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0-2011学年研究生
- 格式:pdf
- 大小:353.65 KB
- 文档页数:6
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研究生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注:1、未标明课程类型的均为专业选修课。
2、二外日语1班8B510,二外日语2班8B512,二外日语三班8B514,二外法语1班8B515,二外法语2班8B513,二外德国语8B517,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级MTI(英语口笔译)研究生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大连外国语学院2010级MTI(英语笔译)研究生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注:二外日语1班8B510,二外日语2班8B512,二外日语三班8B514,二外法语1班8B515,二外法语2班8B513,二外德国语8B517,二外俄语8A707,二外韩国语8B509, 二外西语8A707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研究生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注:1、未标明课程类型的均为专业选修课。
2、二外英语1班8B503,二外英语2班8B502,二外英语3班8B505,二外英语4班8B507,二外英语5班8B508,二外英语6班8B511大连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日语)研究生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注:二外英语1班8B503,二外英语2班8B502,二外英语3班8B505,二外英语4班8B507,二外英语5班8B508,二外英语6班8B511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研究生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2011级8B507注:二外英语1班8B503,二外英语2班8B502,二外英语3班8B505,二外英语4班8B507,二外英语5班8B508,二外英语6班8B511 2010级8B510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翻译硕士(MTI)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2011级 8B502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阿语研究生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2011级 8A709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研究生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注:二外英语1班8B503,二外英语2班8B502,二外英语3班8B505,二外英语4班8B507,二外英语5班8B508,二外英语6班8B511大连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研究生课程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注:1、《韩国传统文化研究》为外聘知名专家课,授课者为韩国成均馆大学名誉教授崔博光,于10月18日至24日集中一周上课。
2010-2011学年“宝钢”、“吴亚军”专项奖学金公示一、“宝钢”专项奖学金学校推荐特等奖人选:刘其军(材料学院研究生)优秀奖:王有江(教育实验学院本科生)朱延迪(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张菁芸(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吴宇昊(理学院本科生)胡琳梅(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于辉(机电学院研究生)严宇(动力与能源学院研究生)顾仁财(理学院研究生)二、“吴亚军”专项奖学金一等奖:龚思怡(航天学院本科生)魏志强(航海学院本科生)王冰旭(机电学院本科生)桑一男(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宋晓燊(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张韬(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刘其军(材料学院研究生)韩远飞(材料学院研究生)聂瑞(自动化学院研究生) NAQVI NAJAM ABBAS(国际教育学院)二等奖:王有江(教育实验学院本科生)姜杰出(教育实验学院本科生)李思怡(教育实验学院本科生)高雪(航空学院本科生)刘嘉妮(航海学院本科生)赵永志(机电学院本科生)朱延迪(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张菁芸(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吴佳斌(自动化学院本科生)李功波(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吴宇昊(理学院本科生)徐武峰(管理学院本科生)徐一鸣(人文与经法学院本科生)刘皎(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胡琳梅(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林晔(航空学院研究生)张胜敏(航天学院研究生)于辉(机电学院研究生)闫五柱(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研究生)严宇(动力与能源学院研究生)顾仁财(理学院研究生)姜碧强(理学院研究生)刘勇(人文与经法学院研究生)TETANG NKONG ALAIN