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欣赏

  • 格式:docx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书法欣赏

(2010-12-10 12:32:15)

转载▼

标签:

王羲之

书法艺术

兰亭序

文化

分类:健身休闲

王羲之书法欣赏

無極简评:今日股市无事,遂在网上搜寻一些名家书画慢慢品赏,偶入孙中博客,看到此篇王羲之书法集锦,顿时感慨良多。忆往昔,

我年方五岁,尚未入学,便在家父影响之下迷上了书法字画,先从欧

阳询正楷入门,后学柳公权和颜真卿,并在初中班主任指导下学习了

米芾怀素和张旭手笔。高中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让我认识了“书圣”王羲之,被他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云流水、潇洒飘逸

的笔风所吸引,遂迷恋之。大学一年级加入书画协会,精研王体,临

摹《兰亭序》不下百遍,另有《快雪时晴贴》、《姨母贴》等字体更

加随性飘逸,大肆临摹学习,顿然忘乎所以,自娱自乐,岂不痛哉!

而今,因忙于实务,书法绘画自是有所荒废,偶遇此书法博文时,昔

日学书之单纯和痴迷状一一浮现脑海,顿然感怀今日,戚戚焉不能自已,悲夫!

以下图文摘自孙中博客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

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

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

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孔侍中帖》,为唐代内府摹本,现由卷改装成轴。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共九行,前三行为"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此帖也是奈良时期由遣唐

使带入日本,布施给东大寺。桓武天皇(737-806)留有"延历敕定"朱文印记。

《频有哀祸帖》摹本,纸本。纵26.9厘米。3行,20字。行书。字间倾侧、俯仰、钩连,笔画轻疾、圆转、牵引,结体多有取横势者。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纸本。纵26.9厘米。6行,42字。行书。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法书要录》载褚遂良《右军书目》‘行书都五十八卷’第十四卷中著录。

《频有哀祸帖》与《孔侍中帖》之间空白处,钤‘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与《丧乱帖》等同。

日本《支那墨宝集》称:‘昔我国光明皇后,举圣武天皇之遗,献于东大寺

大佛,藏正仓院。唐天宝十一年(七五二年),其中晋王羲之书拓本颇多焉。天应、延历、弘仁之间,渐复尽献于大内。奈世既德久,大半散佚,片断仅存。

此所藏者,盖其一。

接帖之处,有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敕定’即是‘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是日

本桓武天皇的年号,其元年为公元七八二年。日本学者考订《孔侍中》与《丧乱》二帖,是《东大寺献物帐》中著录的。此《献物帐》是日本圣武天皇卒后,皇后将其遗物供佛的帐目。圣武天皇卒于公元七二九年。那么,以上王羲之的

书迹传到日本时,至少在七二九年以前。这是王羲之书迹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这些书迹,被视为日本的国宝。

《快雪时晴帖》,纸本,四行,二十八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姨母帖》行书,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字

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

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

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初月帖》,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首句‘山阴羲之报’,知此帖写于山阴。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此帖当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

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云:‘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

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此书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天真自然。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全貌

王羲之《平安》帖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

王羲之《何如》、《奉橘》帖

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不多得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存双钩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隔水有宋徽宗题款“晋王羲之奉橘帖”。米芾书史谓“又有唐右军帖,双鉤蜡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颗(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更待满林霜。”用的就是这件书蹟的典故。开皇十八年(598)三月二十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諮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跋其尾。”

从六世纪南朝时期以来,歷代帝王都喜好收藏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当时

将零散的书蹟裱背成一定长度的手卷,后来辗转流传,遭割裂重装,已不復原貌。这卷书蹟是用双鉤廓填的方式,复製了三件王羲之短札。《平安帖》行书

兼草书,信中提到的“脩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何如帖》行书,问候对方

并告知近况。《奉橘帖》行书,赠送友人橘子并附上此信。

这三帖中,除了从整幅尺牍中去玩赏其风韵外,还可细察对比每一字之遒丽。如“复”字,三帖出现四次,《平安》中“当復”之“復”为草书,《何如》帖

中三个“復”字都是行书,《平安帖》运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较多,钩挑转折间,

锋颖秀发,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也十分生动灵巧。《何如帖》较端整,

三个“復”字,而无一雷同,或异其偏旁,或变其转折,都鲜活生动,结构精密,神思凝淀。《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饶富变化,“三”字如横空掠燕,笔画互

有照应,“百”字起笔上扬,末画斜下挫锋,笔锋几经转折,并露出贼毫,“未”

字出现两次,笔法也不尽相同。其他如“白”、“奉”等字。也是变化不一。可谓

从心所欲不逾矩。

前二帖略见於褚遂良《右军书目》。《平安如何》二帖前尚有萧梁时代鑑

书人徐僧权、唐怀充二人的“僧权”、“怀充”押署,故此帖鉤摹的上限,可能在

梁隋之际,亦未可知。此三帖北宋初年藏駙马都尉李瑋家,尚有“李瑋图书”收

藏印。后入宣和内府。再绍兴内府,明清為项元汴,及京口张氏(张覲辰、张

玉裁、张孝思)笪重光等所藏。入清内府,未受重视,《石渠宝笈初编》,著

录列次等,《三希堂法帖》亦未收入。惟古法帖為《宝晋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帖》、《墨池堂帖》等均曾摹刻,而次序各异。现藏故宫博物院,先后收入《故宫法书》,《晋王羲之墨跡》,《故宫歷代法书全集》;及

二玄社精印。存真卷行於世。(张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