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动力专业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5.79 MB
- 文档页数:4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r/n(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四年工学学士学位/r/n本专业以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并兼顾微电子技术在机械行业应用的工科专业。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r/n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理论及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机、电、计算机结合的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现代柔性加工系统的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r/n专业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材料与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程、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机电控制基础与系统、工程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
/r/n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试与信息处理实验,现代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机械系统传动实验,机电一体化实验,机械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机械系统动力学综合性能实验,数控加工实验。
电工、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r/n 【相关文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本科)/r/n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r/n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一、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工学)。
二、专业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方向。
三、本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与机器的组成原理、运动分析方法、力学分析方法及电气控制原理,各种机电产品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与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与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机器人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使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当代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很大发展。
如今,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正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加速高技术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主要支撑,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迅速发展的关键技术。
计算机技术引入机械领域,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深刻变化。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设计技术,使设计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最优化;微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机电产品的一体化,出现了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机器人、微型机电系统等;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使机械制造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设计制造的结合;机器的设计与运行过程的紧密结合,可以对机电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销售过程、安装与运行过程实现综合的自动化控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础。
机械工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其他技术及行业的发展。
专业机械知识点总结一、介绍机械是一门研究物体的运动、形变、力学特性以及其他相关特性的学科。
它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动力学、控制理论等内容。
机械工程师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如汽车、飞机、船舶、机床、电机等。
机械知识点是机械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加工、机械制造、流体力学、热力学等方面。
二、机械设计作为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机械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满足给定要求的机械设备,并且能够制造、使用和维护。
机械设计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等力学性能。
掌握材料力学知识可以帮助机械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计算零件的强度和刚度。
2.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研究构件内力、外力和变形之间的关系。
机械设计师需要掌握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知识,以便设计出结构稳定、强度满足要求的机械结构。
3.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离合器、制动器等。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计算方法和选择原则。
4.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流体压力传递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应用广泛。
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参数选择。
5.工程制图工程制图是机械设计必备的技能,它包括平面图、剖面图、三视图、立体图、装配图等。
机械工程师需要能够根据图纸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加工。
三、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通过切削、磨削、冲压等方法对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
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切削原理切削是机械加工的主要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镗削等。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切削原理、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等知识。
2. 磨削工艺磨削是用磨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包括平面磨削、外圆磨削、内孔磨削等。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磨削原理、磨削参数、磨削液等知识。
3. 冲压工艺冲压是通过金属板材的冷冲、热冲或热成型等方法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篇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一、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工学)。
二、专业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方向。
三、本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与机器的组成原理、运动分析方法、力学分析方法及电气控制原理,各种机电产品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与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与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机器人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使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当代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很大发展。
如今,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正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加速高技术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主要支撑,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迅速发展的关键技术。
计算机技术引入机械领域,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深刻变化。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设计技术,使设计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最优化;微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机电产品的一体化,出现了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机器人、微型机电系统等;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使机械制造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设计制造的结合;机器的设计与运行过程的紧密结合,可以对机电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销售过程、安装与运行过程实现综合的自动化控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背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指围绕机械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机械结构、机械原理、机械动力学等基础知识,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的学科专业。