RENAUD(国际教育学院)E.HASSOUNE(国际教育学院)三等奖:曾凡(教育实验学院本科生)王奥秋(教育实验学院本科生)袁媛(教育实验学院本科生)陶兆君(教育实验学院本科生)刘思宏(航空学院本科生)张瑾(航空学院本科生)张强(航空学院本科生)邹蕊璐(航空学院本科生)苏运德(航空学院本科生)丁瑞香(航空学院本科生)谭唱(航空学院本科生)金思雅(航空学院本科生)刘艺蕾(航空学院本科生)黄成鹏(航空学院本科生)张腾(航空学院本科生)王年华(航空学院本科生)郭昊(航空学院本科生)周俊杰(航空学院本科生)檀叶(航天学院本科生)刘涛(航天学院本科生)王忠宇(航天学院本科生)汤明杰(航天学院本科生)田园(航天学院本科生)周中凯(航天学院本科生)冯烨(航天学院本科生)李孟棠(航天学院本科生)李庠儒(航天学院本科生)王晓欣(航海学院本科生)孙朝晖(航海学院本科生)陶灿(航海学院本科生)白婷(航海学院本科生)陈诚(航海学院本科生)胡育菲(航海学院本科生)郑清景(航海学院本科生)杨玻(航海学院本科生)文俊(航海学院本科生)林飞(材料学院本科生)胡一鸣(材料学院本科生)杨祎(材料学院本科生)傅田(材料学院本科生)梁姗(材料学院本科生)唐晔(材料学院本科生)王悦存(材料学院本科生)文诗琦(材料学院本科生)张亚君(材料学院本科生)陈丰怿(机电学院本科生)冯建国(机电学院本科生)马悦(机电学院本科生)张中政(机电学院本科生)陈鼎(机电学院本科生)杨杰(机电学院本科生)王毅丹(机电学院本科生)钟尧(机电学院本科生)王攀(机电学院本科生)邹鹏(机电学院本科生)张皓(机电学院本科生)张如鹏(机电学院本科生)唐杰(机电学院本科生)姜景明(机电学院本科生)张小可(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张哲哲(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刘庆昌(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黄杰(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唐姚宏(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轩鹏(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李舒欣(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刘晓恒(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刘阳(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张北辰(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王俊琦(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邓小明(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孔晓治(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李庆熙(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马昊磊(动力与能源学院本科生)吴凯(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文潇凡(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赵杰(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姚远(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刘梦瑶(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郭文博(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韩刚(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董璞(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周颖(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梁慧剑(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赵伟(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韩闯(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王先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余英(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姜霞兵(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张树(自动化学院本科生)李嘉晖(自动化学院本科生)王君相(自动化学院本科生)赵亚琪(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唐丹丹(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冯冰(自动化学院本科生)贾音(自动化学院本科生)方学礼(自动化学院本科生)何重阳(自动化学院本科生)杨奔(自动化学院本科生)袁奕菲(自动化学院本科生)丛琳(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张庆超(自动化学院本科生)衡冬冬(计算机学院本科生)邬娜(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徐晓强(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王一光(计算机学院本科生)胥皇(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徐引擎(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樊博(计算机学院本科生)董钰山(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