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口语教学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67.19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口语教学浅析Ξ

江傲霜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中心,长春130024)

摘 要: 高级口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提高口语课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不同的教学模式出发,指出高级阶段口语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段表达能力及表达的多样性和得体性.根据这一特点应对教材做二次处理,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同时列举了口语教学中的考试方法.

关 键 词: 教学模式;交际欲望;语段表达;话题焦点

中图分类号: H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28(2003)04-0053-04

0 引言

作为三大“主干课”之一的口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重视.留学生口语水平的高低,也是他汉语水平的一个标志.高级阶段的学生经过了中级阶段的训练,掌握了丰富的语音和语法知识,掌握了五千个左右的单词,对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日常交际,而是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见解,那么如何针对这种交际愿望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高级口语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模式的确立.高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生词和语法现象,生存要求已不再成为一个问题.他们要进入中国社会,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知识,运用所学的语言流利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中国人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成段表达能力及表达的得体性.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主要以“听说法”中的“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模式作为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步骤是围绕课文讲解生词、语法,然后进行课后练习,纠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教师一个人在讲,主控课堂;而学生只是作为接收信息的机器,静止地、被动地追随着老师.我们认为,口语课不同于精读课,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效果便是极其失败的,虽然教师的讲授可能是最好的,但是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始终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中心发言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发出信息后,他们能积极地接收,经过分析、综合,再将信息主动地反馈给教师,真正做到教、学双方的互动.使他们能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样就避免了那种只听不说的现象.

要提高高级阶段口语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5卷 第4期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 ol.5 N o.4 2003年8月 Journal of Mengzi T eachers’C ollege Aug.2003Ξ收稿日期:2003-06-17

作者简介:江傲霜(1973-),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讲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 教材的选用

1.1一本好的教材无论以话题为纲,还是以功能为纲都会促使学生有说的欲望

口语课堂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是教师的讲解,那就是本末倒置.而真正的一本好教材首先应该是真实、自然、贴近生活;其次要具有趣味性、时代性和普遍共性.所谓前者就是指课文在场景和语言的选择上应该是真实的,来源于生活而不生涩,使学生感到很亲切,能产生共鸣,有说的欲望.如果这些材料离生活过远,超出学生掌握的范围,无论你怎样刺激,学生都不会有更好的反应.过于语体化和专业化的文章不宜作为引出话题的篇章.话题过于复杂难度较大,超出学生所掌握的范围,也是交际中的一大障碍.现行口语教材中,有些就存在这种弊病.后者在教材的运用上也极其重要.一篇枯燥、过时的课文来作为话题无论如何也不会吸引学生,现行的口语课本中,有一些篇目所涉及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已消失了.在e时代,让外国学生去体验中国人都已淡忘的东西,他们是否愿意参与,可想而知.因此我们选择的教材就要与学生有契合点,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汉语,目的是当走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可以直接运用.如果教材不真实,不贴近生活,那么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永远是水中看花,达不到目的,而且只有真实的语言才具有生命力.

1.2在确定教材时,我们要区分口语和口头语、书面语,方言和土语之间的关系

尽量选择标准的普通话.口语化不等于是方言化和口头语.作为教材,应该是具有普遍作用的.北京话或东北话也许在生存区域内很有帮助,然而却不能作为普遍交流的工具;而将书面语体的文章作为说话的蓝本亦不合适.我们本国人在生活中的交流也不是书面化的(除非在极特殊的场合),更何况是外国人?胡明扬先生曾说过“标准汉语口语应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所说的话”.所以我们训练的最终目标应当达到这个目的.在训练交际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过于口头化、书面化、方言化的教材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 教学内容的安排

2.1对课文的处理

高级阶段的口语教材多数以话题为纲,这是促使学生表达的一个有效结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在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上还有很大的差异.章纪孝先生在《高级口语话题交际》一书中提出,在教学中,教师主讲与学生操练的时间应为1:2.教师只做简单的引导,排除交际中的障碍,大量的时间应还给学生进行交际.我们认为这一点对于高级阶段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口语课不是精读课,如果把它变成教师主讲,那么这一专项技能训练课也失去了意义.高级口语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别于中级和初级.在这个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段表达.学生根据话题,结合新知旧识,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课文应该只作为一个结构框架,一个辅助材料.它的作用仅仅是引出话题,给出未学过的生词、语境及相关的关联词语,重点应该放在针对课文及由课文引出的相关话题的讨论上.教材不应成为教学内容的依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改编.把它变为有利于学生交际的相关话题,而不是讲解词汇语法的文本.做到话题的难易程度适中,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真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将语言自动生成为言语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导演作用就举足轻重了.因为它是交际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除此之外,选择相关的事件与材料作为课堂中心话题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现行的口语教材中,不见得每篇课文都具有趣味性、时代性和普遍性.有些材料的话题过难,过于抽象,学生没有足够的储存来输出;有些材料时间过早,可能在二、三十年前;有些内容学生可能不很熟悉.这些都人为地形成了课堂交际的障碍.如果硬性针对这种材料的话题展开讨论,学生可能只说几句便无话可谈了.这时选择现代生活中具体、真实的相关事件作为补充材料来继续话题,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弥补了中心材料的非学生兴奋点的缺憾.例如课文中涉及法律咨询问题.我们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法律事件,让学生就事论事.这样比以理论上的文字材料作为话题生动得多,又贴近生活.

2.2课后练习的处理

课后练习包括知识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知识性练习通常包括语音、语调、替换和关联词语等的练习.可以将这些带入课文话题中,强调用法,然后在作业中让学生反复操练.对于高级阶段的学生,这种练习并不困难,所以重点又回归于交际性练习.课后所示的交际性练习题目可以直接融入课文和话题讨论的过程中.然而,高级阶段口语不仅要求完整流利,还要求表达形式多样和得体.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方式的语言进行交流,对他们来说,同样很重要.因而在交际性练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表达的多样性和得体性.

2.3作业的方式

包括检查知识型和交际型.检查知识型可以将课后的知识性练习作为作业,通过批改的方式来检查.因为我们主张口语考试,所以平时知识型作业就成为检验学生掌握词汇、语法的主要手段.交际型作业指通过学生亲自

45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