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1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逐题解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鸟tún(______)目(2)chánchú(______)(______)(3)xié(______)带(4)潮xī(______)(5)领yù(______)(6)yǎn(______)射(7)二氧化guī(______)(8)排chì(______)【答案】(1).(1)臀(2).(2)蟾(3).蜍(4).(3)携(5).(4)汐(6).(5)域(7).(6)衍(8).(7)硅(9).(8)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臀,蟾。
2.找出每组字形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写入括号(1)(______)A.尘埃B.至密C.繁盛D.熔化(2)(______)A.膨胀B.陨石C.流逝D.砥达【答案】(1).(1)B(2).(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词语意思选择正确字形,正确书写汉字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致密:形容某一事或物精致紧密。
3.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1)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1)褶皱____________________(3)追溯____________________(4)劫难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fèng;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2).(2)zhě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周南.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蒹葭》)③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⑦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①在河之洲(2).②蒹葭苍苍(3).③漏断人初静(4).④气蒸云梦泽(5).⑤两鬓苍苍十指黑(6).⑥青山横北郭(7).⑦只有香如故(8).⑧清晨入古寺(9).(2)城阙辅三秦,(10).风烟望五津。
(11).与君离别意,(12).同是宦游人。
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同步检测题及答案解析一、字词书写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盏.(_______)登.时(_____)糜.子(_____)油馍.(______)脑畔.(______)眼眶.(_______)二、选择题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
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已经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古今家风的一种生动的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门风,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②⑤③①B.④①②⑤③C.④③①②⑤D.④①③②⑤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B.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C.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
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答案】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寻病终寻向所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
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
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
A.“诎”,通“屈”;B.“有”通“又”;C.“衡”,通“横”;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时间的脚印》练习题及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时间的脚印练习题1ﻫ。
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ﻫ踪迹( ) 腐蚀( ) 粗糙( )ﻫ龟裂() 砂lì()山lù( ) wéi()幕2ﻫ.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装置滴漏搬运磨损ﻫB。
裂缝堆积烘考陆序C。
扫帚浑浊湖泊沟壑D.低洼颗粒歪斜包裹3。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ﻫ(1)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 (2)根据计算,大约3 000至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 )ﻫ(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4。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ﻫB。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科学道理说得有声有色。
ﻫC。
本文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D.课文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能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
ﻫ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ﻫ笑,不苦口的良药ﻫ梁姗姗ﻫ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
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8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
第15课《庄子》二则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2019·河南三门峡市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怒:愤怒B.其翼若.垂天之云若:好像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徙:迁移D.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请简要写出本文的写作思路。
4.请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内容,简要说说李白借助大鹏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链接材料:《上李邕》(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答案】1.A2.乘着旋风盘旋而上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3.文章先写北冥之鱼由鹏到鲲的变化,然后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最后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4.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
(意思对即可。
)【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A.怒:振奋,这里是用力鼓动翅膀。
故选A。
2.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重难点词语有:抟(tuán):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3.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4__灯笼_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聆听时光的絮语,凝望流年的风景。
孤单落寞的季节,爱与温暖一直陪伴身边,留在心里。
岁月无悔,真情执着,懂得在心。
裁一朵季节的流云,剪几米(xī) __熙__暖的阳光,将唯美的思绪和内心暖(róng róng)__融融__的感动,镌刻在如歌的诗行里。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他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幸亏小李从中擀旋,才得以缓和。
B.心平才能气和,气和才能人顺,人顺才能做事。
我觉得要心平,就是要把欲望控制在一个自己能够驾驭的邻域内。
C.在这人们摩肩接踵的繁华都市,他心中却感到空落落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与惆怅。
D.诚信永不退色,她栖息在每一颗善良淳朴的心灵里,她播种繁衍在每一个踏实真诚的足迹里。
【解析】A项,“擀旋”应为“斡旋”;B项,“邻域”应为“领域”;D项,“退色”应为“褪色”。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 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
①所以,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②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③庙堂中、房宇外,处处都有灯笼张挂。
仔细推算,中国有灯笼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④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⑤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⑥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故灯意味着人丁兴旺A.③⑥①⑤②④B.①⑥③⑤②④C.③⑤⑥①②④D.①④⑥⑤②③【解析】③中的“处处”对应首句“息息相关”;⑥与①构成因果关系,①中的“口彩”对应⑥中的“人丁兴旺”;①中的“过去”和⑤中的“今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⑤中的“这种习俗”指代前文;②是在灯笼中突出“元宵节的花灯”的特殊地位,④承接“元宵节的花灯”加以展开。
《北冥有鱼》一、基础知识巩固,古诗文默写1.水击三千里, 。
2. 鲲之大, 。
3.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4.鹏之徙于南冥也,。
5.天之苍苍,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6.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前景广阔,鹏程万里,正如庄子《北冥有鱼》中所说“ ”。
