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集约化穴盘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59.34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第7期
茄子集约化穴盘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吕从海 ,胡永军。,肖万里
(1.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山东寿光262700;2.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山东寿光262700
3.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摘要:介绍茄子穴盘嫁接育苗的生产设施、用料、砧木和接穗的选择、播种、嫁接技术、嫁接苗的管理以及病
虫害防治等。该技术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茄子穴盘嫁接苗生产。
关键词:茄子;穴盘;嫁接育苗
1穴盘的选择
茄子砧木播种选择50%穴标准育苗穴盘,接穗播种选
择lo5 ̄L穴标准育苗穴盘。
2基质
2.1 基本要求
基质容重o.3~o.5 g/cm。,总孔隙度65%左右,通气
孔隙度l5%~20%,CEC 6~15 meq/1O0 ml,持水力100o/0
~l20%,pH值5.5~6.2,无病原菌、虫卵和有害物质。 2.2基质原料
配制基质宜选择草炭、蛭石和珍珠岩。草炭直径
1~8 mm,蛭石直径1~3 mm,珍珠岩直径3~5 mm。 2.3基质配比
结合育苗季节,根据不同原料特性确定各原料的配比。
—般高温季节育苗时,草炭:珍珠岩:蛭石为6:3:1(体积比), 而低温季节育苗时,其比例宜为5:4:l(体积比)。1 m 基质
JJ ̄Jq-P20 一K20为20—20—2啪 I生复合肥 口宝力丰)1 kg。
混配基质时加水使其含水量达 ̄U60%。基质的营养水平宜
为:N 60-80 mg/kg,P205 20-40 mg/kg,K2O 50-
100 mg/kg,中微量元素适量。EC值小于1.5 ms/cm。 3消毒灭菌
(1)保护设施消毒灭菌:整个保护设施使用前要用高锰
酸钾+甲醛消毒,按2 000 in 棚室标准,用1.65 kg甲醛加
入8.4 l 开水中,再加入1.65 kg高锰酸钾,产生烟雾,
封闭48 h打开,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2)拌料场地消毒灭
菌:拌料场地使用前宜使用高锰酸钾2 000倍液、或70%甲
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洒灭菌。(3)穴盘和用具消
毒灭菌:穴盘和其他用具使用前用高锰酸钾2 000倍液浸
泡10 min,清水冲洗干净,晾干。(4)基质消毒灭菌:在混
配基质时或基质加水时加入杀菌剂,l m 基质加入50%多 菌灵可湿性粉N2oo g。
4品种选择
4.1砧木品种选择
选用砧木嫁接亲和力强、与接穗共生性好,且抗茄子
根部病害(根结线虫病、枯萎病和黄萎病)、对接穗果实品质
第一作者简介:吕从海(1968--),男,农艺师;从事设施蔬菜
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 影响小,种子繁殖系数高、符合市场需求的砧木品种,主 要用野生茄子,如‘托鲁巴姆’、 ‘粘毛茄’等。
4.2接穗品种选择
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适合相应茬口保护地栽培要求,
产量高,抗病强的品种,如‘布利塔’、 ‘爱丽舍’、 ‘利箭。
5播种
5.1播种期确定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不同栽培方式及育苗手段确定播
种期。冬春季节砧木播种比接穗提早35~40 d,夏秋季节
提早30~35 d。 5.2砧木种子催芽
‘托鲁巴姆’种子用10~200 mg/kg的赤霉素液浸泡
24 h。捞出后在25~30 ̄C条件下催芽。6~7 d开始出芽,
85%种子露白后播种。 5.3接穗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晾晒3~5 h后可直接播种l未包衣的种子宜
精选后,先烫种后拌种,即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保
持温度并不断搅拌种子15 min,再使其温度自然下降到
25~30℃,浸泡4~8 h,沥干水分,用50o/0福美双可湿性粉
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播种,每100 g种子用药2 g。
5.4装盘、压穴
将备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用刮平板从穴盘的一端向 另一端刮平,使每个穴孔基质平满。用压穴器对准每个格
穴的中心位置均匀用力压下,使每个穴孔中央形成深
0.5 cm的播种穴。
5.5播种
砧木播于50孔穴盘,接穗播于lO5 ̄L穴盘。逐穴播种,
每穴播种1粒种子,种子位于穴孔中央。播种后覆盖,低温
季节宜用蛭石覆盖,高温季节宜用珍珠岩覆盖。覆盖后再用
刮平板刮平。将覆盖好的穴盘置于苗床上,浇水,并浇透。 5.6接穗播种后催芽
低温季节宜在催芽室内催芽。将穴盘交错码放在隔板
上,控制温度在25~30V之间。待5%的幼苗长出时将全部
穴盘移到苗床上;高温季节宜在苗床上遮阳催芽。将穴盘 整齐排放在苗床上,盖一层地膜保湿,控制环境温度在
25~30 ̄C之间,当5%的幼苗长出时,揭去地膜。催芽过程 中,每天抽查穴盘2次,检视穴盘内湿度及种子的萌发情
况。必要时调整穴盘位置。
一1