李晓宇(计算机学院本科生)齐文静(理学院本科生)郭锋(理学院本科生)开颜(理学院本科生)昝广涛(理学院本科生)李春梅(理学院本科生)景辰(理学院本科生)李若楠(理学院本科生)王亚婷(理学院本科生)孙令(理学院本科生)曾宇杰(理学院本科生)王慎强(理学院本科生)刘灿(理学院本科生)唐道胜(理学院本科生)周星伊(理学院本科生)曹斯民(管理学院本科生)宰德高(管理学院本科生)郝建梅(管理学院本科生)陈悦(管理学院本科生)李晓琳(管理学院本科生)张桑桑(人文与经法学院学院本科生)苏静(人文与经法学院学院本科生)董欣然(人文与经法学院学院本科生)李思思(人文与经法学院学院本科生)沈佩翔(人文与经法学院学院本科生)李怡鸣(人文与经法学院学院本科生)张雨晨(人文与经法学院学院本科生)赖盛章(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唐烨明(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吕斯陶(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张天一(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王正磊(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张逸飞(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周通(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李楚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尹龙祥(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张金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李盼(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韩朋城(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马西献(生命学院本科生)TONY MUTHOKA KIEMA(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MUHAMMAD FAIZAN KHAN(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李璐祎(航空学院研究生)何澳(航空学院研究生)马智(航空学院研究生)李洋(航空学院研究生)张晓燕(航空学院研究生)王珏(航空学院研究生)李经委(航空学院研究生)蒋汉杰(航空学院研究生)苑云霞(航天学院研究生)王国庆(航天学院研究生)石磊(航天学院研究生)蔡天星(航天学院研究生)李玮(航天学院研究生)黄桥高(航海学院研究生)邢蓉(航海学院研究生)顾江建(航海学院研究生)田文龙(航海学院研究生)徐振华(航海学院研究生)闫永胜(航海学院研究生)李光明(材料学院研究生)宋韶杰(材料学院研究生)周亮(材料学院研究生)朱艳春(材料学院研究生)任鹏荣(材料学院研究生)魏艳妮(材料学院研究生)晏韦(材料学院研究生)陶智君(材料学院研究生)葛长健(材料学院研究生)杨昀(机电学院研究生)李军朔(机电学院研究生)王怡婷(机电学院研究生)高鸽(机电学院研究生)韩卫荣(机电学院研究生)刘玉荣(机电学院研究生)王丹(机电学院研究生)张军锋(机电学院研究生)杨延璞(机电学院研究生)郭章新(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研究生)陈波(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研究生)赵龙波(动力与能源学院研究生)严宇(动力与能源学院研究生)王雨峰(动力与能源学院研究生)陈巍(动力与能源学院研究生)刘江凡(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周欣(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邸若海(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陈斌(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曹鹏飞(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王乃志(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孙恒义(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李慧敏(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屈晓波(自动化学院研究生)程塨(自动化学院研究生)贺莹(自动化学院研究生)石伟(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杨星辉(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杨峰(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李林峰(自动化学院研究生)辛琪(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齐锐(自动化学院研究生)肖毓翔(计算机学院研究生)覃杨森(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娄云峰(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屈四宝(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姚睿(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张雨(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张铭(理学院研究生)吴宏景(理学院研究生)范明(理学院研究生)周龙(理学院研究生)刘迪(理学院研究生)杨永清(理学院研究生)李靖(管理学院研究生)罗淑娟(管理学院研究生)刘倩(管理学院研究生)李旭(管理学院研究生)李强(管理学院研究生)郝丽(管理学院研究生)张晶(管理学院研究生)牛晓燕(人文与经法学院研究生)马兴斌(人文与经法学院研究生)贾晓鸽(人文与经法学院研究生)耿玲玲(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研究生)李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研究生)孔丹凤(生命学院研究生) LIMAZIE TOI(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HAFIZ SANA ULLAH BUTT(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ABDUL NADEEM(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