7.《庄子·北冥有鱼》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 ,。
8.文中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
9.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10.文中写鹏鸟硕大无比的句子是: ,;。
11.鹏鸟能够从北冥飞到南冥凭借的是,;“野马”“尘埃”能够存在凭借的是。
12.《北冥有鱼》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
,。
13.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14.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借助鹏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15.《北冥有鱼》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做类比的句子是: ,,。
答案: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不知其几千里也3、鲲之大其翼若垂天之云4、水击三千里5、其正色邪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8、其翼若垂天之云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生物以息相吹1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1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1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真题演练阅读文段,完成5-8题(一)北冥有鱼(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56、翻译。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7、语段(一)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8. 语段(一)运用想象和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鲲鹏形体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时气势壮美的形象。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1.6一、积累运用(30分)很多人步履匆匆,忙忙碌碌,他们被功名利禄所束fù(),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物质财富。
在追逐的时候烦恼如杂草般丛生,不断为未来A.担惊受怕,却唯独忘了生命中那些最让人温暖、最让人感动的shùn()间!其实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烦恼,一切只不过是B.庸人自扰。
我们只要稍微停下脚步,就可以更好地珍惜生命本原的美丽,不为爱欲所炫.目,不为污秽所恶心,永远C.目空一切地看待生命,永远澄澈透明地看待世界。
那时候,你将发现,在人生的幽僻.处,细小处,都闪耀着D.五彩斑斓的光芒。
1.(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束fù() shùn间()炫.目()幽僻.()(2)下列短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担惊受怕B.庸人自扰C.目空一切D.五彩斑斓(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步履匆匆功名利禄停下脚步澄澈透明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全都相同。
B.在追逐的时候烦恼如杂草般丛生。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其实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烦恼,一切只不过是庸人自扰。
解说:这句话中的“烦恼”是形容词。
D.那时候,你将发现,在人生的幽僻处,细小处,都闪耀着五彩斑斓的光芒。
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不同的角度会带来别样的体验。
小说《社戏》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化身一滴水,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C. 诗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情怀。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回延安》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靠抱扑B.贴搂靠C.靠绕扎D.贴搂扑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诗人描绘团聚的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窑洞、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C.“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出来。
“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①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①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①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①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①我母亲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①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出光明了吗?①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色彩。
(3)中轩敞者为舱:为宫室、器皿、人物:4.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作者是按_____顺序来写的,先写核舟的_______面,次写它的______面;写正面,先写舟的_____部分,次写_______,最后写_______。
(2)“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_________ ”“________”。
左边的刻字出自《_____ 》,右边的刻字出自《__ 》。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____。
5.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尝贻余核舟一(赠)B.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C.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D.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经)6. 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A. 中轩敞者为舱B. 通计一舟,为人五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 不足为外人道也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本文属于事物说明文。
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 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 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8.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9. 文章介绍核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来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序加以颠倒。
为什么要这样写?10. 从全文看,核舟这个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11. 文章重点介绍了核舟的哪个部位?为什么要把它作为说明的重点?二、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同步练习题与答案第一课时一、填空:(1)本文选自( 清) 朝(张潮) 编辑的(《虞初新志》) 。
作者( 魏学洢),字(子敬),( 明末)(朝代)著名散文家。
著有(《茅檐集》)(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
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3)《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 贻(yí) 有奇(jī) 二黍许(shǔ)箬篷(ruò) 糁之(sǎn) 峨冠(guān) 多髯(rán) 、椎髻(jì) 篆章(zhuàn) 衣褶(zhě) 诎(qū)三、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解析】选D。
正确的停顿划分应为“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核舟记》第二课时一、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2.罔不因势象形3.盖大苏泛赤壁云4.为宫室5.尝贻余核舟一6.能以径寸之木7.篛篷覆之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0.石青糁之二、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4)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三、阅读第一、二段填空。
(1)文中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 ( )。
(2)表现原料小而题材广的句子是( ) 。
(3)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
四、问答题。
(1)第1段第一句话从哪些方面突出了“奇巧”二字?说明了什么?(2)文中第二段“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忌惮.(dàn) 垂髫皑.皑(kái) 戛然而止B.眺.望(tiào)喧哗驿.道(yì)草长莺飞C. 突兀.(wù)枯燥拾.阶(shí)出类拔萃D. 襁褓.(bǎo)寒噤沟壑.(hè)名附其实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震耳欲聋熠熠烁烁纷至踏来五彩斑斓B.前呼后应历历在目忧心肿肿目眩神迷C.怒不可遏穿流不息和颜悦色轻歌曼舞D.接踵而至漫不经心络绎不绝风云变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以后一个时期,她的学习成绩忽然特别好,简直出类拔萃....起来,分明是用了功。
