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部海洋钻井工程深层提速技术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
78随着海上油田的勘探开发,大部分油田的开发生产已进入高含水中后期,油田后续开发的重点逐步转入到对低渗、超低渗透油田的开采。
低渗油藏具有渗流阻力大、产油率低的特点,水力压裂能够起到改造储层渗流能力、提高油田产油率、加快开发速度、增强注水效果等作用,所以水力压裂常常用来作为低渗油藏油气田开发及增产的重要手段。
海上油田压裂井主要为定向井,在海上低渗油田采用水力压裂比陆地低渗开采难度更高,主要受限于平台作业空间,设备能力及储层改造的经济性。
1 概况X井为一口直井,井深5017mMD/5017mTVDm。
压裂目的层段位于文昌组,地层压力系数约1.00~1.116,平均地温梯度为2.88℃/100m,裂缝延伸压力梯度0.018~0.021MPa/m。
储层岩性以砂岩为主,包括中砂岩、细砂岩和含砾中砂岩,夹薄层主要为灰色泥岩;储层孔隙度9.1%~18.1%,平均孔隙度10.3%,渗透率1.7~34.3mD,平均渗透率4.0mD,属于低孔-特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
目的层埋深4730~4967m,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需要进行压裂改造,改善储层渗流条件,获得产能释放。
根据前期主压裂裂缝形态模拟研究结果,采用4.5~6.0m 3/min的施工排量,可以压开储层,模拟最大缝长208.5m、总缝高54.7m,裂缝形态满足需求。
2 压裂管柱结构设计2.1 管柱设计难点在海上平台承载能力、作业空间等条件限制下,水力压裂施工改造难度大,南海东部前期已完成的压裂作业,均为射孔压裂测试联作管柱,采用可回收式封隔器,射孔后,自动丢枪,不动管柱压裂测试作业。
管柱下部采用2-7/8″油管,井下部分工具内径小,井口泵注压力高,不能满足压裂作业中大排量的要求;油套管内外压差大,油管受蠕动效应影响导致封隔器失效,作业结束后封隔器回收困难。
X井目的层位地层破裂压力高达85MPa,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埋藏深,因此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必须通过优化压裂管柱工艺方案,提升人工南海东部超深层压裂测试管柱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张冬雪 邱森 曹鹏飞 王晓通 李雅媛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深圳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67 摘要:南海东部X井为一口定向探井,储层埋深4687~4967m,地层破裂压力高达85MPa,采用常规射孔测试压裂一体化管柱地面施工泵压高,封隔器承受压差大。
56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并逐步替代传统能源,能源供给竞争明显。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油气开采仍将占据能源供给主要地位,钻完井投资占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投资的一半,因此,管控钻完井成本,进行钻完井降本增效是提高油气开采资产收益的关键一环[1-2]。
优快钻完井作为一种全新的钻完井模式,在发展中采用科学分析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解决 钻井作业中的新问题,不断地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
同时,钻井专业与其他专业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及相互渗透,形成一套对现场钻完井作业强有力的支持系统[3]。
本文以南海东部地区番禺4-2B油田6口加密井槽调整井为例,根据该区块地层特点、设备能力及作业难点,通过党建引领、管理提升、技术提升、区域协同等措施,高效完成该6口井的钻完井作业,通过总结和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应于调整井的优快钻完井配套技术,对于海上调整井降本增效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1 工程概况1.1 井身结构设计番禺4-2B油田6口加密井槽调整井设计井身结构为:一开打桩锤入Ø508.0mm隔水导管至泥面以下49m;二开钻表层Ø406.4mm井眼,下入Ø339.7mm表层套管;三开钻Ø311.15mm井眼至着陆井深,下入Ø244.5mm套管;四开钻Ø215.9mm井眼水平段至完钻井深;裸眼完井,优质筛管或流量控制装置(ICD)控水筛管防砂。
1.2 井槽设计番禺4-2B平台原井槽为5×7分布,槽口间距2.286m×2.286m,平台已无空余槽口。
为减缓油田产量递减速度,实施加密井槽调整井进一步完善主区生产井网成为维持油田稳产的主要手段[4]。
为充分利用平台资源,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本次调整井新设置并安装6个内置井槽在平台现有井槽内部,安装在现有井槽中间 [5]。
海上调整井优快钻井技术及管理实践程忠1 雷鸿1 聂斌2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672.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深圳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67 摘要:随着勘探开发迈入新区新领域,为实现新的跨越,海上油田开启了新优快钻完井征程,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全面提升,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技术姜伟【摘要】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eepwa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has been re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eepwa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been discussed. After the entry into the 21st centur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has accelerated the march towards the deepwater ifeld, and had also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vestment scale, technical reserv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It gradually formed three systems, namely, deepwater technology, deepwater scientiifc research and deepwater management, constructed the drilling equipment suitable for differ-ent water depth gradients via the operation practices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possesse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epwater self-support operation capacity, accumulated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capacity of deepwater practices, and had achieved the leapfrog from "deepwater" to "ultra-deepwater" within 5 years.%回顾了中国海洋石油深水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国内深水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深水钻井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在当今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深水区域的油气资源开发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深水钻井技术作为深水油气开发的关键手段,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效率。