关于开展研究生党支部活动方案立项的通知各研究生党支部: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及我校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和具体要求,围绕学习和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现将2011年研究生党支部活动方案立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题“以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为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大力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二、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建的龙头作用,切实提高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发扬广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榜样示范作用,搭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学习平台。
继续发扬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依托研究生党建工作平台,坚持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不断增强理论学习宣传、党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
三、活动类型1.以加强学风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等活动;2. 创先争优活动。
以创建“五好”党支部和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结合各培养单位实际,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争创先进党支部的活动;3.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成才环境为出发点,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4.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系列活动。
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特长,搭建“理论学习计划”、“读书报告会”、“学术沙龙”等学习平台,拓宽活动形式,创新活动载体,提高支部活动的吸引力,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5.其他活动。
四、项目要求1.立项实施要求a)精心策划、把握节奏。
支部书记应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确定项目方案,可邀请硕士生导师担任指导老师,明确项目目标和成果。
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1981—1982学年度第7次校务会议第一次通过,2010—2011学年度第15次校务会议修订)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各院系应依据此规定做好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根据相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并参照学校有关要求制定。
一、培养目标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如下: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或指导教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指导教师一般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研究工作中有成就的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
必要时,可聘请有高级职称的校内外专家共同指导。
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名单应由院系审核批准并备案。
硕士生的培养计划一般按两年安排,学习年限不超过三年。
三、培养方案与个人培养计划各院系应依据学校关于硕士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制订所在学科的硕士生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应对所在学科硕士生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及环节)学习与学分要求、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要求及时间安排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应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家建设需要而确定。
