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品种防御酶活性对黑胫病菌响应差异
- 格式:pdf
- 大小:520.49 KB
- 文档页数:6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1. 引言1.1 烟草黑胫病概述烟草黑胫病是一种常见的烟草病害,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对烟草种植造成严重的危害。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特点是在烟草叶片上形成黑色斑点,逐渐蔓延并导致叶片坏死。
这不仅影响了烟草的品质和产量,还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烟草黑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和土传两种方式。
在潮湿的环境下,真菌会迅速繁殖并侵染烟草植株,加剧病害的发展。
病原真菌还会在烟草植株残体和种子上长时间存活,为病害的再次发作提供了条件。
为了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农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烟田通风和排水良好,及时清除病变叶片和烟草残体,避免病原真菌的传播。
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也是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烟草黑胫病的认识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保障烟草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收益提供技术支持。
2. 正文2.1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烟草黑胫病是由真菌类病原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烟草的根部和地下茎部。
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侵入:烟草黑胫病的发病过程首先是病原菌通过伤口或根部吸收器官侵入植株,损害其正常功能。
病原菌在植株内部迅速繁殖,导致病变的扩散和加重。
2. 植物抗性: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还与植物本身的抗病性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植株的遗传背景和生长环境都会影响其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气候环境:烟草黑胫病的发病还受气候环境的影响。
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规律,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
2.2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方法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方法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遗传改良、农艺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
在遗传改良方面,选育抗病品种是预防烟草黑胫病的首要措施。
zhi w u bao hu11烟草“两黑病”的防治措施张顺(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云南普洱665000)摘要:烟草“两黑病”指的是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
烤烟产业是普洱市的重要支柱产业,而烟草病虫害又是制约普洱烟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的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推■黑腐病是两种重要的病害,且在普洱烟区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推■黑腐病经常混合发生。
本文从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的症状特征、发病规律以及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的防治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普洱市;烟草两黑病;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ki.j lny.2017.04.025烟草“两黑病”指的是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
普再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幅员面积45385平方公里,总人口259万。
烤烟产业是普'再市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市的烤烟产量已 经突破了 100万担,烤烟产业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政府增加 税收的重要产业。
普洱市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年均温度 15.3尤~ 20.2'C,年降水量1102.8~ 2779.0毫米,在烤烟生长的 季节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因此病虫害发生较多。
烟草病虫害是制约普再烟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其中的烟草黑E病和烟草根黑腐病又是其中重要的两种病害,且在普再烟区烟草 黑腔病和烟草根黑腐病经常混合发生。
本文就烟草黑腔病和烟草根黑腐病在普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阐述。
