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全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

近代人文地理学开山大师:卡尔·李特尔。

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德国

人文地理学创始人:拉采尔,区域学派代表人物:赫特纳,景观学派创始人:施吕特尔杜能首先创立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2)法国

人地相关论——维达尔·白兰士

(3)英国

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世培主张适应论。

(4)美国

片面接受环境决定论:森普尔、亨丁顿。巴罗斯把人文地理学成为人类生态学,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文化景观学派代表:索尔,区域学派代表:哈特向。

(5)俄国

在经济地理学内部形成两大学派,地理学派(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经济学派(费根、康斯坦丁诺夫)。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主要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研究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关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2、文化扩散

(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又分:1)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 3)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

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

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其他同学们翻阅29~35页,作简单了解)

基本理论

人地关系论:(1)环境决定论(2)可能论(3)适应论(4)生态论(5)环境感知论(6)文化决定论(7)和谐论

二十世纪有关学者对于人地关系的论述(阅读了解)

(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第三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同期内年平均人数×1000‰

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同期内年平均人数×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发展特征: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人口密度。

农业社会人口: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出生率及死亡率呈不断波动状态。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发达地区出生率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居高不下。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世界人口增长率在逐渐降低,但由于世界人口的基数巨大,世界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高低)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低低)的过渡。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2日本模式

3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4印度模式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不平衡(水陆、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

2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海岸、河岸)。人口分布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小。)(2)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3)历史、政治因素

人口迁移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

按其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按迁移时间分: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

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分: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

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七条迁移法则):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有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迁移倾向。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解释迁移的因素:1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2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冯杜能在孤立国中运用抽象法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按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将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分布的6个农业圈。第一带:自由农作带。第二带:林业带。第三带:作物轮作带。第四带:谷草农作带。第五带:三圃农作带。第六带:畜牧带。

农区:

城郊型,生产功能,农区农业,城市周围地区与城市有明显地域边界,生产功能,不完整的外向功能和生态功能,呈环状围绕城市,联系加强城乡二元分立。

都市型,城郊型农业,大都市及其城市化地区,经济,生态,观光休闲,文化,示范。块状或片状,城乡融合为一体。

相同点: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

都市型农业和城市园林绿化:

相同点,具有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等功能。

不同点,后者为公益事业性质,只提供景观或绿化等生态环境功能,前者有经济性,是在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基础上拓展,利用农业固有的生态环境功能和文化功能,更具活性。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工业区位论,是韦伯在1909年提出的。三个假定: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