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灰质:神经中枢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中呈灰色。

2、白质:中枢内的神经纤维聚集处。

3、皮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

4、髓质:大、小脑内的白质。

5、新陈代谢: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6、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7、内环境:细胞外液

8、稳态: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状态。

9、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闰盘。

10、尼氏体:胞质内所含物,为嗜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及有力的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11、轴丘:胞体发出轴突的部分呈圆锥形,称轴丘,其内无尼氏体。

12、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构成一个运动单位。

13、生物电:生物体在生命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电现象。

14、兴奋: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冲动的反应。

15、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的能力。

16、静息电位: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外正内负)

17、极化: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

18、动作电位: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

19、去极化:生物膜受到刺激或损伤后,膜内外的电位差逐渐减小,极化状态逐步消除的过程。

20、超极化:原有极化程度增强,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兴奋性降低的状态。

21、复极化:由去极化状态恢复到静息时的极化状态。

22、跳跃传导:电流从一个朗飞结跳到另一个或下几个朗飞结的冲动传导方式。

23、神经元: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4、突触:使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的相互接触的部位,是神经元间的联系方式。

2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极化方向发展。

2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超极化方向发展。

27、神经递质:指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作用并能发挥快速而精确调节的物质。

28、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由非条件刺激引起,具有固定的神经联结。

29、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建立起来的反射,由条件刺激引起,具有暂时性的神经联结。

30、近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发散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物像模糊的现象。

31、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眼的折光能力过弱,致使入眼的平行光线的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形成模糊的物像。

32、散光:折光面上某条或多条经线或纬线曲度异常,通过角膜不同方位的光线在眼内不能同时聚焦而使物像变形和视物不清。

33、盲点:视神经乳头处无感光细胞,所以投射在此处的光线不能引起视觉冲动,在生理学上称为盲点。

34、视野:当一眼凝视正前方一点时,这只眼所能感觉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该只眼的视野。

35、暗适应:人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最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随着视觉敏感度逐渐增加,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此现象称为暗适应。

36、明适应:人从暗处突然进入亮处,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此现象称为明适应。

37、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38、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凝的物质。

39、血液凝固:血液从血管流出后,一般在几分钟内就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40、体循环:左心室搏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再经各级静脉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

41、肺循环:右心室搏出的血液,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2、期前收缩:在心肌正常节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其他部位兴奋,使心室可产生一次正常节律外的收缩。

43、代偿间歇:当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以前,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内,因而不能引起心肌的兴奋与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44、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

45、每搏输出量: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46、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47、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48、血压: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49、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时的动脉血压值。

50、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

51、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主要由毛细血管组成,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52、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53、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当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时,气体入肺,引起吸气。反之,当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时,气体出肺,引起呼气。

54、胸膜腔内压:简称胸内压

55、气胸: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胸膜腔密闭性破坏,使空气进入胸膜腔内的状况。

56、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57、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末再尽力吸入的最大气量。

58、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末再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

59、余气量:尽最大努力呼气之后,肺内尚遗留的不能呼出的气体量。

60、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总和。反映了肺每次通气的最大能力。

61、消化: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与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62、胃排空: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63、吸收: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64、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的能量的释放、储存、转移和利用等

65、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