1烟草黑胫病的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1.1烟草黑胫病症状特征烟草黑胫病在普洱烟区主要在大田期发病,先从茎基部发 病,再向上发展,然后在烟株的茎干上形成一条黑色的长形条斑,最后坏死的条斑横向发展,导致茎基部变黑干枯。
由于病原菌破坏了烟株的输导组织,影响了水分的运输会导致烟株的叶片白天向下萎垂,晚上恢复正常的现象,俗称“穿大褂”。
如果把发病的茎干拿来肖岍,则可看见发病部位的髓部呈现碟片状。
【科普惠农植物保护与栽培ZHI WU BAO HU YU ZAI PEI烟草黑胫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1]引起的典型高温高湿土传性病害,在全国地区一般与烟草青枯病混合发生,常给烟草种植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
目前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主要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差和农药残留等问题。
采用以生防菌为基础的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并且具有防效快、无毒害、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符合绿色生态防控、绿色优质烟叶生产的要求。
据报道,迄今为止用于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菌主要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木霉菌(Trichoderma spp.)、放线菌(actinomyces spp.)等[3-4]。
笔者综述这4种微生物菌对烟草黑胫病防治的研究进展,为防治该病害提供参考依据。
1假单胞杆菌非致病性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广泛活跃于烟草根际,主要通过嗜铁素对铁的营养竞争、抗生作用、次生代谢产物[5-8]等方式对病原菌起着生防效应,蒋海霞[9]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 ns aeruginosa)生防菌株抑菌代谢产物的研究中认为,铜绿假单胞菌分泌嗜铁素、吩嗪类等多种代谢产物对疫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据报道,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chlororaph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 nsaeruginosa)、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10]等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能产生抗生素物质,抑制烟草黑胫病菌孢子的萌发与生长,进而达到控制烟草黑胫病的目的[11]。
烟草黑胫病又叫烟草黑根、黑杆疯,是由烟草疫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烟草上重要土传真菌病害。
主要侵染烟草的根和茎基部,在其上形成黑色凹陷的病斑,故称“黑胫病”。
苗床期一般发生较少,主要为害大田期的烟株。
症状因烟株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烟草黑胫病遍布全世界,特别是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发生较严重,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受到烟草黑胫病的危害。
[4] 中国华南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中旬,黄淮地区5月出现症状。
降雨及田间土壤湿度是烟草黑胫病流行的关键性因素,在适温条件下,雨后相对湿度80%以上保持3-5天,病害即可流行。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方法首先需要选择种植抗病品种。
大力推广高起垄、高培土技术,烟田要求平整,防止积水。
育苗时苗床用20%地菌灵(乙酸铜)可湿性粉剂10克/平方米,拌10-12千克干细土,播种时1/3撒在苗床表面,播种后其余2/3覆盖在种子上。
移栽前苗床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雾。
移栽时用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350-400克/亩穴施。
最后在发病期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烟草黑胫病菌主要侵染烟草的根和茎基部,在其上形成黑色凹陷的病斑,故称“黑胫病”。
苗床期一般发生较少,主要为害大田期的烟株。
症状因烟株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对于一般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来说,苗期对烟草黑胫病是非常感病的。
幼苗首先在近土表的茎基部出现暗褐色至黑色的病斑或底叶受到侵染,再沿叶柄扩展到茎上,常引起“猝倒”症状。
但与由腐霉属(Pythium)引起的烟草猝倒病不同的是,在苗床期,烟草黑胫病的病苗的部分或全部根系受侵染腐烂变黑,而烟草猝倒病在发病前、中期根系较少受到侵染。
当气温较低时,幼苗虽可以受到烟草黑胫病菌侵染,但往往不表现症状,这些受侵染而尚未表现症状的烟苗移栽到大田,不仅成活率很低,同时也是大田初侵染菌源之。
旺长期症状:这个时期病菌主要侵染部位是根系及茎的地下部分。
因此,首先看到的症状是烟株的叶片突然萎蔫下垂,几天后叶片变黄枯萎。
烟草黑胫病中文名称:烟草黑胫病拉丁学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为害作物:烟草病原菌形态特征:所引起的病害。
菌丝无隔膜,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梨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