27— CH l NESE HORT l CULTURE ABSTRACTS
6嫁接前苗期管理
6.1 浇水
要根据基质湿度、天气情况和秧苗大小来确定浇水量。
穴孔内基质相对含水量一般在60%~100%波动,不宜低于
60%,更不宜等到秧苗萎蔫再浇水。阴天和傍晚不宜浇水。
秧苗生长初期,基质不宜过湿,子叶展平前尽量少浇
水;子叶展平后供水量宜少,晴天每天浇水,少量浇水和
中量浇水交替进行,秧苗2叶1心后,中量浇水与大量浇水
交替进行;需水量大时可以每天浇透。
在遵循浇水的原则前提下,高温季节浇水量加大甚至
每天浇2次水,低温季节浇水量减小。灌溉用水的温度宜在
20℃左右,低温季节水温低时应当先加温后浇施。 6.2施肥
砧木或接穗子叶完全展开时开始施肥,以氮肥浓度为
指标施肥浓度,为50~75 mg/kg,每周2~3次;从子叶完
全展开到真叶生长阶段,该浓度为100~150 mg/kg,随水
施用。一般可选择氮磷钾20—20—2O复合肥与14-0-14复合
肥交替施用。高温期灌水频率高,肥料浓度要低,低温期
灌水频率低,肥料浓度可以适当提高。 6.3温湿度及光照
(1)环境温度调控:育苗室内温度白天维持在24~30℃,
夜间l6~18℃。砧木或接穗2片子叶展平后逐渐降低温度,
白天20~25℃,夜间16~18℃。(2)空气湿度:保护设施内 空气湿度宜保持在5&/o~75%。(3)光照调控:高温季节中午
强光时,使用遮阳系统减弱光照;低温季节可经常擦拭采光
面或张挂反光幕增加光照。连续阴天时可启用补光灯补光。
7嫁接
7.1嫁接时期
当砧木株高12~15 cm,具有4~5片真叶,接穗品种
苗高8~10 cm,具有3~5片真叶,茎粗均达到2~3 mm 时,为劈接最佳嫁接适宜期。嫁接前1 d砧木和接穗的穴盘
都浇透水,叶面喷50%百菌清1 000倍液。选择晴天,在散
射光或遮光条件下嫁接。
7.2嫁接方法
用刀片去掉接穗幼苗根部,地上部保留顶部1~2片真
叶,同时,在砧木2~3片真叶之间用刀片平向切断,去掉
砧木真叶和子叶,在中间位置用刀片垂直向下切入深度为1 CI'D_
的切口;在接穗1~2片真叶下方切断,再将其茎端削成
1 cm的楔形,迅速插入砧木切口中,并用嫁接夹沿切口方
向夹紧即可。注意砧木与接穗的真叶方向呈十字形分布。
整盘苗嫁接完毕立即排列到苗床,盖好薄膜保湿。
8嫁接苗管理
8.1 湿度
嫁接苗床下部地面充分浇水,苗床密闭,3 d内不宜放 风,保持95%以上的空气湿度,薄膜下附着水珠为宜。3 d
后,上午进行揭膜通风,并及时进行再盖膜保湿,揭膜从
苗床两侧开始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逐渐增加通风换
气时间和换气量。通风期间要通过向苗床地面浇水保持较
高湿度,嫁接苗不再萎蔫可转入正常管理。湿度控制在
一1 28— 60%~70%左右,环境条件达不到要求时,可用加温降湿设
备保温降湿。
8.2温度
嫁接苗伤口愈合的适宜温度是24~26℃,前6~7 d嫁
接苗白天应保持25~26℃,夜间20~22℃,7 d后伤口愈
合,嫁接苗转入正常管理,白天温度25~30℃,夜间18~
25℃。环境条件达不到要求时可用降温或增温设备调控。
8.3光照
在保湿膜上覆盖黑色遮阳网。嫁接苗前3~4 d,晴天 可全日遮光,阴雨天时可只盖薄膜保湿,以后逐渐增加早、
晚见光时间,缩短午间遮光时间,直至完全不遮阳。
8.4肥水管理
嫁接苗不再萎蔫后,转入正常吧水 视天气l状况,1~2 d
浇1遍肥水,可选用N-P O5一K O为19-19—19的全溶性全营
养肥料,以氮肥浓度为指标,施肥浓度为120-160 mg/kg。
8.5株型调控
茄子幼苗生长快,易徒长,可视幼苗大小喷施50%矮壮 素水剂1 000~1 500倍液,每穴盘喷施7~8 ml。高温季
节育苗时,第1次用药后48 h再喷1次。
8.6其他管理
及时剔除萌芽,去除不定芽,保证接穗的健康生长,
去除时切忌摆动接穗。嫁接苗定植前5~7 d开始炼苗。主
要措施有:加大通风、降低温度、减少水分、加大穴盘间
距,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出苗前喷施1遍杀菌剂。
9成苗标准
依育苗季节不同,冬春季苗龄为60~70 d,夏秋季苗
龄50~60 d。品种纯度≥98%,茎秆粗壮,节间短,株高
12~15 cm,茎粗3~4.0 mm,达4~5片真叶。叶片浓绿,
无病虫害,嫁接口愈合完好,根系将基质紧紧缠绕,形成
“抱团”,从穴盘中拨起时不会出现散坨现象。
10病虫害防治
苗期常见病害为猝倒病、立枯病、茎基腐病等;常见
害虫有粉虱、蓟马等。
1O.1 农业防治
育苗期间适时适量喷水,阴雨天尽量不喷水,以保持温 室内较低的湿度,可预防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10.2物理防治
将育苗设施所有通风口及进出口均设上50目的防虫网防
虫。在育苗设施内苗床上方50 cm处悬挂25 cm X 40 cm的涂
机油黄板诱杀粉虱、蚜虫等害虫,每667 挂3O~40个。
1O.3化学防治
(1)病害防治。一般于幼苗出齐后喷施25%嘧菌酯悬浮
剂1 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 ̄qsoo倍液、或96%恶霉
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以后5~7 d喷施1次,3%中生霉
素可湿性粉剂1 500倍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
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 ̄q6oo倍和70%链霉素可湿性
粉剂600倍混合液交替使用。(2)虫害防治。若发现粉虱、蓟
马为害,可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8%
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