本文将对深水钻井技术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一、深水钻井技术的现状(一)钻井平台与装备深水钻井平台是实施深水钻井作业的基础。
目前,主要的深水钻井平台包括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和张力腿平台等。
这些平台具备先进的定位系统、动力系统和钻井设备,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稳定作业。
例如,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水深可达 3000 米以上,钻井深度超过 10000 米。
同时,深水钻井装备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如大功率的钻井绞车、高效的钻井泵和先进的钻杆等,大大提高了钻井效率和安全性。
(二)钻井液与固井技术深水钻井中,钻井液的性能至关重要。
由于深水环境的低温、高压等特点,对钻井液的流变性、稳定性和抑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研发出了一系列适应深水环境的钻井液体系,如合成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等,有效解决了井壁稳定、地层漏失等问题。
在固井方面,深水固井面临着低温、长封固段等挑战。
为此,开发了高性能的水泥浆体系和固井工艺,提高了固井质量。
(三)井控技术深水钻井中的井控风险较大。
为了有效控制井喷等事故,井控技术不断发展。
包括先进的防喷器系统、压力监测与控制设备等。
同时,制定了严格的井控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进行。
(四)地质导向与随钻测量技术地质导向和随钻测量技术能够实时获取井下地质信息和钻井参数,为钻井决策提供依据。
在深水钻井中,这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随钻测井、随钻地震等手段,能够准确判断地层特性和油气藏位置,优化钻井轨迹,提高油气采收率。
二、深水钻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一)复杂的海洋环境深水区域的海洋环境极其恶劣,如强风浪、海流、低温、高压等,给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同时,海底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压力预测难度大,容易导致井壁坍塌、井漏等问题。
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保护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南海东部地区近海油气资源丰富,南海东部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
随着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的逐步展开,南海东部海域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钻井平台是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设施,在生产过程中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环境敏感区域的作业更为突出。
因此,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保护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保护管理对策,以期为南海东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分析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特点及其存在的环境问题;2.评价南海东部钻井平台对海洋环境的影响;3.研究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及其效果;4.提出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保护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三、研究内容1.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特点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本部分将分析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的环境特点,包括海洋生态、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等因素,同时分析已知的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探讨其成因机制。
2.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影响评价本部分将对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对其对海洋生态、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等因素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3.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及其效果研究本部分将针对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包括海洋环境监测、环境预警、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同时探讨其效果。
4.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保护管理对策及建议本部分将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针对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提出对策及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南海东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水平。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数学统计分析等方法,其中文献研究主要针对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的环境特点、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管理三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系统地分析;实地调查将对南海东部钻井平台海域环境情况、环境保护管理情况等进行考察;数学统计分析主要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