内生游动孢于,圆形或肾形,有侧生鞭毛两条。
厚膜孢子圆形或卵形,萌发时产生芽管形成菌丝.卵孢子球形,黄色、厚膜发病特点:黑胫病的流行主要由病菌特性,烟草的抗病性和环境条件三因素所制约。
寄主除不同烟草品种的抗性不同外,随株龄的增加其抗性增加,在现蕾期以前,茎基部组织柔嫩,为感病阶段,至现蕾后基部己本质化,即进入抗病阶段。
高温、多湿有利于此病流行,24.5~32℃为侵染适温。
在适温条件下,如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连续3-5天,田间即可出现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中烟14、5008、革新一号G140、G28、NC82、NC89、金星6007、(2)轮作换茬苗床地和烟田至少实行三年轮作。
前作以禾本科为宜不要与切科蔬菜科轮作(3)平整土地,越垅培土(4)药剂防治苗期喷洒1:1:120波尔多液二三次,移栽时用95%敌克松350克,对细土15-25公斤拌匀,于移栽封高窝前及起垅培土前,把药土洒在烟株周围,立即覆土避免药剂光解。
(5)在培土后也可用500倍的70%敌克松液喷茎基或浇灌,效果更好。
也可用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亩施1公斤,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公斤,每株浇药液20~3~毫升,或于茎基部喷洒,隔10~15天再施药一次,可控制此病。
(4)药剂防治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g/m2,拌10-12kg干细土,播种时1/3撒在苗床表面,播种后其余2/3覆盖在种子上。
移栽前用此药500-800倍液喷一次,做到带药移栽。
移栽时用药50g/667m2与干细土拌匀,撒入穴窝。
也可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每667m2350-400g穴施。
烟株培土后发病前采用局部保护的灌根方法向茎部及其土表施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90%8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1:150-200倍式波尔多液喷淋,隔15天喷一次。
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896年首先在印尼的爪哇发现,现已遍布世界各产烟国。
该病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发生较重。
据全国16省市主产烟区调查,在我国除较寒冷的黑龙江省未发现外,其他各产烟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发生最重。
一般发病率为10%~15%,重者达30%以上。
症状主要危害大田,在苗床期发生相对较轻。
发病部位以茎基部为主,根部和叶片也可受害。
苗床期发病,一般先从苗床低洼处或边缘开始。
发病幼苗首先在茎基部出现黑斑,苗床温度低时该病发展较慢,不易引起注意,苗床后期温度升高,湿度大时黑斑很快沿茎扩展,造成全株腐烂,其上布满白色霉状物,严重情况下造成成片死苗。
气候干燥时,病苗呈黑褐色枯死。
成株期发病,先在茎基部出现黑斑,病斑沿茎向上扩展,病斑有时可扩展至病株的1/3~1/2,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若遇大雨后天晴高温,则全株叶片突然凋萎,全株枯死。
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呈褐色,干缩成碟片状,碟片间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雨季,中下部叶片也可受侵染而表现症状,病斑初水渍状,圆形,并有浓淡相间的轮纹。
病斑一般较大,直径可达4~5cm,气候干燥时,病斑处出现穿孔。
病原病原为寄生疫霉烟草变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Breda de Haan) Tucker,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菌丝无色透明,无隔膜,有分枝。
孢囊梗分化不明显,菌丝状,常从气孔伸出。
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梨形或椭圆形,顶部有一乳头状突起,适宜条件下可产生5~30个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圆形或肾形,侧生两根不等长的鞭毛。
该菌在病残体上或培养6周后可产生圆形的厚垣孢子,自然条件下未发现卵孢子。
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产生孢子囊的最适温度为20~28℃,游动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
病菌生长的最适pH5.7~7.0。
自然条件下,病菌只侵染烟草,人工接种可侵染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等。
烤烟种质资源黑胫病抗性再鉴定烤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一种经济作物,它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烤烟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危害性很大,给烟草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烟草黑胫病的抗性对烟草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烟草黑胫病再鉴定其抗性,将对烟草的种质资源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一、烟草黑胫病的危害黑胫病是由凤梨鸡心草孢病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其主要危害烤烟的根系。
凤梨鸡心草孢病菌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即可侵染寄主。
黑胫病会引起植株根系的腐烂,严重影响烤烟的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植株倒伏死亡,给烟农造成较大损失。
