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专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41
中专最后一学期学习计划作为一名中专学生,我深知最后一学期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决定着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程。
因此,我制定了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以求在这段时间里全力以赴,取得优异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标设定在这最后一学期,我希望能够达成以下几个目标:1. 考试成绩突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在每个科目上下一番功夫,加强自己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做到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和熟练运用。
2. 提高综合素质—在这个学期里,我不仅要重视学习成绩,还需注重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语言文化素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 提前规划未来—我也需要在这段时间内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包括升学、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以便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二、学习计划1. 学科学习计划(1)语文:每天背诵5篇课文及朗读,阅读一本文学作品。
(2)数学:每日刷题1小时,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攻克。
(3)英语:背诵单词30个,每天打卡听力练习。
(4)专业课:每周至少完成一份期末复习资料,针对课程重难点进行彻底的梳理。
2. 综合素质提高计划(1)每周选择一项手工技能进行学习,如插花、编织等。
(2)参加学校组织的辩论、演讲等活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每周至少读一本名人传记,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3. 未来规划(1)与老师、家长商讨未来的升学和就业计划。
(2)参加就业/升学咨询会议,了解行业动态和用人需求。
(3)了解相关技能培训课程,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时间分配在制定学习计划之时,我也明白时间分配的重要性。
因此,我会按照以下的时间规划来进行学习。
1. 早晨:7:00-8:00 背诵和朗读,进行晨读活动。
2. 上午: 8:00-12:00 上午课程及专业课学习。
3. 下午: 14:00-17:00 复习、整理笔记、练习等。
4. 晚上: 19:00-21:00 晚自习,进行功课复习和总结。
5. 晚上: 21:00-22:00 进行综合素质提高活动。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表达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1. 文章体裁: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论据和论证方法3.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速度,提炼信息,运用阅读技巧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1. 文章体裁:古文、诗歌、词2.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意境,鉴赏文学价值3. 教学难点:掌握古诗文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第三单元:写作训练1. 文章类型: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做到条理清晰、语言准确3.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和文采第四单元:口语交际1. 交际场景:日常生活、工作、社交活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技巧3. 教学难点:克服紧张情绪,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达意第五单元:语法与修辞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理解常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2.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语法和修辞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实例解析文章特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4.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五、教学时间安排第一单元:4课时第二单元:4课时第三单元:6课时第四单元:4课时第五单元:4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职业中专语文(基础模块上册)》2. 参考书目:相关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语法修辞词典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4.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阅读材料、教学视频、电子词典等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齐全,便于开展课堂教学;3. 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分享心得。
论中专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摘要] 作为中专语文老师,在新形势下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很好的融合应重点在“渗透”上下功夫,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关键词] 德育语文教学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文道统一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专语文的教学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
”作为中专语文老师,在新形势下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针对中专生应重点在“渗透”上下功夫,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呢?其原因有二:第一,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语文注重的是文道统一,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像政治课那样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它的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只能让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一点一滴地逐步加深和提高,与语文训练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
第二,由实施的对象所决定的。
中专教育实施的对象是中专生,他们有自身的特点。
中专生,许多是从初中毕业直接进入中专学校的,既不要担心升学与否的问题,也缺乏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他们对语文的认识比较模糊,认为语文是基础课,可学可不学。
要使他们接受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技能,尤其是接受语文中的德育因素,那就全靠语文教师手中那根“魔杖”了。
那么,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朴实语文教学,感悟百态人生摘要:语文教学是中专院校文化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普及语言知识,更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是促进学生正确感悟人生的助力剂。
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课程改革的争论时,怎样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用最朴实的语文魅力去感染学生则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尝试从情感渗透角度对中专语文教学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感悟能力近些年来,我国的中专教育在我国全面推进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促使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可以说,中专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主要体现在技能与实践能力方面,因此,多年来,文化课科目特别是语文的教学活动在某种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很难在培养学生方面大展拳脚,而仅有的教学时间里也是形式大于讲解,可以说语文教学已经丧失了其本身朴实、至真的教学理念,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讲解以及促进学生感悟人生、提高认识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然而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去专业过硬,更对学生的情商有着一定的要求,包括抗挫折能力与坚强的拼搏精神等等。
因此,我们必须要使语文重新回到朴实至真的教学轨道上来,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感悟百态人生。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激情来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激情对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如果缺少了教师的激情,那么本来就无法集中的课堂教学,会更加松散而缺乏魅力,这时就要涉及到教师激情的营造问题,教师产生教学激情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呢?首先就是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教师要运用这种感悟去解读课文,钻研教材,从这种情感出发去真正地走进作品,去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其次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生活的本身,要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炼人世人生的起落与美好;第三,教师必须要充满爱心,将语文教学变爱的教育,只有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增强自身的个人魅力,从而让学生爱上语文。
中专学校教学方案(精选5篇)中专学校教学方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省教育厅及本校教学工作为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选修模块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完成选修《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鉴赏》,选修课程《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与修改》。
