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名词解释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期新月派

1931年陈梦家在《新月诗选》中指出“我们只为着诗才写诗才写诗”被视为后期新月派诗歌宣言。代表诗人梁宗岱、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诗人主张纯粹的自我表现和为艺术而艺术,严肃认真的艺术追求和唯美的艺术观使他们在艺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后期新月派与前期相比有两个方向的新变:一是向内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开掘,显示了与世界现代主义思潮的合流。二是向外扩展,部分诗人跳出小我,显示出走向时代社会的心倾向。

现代诗派:1932年5月,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标志现代派的基本形成。《现代》所刊诗歌的“思想、风格、题材,都并不一致”,但其中相当多的诗都包含着先锋意识,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当时就有评论称为现代派。戴望舒是主将,施蛰存、金克木、林庚、何其芳、徐迟、废名等人,在题材选择、审美趣味、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都有近似之处,他们以刊物为中心,形成一支稳定的诗人群。此后,卞之琳在北平编《水星》文艺杂志(1934年10月-1935年三月),所刊诗歌与《现代》呼应,共同推动着这股新诗潮向前发展。1936年10月,戴望舒主编《新诗》杂志,并邀请卞之琳、冯至、孙大雨、梁宗岱参与,把现代派诗潮推向高潮。与此同时或稍前稍后,在《现代诗风》《星火》《菜花》等刊物上,也蔓延着这股诗潮。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性诗集有《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

政治抒情诗:的兴盛是30年代初重要的文学现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很快出版了诗集《恢复》、《恢复》中的大部分诗歌格调高昂、激情澎湃,抒写了革命情怀,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怒和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是典型的政治抒情诗。其后,殷夫、蒋光慈、冯宪章等,也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其中殷夫的诗作相对较为出色。殷夫善于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政治原则较好的结合起来,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因此,写出了一些动人的作品,如《别了,哥哥》《血字》,他的诗作善于表达革命斗争的激情,洋溢着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因此这些诗被称为“红色鼓动诗”。在诗歌取材上,他能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有时还善于抓住典型的材料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深入挖掘。在艺术上,他能注意真情实感的表现,形象性和议论性能够较好地结合,语调激越、节奏铿锵。语言机精警凝练,又有一定的大众性。

论语派

30年化工的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林语堂。以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后又办《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均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宣扬“世事看穿”,主张“以我为中心”。

文协

1,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主要人物有老舍,郭沫若,茅盾等.

2, 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文协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3, 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

4, 文协的口号是"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孤岛文学

195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

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在党的领导下,孤岛进步作家以报刊、戏剧舞台为阵地,发表文章和公开演出,以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激励观众,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孤岛文学的作品有鲁迅的《鲁迅全集》、《大时代文艺丛书》;文艺刊物《世纪风》多刊登杂文;专业剧团有丁玲等的上海剧艺社,演出现代剧各历史剧。

“七月”(诗)派

早在抗战前期,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就团结了一批青年作者,这是七月派的雏形。

1945年《希望》杂志创刊,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发表。绿原、鲁藜、阿垅等人的诗歌创作。使得“七月”派更为壮大。

“七月”派抒写重大题材,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

九叶诗派

1, 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2, 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等.

3,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4, 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

, 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根本上阐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即文艺的方向)和"如何为"(即实现文艺方向的途径)的问题.《讲话》从生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总结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我死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进程中有一次深刻的变动.

战国策派

1, 活动于抗战中期,因陈铨,林同济等创办的《战国策》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 2, 文艺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

3, 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主观战斗精神

由胡风提出。“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强,坚强到能够和血肉的对象博斗,能够对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表现结为一体。”

.中国诗歌会:

(1)时间地点:1932年9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于上海成立。

(2)主要发起人:黄浦芳(蒲风,代表性的诗人)、穆木天、杨骚、森堡(任钧)等。

(3)主要刊物:1933年2月创办《新诗歌》旬刊。

(4)主张:中国诗歌会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穆木天在《新诗歌·发刊词》中提出这一诗派共同创作纲领:“我们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诗歌成为大众歌调”,诗人“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个”。

(5)代表作家及作品:蒲风出诗歌集《茫茫夜》、《摇篮曲》、《生活》、《钢铁的歌唱》和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等。杨骚的《乡曲》、穆木天的《守堤者》、王亚平的《十二月的风》、柳倩的《震撼大地的一月间》、温流的《我们的堡》、江岳浪的《饥饿的咆哮》等。

(6)风格:中国诗歌会诗人尝试讽刺诗、儿童诗、朗诵诗、大众合唱诗等新体诗,在实践诗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尤其是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叙事诗

一、街头诗歌运动: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

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二、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在哪些方面更显示了自己的独有魅力?

1、对生活、对时代社会理解的透彻。

2、小说创作手法丰富多样,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是客观写实的又是主观抒情的,风格多样,可称这“大家”,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

3、作品更具体,善于写故事,营造气氛,有很强的意境

4、语言通俗、明快、泼辣、犀利、到位、准确,使人读之痛快,又有文学的味道

老舍创作的三个阶段

老舍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三部长篇小《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三个长篇基本上显示了老舍创作的基本风格,对市民命运的密切关注,幽默讥讽的笔法特色初步显示出来.中期:小说创作的成熟期《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芽》.代表作《骆驼祥子》.《离婚》标志幽默讥讽的特色开始成熟了,《猫城》是长篇,有政治色彩和寓言故事.这个阶段对市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风格达到了圆润的境地,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创作.后期:显示了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以《四世同堂》为突出特点,老舍对市民形象的描写,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体系,构成了老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讽刺进一步深入转化为批判和揭露.纵观老舍整个的创作,除了上述特点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风格,即是他的语言特色,老舍的作品显出鲜明的浓厚的京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