二、烤烟黑胫病抗性的研究现状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一直是烟草生产的难点之一。
目前,为了提高烤烟黑胫病的抗病性,烟草科研工作者一直在进行研究和探索。
研究表明,烤烟的种质资源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黑胫病抗性,这为进一步培育黑胫病抗性品种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种质资源是烟草育种的重要原料,对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和鉴定对于培育和推广黑胫病抗性烤烟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再鉴定黑胫病抗性种质资源,可以系统地筛选和鉴定出具有较强抗病性的烤烟品种,为烟草的生产和改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一)鉴定对象的选择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性再鉴定,首先要选择具有一定黑胫病抗性的种质资源。
经过前期的调查和筛选,选取出符合要求的种质资源,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接种材料的培养和准备根据黑胫病的病原特点,选择相应的病原菌株进行培养。
培养好的病原菌株是进行黑胫病抗性鉴定的基础,其培养和准备要做到严谨、准确。
(三)病原接种和鉴定方法将培养好的病原菌株接种到烟草种质资源上,并加以观察和记录。
通过病情的观测和分析,对烟草种质资源的黑胫病抗性进行再鉴定。
最终得出抗病性状的评价和鉴定结果。
通过对烟草种质资源黑胫病抗性的再鉴定,可以筛选出更具抗性的烤烟品种,为烟草的生产和改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未来的工作还需要从病原菌的遗传变异、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遗传育种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培育更具抗病性的烤烟品种,为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同白肋烟品种(系)青枯病黑胫病抗性比较
张艳;李小波;杨超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00)026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万州种植的优质抗病品种.[方法]以鄂烟1号为对照,通过田间自然发病和苗期接种鉴定研究11个白肋烟新品种(系)对青枯病和黑胫病的抗性.[结果] 106126、6177、27039、7726抗黑胫病,其余品种均中抗黑胫病.所有品种(系)均中抗青枯病,其中106126、OE4114、6177等品种(系)病情指数低于30,抗性强于对照.[结论]试验结果为实际生产中选择抗病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总页数】2页(P118-119)
【作者】张艳;李小波;杨超
【作者单位】重庆烟草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重庆市烟草公司万州分公司,重庆404000;重庆市烟草公司万州分公司,重庆40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72
【相关文献】
1.利用DH群体分析白肋烟黑胫病抗性的遗传规律 [J], 蔡长春;张俊杰;黄文昌;林国平;王毅;程君奇;许汝冰;徐芳森;柴利广
2.烟草根结线虫病与黑胫病,青枯病的发生关系及品种抗性研究初报 [J], 孙光军;林代福
3.白肋烟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及黑胫病抗性QTL初步分析 [J], 陈迪文;柴利广;蔡长
春;林国平;王毅;徐芳森
4.湖北省不同白肋烟品种(系)黑胫病抗性鉴定 [J], 吴成林;黄文昌;李锡宏;许汝冰;王劲松;周永碧;曹景林
5.白肋烟抗黑胫病育种研究进展 [J], 高加明;吴成林;黄勇;曹景林;程君奇;李亚培;张俊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省烟草黑胫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摘要介绍了烟草黑胫病的病原物特性、侵染途径和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发生;防治;贵州省烟草黑胫病(Phytophtora parasitica var.nicotanae Tucker)俗称“黑根”、“黑疯”,近几年在贵州省发生较为普遍,并有明显上升趋势,造成烟草品质下降、减产。
因此,掌握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情况,对控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提高烟草品质和产量具有现实意义。
1病原物特性烟草黑胫病是一种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变种,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
菌丝无色透明,粗细很不一致,直径3~11 μm,内含泡沫状颗粒,有分枝,孢囊梗从病组织气孔中伸出,无色透明,无隔膜,单生或2~3根在一起。
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梨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一乳头状突起,大小为35 μm×28 μm,无色透明,内含有颗粒。
孢子囊成熟脱落后得到足够的湿度即可萌发,生出5~30个7~11 μm的游动孢子,它们呈圆形、不整圆形或肾形,内含许多颗粒,有侧生鞭毛2根,能在水中游动。
经过一个短时期后或遇适宜寄主,鞭毛收缩进入静止状态,然后萌发抽生芽管,侵入寄主,在高温等不适宜条件下,孢子囊也能直接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伤口或穿透幼嫩表皮细胞的角质层侵入寄主。
