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6单元第表内乘法(一)(二)重要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13.44 KB
- 文档页数:3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三、表内乘法重点、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梳理1. 教材内容介绍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表内乘法,重点是乘加、乘减法。
学生在这一单元将学习如何利用乘法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2. 知识结构•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
•本单元要求掌握的新知识:乘加、乘减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乘法与加法、减法的关系。
•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规律。
•能够灵活运用乘加、乘减法进行简单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与加法、减法的关系。
•乘加、乘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理解乘法的本质。
•帮助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法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为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可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乘法的应用,引出乘加、乘减的概念。
2. 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乘加、乘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练习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如“15个苹果,每组5个,共分成几组?”等题目。
4. 拓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乘加、乘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以上就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说课稿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表内乘法(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表内乘法
(一)
小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同学们可以通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
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44页------46页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47页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6、6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我们精心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大家!。
第6单元 表内乘法(二)知识点基本概念与性质7、8、9的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并且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乘法口诀解决是否合适,是否坐得下的实际问题时,先求出要比较的两个量,然后进解决问题行比较。
知识点一 7、8、9的乘法口诀一、填一填。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 )二十一 七八( )( )六二十四( )十二( )八十一 ( )四十四七( ) 八( )六十四五九( )2.8×7=( ),读作( ),表示求( )个( )相加的和是( ),其中,8和7都是( ),它们的积是( )。
3.根据积是24,可以写出的乘法算式是( )或( )和( )或( )。
4.两个一位数的积是48,这两个一位数是( )和( )。
5.一个星期有( )天,4个星期有( )天。
6.河边有7行树,每行8棵,河边一共有树( )棵。
7.找规律填一填。
(1)7,14,( ),28,( ),( ),49。
(2)9,18,( ),( ),45,( ),( ),72。
(3)56,48,( ),( ),( ),( ),8。
8.4个8相加的和是( ),4和8相加的和是( )。
9.完成下面的表格。
乘数97954乘数3633678积54249244542二、选一选。
1.6+6+6+5,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
①6×4-1 ②6×3+5 ③6×42.3×9=27是用口诀( )算的。
①3个9是27 ②3乘9等于27③三九二十七3.4×6=□×8,□里应填( )。
①24 ②4 ③34.一个数比3个5大,但比2个9小,这个数可能是( )。
①17 ②18 ③195.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的口诀有( )。
①三七二十一 ②七七四十九③六七四十二6.分一分,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框里。
①9+9 ②9×9 ③6×8 ④81-40⑤9×8 ⑥7×6 ⑦8×8 ⑧16+34⑨7×8 ⑩5×6 ⑪1×9 ⑫9×3⑬7×7 ⑭3×8 ⑮9×7得数小于等于30 得数在30与50之间得数大于等于50 三、算一算。
《表内乘法(二)》知识点归纳
7~9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1×8=8 一八得八1×9=9 一九得九
2×7=14 二七十四2×8=16 二八十六2×9=18 二九十八
3×7=21 三七二十一3×8=24 三八二十四3×9=27 三九二十七4×7=28 四七二十八4×8=32 四八三十二4×9=36 四九三十六5×7=35 五七三十五5×8=40 五八四十5×9=45 五九四十五6×7=42 六七四十二6×8=48 六八四十八6×9=54 六九五十四7×7=49 七七四十九7×8=56 七八五十六7×9=63 七九六十三
8×8=64 八八六十四8×9=72 八九七十二
9×9=81 九九八十一
两个乘数交换位置,所得的积不变,所用的乘法口诀也一样。
例子:3×8=24与8×3=24使用的口诀都是:三八二十四。
解决乘加的题目,可以先把相同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解决乘减的题目,可以先把每一份当作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最后再减去多算进去的部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表内乘法的进一步学习展开,着重培养学生对乘法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掌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表内乘法的规律及其应用。
二、教材核心内容1.巩固乘法算法:通过多种有趣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口诀表,提高快速计算乘法的能力。
2.应用乘法进行解题:引导学生应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巩固乘法运算规律:通过反复练习巩固乘法运算规律,让学生熟练掌握在计算中的灵活应用。
4.思维拓展:通过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思维,进一步巩固乘法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教学过程本单元教学主要围绕以下步骤展开: 1. 导入:通过小组讨论、教具展示等方式引入乘法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老师讲解表内乘法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规律。
3. 示范:老师进行习题示范,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乘法知识点。
5. 拓展:对乘法知识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口诀表。
2. 能够应用表内乘法解决各类问题。
3. 熟练掌握乘法运算规律,进行灵活运用。
4. 提高思维拓展能力,培养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 趣味性:加入趣味化元素,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
2. 多元化教学:结合实际问题,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 巩固训练:定期进行习题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确保学生掌握程度。
4.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对《表内乘法(二)》这一教材单元的分析,教师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乘法知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水平。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三、表内乘法重点、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
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
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
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 × 3 = 12 或3 × 4 = 12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
“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
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
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
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 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
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