根据本学科特点和硕士生培养目标,各院系可对所在学科硕士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培养方案是各院系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和学位授予工作以及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
河南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创先争优”活动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结果公示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励条例》和《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综合评定办法》有关规定,在学院评定、公示,学校审核的基础上,拟确定授予高永才等17名博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授予张宏图等53名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授予吴松刚等155名硕士研究生二等奖学金;授予谢艳鹏等300名硕士研究生三等奖学金,现将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13年10月21日-10月23日。
如有异议,请10月23日17:00前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学校反映。
办公地点:1号综合楼104办公电话:3987238 3987230邮箱:pypx@附件:1.拟定博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获得者汇总名单2.拟定硕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获得者汇总名单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2013年10月21日附件1拟定博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获得者汇总名单学院10级11级12级安全学院高永才张书林陈金生能源学院杨凯王云广康继春资环学院王媛媛李妲王西岳姬红英机械学院秦玉鑫测绘学院都伟冰马潇潇刘轩徐丹王春阳材料学院程东锋附件2拟定硕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获得者汇总名单序号学院年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 安全学院11级张宏图秦恒洁李盟刘宝毅吴松刚王安虎赵红李回贵高佳佳解振郑凯匡帅崔彩彩张玉柱解洪成谢艳鹏延福彭磊髙万兴李建雷任学清蔡传辉尚林伟孟薇李双革李芳王小兵安俊鹏王保军晋志超闫潮王俊鹏李凯12级李满贵刘雯李林林攀吴智博陈卓陈帅丁志伟苏伟伟陈晓利苏恒董庆祥张帆吴阳杨峰峰焦云飞李超郭晓洁秦丽杰张倩刘明信李毅李龙飞高卫国张玉莹李明助任浩洋陈莲芳王宠惠孙晓艳靳义志王新伟王立峰郇璇吴文明原道杰柳猛张源卢承博贺全义刘力宁胡广东马帅孙丙周曹超李辉崔宏伟王凯唐一举陈奎2 能源学院11级张崇崇黄祖军张鹏袁广玉冯友良周成龙孙闯王鹏张跃铮张世威李林博陶广美赵高杰师黄伟丁立培张王磊葛凤忠高金龙陈鹏宇12级胡海洋李怀宾王长建侯俊杰许永祥王金帅吉小峰赵晓红周云森杜伟升祁乐张泽斌袁世杰卢强苏南丁杨玉顺徐飞亚侯洪涛朱时东王刚李海洋刘闯陈岩代治国董明丽张晓鹏席可峰李英强程虹铭吴国峰侯江涛郝英剑钱红亮王四海牛钢钢王登科3 资环学院11级夏成龙姚利萍李振华唐新宇杨琳洁朱海涛袁镭汪师逵徐莉莉贺成武闫伟杜琳玮王海超张艳欣刘敏王瑜邢琪端王艳鹏郭爱锁谢良鲜范莉12级程柳张飞鹏马军超王文龙王春翁红波陈晓舒郭瑞睿梁六妮田玉陪曹琼李花崔莹李晗曹宁董小波陈亮亮杨苗邢鹏飞庞少鹏赵帅伟韩丹冰琪王幸伟孙腾张嘉乐4 机械学院11级商静瑜吕文星贾明明陈小静韩旭张朋飞马梦蝶李彦李亚敏郑雯雯杨广宾宋鹏飞贾晓凤郑海坤肖磊刘何佳12级 王 瑨 邓亚飞 苗炜丽 王艳凤 王 营 宋稳亚 闫明辉杜翠杰 秦 强 徐春娟 张佳琛张全斌 郝婉君 孙鹏飞 陈 曦 李丽丽 刘 旭薛蛟生 尤 奇 李 杰 李艳波 刘 瑞 孙海珍野贵荣 李伟峰 张佳菲5测绘学院11级李 珵 吴丛丛翟书礼 赵凯歌 王文越 郭玉祥 蔡培玉 朱黎明 王 卿 胡 鑫 张在岩 吕桂军 李润芝马世龙 陈 云 郑龙飞12级 李彦辉 王 友 杨尚波 朱宁宁 韩梦泽 刘 冰 贾文祥马苗苗 万 鹏 余鹏磊 卢 伟陈艳玲 谢少少 魏祖帅 崔慧珍 王晶晶 张赵兴孟丽艳 连 超 梁晓丽 孟志豪 程静霞 盛 琳刘晓华 杨莎莎 王宁军 庞星辰 李 伟 6材料学院11级王飞跃 邢 康 李正阳 陈 龙任 磊 郝瑛轩 徐 冰 王 力 木二珍 康小娟12级 朱元元 孙丹丹贾 进刘远杨 叶云娜 向静静 高誉鹏王冠宇 李振珠 张 岭 侯兴武 杜鑫磊 刘建伟 张亚飞 杨 露 杨 凯 田金峰7土木学院11级黄 鑫 莫云波王 龙 吴帅峰 方 良 陈 静 李振兴曹文斌 蒋 博 刘帅华 王彦星 祈丽丽 徐鹏飞李东利 汪洪菊 孟 强 王建生12级尚雅斐 丰晓灿 徐 悠 侯 远 张小强 王智佳陈珊珊 王伟富 杨海涛王伟伟 侯 芳 陈静静 武 军 毕 伟 李忠洁武文龙 张延年 宋白杨 孙 博 孟小欢 杜 争刘小翠8电气学院11级张付凯 崔 灿 杨慧敏 张子伟 董莉莉 韩利利刘小梅 鲍鑫行 刘志凤王 乾 张且且 孙一帆 孙玉娟 史晓龙 刘庆飞王海领 刘亚宁 田 力 张利敏 崔永红 和志威张艳明12级张增亮 宋晓燕 巩银苗 刘汉玉 李林蔚 孙河南 汤 洁 何 松孟筱筱 李志鹏 谷 斐 王梦荷张福平 栗维冰 刘向龙 张亚超陈 丰 邢 阳 李绍令 周 默 倪 璐 杜 韶邓三星 杨矿利 孙 攀 赵清峰 艾立旺 吉成芳孟玲玲 杨 帅 陈致富 陈 鑫 鲁西坤 李林伟寿好俊 刘芳芳 邵淑敏 朱亚丽 孔林娟9计算机学院11级牛 津 关格利谭 静 胡照鹏 李火星 牛飞婓 石俊鹤 丁 扬 孙 贝 刘 云 闵 杰 司永洁 张锦程李燕歌 宋素玲12级赵尚卿 陈泓予张焕焕 李晓君 杨 瑜 王建龙 张惠娟 杨姗姗 杨露露 王 真 赵 辉 乔 楠 孙苏丹张海燕 朱 婷 邢 娟10 经管学院11级张娜杜晓辉张文帅武言言牛林林曾嵘刘芳张瑞娅赵志霞潘春梅郭榆忍张言陈向娜12级王兵兵杨芳芳冯贝贝张慧杨晓莉马孟君段彦哲张秀雯娄书明胡彩霞牛元清李云11 数信学院11级赵小奎张清文于俊霞王亚兰12级刘金萌拜琳娜秦艳娇陈阳12 马克思学院11级张哲张会伟吴英贵李应春杨雪宋晓琼刘慧张会领万秀梅李童铃崔增楠马晨露张昕王琳赵丽12级郭鹏毋作李阳王芋岩李海瑞司晓雪车嫣郝广易檀佩文宋重军13 理化学院11级周文静12级常周凡金滨滨叶行培14 应急学院12级陈璐姬琰玲路瑶15 文法学院12级赵力维酒亚文16 外语学院12级张娟娟樊江华17 音乐学院12级张慧18 体育学院12级姜美玲19 高教所12级常雅芳。