病菌在病组织中尚能形成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卵孢子球形,黄色,直径27~37 μm,膜很厚,萌发时在芽管先端产生孢子囊。
厚垣孢子的形态与藏卵器相似,萌发时产生芽管,形成菌丝。
2侵染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及厚垣孢子在土壤或混杂堆肥中的植株残余组织上越冬。
同时病菌能在土壤中腐生,特别有寄主残余组织存在时,腐生时间更长,可达2年以上。
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能在土壤和肥料中存活3年以上。
因此,土壤是最主要的侵染源,用病株残体做成的堆肥,亦是病菌的侵染来源。
苗床发病主要由土壤和肥料带菌引起。
大田发病除大田土壤及所用肥料带有病菌外,还可能由于苗床存有病菌,移植时把病苗及附在苗上的病土带到大田中。
简述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摘要: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行业利税贡献在中央财政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近年来各种烟草病害越来越严重,使烟草的种植饱受威胁,其中烟草黑胫病是一种遍布全世界的烟草土传类病害,发病程度无法预计,使烟草减产甚至绝产,因此研究烟草黑胫病的病因、病症和发病规律,以此进行确诊病害,同时对于采用应时、恰当的防治方式具巨大的价值,本文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病害循环;综合防治一、我国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危害烟草黑胫病又称烟草疫病,就烟农而言,其俗名为黑根、黑杆疯、乌头病,是烟草种植中最具减产甚至绝产风险的病虫害之一。
1986年,继在印尼爪哇烟草上首次抛头露面后的几十年中,烟草黑胫病在美国多半烟草种植区相继出现,迅传播并造成严重减产。
直至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烟田都受到烟草黑胫病的侵染与危害[1]。
在我国,1950年黄淮烟区首次发现,目前,皖、鲁、豫等烟草种植区成为烟草黑胫病重灾区,云贵川等烟草种植区都遭受波及,更棘手的问题是多年连作和土质黏重产区还伴随着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的混发。
在70、80年代,烟草种植区由于气候湿热,降水多且地势低,耕作方法和土质黏重等因素造成了该病蔓延,烟叶大幅减产,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烟草黑胫病酿成了烟草种植上极其惨重的经济损失,是烟草种植中仅次于烟草病毒病的第二大病害。
二、烟草黑胫病症状烟草黑胫病对烟草的危害贯穿于烟草生长的分苗期、团棵期、旺长期和成熟期的各个生育阶段,种植现状表明苗床期发病率远远低于大田成株期,茎基部是集中侵染部位,大田症状为:a.黑膏药。
降水充沛时,病斑早期为水渍状呈暗绿色,之后急速扩增至中央呈黑褐色,轮纹形似“膏药状”;b:黑胫。
茎基部被病菌侵染后,黑斑围绕烟茎向上扩散,烟叶由根至顶变黄;c:穿大褂。
即烟株茎基部侵染后向髓部扩散,叶片根至顶变黄,暴雨后气温高、日光灼,整株烟叶萎蔫;d:腰烂。
烟株中央叶片发病由主脉扩展至叶基,再延伸到茎部,从而致使茎中部腐烂,俗称“腰烂”;e:碟片状。
烤烟种质资源黑胫病抗性再鉴定作者:李媛刘国祥佟英蒋彩虹来源:《中国烟草科学》2019年第02期摘; 要:为精准鉴定国家烟草种质资源中期库中种质资源的黑胫病抗性,采用田间人工接种烟草黑胫病0号生理小种的方法,对77份原标记为抗病的烤烟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再鉴定。
结果表明,大青筋和尖叶柳2份材料表现为高抗黑胫病;黑柳子等23份材料表现为抗黑胫病,其中大黑柳、胎里肥2412、弯梗子、大白筋0522、大黄金0295和黄苗二苯烟2221的抗性强;落地黄等20份材料表现为中抗黑胫病;中感黑胫病和高感黑胫病材料各12份;8份材料表现为感黑胫病。
对25份抗性材料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供试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叶宽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
研究结果为烟草黑胫病抗性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烤烟;黑胫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中图分类号:S572.03;;;;;;;;; 文章编号:1007-5119(2019)02-0001-07;;;;; DOI:10.13496/j.issn.1007-5119.2019.02.001Abstract: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resistance to black shank of germplasm resources from the National Bank of Tobacco Germplasm Resources accurately, race 0 of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was used to re-identify the resistance of 77 flue-cured tobacco germplasm resources previously identified as being resistant by field inoc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ong all the variety resources, Daqingjin and Jianyeliu were highly resistant. 23 of the varieties including Heiliuzi were resistant, among which Daheiliu, Tailifei 2412, Wangengzi, Dabaijin 0522, Dahuangjin 0295 and Huangmiaoerbenyan 2221 had stronger resistance. 