播的这类真菌都能够使储存的食品发生严重的变质,而且霉菌还可能产生损害人体健康的霉菌毒素,例如:黄曲霉毒素、棒曲霉素、单端孢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等。
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天然安全、适用性广且性能稳定的生物防腐剂。
乳酸菌是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随着对抗真菌乳酸菌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已将大量的乳酸菌抗真菌代谢产物,例如环二肽、苯乳酸、蛋白质化合物以及3-羟基脂肪酸等从乳酸菌中成功分离了出来。
文中对抗真菌乳酸菌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其作为生物防腐剂应用的广泛前景。
霉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食品腐败菌,这些食品包括发酵的乳制品、干酪、面包,以及贮存的农作物和饲料(例如干草和青贮饲料)等。
据估计,每年由于真菌的污染,会造成5%~10%的世界粮食减产。
在西欧,每年仅霉菌对面包的破坏,估计就会造成超过2亿英镑的经济损失。
专论综述中国食品添加剂ChinaFoodAdditives
141
动物性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田影,金莉莉,王秋雨3(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沈阳 110036)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然食品防腐剂一般是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直接分离提取的,具有防腐作用的一类物质,具有资源丰富、抗菌性强、水溶性好、安全无毒、抑菌谱广等优点,近年来成为食品保鲜防腐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
目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实际使用并不多,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与开发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5
种动物性来源的抑菌物质,阐述了它们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理化性质、抑菌机理和应用现状,并针对天然食品防腐剂在研究和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关键词:天然食品防腐剂;动物性;抗菌机理;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S20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09)05-0141-05
Researchprogressofnaturalfoodpreservativesfromanimalsource
TIANYing,JINLi2li,WANGQiu2yu3(LifeSchoolof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036)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andgrowingconcernonhealth,people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onfoodsafety.Naturalfoodpreservativesareaclassofantimicrobialmaterials,directlyextractedfromplants,animalsandmicroorganisms.Naturalfoodpreservativeshavetheadvantageofabundantresources,strongantimicrobialactivity,water-soluble,non-toxic,andwideantimicrobialspectrumarebecomingaresearchhotspotfo2cusinrecentyears.However,naturalfoodpreservativeshavenotbeenwidelyusedyet.Thenaturalproperty,antibacte2rialmechanismandapplicationofthefivekindsofanimalantimicrobialmaterialswerereviewedinthisarticle,andtheirfuturedevelopmentandproblemsencounteredinusewerealsodiscussed.Keywords:naturefoodpreservative;animalsource;mechanismofantimicrobialactivity;futuredevelopment
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和贮存过程中,会因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因素引起腐败变质。在食品工业中,通常采用在食品中加入化学防腐剂的方法来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但化学防腐剂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1]。为此,人们将目光转向了能够抑制食品致病菌和腐败菌的天然材料上,一般是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直接分离提取出的,具有防腐作用的一类物质,是天然的食品防腐剂。本文综述了动物性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抗菌机理、种类、应用,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
收稿日期:2009-05-16 3通讯作者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编号:05L149)。作者简介:田影(1985-),女,硕士研究生,从事食品保鲜研究。中国食品添加剂ChinaFoodAdditives专论综述
142
1 动物性天然防腐剂的特点及其抗菌机理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水溶性好、安全无毒、抑菌谱广等优点,在人体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不影响消化道菌群,不影响药用抗菌素的使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同一般食品防腐剂相似。它可以通过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系统,直接迅速地破坏依赖于膜结构完整性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细胞及细胞器,并可导致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诱导微生物自溶;也可以通过作用于遗传物质或使遗传微粒结构改变引起抑菌作用;还有一些是通过作用于酶或功能蛋白,使他们功能发生变化而发挥灭菌防腐作用。另外,天然食品防腐剂也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导致能量物质ATP和还原物质NAD亏缺,合成代谢受阻,活性的动态膜结构不能维持,代谢方向趋于水解,最后产生细胞自溶。由于天然食品防腐剂是生物体提取物,这些物质更容易进入微生物细胞,导致膜通透性增加和能量代谢系统破坏,因而能迅速抑制微生物的活动、生长和繁殖[2]。
2 动物性天然防腐剂的种类及应用211 溶菌酶(Lysozyme)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最初是由Fleming1922年在人的唾液、眼泪中发现,后来发现在蛋清、哺乳动物组织和分泌液、植物和微生物中都有溶菌酶的存在。溶菌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碱性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最稳定。在pH3时,能耐受40min的100℃高温,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耐热性较差[3]。按作用微生物的不同可将溶菌酶分为3大类:细菌细胞壁溶菌酶、酵母细胞壁溶菌酶和霉菌细胞壁溶菌酶。溶菌酶能选择性地分解微生物细胞壁,主要分解靶点是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它能够切断N-
