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提纲9doc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一节借贷资本和借贷利息

一.借贷资本及其特点

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具体形态,它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并为职能资本服务的一种货币资本,即借贷资本家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1.借贷资本的来源、本质和特点是什么?

来源:固定资本的折旧费;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用于积累而尚未投资的剩余价值。

本质:为了取得一定的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特点:①借贷资本是一种商品资本,或者叫做资本商品。货币资本家把他的货币资本按照一定的期限贷给职能资本家,实际上是把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像商品那样让渡给职能资本家。这种资本商品是不同于普通商品的一种特殊商品。表现:它的特殊的使用价值的消费会使价值和使用价值保存并增加;它的买卖是借贷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一起被让渡,通过贷放实现,让渡的不是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它的贷放不是永久性的转让,归还时连同利息;利息不是资本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资本增殖的一种表现,是资本使用价值的报酬。

②借贷资本是一种财产资本或称所有权资本。借贷资本的两重存在:对于所有者来说是财产资本,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借贷资本的这些特性,使得财产资本和职能资本相分离,使得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③借贷资本是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借贷资本的运动,表现为贷放出去的货币自行带来更多的货币,运动公式:G-G′,似乎是借贷资本“自行增殖”。借贷资本的这一特点,表明了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已经发展到它的顶点,已经最终完成了。

2.借贷资本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主要在于经营工商业的职能资本,在循环和周转过程中,经常游离出一部分资本在货币形态上暂时闲置起来。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因此,资本家必须给这些闲置资本寻找新的出路,以发挥其资本增殖的功能。

可能性: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个别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进行的;各资本家更新固定资本的时间先后不一致。这种情况决定了在同一时期内不同资本家对货币资本具有不同的需要,因此拥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会把闲置资本贷放给临时需要补充货币的资本家去使用,使其在后者的手里发挥职能资本的作用。这样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就变成了借贷资本。本节总结:借贷资本也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反映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二.借贷利息和企业利润

借贷利息:作为职能资本家使用货币资本的代价,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本质),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企业利润:在存在利息的条件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统称,从数量上看,它是原产业利润或原

商业利润减去借贷利息以后的剩余部分。

3.对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的认识:

原因: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

两部分:归借贷资本家所有的利息;归职能资本家所有的企业利润。利息和企业利润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但二者数量上的分割表现为两种性质不同的东西

利息单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结果,表现为资本本身的产物;企业利润则单纯表现为资本家使用资本进行经营的结果,表现为资本家发挥职能的产物。好像二者出自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源泉

分割后,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加神秘化了。模糊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关系:利息率有市场运行的规律;职能资本家不是作为资本所有者,而是作为经营管理者出现。

二.利息率

利息率:以百分数表示的一定时期内(通常按年计算)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例。

公式: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

4.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利息率总的来看有下降的趋势?

(1)利息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平均利润率的大小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a.利息率总是摆动在平均利润率以下、零以上的范围之内: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b.利息率的变动依赖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二者是正相关;c.在平均利润率已定,利息率的变动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种比例首先又是由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决定:供大于求,利息率下降;供不应求,利息率上升。d.习惯和法律的传统也起着作用。(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利息率呈现下降的趋势:a.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有下降的趋势;b.食利阶层的人数增加导致借贷资本数量的增加;c.信用制度的发展形成大量借贷资本。总结: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有日益增大的资本部分不能用于生产,造成了借贷资本经常过剩,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及其矛盾深刻性的表现。

第二节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形式

信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按期偿还并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是借贷资本运动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或借方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

信用产生的基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形式(以其主体不同划分)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指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以延期付款方式提供的信用。

工具:商业票据,它是贷者和借者之间的债务凭证。分类:期票: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在一定时期后支付现款的保证书。汇票:债权人向债务人开出的在一定时间内向持票者支付现款的命

令书。商业票据是特种债务的书面凭证,可以转让和流通。票据流通节省了流通中的现金。

特点:这种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所以它体现着职能资本家之间的信用关系;双方借贷的对象是商品,它属于产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所以提供信用的过程同时就是商品买卖的过程;它的运动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上与产业资本的运动是一致的。

积极作用:商业信用是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对于扩大和加深商品周转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局限性:规模受到职能资本家个人拥有的资本数量的限制;规模还受到个别职能资本家的资本回流快慢的限制;还受到由商品的物质形态所造成的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资本家用贷款方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

特点:实质上是货币资本家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信贷的对象是货币资本,而不是商品资本;银行信用的运动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和产业资本的运动不完全一致。

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的规模不再受个别职能资本家资本数量的限制;银行信用的规模不再受个别职能资本家资本回流快慢的限制;银行信用也不再受商品资本的物质形态造成的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总之,银行信用比商业信用灵活得多,规模也大得多,更能满足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更能满足资本家在经营上投机的需要。

(三)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

国家信用:国家直接向公众进行的借贷活动。国家处于债务人或债权人的地位。在国内,基本形式是向人民借债,称为国债。通常以发行公债和国库券形式实现(公债券: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在国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贷款和投资方式,为过剩资本找出路,攫取利润;也往往用作实现政治扩张的手段。

企业信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筹措资金形成企业信用。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银行、工商企业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赊账和分期付款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发放消费信贷属于银行信用的范畴。二.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一)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信用制度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表现:资本的积累、股份公司的发展、资本的兼并。(2)信用制度节省了流通费用,相对增加了生产资本。大大节省货币流通费用,节省了商业流通费用。(3)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平均化,使货币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二)信用制度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信用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2)信用还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3)信用刺激了投机。

三.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一)信用制度下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货币流通

信用货币的形成和发展——信用流通工具在一定范围内代替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商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