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生公共课表(2010级校本部)备注:1、硕士生第一外国语为俄语者,请尽快到研究生院培养科登记;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安排请与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秘书阿利亚老师联系(电话8582332),总学时为144,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开设。
2、硕士生英语各学院分班具体名单见附件。
附件本部2010级硕士研究生英语分班名单英语1班(44人):人文学院:民俗学10人,民族学8人,文艺学9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4人,历史文献学3人英语2班(44人):人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44人英语3班(42人):人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6人,中国现当代文学2人,中国近现代史11人,专门史13人英语4班(46人):政管学院:行政管理37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9人英语5班(47人):政管学院:其它专业47人英语6班(44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16人,艺术设计学院:纺织工程14人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14人英语7班(40人):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13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7人,劳动经济学10人英语8班(40人):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31人,技术经济及管理9人英语9班(37人):物理学院:37人英语10班(44人):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44人英语11班(45人):化学化工学院:化学45人英语12班(42人):化学化工学院:化学28人,化工过程机械8人,化学工程6人英语13班(39人):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39人英语14班(45人):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37人,民商法学8人英语15班(37人):法学院:法学理论9人,国际法学16人旅游学院:旅游管理12人英语16班(46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46人英语17班(46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32人,生态学14人英语18班(45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6人,环境工程6人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33人英语19班(48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48人英语20班(48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22人,食品科学10人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计算数学8人,运筹学与控制论8人英语21班(48人):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其它专业48人英语22班(41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19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2人英语23班(41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9人,通信与信息系统17人,信号与信息处理15人英语24班(61人):经济与管理学院: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56人、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5人。
先进工作者公示通告的相关范文篇一:2010-2011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公示通知研究生学院2010-2011学年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公示各研究生班级,全体研究生:根据《关于评比2010-2011学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评定学生奖学金的通知》、《学生奖学金评审办法》的相关要求,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经过班级评选、学院审核,现已完成本年度研究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奖学金评比工作。
现将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如有问题请在公示期内反映。