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之间β-1,4糖苷键。经过溶菌酶作用后,微生物细胞因渗透压不平衡而引起破裂,从而使得微生物细胞的内溶物渗出导致细胞死亡。因此溶菌酶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起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不大。
作为一种存在于人体正常体液及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溶菌酶对人体完全无毒、无副作用,且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所以是一种安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溶菌酶作为食品防腐剂常用在低度酒、香肠、奶油、糕点、面条、饮料、乳制品中。有研究表明溶菌酶可用于蛋糕的防腐,延长蛋糕的贮藏时间[4]。212 鱼精蛋白(Protamine)鱼精蛋白是一种多聚阳离子肽,主要存在于各类动物的成熟精巢组织中,与核酸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核精蛋白的形式存在。鱼精蛋白在中性和碱性的条件下,显示出很强的抑菌能力,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210℃条件下加热1h仍具有活性。鱼精蛋白对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菌、霉菌、芽孢耐热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等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目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多为酸性防腐剂,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防腐效果不理想,所以鱼精蛋白拓宽了防腐剂的使用范围。鱼精蛋白抑菌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5]:
(1)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是由于其分子中存
在着大量精氨酸,精氨酸中带正电荷的胍基能与细胞壁肽聚糖的负电荷产生静电作用,从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2)鱼精蛋白可以使细胞质膜形成通道或较
大的孔洞,引起细胞内必要化合物的渗漏,从而破坏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电子传递系统和物质转运系统,摧毁细菌跨膜的物质运动,使整个细胞处于代谢瘫痪状态;
(3)鱼精蛋白能够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鱼
精蛋白抑菌机制很有可能不是单一因子的作用,
而是几个机制联合发挥作用。鱼精蛋白用作食品防腐剂具有广谱抑菌活性、高安全性、高营养性、强耐热性、且无臭无味、在中性和碱性范围内有较强的抑菌能力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天然防腐剂。在牛奶、鸡蛋、布丁中加入鱼精蛋白可延长其保存期。鱼精蛋白与其它天然添加剂配合使用,抗菌效果更为显著,适用的食品防腐范围也更广。213 抗菌肽(AntibacterialPeptides)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普遍存在于各类生物体专论综述中国食品添加剂ChinaFoodAdditives
143
中,是其免疫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好、在生理条件下多数带正电荷、广谱抗菌等特点[6]。它们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某些真菌、原生动物和一些耐药性细菌具有杀灭作用,而对真核细胞基本不起作用。它的出现,为人们寻找理想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提供了新的领域[7]。抗菌肽根据来源不同分为植物类抗菌肽、昆虫类抗菌肽、两栖类抗菌肽、动物源性抗菌肽等,根据结构不同分为两性分子α-螺旋的抗菌肽、含二硫键的抗菌肽、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及富含甘氨酸的抗菌肽等[8]。抗菌肽的确切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不同类别抗菌肽的抗菌机理可能不一样。研究认为,抗菌肽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来发挥抗菌效应。抗菌肽可通过其正电荷与细菌细胞膜磷脂分子上的负电荷形成静电吸附而结合到质膜上,然后通过多个抗菌肽分子间相互位移、聚合形成跨膜离子通道,造成细菌胞内离子大量流失,细菌不能保持其正常渗透压而死亡;也有一些抗菌肽是通过影响膜的能量转运和代谢,损害呼吸链的功能而杀死细菌[9]。抗菌肽由于其分子量较小、热稳定性强、水溶性好、无免疫原性、对人无毒副作用、广谱抗菌性、有些甚至对病毒和肿瘤细胞均具有抗性等特点,在食品工业领域逐渐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新疆家蚕抗菌肽用于番茄汁的防腐,在相同的杀菌时间条件下可降低杀菌温度,在工业化生产中可大大降低生产动力成本[10];从吉林林蛙干皮中纯化得到的抗菌肽对香肠、草莓均具有较好的防腐保鲜效果[11]。也有研究表明,由鲜牛蛙皮经浸提、分离、纯化得到的蛙皮抗菌肽冷冻干品,对低温火腿肠制品具有明显的防腐作用[12]。214 蜂胶蜂胶是工蜂在杨、柳、桦、栗和桉树等植物的幼芽或树皮等处采集的树脂,并混入蜜蜂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花粉等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混合物。蜂胶不溶于水,微溶于松节油,部分溶于乙醇。其成分中含有树脂及树香胶、蜡、香精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抑制和杀死细菌、病毒等作用[13]。此外,蜂胶还含有甾类化合物、多种氨基酸、脂肪酸、酶类、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因此,蜂胶可作为一种生物保鲜剂在食品的防腐保鲜中应用。蜂胶的抑菌作用是多种成分协同的结果。其抑菌机理在于,一方面蜂胶液是良好的成膜剂,
形成的薄膜不但可以减少病源生物的侵染,而且可阻碍果蔬内部与外界气体交换,抑制果蔬呼吸、降低新陈代谢、减少果蔬表面水分蒸发,因而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和品质的下降,起到了防腐保鲜的作用[14]。另一方面,蜂胶对各种细菌、真菌、病菌和原虫都具有抑制和消灭能力。蜂胶除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的抑菌效果外,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功能保健作用,如蜂胶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15]。因此,蜂胶在食品的防腐保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蜂胶在禽蛋、水产品、肉制品、乳制品和水果保鲜中都具有较好的效果[13]。215 壳聚糖(Chitoson)壳聚糖即脱乙酰甲壳质,又称甲壳素,它是从虾壳、蟹壳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壳聚糖具有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等特点,属于天然、环保和安全型食品添加剂[16]。壳聚糖在我国已作为增稠剂应用于食品工业,由于其呈现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作为天然生物防腐剂在食品防腐等领域得到应用。壳聚糖作为食品防腐剂具有以下几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