20 of the tested varieties including Luodihuang were moderate resistant. The number of moderate susceptible and highly susceptible varieties were both 12. And 8 varieties were susceptible. Agronomic traits of the 25 resistant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analyzed for genetic divers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sted germplasms had a high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 width of leaves had the highest diversity index. These results could provide foundation for improvement of resistance to black shank disease in tobacco.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black shank disease; germplasm; resistance evaluation烟草黑胫病遍布世界各主要产烟区,是烟草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病害之一,如果防治措施不到位,黑胫病引起的损失可达100%[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2012,27(3):321-326http://xb.ynau.edu.cnISSN1004-390X;CODENYNDXAXE-mail:xb@ynau.edu.cn
收稿日期:2011-07-09修回日期:2011-11-10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010∶21*基金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及云南省烟草公司项目(09YN022)。作者简介:王戈(1982-),男,云南沾益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烟草生理生化研究。E-mail:wangge302@126.com**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杨焕文(1963-),男,云南剑川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烟草生理生化教学及科研工作。E-mail:mryanghuanwen@126.com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20510.1021.201203.321_009.html
DOI:10.3969/j.issn.1004-390X(n).2012.03.004烟草品种防御酶活性对黑胫病菌响应差异*
王戈1,杨焕文1**,赵正雄1,李佛琳1,易建华2(1.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云南昆明650201;2.云南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云南昆明650228)
摘要:以不同抗、感黑胫病烤烟品种云85(高抗)、K326(中抗)、净叶黄(中感)和红花大金元(高感)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黑胫病菌诱导的这些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差异及其与品种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
黑胫病后不同抗性品种SOD,POD,PPO和PAL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出现明显提高,抗病品种SOD和POD活性较感病品种上升快且维持较高活性水平,且抗病品种POD酶活高峰较感病品种出现得早;抗病品种PPO和PAL较感病品种活性上升幅度更大,维持时间更长。相关性分析表明,SOD,POD,PPO和PAL活性与品种
的黑胫病抗性呈正相关关系。关键词:烤烟;黑胫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0X(2012)03-0321-06
ResponseDifferenceoftheDefenceEnzymesofFlue-curedCultivarstoPhytop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
WANGGe1,YANGHuan-wen1,ZHAOZheng-xiong1,LIFo-lin1,YIJian-hua2(1.CollegeofTobaccoScience,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650201,China;2.Entry-exitInspectionQuarantineBureau,Kunming650228,China)
Abstract:Fourdifferentresistancecultivars,Yun85(highresistance,HR),K326(middleresistance,MR),Jingyehuang(middlesusceptibility,MS)andHongda(highsusceptibility,HS)wereusedtostudySOD,POD,PPOandPALactivedynamicandrelationwithresistanceafterinoculationwithPhyto-p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Theresultshowedthatcomparedwithcontrol,SOD,POD,PPOandPALactivityofdifferenceresistancecultivarsallappearedobviousincreaseafterinoculation.Anddis-ease-resistantcultivarraisewasrisingfasterthansusceptiblecultivarsandkeephigheractivity.PODac-tivityofresistancecultivarswasearlierthansusceptiblecultivar.RisingrangeandholdingtimeofPPOandPALactivityofdisease-resistantcultivarsweregreaterandlongerthansusceptibleone.Correlationanalysisshowedthattherewasa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SOD,POD,PPOandPALandresistance.AllaboveresultsdemonstratedthattherewasobviousresponsedifferenceofSOD,POD,PPOandPALactivitytoP.parasiticavar.nicotianaandwasdirectcorrelationwithcultivarresistance.Keywords:flue-curedtobacco;Phytop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uperoxidedismutase;peroxi-dase;polyphenoloxidase;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植物的抗病反应涉及植物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如植物细胞内活性氧的积累与清除、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抗病信号的产生与转导、防卫反应的表达与调控等[1-2]。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是植物体内较重要的保护酶和防御酶,大量研究表明,在寄主植物和病原物非亲和性互作(抗病反应)和亲和性互作(感病反应)中这些酶与植物抗性密切相关[3-5]。烟草黑胫病(Phytop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是一种危害所有栽培烟草的毁灭性土传病害,破坏力极强且蔓延较快,大田侵染后常造成烟株整株死亡,该病在我国各产烟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云南烟区是黑胫病的多发区,目前黑胫病已成为提高烤烟质量的限制因素之一[6]。目前有关烤烟黑胫病抗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种抗性鉴定、病原菌分化和拮抗菌选育上[7-8],而有关防御酶酶活性和黑胫病抗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目前云南主栽品种云85,K326,净叶黄和红花大金元为材料,研究了各品种接种黑胫病后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差异及其与品种抗性的关系,以期丰富烤烟黑胫病抗性机制研究。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烤烟品种:云85(R),为高抗黑胫病烤烟品种;K326(MR),为中抗黑胫病烤烟品种;净叶黄(MS),为中感黑胫病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S,以下简称红大),为高感黑胫病烤烟品种。试验前按照国家行业标准YC/T39-1996和YC/T41-1996对各品种进行抗性评价。试验采用温棚土壤盆栽方法,土壤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后山农场未种植过茄科作物地块的耕作层土壤。土壤经自然风干过筛,每盆装土20kg。每株烤烟施纯氮7.0g,采用烤烟专用肥[m(N)∶m(P2O5)∶m(K)=1∶1∶2],一次性基施。供试病原菌为烤烟黑胫病菌,菌株由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赵正雄教授提供,菌株经PDA斜面活化后,转入适于黑胫病菌生长的燕麦培养基(OA,1000mL培养基中含燕麦片30.0g,琼脂20.0g)进行纯培养,27℃黑暗培养10d后备用。1.2方法
1.2.1试验设计
采用常规烤烟漂浮育苗,种子表面消毒和催芽后播于育苗盘上,60d苗龄进行移栽。各抗性品种即处理:云85(R)、K326(MR)、净叶黄(MS)和红大(S);对照组分别为R-CK,MR-CK,MS-CK和S-CK。完全随机摆放,每隔
20d变换1次位置。于团棵期(移栽后30d)采
用浇根法接种黑胫病菌,参照王万能[9]方法,并略加改动:接种前1天先用1kg/盆等量清水浇水以保证土壤湿度,病原菌经致病力检测为强致病菌株,调整孢子囊浓度大约为1×107个/mL,每株接种10mL菌液,对照浇等量清水。于接种前,接种后12,24,48,96,120h分别采集长势一致同部位烟叶测定酶活性。每处理3次重复,共采集6次。1.2.2测定方法
SOD,POD,PPO和PAL活性测定参考李合
生[10]的方法。SOD活性以SOD抑制NBT光化还原反应50%为1个酶活力单位;POD活性以每分钟增加0.01为1个酶活力单位;PAL活性以A290
变化0.01为1个酶活力单位;PPO活性以A420变
化0.01为1个酶活性单位。1.3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初步处理和作图,相关分析由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分析了接种后12~120h酶活性平均值与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病情指数的相关关系,显著性检验采用双尾t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抗性品种抗病性评价
根据各品种平均病情指数进行抗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云85和K326是抗黑胫病品种,其中云85表现为高抗(R),K326表现为中抗(MR);净叶黄和红大是感黑胫病品种,其中净
叶黄为中感品种(MS),红大为高感品种(S)。2.2不同抗性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变化由图1可知,接种后黑胫病菌对各品种SOD活性产生较大影响,相比对照,各品种SOD活性
223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