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术概括

  • 格式:docx
  • 大小:987.17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回用技术

1.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以其极大的比表面积而对微量污染物有良好的吸附作用。污水在重力作

用下通过一定厚度的活性炭介质,去除水中臭味、重金属、溶解性有机物、放射性元素及消毒副产物等。但该技术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且活性炭在吸附一段时间后达到饱和,需进行清洗后才可重复利用。因此,该技术一般只作为微污染污水的预处理工艺或污水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工艺使用。

2.物理化学技术物理化学技术是当前最热门的中水回用技术之一。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

流程较短,设备简单,可间歇运行,无需污泥处理,管理维护方便,出水水质较高等优势;但也有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运行成本偏高等缺点。

3.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中水回用过程中,常规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并不多,因为其出水水质不易

达到回用标准,所以现在多采用生物处理法与其他技术联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及氧化沟、氧化塘等工艺。改良后的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有机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杂排水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中水回用工程,具有耐受击负荷、出水水质高、运行成本小、运行较为稳定、剩余污泥量少、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但因微生物生长对pH值、温度等的要求较高,应用该工艺时需注意将进水控制在微生物群落能够接受的环境条件下。

4.膜分离技术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5]。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能耗较低、无需添加任何药剂、SS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被视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且相较于传统分离工艺,该技术能够在常温下操作且无相变,出水水质高且稳定。但其缺点在于膜的生产技术要求较高,膜易被污染,不易清理,故工艺建设使用成本较高。因此,为推进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致力于解决膜生产及膜污染问题。

5.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处理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膜处理工

艺,它不仅可以利用膜自身的选择透过性将大分子物质过滤,而且可以利用依附在膜上的菌群使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得以分解。MBR处理工艺兼具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集膜分离、生物反应、好氧过程、曝气于一体,具有体积紧凑、结构合理、节省占地面积、运行管理简便、出水水质较高、受水力负荷变动影响小、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势。因此,该工艺在景区、公园、小区及工业园区的中水回用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6.人工湿地处理法相较于传统方法,人工湿地处理法具有工作效率高、运行管理方便、技术要求

低、投资成本小、可行性高等优点。且因人工湿地本身存在一定的景观价值和社会价值[6],故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法进行中水回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而且极其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根据近年来国家开展中水回用的具体工作情况来看,人工湿地处理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湿地占地面积较大、池底渗漏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出水水质受多种因素影响等。另外,受气候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植被生长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保证中水回用能够长期稳定进行。中水回用模式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提高污水回用率,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下面以部分区域中水回用工程为例介绍几种中水回用模式。

典型区域中水回用模式

1.集中居住区—以高校为例高校人口集中,污水排放量大且水质较高,是首选的中水原水;且高校建筑布局分区明显,排水自然形成水质分流,可实现分类回收处理。因此研究高校小区的中水回用模式

对节约水资源、提高污水重复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小区污水水源单一、水质较高,可回用于需非饮用水的各个区域。且因学校结构规划较为合理,污水管网相对完善,一般无需另建新的管道进行中水输送,节省了建设成本和收集管网费用。高校小区中水回用一般采用的方法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系统外,还有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等。具体处理时需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

2农村地区一些近郊的农村地区种植业、畜牧业发达,需水量大,可采用“灌溉回用”模式,将生活污水等经深度处理后输送到农田进行滴灌和喷灌。由于土壤和植物具有净化和过滤功能,再生水灌溉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重金属和生化需氧量等污染物的排放,防止水体二次污染;而且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一举多得。但是,污水中的重金属可能会破坏土壤和微生物的活性,且在进入食物链后,会形成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累积毒药。此外,氮磷等营养元素及致病细菌等也是需被监控的关键因子。因此,再生水灌溉应选取合适的水源,制定合理的监测调控手段,防止其对农田及附近水体的二次污染,避免污染物积累对人体造成毒害。

存在问题

1.公民意识薄弱由于知识宣传和政策推广力度不够,公众对中水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质疑,缺乏自觉使用中水的积极性。

2.投入资金不足中国中水回用资金多为国家、政府补贴,很少有私营企业投资。

3.城市建设结构不合理中国城市的建设很少考虑到中水分配问题。公用事业走廊留下的空间不足以容纳再生水分配管网,且改装费用昂贵,不利于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

4.政策法规缺乏一致性政府未对再生水的水质标准和价格、处理和生产能力、输水和配送方式作出统一规定,也未对用于监测和管理中水应用的现场操作手册等提出详尽要求。

污水回用主要有两种模式:集中处理回用模式与建筑中水回用模式。

集中处理回用是以城市末端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为水源,集中进行深度处理,达到相应的出水水质标准后,通过输配水系统直接送到用户。

建筑中水回用模式,顾名思义,与集中处理模式相比,是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分散式处理模式,指的是以大型商场、酒店、宾馆、住宅小区等的自排水为水源,通过独立的中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回用,处理后的中水主要用于冲厕、浇洒绿地、浇洒道路等。

污水回用的方式污水的回用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开放式回用是指沿着水体的上游和下游独立设置给水和排水系统,其中排水系统排入河流的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封闭式回用则是将部分污水经过处理后直接供给附近居民使用。目前所指的污水回用一般是指封闭式回用。

城市污水回用主要有选择式、分区式。

选择式回用是根据水质的差别进行选择性回用,一般会设置分质排水系统;

分区式则是根据城市不同的用地规划和用地水质的不同,实行各个区域分质给水。建筑内部的回用主要有单循环方式、小区循环方式和地区循环方式。单循环是指在单个建筑中安装污水的处理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