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以及评价

  • 格式:wps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以及评价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中国有一次的历史性蜕变,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度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太快,形式也过于单一。

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从1953年起,在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是通过互助合作化的途径,逐步地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在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过程中,国家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创造了经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再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第二,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经过合作社的途径,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地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第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式,逐步地把以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人所以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建国以后,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则实现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谈谈家庭承包制与农业合作化的关系。

1.所有制的不同是两者最根本的首要区别。全国解放后,我们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1952 年以后我们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将生产资料的农民小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劳动群众的集体公有制。家庭承包制是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一种经营管理形式,即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进行独立的经营劳动。它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经营管理形式。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没有公有制的建立,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自然也就无所谓家庭承包的生产责任制了。

2.生产过程中经营管理上和产品分配上的区别。家庭承包制的“包”,是农户向集体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所以“包”是集体与农户之间的纽带。因此,“包”字本身体现了“统”(集体统一经营)和“分”(家庭分散经营)的结合,而且这里讲的“分”,又是存在于集体经济之中的分散经营,它是合作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而合作化时期及此前的个体经济,农户是在私有制土地上进行独立的经营劳动,根本不存在合作化经济的统一经营问题。在分配方面,家庭承包制不但坚持而且更有利于贯彻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原则。一是克服了人民公社时代那种“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弊端,体现了奖勤罚懒;二是更有利于兼顾国家、集体和生产者个人三方面的利益。用农民的话说,就是所谓“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而个体经济则是一种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小自由经济,自然无所谓按劳分配,更没有集体的提留,国家的计划任务也很难落实。3. 发展方向上也有区别。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由于性质不同,决定了它们一个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一个向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倒退。上述分析告诉我们,今天的家庭承包制与农业合作化时期(或这之前)的农村情况,不仅所有制根本不同,而且生产的经营管理、产品的分配和发展方向也是不同的,怎么能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改造前”呢?

并且今天允许私营经济发展不是否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没有错。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虽然相对封建的生产方式,它是先进的,但其本身除去雇佣剥削的固有特征外,还有许多先天不足,如规模小、技术落后、家族式行会式管理、寄生性等。这些不足,不仅严重制约了自身利益的发展,而且也阻碍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不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也是对其所具有的封建因素与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造。另外,我们今天研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要看到它在消灭雇佣剥削使工人成为企业主人方面的积极作用,还要看到它在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改善管理体制方面的积极作用。

2.允许私营经济发展与走回头路没有同一性。首先,今天与 50 年前的国情不一样。从政治上讲,新中国成立初,剿匪、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刚刚结束,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不但经常袭扰祖国大陆,还叫嚣反攻,可以说那时是天下初定。今天则是人民民主专政日益强大。从经济上讲, 50 年前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只占主导成分,今天,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不仅质上占主导,在量上也占优势,私人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只能是作为公有制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这样的国情决定我们不会、也不能走回头路。其次,允许私营经济发展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一个表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期,我们党凭据经典著作和苏联的经验,过分追求公有制的纯而又纯和“一统天下”,这样做的结果是没有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金来源,影响了劳动就业的门路。其根源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存在误解,忽视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今天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对国情有了准确的定位,对社会主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是对三大改造后期的偏差和问题的纠正,根本不是后者否定前者,它是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后一个阶段是在前一个阶段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再者,国家对私营经济(包括外资经济)制定了监督、管理措施,即国家通过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经营活动,并保护劳资双方的权益,使其有利于国计民生,因此,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担心“资本主义复辟”。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在中国破天荒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相媲美的历史壮举。完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首先使五亿农民和一千多万手工业的个体经济变成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土地私有变为劳动者集体公有。其次,经过公私合营,国家赎买了资产阶级的全部生产资料。变私有制为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根本变革,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故此,三大改造的胜利结束开创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时代,我国自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上层建筑的阶级基础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