B.也许他的这种讥讽的、不修边幅....的气派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他那堂堂仪表和魁伟身材的特殊魅力。
C.“孩子该穷养还是富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D.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大公无私....,是因为他有一颗为祖国为人民的赤胆忠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
D某市北运河畔桃花堤上的桃花竞相开放,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常。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卖炭翁》就是他的作品。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míng mèi,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接踵而至又匆匆离开,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嶂中一现尊容。
冰山是琼瑶仙境,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lièwén,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íng mèi(明媚)磅礴..(páng bó)熠.熠(yì)liè wén(裂纹)皱褶.(zhě)(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雾嶂”,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雾障”。
(3)选段中“接踵而至”的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踵”的意思是:脚后跟。
(4)选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隆冬将尽时各拉丹冬主峰的美。
2.关于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这幅书法作品题的是“颂江长”。
B.图中书法的字体是隶书,稳重大气。
C.该作品落笔轻重有序,整体美观协调。
D.作品中“颂”字的写法错误。
3.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为使游客文明赏花不伤花,景区要提高管理,通过人为引导和设置提示等方式营造出文明氛围。
同时,对恶意攀折花木、践踏花草的行为要予以劝导。
对拒不接受劝导的游客,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②因为景区花木属于公共资源,攀折花木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更影响他人观赏,理应受到相应处罚。
(1)第①句修改意见:搭配不当,应把“提高”改为“加强”(强化)。
(2)第②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把“损害了公共利益”与“影响他人观赏”调换顺序。
4.(2017·牡丹江)请根据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每一朵鲜花,都有结出果实的梦想;每一滴雨露,都有滋润大地的梦想;每一座高山,都有仰望星空的梦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行.(xíng)辈归省.(shěng)絮.(xù)叨挑衅.(xìn)B.亢.(kǎng)奋逻辑.(jí)闲逛.(guàng)旌.(jīn)旗C.踊.(yǒng)跃踱.(dù)步家眷.(juàn)脸颊.(xiá)D.欺侮.(wǔ)蓬.(péng)勃耳畔.(pàn)战栗.(lì)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2分)A.元霄大抵宽慰嘱咐B.松懈过隐懒惰回驳C.撺掇糜子慨叹蓦然D.褪色朦胧躁热斡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 选出与“愚公移山”同类结构的一项:()(2分)A.大江两岸B.温故知新C.学习计划D.襟怀坦白5. 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7.(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核舟记》——魏学洢——《聊斋志异》——明朝B.《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气象学家——江苏扬州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王选——当代毕昇——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法国作家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其名为鲲武陵人捕鱼为业 B.才美不外见见渔人C.安知鱼之乐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不知其旨也其真无马邪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语 文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找出语段中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古代多真男。愚公欲移山,始龀.( )之子跳往助之,而让两山一措朔东,一措雍南。周亚夫军细
柳,军吏gòu( )弓弩,让天子按pèi( )徐行。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上课了,正在打篮球的同学们戛然而止....。 B. 年近九旬的他,行将就木....,所以需要子女服侍他。 C. 向优秀的人才学习,你才有可能出类拔萃....。 D. 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廖俊波即使批评人时,也是和颜悦色....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使我对物候现象有了科学的认识。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下列括号中有关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州园林的设计绝不讲究对称。(句子的主干是:设计不讲究对称) B. 我难道还不能照顾自己么?(“难道”“还”在句子中做状语;“不能”做定语) C. 面对枝头美丽的花儿,请你手下留情!(本句为祈使句) D. 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句中的宾语是“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5.观察“汉字字体演变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演变有三个阶段: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从小篆变为隶书、从隶书变为楷书。 B. 从“车”“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形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C. 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D. 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书写流畅,点画连字,用笔灵活,连绵不断。 6.名著阅读,读完《寂静的春天》,请你写一段100个字左右的感慨。
7.综合性学习。
【新闻事件】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乘动车到成都看病,没有买到全程座位票。到达南充站后,老人被座位年轻的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希望座位主人和老人挤一挤,遭到拒绝。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的座位错了吗?” 【网友评论】悠然南山: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尊老敬老,一个老态龙钟,一个风华正茂,该不该让座,还用考虑? 成吉思汗:老人女儿的话太伤人了,让人难以接受。就算让座,也应该补足车票差价。 红豆南国:年轻人也不容易,和他们争什么?这么有孝心,带着妈妈去餐车消费嘛,那里有座位! 美丽人生:她早干什么去了?早点买票也不至于只买到半截座位票啊? 自由之声: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我看应该“多学学”的是她自己吧。 (1)简要概括网友对“动车拒让座”事件的主要态度及其理由。 (2)网友“自由之声”认为应该“多学学”的是老人的女儿。阅读材料,说说老人女儿应该学什么。(给出两条建议即可) (3)针对网友“悠然南山”的评论,以“不忘初心”为网名写一则跟帖,谈谈你不同的看法。 8.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9.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渐行渐远的村庄》,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根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温暖的胸膛吗? 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和月亮。 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撅着小嘴来喝。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颜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 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12. 结合原文,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13. 文章写到乌鸦、虫子、猫头鹰等生物有什么作用? 14.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中“这样的村庄”指怎样的村庄? 15. 文章中作者一再提到“月亮”这一意象,有何作用? 16. 阅读全文,体会“渐行渐远的村庄”的含义。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面小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池非不深也 ④委而去之 18. 翻译: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9. “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A. 正确的道理 B. 统治的方法 C. “地利”与“人和” D. 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 2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二)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2. 这首诗叙述了什么? 23.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作文(50分,其中书写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