公示时间:10月18日-10月20日公示电话:860 57846860 57174接待地点:J5-118J5-116研究生学院团委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八日先进集体硕研09-03硕研09-05硕研09-18硕研09-08硕研09-17硕研10-01硕研10-02硕研10-14硕研10-16硕研10-19硕研10-26先进个人一、优秀学生干部(共 169 人)付立娟、杨玉虎、张思明、张杰、杨晓梅、徐喜真、薛蓓、王群、高艳山、朱志红、王坤、李京雷、张文浩、曹曙明、张绪帅、董宜臣、王文超、袁博、崔宁、郭娜娜、李叶林、肖峰、刘涛、李迪、王磊、吕晨、李佳、高营、王亚南、陈丹、车栋栋、马伟宏、边洪宁、徐磊、刘杰、亓亮、栾文静、张煜、于中磊、李晓方、吕言新、陈金光、杨飞霞、史明臣、王瑞瑞、董锡同、韩娜、张晓刚、李雷、周伟莉、徐文坤、张静、史德杰、李彦君、郭婷婷、王俊祥、曹智琨、孙维凤、鹿峰宾、赵洪刚、周嵩、崔浩浩、陈永涛、赵娟、殷允彬、卢晓玲、刘姗姗、陈琳琳、王凯、李锦秀、张金虎、江志博、冯倩、马允俨、刘瑞雪、赵联振、刘柯、朱云、陈强、丁守山、贺淼、周凯振、张俊、匡经子、王峻斌、于艳玲、李阳、王猛、孙龙霄、吴萌萌、李强、魏中衡、吴洪越、王茜、杜彬、王福丽、赵传华、刘文龙、范克楠、王一、段剑威、李佳佳、吴复柱、贾传洋、刘勇、崔非非、张淼、刘云娟、江贝、刘霄霄、吴义伟、朱英、郭帅、丁文、张晓琳、尹明强、伊晓丽、牛峻松、李国亮、朱义凯、马振、王成宝、李瑾、成琰、李之鹏、姜雪梅、栾庆聪、王庆飞、秦敬平、康莉莉、杨峰、何成松、王玉凯、李磊、李雷、冯程程、占发旺、李猛猛、曲玲玲、吴宣俊、刘扬、张强勇、李洁、李睿、张尚华、王丹、颜敏、谢永强、魏晓东、王世刚、马金玉、郝文祥、王道岩、王文斌、张露露、吴力民、王雪琴、高志敏、纪祥贞、孙慧、赵玉晓、刘纪生、李娜、葛志伟、赵凯、李聪聪、武斐斐、张泽、田禹二、三好学生(共 304人)赵强、高善丽、刘娜、朱永帅、王有展、武洪丽、刘晓雪、周宏森、朱立伟、李田艳、曹前前、项萍、王丽丽、张琎、孙本文、薛晓媛、杜浩铭、苏杰、孙炜晨、董升、许宗岭、张婷婷、李远杰、高超、侯新涛、宋玉壁、贾祥省、郭海、董超、常龙、王元军、高绪杰、刘超、林琳、牛占蕊、李大伟、郑帆、李英成、唐述刚、贾斌、郑帆、张心、王加奎、王鑫、韩春萌、王德勇、李永明、张计芬、尹兴彬、赵媛、刘治文、裴晓雷、李良、蒋刘洋、蔡芹光、周云锋、王晓超、董雪燕、程大伟、左青香、史连、伊莉娜、曹立雪、张秋华、邢雪阳、燕永峰、韩宾、张颖、邵长军、高新丽、李海娟、杨绍山、黄晓阳、董春敏、张艳亭、刘鑫、王星、李龙、张现峰、陈俊卿、薛晓、卢文虎、延芳芳、吕言利、仇海亮、张光伟、王涛、朱纪芹、杨辉、史俊高、张红凤、刘霞、郭颖、陈晓燕、于剑锋、于文杰、于婷婷、胡炳忠、赵学升、孙红玺、于帅、刘慧慧、孔松、张清涛、史俊伟、刘庆龙、王瑞芳、张明明、冯远健、王寅、李杨杨、乔鹏聪、许春兆、张铭宁、孙剑、闫淑军、高鹏钊、李光双、温华琴、郝建、王振华、陈华靖、李向琴、高斌、沈扬、王静、王刚、牛海丽、王熙、田丰、魏冉、孙瑞雪、董家秀、宋玉青、马宗元、刘洁、胡宝琳、孙平、穆太革、曹夏康、赵丽丽、岳姗姗、葛雅群、张鹏、潘晓群、董欣、苑慧玲、李明强、李国栋、袁兴、谭成、毕晓清、张帅、张鲁、张静、张永俊、张文文、孙晓伟、赵相彬、刘景瑞、曹雪娟、李国伟、赵文胜、刘慧娟、麻盛芳、王昆、陈丽、袁学旺、辛全波、李苗苗、宁文峰、肖乐乐、吴苏、张璐、仲崇秋、齐升龙、王圣龙、张帅、张涛、孙路路、毛怀昆、张亮、郭威、王凯、张宏伟、杨聘卿、马智超、方丽芬、孙婷婷、广明超、李伟、禄振国、孙玮、王兴法、姚忠福、张海燕、管聪聪、马动动、李会凯、孙超、袁呈芝、黄慧、宫全帅、孙海燕、周彩华、李伟、闫磊、李微微、王德龙、徐琳、夏文华、张锴、刘建平、马立国、徐新源、管建伟、崔彦平、吴江波、束立柱、丁大钧、王伟、杨光、陈梦、颜静、赵钊、纪鹏、武文娟、曲永康、苗娟娟、狄谦星、王明富、顾士文、杨宝清、张立明、马千里、韩米雪、徐海彬、杨麟、张雨坤、王群、高康宁、李晓龙、尹金龙、卢振、赵从、王洁、邢攸燕、张仪、续文振、张璇、肖倩、吴云、梁建平、许世翔、陈丽蓉、丛丽娟、洪慧林、曹美娟、王通、张顺、吴莎莎、夏春亮、毕恩兵、高增亚、孔儒、白记红、朱于臣、孙祥畅、董静静、李海宁、孙祥正、高龙、宋强、曹树佳、陈雅妮、李岱、于鑫、翟明全、王鑫、赵壮、韩涛、赵凯、朱增辉、郭珊珊、杨兴、闫敏、马本富、周靖、彭小荡、刘小辉、韩云浩、蒲梦、赵阳、孙衍楠、段海宁、苏金锋、马学龙、王子琳、王敬田、陈青、马晓惠、聂文、段鹿杰、王磊三、单项奖(共228人)科研活动奖(共97人)宋明君、彭本朝、钱瑞燕、李凯凯、李烨、于静、刘伟、张康、张栋、苏佩佩、隋鹏、杨磊、杨意、周彦飞、冷凯、刘万斌、李继明、王慧、杨洪骞、张淑溢、田昌英、张福斌、王全会、党超、类红乐、温文、薛修喜、张亮、姜英、冯森、张猛、曹世青、宋言江、孙旭杰、李亚楠、柳泉、孟宁宁、王雅鹏、姚晓静、张磊、陈明全、肖艳丽、李明星、殷天涛、厉峰、郎旭娟、刘亚南、于岩斌、魏夕合、王中华、周瑶、张思远、徐海燕、曲世耀、吕翠香、翟正元、王维克、邱冬冬、尙蕊、谭瑞、王书阳、袁士才、王墉成、邱梅、孙熙振、李伟、曹光全、李鹏、李全兰、王桂申、王利峰、张明明、张兆建、王玉月、杜玉宇、陈曰印、陈朋、张付有、孔凡乐、朱晓莉、苏志磊、吕艳、刘秋媛、李建会、陈继涛、周珊、栾召胜、林月青、刘剑友、毕金强、王文龙、公政、马万银、姜尧伟、曹景怀、杨晓晨、张红燕文体活动奖(共65人)陈金洋、叶露、付三平、李一文、徐士伟、李慧、吕雪停、康传强、宋来勇、王光盈、赵海峰、杜军明、高晓涵、孔德丽、朱天玲、张朋、张超、刘金鹏、管培培、姚谦、张弛、牟倩茹、王静、潘帅、刘奎、孙成强、陈雪、张龙平、王凯、姚松、郭帮杰、吴蔚、张洋、王少波、邹元阳、钱正莲、赵剑、崔纪民、刘洁、李倩倩、篇二: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员公示的通知宁夏上陵集团汽车板块关于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员公示的通知为了鼓励先进,根据评选范围、评选条件及报名情况,汽车板块共有14人参与先进工作者评选。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员教育评议实施标准为进一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激励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广大团员青年素质发展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为了严肃团的纪律,对极少数不合格团员做出必要的组织处理,我院团委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的有关规定及《关于认真组织开展我校团员教育评议活动的通知》(【2010】校青字32号)精神,按照我院共青团工作的整体部署,院团委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2010-2011学年团员教育评议活动,评议的时间段为2010年9月份至2011年4月中旬,评议的对象为我院在读的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团员(党员、预备党员也包括在内),具体评议标准如下:1.我院团员教育评议实施标准共包括七项内容,分别是团员意识教育基本要求、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养提高、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培养,满分为100分。