这一专业领域涉及到了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与科学基础知识的结合。
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生需要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具备工程实践操作的能力。
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动态,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具备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机械设备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他们可以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就业,也可以在科研院所、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同时,随着制造业的自动化转型,这一专业的毕业生还能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领域,将为社会工程技术发展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
这一专业的学科背景离不开先进的技术、科学和工程知识。
在机械设计制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等多个工程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他们将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设计机械零部件、机械系统,并且探讨如何将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到这些机械设备中。
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学生将学习控制理论、电子技术、信号处理、传感器与执行器等相关内容。
他们将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PLC编程、传感器应用、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日益普及的智能制造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也在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习者需要不断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掌握多种领域的技术和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篇一、基础知识1. 请简要介绍机械原理的基本内容。
2.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3. 简述机械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4. 举例说明运动副、机构、系统等基本概念。
5. 解释什么是运动分析、受力分析。
6. 简述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内容。
7. 举例说明什么是弹性力学、塑性力学。
8. 解释什么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
9. 简述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内容。
10. 举例说明什么是热处理、表面处理。
二、机械设计1. 请简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
2. 解释什么是设计计算、结构分析。
3. 简述机械设计中的常用计算方法。
4. 举例说明机械设计中的常用材料。
5. 解释什么是强度、刚度、稳定性。
6. 简述机械设计中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法。
7. 举例说明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传动设计方法。
8. 解释什么是机械传动、减速器。
9. 简述机械设计中的运动设计方法。
10. 举例说明机械设计中的自动控制设计方法。
三、机械制造1. 请简要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
2. 解释什么是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基本工艺。
3. 简述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
4. 举例说明机械制造中的数控加工、模具设计等先进技术。
5. 解释什么是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
6. 简述机械制造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7. 举例说明机械制造中的生产管理、工艺流程。
8. 解释什么是自动化、智能化制造。
9. 简述机械制造中的环保、节能措施。
10. 举例说明机械制造中的新材料、新工艺。
四、机械测试与检测1. 请简要介绍机械测试与检测的基本内容。
2. 解释什么是力学测试、电学测试、光学测试等。
3. 简述机械测试与检测的基本方法。
4. 举例说明机械测试与检测中的常用仪器、设备。
5. 解释什么是可靠性、寿命、耐久性。
6. 简述机械测试与检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7. 举例说明机械测试与检测在产品设计、生产中的应用。
8. 解释什么是机械故障诊断、预防性维护。
9. 简述机械测试与检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
机械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一、机械工程专业背景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涉及设计、分析、制造和维护机械系统的工程学科。
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将学习有关机械结构、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工程实践中所需的技能。
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工科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系统性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向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设计与制造、热能与动力、流体与空气动力学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以便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
具体的培养方向会根据学校和课程的有关设置而有所不同。
三、机械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情况1. 工程力学:在学习工程力学课程时,学生将学习到平衡力、运动力、力的传递以及杆件、摩擦等相关知识,这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
2.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了解到材料的强度、刚度、断裂行为等性能指标。
3. 动力学:动力学是机械工程的重要课程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到刚体的平面和空间运动、动量定理、功和能量等相关知识。
4. 热力学:热力学课程会让学生了解到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以及常见热力循环等相关内容。
5. 流体力学:在学习流体力学课程时,学生将学习到流体的性质、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等内容,这对于学诞辰后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课程主要包括工艺装备、过程控制、自动化技术等内容,这对于后续学习和工作非常重要。
7.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生将在学习中掌握到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8. 制造工程:制造工程课程包括加工技术、装配技术、工艺设计等内容,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到常见加工方法、工艺流程等相关知识。
以上是对机械工程专业的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内容简介课程中文名称:机械系统动力学课程英文名称:Dynamics of mechanical system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及职称(3名以上):开课学期:学分:总学时: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内容简介(400字以内):本课程介绍机械系统中常见的动力学问题、机械动力学问题的类型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讲述刚性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机构惯性力平衡的原理与方法;含弹性构件的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含柔性转子机械的平衡原理与方法;含间隙副机械的动力学;含变质量机械系统动力学以及机械动力学数值仿真数学基础以及相关软件的仿真实例讲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系统的角度和动力学的观点了解机械产品动态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当前机械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机械多刚体动力学进行复杂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与综合运用机械弹性动力学和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各类典型机构进行弹性动力分析及综合,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杨义勇.机械系统动力学.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陈立平,张云清,任卫群等.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应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徐业宜.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4.蒋伟.机械动力学分析.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5.邵忍平. 机械系统动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唐锡宽,金德闻.机械动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机械系统动力学课程英文名称:Dynamics of mechanical system学分和学时分配:教学目的: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分析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当前机械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机械多刚体动力学进行复杂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与综合运用机械弹性动力学和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各类典型机构进行弹性动力分析及综合,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