深水环境钻井难点及对策探究发布时间:2022-06-22T06:25:37.66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5期作者:宫俊海[导读] 根据研究调查表明在海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能够占到全球油气资源的70%左右,而海水深度超过500m的深水海域油气田所具有的油气资源则占据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很大一部分,综合来看未来对于深水海域的油气资源开采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省湛江市524057摘要:现如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都离不开石油资源的支撑,而石油资源的丰富程度跟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有着非常重要关系,就我国而言除了部分盆地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外,我国所属的海域地底也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在海底开采石油资源尤其是在深水地区其钻井方面有着诸多的难点,本文就针对深水环境下钻井时所遇到的困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资源;深水钻井;难点;对策一、引言根据研究调查表明在海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能够占到全球油气资源的70%左右,而海水深度超过500m的深水海域油气田所具有的油气资源则占据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很大一部分,综合来看未来对于深水海域的油气资源开采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深水海域虽然具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其开采难度要比常规陆地开采困难的多,随着水深的不断增加其钻井作业所处的环境就变的更加复杂,同时还会形成诸多的技术难题。
本文以我国南海海域为例对深水钻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深水环境钻井面临难点南海海域深水地区钻井所面临的难点大部分都来源于自然环境,环境方面的难题给钻井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接下来对其进行简要探讨。
2.1 浅层地质灾害方面浅层气、浅层水流以及气体水合物这三类是最为主要的浅层地质灾害,该类灾害在1500米内的地层进行钻进作业时有一定的几率会遇到,从而影响到钻井作业的安全性。
所谓的浅层气就是指存储深度较浅其存储量较少的各种类型天然气资源。
深海钻井技术的挑战与应对在当今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时代,深海地区逐渐成为了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
然而,深海钻井技术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深海环境的复杂性是深海钻井技术面临的首要挑战。
深海的巨大水压对钻井设备的抗压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数千米深的海底,水压可以达到数百个大气压,普通的设备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
这就需要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殊材料来制造钻井设备,以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低温也是深海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深海,温度通常很低,这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材料的物理特性。
例如,一些材料在低温下可能会变得脆化,容易出现裂缝和损坏。
此外,低温还会对钻井液的性能产生影响,降低其流动性和润滑性,增加钻井作业的难度。
海洋洋流的存在给深海钻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强烈的洋流会使钻井平台产生晃动和位移,影响钻井的精度和稳定性。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采用先进的定位和锚泊系统,以及高精度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实时调整钻井平台的位置和姿态,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也是深海钻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深海地区的地质结构复杂,地层压力和岩石硬度等参数难以准确预测。
在钻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高压气层、不稳定的地层等复杂情况,导致井喷、井塌等事故的发生。
为了降低地质风险,需要在钻井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采用先进的测井技术和地质建模方法,提高对地质情况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深海钻井技术还面临着高昂的成本和技术难度等挑战。
由于深海作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需要配备大量的先进设备和专业人员,这使得深海钻井的成本远远高于陆地和浅海钻井。
同时,深海钻井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技术难度也非常大。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在设备研发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研制出了更先进的深海钻井平台和设备。
例如,采用了具有更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材料,提高了设备的抗压和抗腐蚀能力;研发了更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和锚泊系统,增强了钻井平台在洋流中的稳定性。
南海东部深层定向井防电测卡“S”井身设计及应用
李世举;夏竹君;卢昌;李朝;王世磊
【期刊名称】《化工管理》
【年(卷),期】2024()6
【摘要】针对海上油田深层定向电缆测井遇阻遇卡现象较多、录取资料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在非目的层井段完成造斜和降斜,并用套管封固,再采用直井段揭开目的层,形成“S”型井眼的设计方案,并通过优化钻井液性能,确保井壁稳定性,优选飞轮代
替传统的测井工具扶正器等措施,最终实现资料录取目的,大大降低了电缆测井作业
风险,目前已在南海东部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162-164)
【作者】李世举;夏竹君;卢昌;李朝;王世磊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深圳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5
【相关文献】
1.石油定向井电测阻卡分析与处理方案
2.井态悬链线方程及其井身轴线的设计技巧:定向井井身选线问题研究
3.大庆地区定向井防粘卡钻具结构设计与应用
4.南海东
部海相砂岩油藏水平井与定向井折算比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