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走 深度阅读 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因为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各项素养的形成,关系到他们各项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有了一定的阅历,有了一定的人生体验。有的学生也认为自己长大了,会读书了。但是真的会“读”了吗?

我曾经教授过一篇阅读文,对其中的一个细节一直记忆犹新。文中有这么一个题目:母亲的胳膊受伤了,鲜血已经渗透过厚厚的纱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情况?很多学生的回答是“流了很多血”。其实,只要再推究一下,就会明白,不就是说明“受伤很严重”嘛。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还存在一个“深度”的问题。这对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尤为突出。

深度阅读是相对“浅阅读”而言的,是以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没有深度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它不能弥补缺失的人文精神,不能架构传统的价值观念,更不能塑造和培养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和道德规范。那么怎么提高、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呢?我对此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无为”而始,培养阅读的欲望。

学生是一个自由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个体,他们在身心各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我们应该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不断地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长点”,让学生从不爱读到爱读。

农村孩子由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习惯不是太好,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耐心看完一篇文章,更谈不上“深入”了。所以我在接到每一个新班级之后,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以便于更好的沟通,最优化的引导。

在阅读课上,根据事先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书目,以利于激发学生暂时性地兴奋。这时我再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最感兴趣的书目,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到世界的精彩,历史的厚重,道义的神圣和生命的价值”。①他们的感受也许是肤浅的,也许是有失偏颇的,但毕竟是读了,有所认识了。

这个过程看似“无为”,因为每个学生的天赋、兴趣与气质、冲动等是不同的,经历、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效果肯定参差不齐。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这个过程很有必要,这为后面的“有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通过抓住他们最爱的书目,以此为切入点,来激发、培养学生最起码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一时觉得阅读还是不错的。渐渐地,随着“暂时性地兴奋”的积累,量变引起质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也就可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二、充分利用教材,引领学生自设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培养语文能力的必要阶梯,开发智力的最佳依凭,陶冶情操的重要园地。②教者充分利用好教材,既强化了学生的兴趣,又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论,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披题入文。从题目中去把握文章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比着分析,引导学生理清作者在其中的活动、心态,喜怒哀乐的情感等。再如萧乾的《枣核》,赏析时我就抓住末句“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以此铺开,洞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理解文章的主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文章,就引导学生去抓各段的中心句,这样很容易理解文本,得出问题的答案: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的观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还可以把风格类似,内容相通等方面的文本集中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教材分析时巧妙渗透的各种理论、方法,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自然地运用,拓深阅读的深度。

当学生面对一篇新的文本时,我在他们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联系赏析教材时的一些方法,自己设问题,自己求答案。“学生的主动提问是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表现。学生有疑而问,由问导思。”③学生要学会自主探究,表达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吸纳别人的思想。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不断的超越自我,丰富思维。因此我还发动学生进行合作,多问几个“为什么”,使问题的内涵向纵深挺进。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在提问中学会概括,把思维向深处引领。这一切都是动态的,因为学生的智慧是灵动的。惟有动态,只有变化,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当然,这里的“动”不只是课堂表面的热闹,气氛的热烈,更是师生思维的碰撞,师生思维与文本的碰撞。

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戏真做。

角色扮演,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出发,使参与者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在认知和情感上产生冲突,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和体验。角色扮演的最大长处是实效性,可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可以促使学生换位思考,诱发情感的共鸣,甚至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去感知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这样对文本的解读自然很深了。

曾经说过“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史铁生,我们在学习他的《我与地坛》(节选)时,我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选择了这两句话:“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

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让学生反复的读,希望能读出那种颓废、无奈、沉沦之情,但发现学生不容易进入情境。怎么办呢?我立即改变教学思路,假戏真做,让学生也做一回“史铁生”。你看,平时活泼乱跳的小伙子小姑娘一下子蔫了。突然瘫痪,是多么沉重的打击。这样,就在学生的心中激起非常强烈的情感反应,对文本的理解也就进入了一个新高度。

再看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尽情展示她对世间万物的珍惜。我就请学生蒙起自己的眼睛体会一下盲人的诸多不便,让学生走啊,拿东西啊……学生投入的表现就足以证明他们的理解深度了。甚至在课后许多学生还在讨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通过角色的体验,调动起他们心灵中的美好情愫,进而奠定深厚的文学底蕴,让他们的生命更加的美好,更加的丰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教者适时介入、强化,帮助学生形成深度思维习惯。

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情况下,教者适时介入,主导全局。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已经有了前面几个层面的情感体验,教者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升华体悟,形成深度思维的习惯。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就行了,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了。

在阅读教学中,我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的静态预设性,而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我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程度,通过追问帮助学生转换视角,向外拓展,学会评价,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多,思维范围更广,思维内涵更丰富。这样的课堂就动了起来,就激活了阅读教学的活力,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了阅读教学的境界,促进了学生深度阅读习惯的养成。

“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④教师的追问、点拨、启发,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随着训练的逐步推进,学生方法及思维的逐步成熟,长久以往,形成积淀,形成习惯,最终有为。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课堂是文化交流的场所,阅读则是文化的体验甚至再创造的过程。由此可见,提高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培养深度阅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古人早就有了很多精辟的论述。这里我只是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深度阅读习惯的浅陋的做法和体会作了一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