诗词鉴赏重点在于掌握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散文教学重点是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和感人至深的表现技巧;选修单元的教学主要注意把握*的写作和字音字形。
三、情况分析1、教材分析: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选修教材的迁移、扩展与探究;写作上则要求学生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有见地的*,在四个方面上下功夫:缘事析理要深刻,讴歌亲情要充实,锻炼思想有文采,注重创新写新颖。
写作要求更高,既解决“写什么”,又指导“怎么写”,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本年级学生经过高中三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学习了必修1-5,因此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应该在继续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以高考为指导方向进行一定的备考训练。
2、学生分析:学生在现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课外迁移不够深,进入高二下学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
虽说经过一个半学年的学习,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比较被动,语文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整体阅读能力还可以,但学习习惯还不是很主动,上进心有个别同学不太强,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三、工作重点:1.抓好常规,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让集体备课落得更实。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
2.精心设计、科学实施高二下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提高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素养。
3.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继续探索“欢乐课堂”教学新模式。
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审美情趣”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培养途径方法和养成情况评价体系的研究①作者:率金飞于忠华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9期[摘 ; ; ; ; ; 要] ;针对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在知识方面进行提高,更需要在审美情趣方面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对“审美情趣”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内容进行阐述,同时总结“审美情趣”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方法和养成情况评价体系。
[关 ; ;键 ; 词] ;大学生;审美情趣;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68-01审美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知觉和审美情趣,对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其中审美情趣的培养是通向成材之路的桥梁,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而现如今的高职学生存在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不强,审美情趣低俗,审美观不正当的现象,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审美情趣培养途径和方法。
发扬美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素养,是我们当前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审美情趣”核心素养培养内容霍林姆斯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心念端正。
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低劣、庸俗、消极的审美情趣,只能降低乃至败坏人的道德情操。
”我们只有提高审美情趣,才能辨别美丑,才能塑造美的心灵,奉献美的产品,才能同一切丑恶现象做斗争。
抵制各种低劣消极、庸俗的风气对社会的污染。
审美情趣培养内容主要为大学生必要的艺术素养、对“美”的认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开阔视野,放松心情,陶冶学生性情,完善学生的人格。
二、“审美情趣”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加强学生审美情趣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
2024年中专自我鉴定毕业生登记表范本2024年中专毕业生自我鉴定登记表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籍贯:通信地址:联系电话:教育背景: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学制:入学时间:预计毕业时间:自我鉴定: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中专生,在学校的三年时间里,我积极参加各类课程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和实践成绩。
同时,我也在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
以下是我对自己在学业、实践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自我鉴定:学业方面:在学校的学业方面,我努力学习各门课程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老师的辅导,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
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课程和实习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
我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和学科竞赛,提高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方面:除了学业,我还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我通过实习、社会实践和实验课程的实践任务,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注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积极参加社团和志愿者活动,培养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
综合素质方面:在校期间,我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讲座,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我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事动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我也注重身体锻炼,参加了体育课程和校园运动会,保持了良好的体魄。
未来规划:作为即将毕业的中专生,我将继续提升自己的学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计划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争取获得更高的学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我也希望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实践所学,为社会作出贡献。
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签字:日期:2024年中专自我鉴定毕业生登记表范本(2)我自认为无愧于中专___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
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经济贸易技术学校)语文课程考核评价方案语文课程是中专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
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语文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评价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而保障语文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运用好语文教学评价手段。
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评价体系,力求做到将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尤其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
本评价体系分为基础知识、背诵篇目、口语交际、写作训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五大模块,采用平时分项目考核和期末试卷统一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期末试卷考核占总成绩的30%,平时分项目考核占70%。
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
它是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起奠基作用。
二、学情分析语文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基础差、态度不端正、自觉性差、缺乏自信心。
但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强,对活动参与热情高,语文老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以中职学生学情为出发点,一要设计出符合他们学习特点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夯实他们的基础。
二要以促进专业学习为基点。
语文对促进中职学生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要开展一些有益的语文活动,如朗诵、讲故事、表演、答辩、即兴演讲等,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要兼顾不同专业为落脚点。
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不应以统一的模式进行,应当各有偏重。
偏重是指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向专业“倾斜”。
四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支点。
