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20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5.82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20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 (总题数:30,分数:60.00)

1.关于血管性血友病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血管性血友病是由于因子ZX基因的合成与表达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B.血小板计数正常

C.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BT延长

E.APTT可延长或正常

解析:[解析] 血管性血友病是由于因子Ⅷ复合物中V WF基因的合成与表达缺陷导致V WF的质和量异常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2.血友病缺乏下列哪两种因子

(分数:2.00)

A.∨、Ⅷ

B.Ⅺ、Ⅷ

C.Ⅸ、Ⅷ√

D.Ⅸ、Ⅺ

E.Ⅷ、∨

解析:[解析]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因子Ⅷ和Ⅸ基因缺陷、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导致内源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3.下列检验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诊断价值,除外

(分数:2.00)

A.血小板数量减少

B.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少√

C.血小板寿命缩短

D.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或正常

E.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

解析:[解析]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

4.维生素K依赖因子为

(分数:2.00)

A.Ⅶ、Ⅸ、Ⅹ√

B.Ⅳ、Ⅸ、Ⅹ

C.∨、Ⅸ、Ⅹ

D.Ⅵ、Ⅸ、Ⅹ

E.Ⅷ、Ⅸ、Ⅹ

解析:[解析] 由于缺乏维生素K所引起的因子Ⅶ、Ⅸ、Ⅹ和凝血酶原缺乏,称为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

5.血友病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

(分数:2.00)

A.APTT延长

B.PT延长√

C.因子活性(Ⅷ:CIX:C)减低

D.因子抗原含量(FⅧ:Ag、FⅨ:Ag)可正常

E.排除试验可做BT、VWF:Ag检测及复钙交叉试验

解析:[解析] 血友病的实验室检查PT正常。

6.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对确诊比较有价值的是

(分数:2.00)

A.血小板计数及功能试验

B.骨髓象检查

C.病变血管免疫荧光检查√

D.纤溶试验

E.凝血试验

解析:[解析] 过敏性紫癜缺乏特异性检验结果。病变血管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A与补体复合物的颗粒沉积,此对确诊较有价值。

7.血小板黏附率降低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分数:2.00)

A.缺血性中风

B.心肌梗死

C.血常性血友病√

D.糖尿病

E.深静脉栓塞形成

解析:[解析] 血小板黏附功能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肾炎、动脉粥样硬化、肺栓塞、口服避孕药等;血小板黏附功能降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异常蛋白血症、MDS、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急性ITP常伴发的症状

(分数:2.00)

A.皮肤紫癜

B.发热

C.心律失常√

D.胃肠道出血

E.黏膜出血

解析:[解析] 急性ITP见于3~7岁的婴幼儿,紫癜出现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骤,常伴有发热、皮肤紫癜、黏膜出血和内脏(胃肠道、泌尿道)出血等,少数病例可发生颅内出血。

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主要是

(分数:2.00)

A.DIC

B.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异常

C.抗血小板自身抗体√

D.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

E.血小板生成减少

解析:[解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

10.维生素K缺乏和肝病导致凝血障碍,体内因子减少的是

(分数:2.00)

A.Ⅱ、Ⅶ、Ⅸ、Ⅹ√

B.Ⅱ、∨、Ⅶ、Ⅹ

C.Ⅲ、∨、Ⅶ、Ⅹ

D.Ⅳ、∨、Ⅶ、Ⅹ

E.Ⅳ、Ⅶ、Ⅸ、Ⅹ

解析:[解析] 维生素K缺乏和肝病导致凝血障碍,体内减少的因子是Ⅱ、Ⅶ、Ⅸ、Ⅹ。

11.关于过敏性紫癜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多发于中老年人

B.单纯过敏性紫癜好发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

C.单纯过敏性紫癜常呈单侧分布

D.关节型常发生于小关节

E.不会影响肾脏

解析:[解析]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其中单纯型紫癜好发于下肢、关节周围和臀部,关节型多见于大关节,肾型呈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表现为局灶性、节段性和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严重者可有高血压、少尿、水肿和肾功能异常。

12.下列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生成病理性凝血酶

B.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

C.多种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

D.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

E.纤溶系统被抑制√

解析:[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血小板,使BPC减少和功能异常,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使凝血活性减低。同时,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了继发性纤溶亢进。因此E选项说法错误。

13.关于心肌梗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是一种常见的动脉血栓性栓塞性疾病

B.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检验指标增高

C.生化酶学和血栓止血检测是诊断的金指标√

D.较有价值的观察指标是分子标志物检测

E.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增强

解析:[解析] 虽然生化酶学和血栓止血检测都很敏感,但心肌梗死的诊断往往需要患者病史的支持。心电图、心脏超声诊断和心导管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1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下列疾病,其中哪项不正确

(分数:2.00)

A.败血症

B.肌肉血肿√

C.大面积烧伤

D.重症肝炎

E.羊水栓塞

解析:[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严重感染(败血症、重症肝炎)、严重创伤(挤压伤、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广泛性手术(扩大根治术)、恶性肿瘤(广泛转移、AMLM3)、产科意外(羊水栓塞、胎盘早剥)以及其他疾病等。

15.DIC时血小板计数一般范围是

∙ A.(100~300)×109/L

∙ B.(50~100)×109/L

∙ C.(100~300)×1012/L

∙ D.(100~300)×106/L

∙ E.(100~250)×109/L

(分数:2.00)

A.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