按照团员所得的总分情况,将团员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优秀(86—100)、合格(70—85)、基本合格(60-69)、不合格(0—59)。
其中,具有学期成绩不及格在四门次(含四门次)以上(评议时团员的学习成绩以之前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准)或不缴纳团费、不参加团的活动、不接受组织分配的工作或违反校纪校规,受严重警告纪律处分等三项行为中任何一项行为的,必须被评定为不合格团员,得分最多不能超过59。
2.团员意识教育基本要求(10%)举团旗、学团章、交团费、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注:此项基本为集体活动,可酌情给满分。
3.思想品德教育方面(15%)团员积极参加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劳动教育、政治理论讲座(是否缺席,以班级组织委员或班长考核记录为准)的,每次加2分,最多累加至10分;另外,正式党员或预备党员本项加10分,入党积极分子加5分;积极参加“三个代表”理论学习小组学习(指类似的社团或学生组织)的加5分。
本项累计得分最多不超过15分。
4.文化素养提高方面(15%)参加公共艺术课教学、社团文化类活动、文化艺术、大型文艺演出、各类文艺比赛、原创作品比赛、各类文学创作与竞赛、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活动的,其中任一项活动获校级荣誉的此项给满分;其中任一项活动得到院级荣誉的给10分,获得院级荣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给满分;积极参加但没获奖项的,每次加2分,最多累计至12分。
关于开展2010-2011学年研究生年度考核、等级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中心:
根据《城市环境所研究生等级奖学金实施办法》(见附件)规定,决定开展2010-2011学年研究生年度考核和等级奖学金的评选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年度考核
全体在读研究生均须参加年度考核报告。
二、等级奖学金评选名额
根据《城市环境所研究生等级奖学金实施办法》规定,我所2010-2011学年符合评选条件的研究生共91名,其中在厦85名,在京6名。
本学年研究生等级奖学金设特等奖1名(可空缺),一等奖14名、二等奖27名、三等奖40名,四等奖9名,获奖名额分配如下:
二、考核和评选程序
1. 全体研究生填写《等级奖学金/年度考核申请表》,并附相关成果材料。
2 全体研究生公开答辩,报告10分钟,答疑5分钟。
从申请等级奖学金的研究生中按评审打分高低评出获奖者名单。
报告PPT制作建议参照如下格式:(1)自我介绍;(2)成果汇总(限2010-2011年度);(3)公益活动;(4)科研进展;(5)认为最成功的一项工作介绍。
评选过程共分两轮。
第一轮评选工作由各中心组织进行(京区学生通过视频答辩),各中心自行制定评选办法(可结合博士开题和硕士中期考核一起进行,推荐大家参照2009-2010工程中心优秀奖学金评选方法<见附件>)并报研究生部备案审核后,组织评出三、四等奖获得者共49名,二等奖23名(健康中心5名、管理中心8名、技术中心4名、工程中心6名),特等奖、一等奖候选人共19名(健康中心4名、管理中心7名、技术中心3名、工程中心5名)参加第二轮评选;第二轮采用集
中评选的方式,在19名候选人基础上,遴选特等奖获得者1名(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者可由评审组评定为特等奖,此项可空缺),一等奖14名(若特等奖空缺则为15名),其余获二等奖;
3.获奖名单在本所范围内公示5天;
4.对获奖研究生予以表彰奖励并记入学生档案。
三、评审组名单
管理中心评审组:赵景柱(组长)、王润、崔胜辉、唐立娜、任引、赵小峰、李新虎
工程中心评审组:陈少华(组长)、张凯松、张洪武、于鑫、刘超翔、付明来
技术中心评审组:颜昌宙(组长)、陈进生、于昌平、杜可、罗文遂、张娴、赵峰
健康中心评审组:朱永官(组长)、蔡澎、俞慎、申河清、董四君、杨军
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组织特等奖、一等奖的评审工作。
四、奖励办法
特等奖12000元/年(1000元/月);一等奖9600元/年(800元/月);二等奖7200元/年(600元/月);三等奖6000元/年(500元/月);四等奖3600元/年(300元/月),非应届毕业研究生等级
奖学金于2011学年(9月)起按月发放,2011年夏季毕业研究生奖学金将在毕业前一次性发放。
五、时间安排
5月27日前各中心完成第一轮评选答辩,6月1日(待具体通知)前完成第二轮评选答辩,评审组评选出等级奖学金获奖者名单并公示。
附件:1.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10-2011学年研究生等级奖学金/年度考核申请表
2. 2009-2010年优秀奖学金工程中心评选计分方法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附件: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010-2011学年研究生等级奖学金/年度考核申请表
可另加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