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把语文知识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构架基础模块(语文上、下两册)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44学时,具体内容及课时如下:四、考核评价(一)目的和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中专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姓名:蔡继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指导教师:刘莉萱20040501论中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中文摘要 本文针对中专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淡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的忽视而出现的中职生综合素质低下的现状,从文学素养培养的角度,对中专语文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提出:中职语文教育要把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摆在突出位置。尤其是中职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予以高度关注。中专的语文教学,它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工具,它更应该密切注视中职生的精神成长,使中职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肩负起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这一特殊使命。基于这一点,本文从一直被忽略的中职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为切入点,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从典范理论教育思想的深度,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阐述了中职生文学素养培养的依据,从而从三个维度论述了提高中职生文学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策略,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也探索了中职语文教师自身与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中职生文学素养的有效培养是促进他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徐径,是促进中职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必要步骤。因此,中职语文教育强化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中职生文学素养论中职学生文学索养的培养Abstract At present culture and humane studie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re notpaid enough atention which leads to students' poor accomplishment on them.Basing its discussion on such a f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in both theory andpractice how to cultivat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culture and humanestudies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teaching. Arising of the problem: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Chinese educatinglanguage knowledge and concerning accomplishment should be paid equalattention. Especially the accomplishment in humane studies. In vocational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be taught how to usethe language as a tool, but be concerned in mental development, of which thelater insures students' high qualities in moral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ndprepare itself for the special task of cultivati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students' general accomplishment. Basing its interest in such a case, theignorance of cultivati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literatureaccomplishment, the paper presents Chinese teaching as the beginning tocultivat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literature accomplishment in 3respects, and its practical use, under the concerning educating theories ofMarx's and humanism. Also, it st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literature accomplishment and their cultivating students. A conclusion is,therefore, drawn that cultivating students' literature accomplishment is a mainapproach for their high quality morally, cultur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and anecessary step for their gener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literatureaccomplishment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s necessary and atask at pres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high schooleducation
〕lishment;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literature accomp
一11-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入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
邮编论中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引言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大会,号召人们学会关心,关心个人、他人、群体、全人类;关心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的生存环境;关心真理、知识、学习等生存技能及人道取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社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更能适应未来,适应社会,适应世界,在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教育的价值取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中基层技术人刁‘的后劲,关系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确定的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宽厚、综合素质高、具有卓越才干的专业人才。突出了质量要求与综合素质要求,在素质中,特别强调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中职语文教学应该认清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教育任务,应该义不容辞担负起培养中职生文化素质和提升文化品位的责任。语文课不仅仅是一门基础工具课,教给学生一些听、读、说、写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它还应该给中职生一些他们所必备的素质,那就是:中职语文教育要发挥语文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多重价值和综合功能,未雨绸缪,高瞻远瞩,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做人的基本原则和信念,筑起他们生命的底线,构出一座精神长城,并赋予学生的生命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亮色,给学生以文学的滋养,从而奠定他们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底气。避免因过分强调专业技术而导致中职生精神的异化,让他们真正实现做丰富的人、全面的人、有活力的人、和谐发展的人。 现代人缺什么,教育就应该教会什么,中职生缺乏什么,中职教育就应该培养什么,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这样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一、问题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论中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上的。”①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围绕加强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职业化素质。也就是说劳动者除了技能素质外,还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其中人文素质内含包括八个方面:健康人格、高创造力、主体意识、求实求真、乐于竞争与善于合作、个性和谐、乐观开放、热爱生活。这是一个越来越注重素质的时代,那么就要求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中职教育,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进行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快速实现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技能、高素质、高品位的中职教育。人刁’的培养目标,中职教育,只有从中职生发展着眼,才能使中职生真正立足于社会,有为于社会。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绝不能为了培养技术而忽视人的精神文化建设,淡化中职生人格的的完善、审美情趣的培养等而造成人的精神异化,这不是21世纪真正成功的中职教育.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功、成就、升迁等原因的85%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而仅有15%是由于我们的专门技术。这项研究不能不给我们启示,那就是: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教人专业技术,而不教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组织、对事业的正确态度,就是我们花费着90%的时间、精力、金钱来学习那15%的成功因素,而对于占85%的成功因素却未意识到,这是最大的教育失误。 中职的语文教育应为中职生素质培养做些什么?中职生在语文教育这块阵地炼就素质,提升品位了吗?中职生文学素质究竟怎样,文学修养怎样?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从2003年9月中旬开始,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吉林牧校(我所在的学校)近500名学生进行了文学素养情况的调查。 (一)、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的文学素养低下的程度令人担忧,这是一群远离文学滋润,远离书香的中职生,甚至可怜的文学储备己严重影响了他们心灵的发育,精神的成人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的心理素质及个性修养,在文学教育的黄金时期,在本来该是阅读名著的最佳阶段,他们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