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复习资料完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271.00 KB
- 文档页数:26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一、酸1.认识酸(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盐酸硫酸硝酸碳酸(2)以上物质电离时产生的全部是,所以它们都是。
(3)酸的pH值 7,酸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变色,加入酚酞试液,变色。
2.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使无色酚酞。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②实验室制氢气(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3.酸的个性(1)浓盐酸、浓硝酸均具有性,打开瓶盖,瓶口有。
浓硫酸具有性,可作干燥剂;具有性,能使物质发生碳化、变黑。
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所以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里,并不断,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倒入里。
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处理方法是:。
(2)在表格中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3)检验盐酸时,可取其少量试液,加入几滴溶液,能观察到有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检验硫酸时,所用试剂为,在其反应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有关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将生锈铁钉投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______ _____色固体消失,__________色溶液变成了________色溶液;除了铁锈消失外,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_____,这是盐酸与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盐酸清除锅炉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二、碱1、写出下列碱的化学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铁氢氧化铜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电离时生成的全部是它们都属于类。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性质指的是可以生成新物质.3.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CuSO4+2NaOH===Cu(OH)2↓+Na2SO4CuSO4溶液为蓝色用途(1)可以用CuSO4来检验水的存在,如果有水,则会变蓝色;(2)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则有.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性质:(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2)酸+碱==盐+水 3HCl+Al(OH)3=AlCl3+3H2O 2HCl+Mg(OH)2=MgCl2+2H2OHCl+NaOH=NaCl+H2O(3)酸+盐==新酸+新盐实验:鸡蛋壳(主要万分是CaCO3)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伸入试管的燃着的火柴熄灭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H2O+CO2↑用途:可以用来检验CO2 2的存在,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2气体(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实验一: 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实验现象: 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稍长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实验二: 氧化铜(黑色)与盐酸的反应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5.酸的个性:(1)盐酸(HCl)A.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有白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B.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C.实验: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化学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用途:可以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蓝色白色白色蓝色(2)硫酸(H 2SO 4)A.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B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时,可发现很热.C.浓硫酸有脱水性,当滴在纸上时,会使纸变黑(化学性质)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用它来用干燥剂(物理性质)E .检验稀硫酸(或-24SO )——取少量待检液体取于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2BaCl 溶液和稀3HNO ,有白色沉淀产生(3)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2BaCl 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4)硝酸(3HNO ) A .挥发性; B .腐蚀性; C.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贮存在棕色瓶中)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1.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离子(-OH )化合物叫做碱.2.碱的性质:(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碱使无色酚酞变红,使紫色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2)(OH Ca 改良酸性土壤.(2)碱+酸===盐+水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O H NaCl HCl NaOH 2+=+ O H SO Na SO H NaOH 2424222+=+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2)(OH Ca 改良酸性土壤.(3)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实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2C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22)(CO OH Ca +===O H CaCO 23+↓(4)碱+盐===新碱+新盐实验一:氯化铜溶液(蓝色)氢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NaCl OH Cu NaOH CuCl 2)(222+↓==+实验二:氯化铁溶液(黄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3. 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NaOH )A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B 、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同时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需密封保存.C 、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 、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E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加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已变质:↑++==+223222CO O H NaCl HCl CO Nab.加入氯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NaCl CaCO CaCl CO Na 23232+↓==+c.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NaOH CaCO OH Ca CO Na 2)(3232+↓==+ F 、氢氧化钠变质后除杂方法:)(32CO Na NaOH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NaOH CaCO OH Ca CO Na 2)(3232+↓==+G 、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做干燥剂,可以干燥氢气和氧气,不能干燥2CO 和2SO(2)氢氧化钙[]2)(OH CaA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B 、氢氧化钙溶液俗称石灰水;C 、O H CaCl HCl OH Ca 22222)(+==+、O H CaSO SO H OH Ca 244222)(+==+(3)鉴别2)(OH Ca 和NaOH 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2CO 气体(或各滴入32CO Na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2)(OH Ca ,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一、盐的概念—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合的化合物.1、几种常见的盐:(1)俗名:纯碱或苏打 (2)结晶水合物:O H CO Na 23210⋅(3)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 (4)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显碱性2.碳酸钙(3CaCO )(1)是大理石、石灰石、贝壳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3CaCO 是一种难溶的盐;(3)O H CaCO CO H OH Ca 233222)(+↓==+(4)碳酸盐的检验:加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食盐(NaCl )(1)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2)33NaNO AgCl AgNO NaCl +↓==+三、盐的性质(1)盐+酸==新盐+新酸(2)盐+碱==新盐+新碱(3)盐+盐==新盐+新盐(4)某些盐加热易分解↑++2234CO O H NH HCO NH四、盐的制取1.酸、碱、盐的溶解性:-OH 只有+K 、+Na 、+4NH 、+2Ca 、+2Ba 溶. -3NO :全溶:-Cl 只有AgCl 不溶 -24SO :只有4BaSO 不溶 -32CO :只有+K 、+Na 、+4NH 溶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手互相交换成份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3.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1)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必须都能溶于水;(2)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中的一种。
九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打
印
一、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1. 物质的分类:
- 纯物质: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一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组成和性质可变。
2. 物质的性质:
-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性质变化。
-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质量和密度
1. 质量: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量,用"千克"为单位来衡量。
2. 密度: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用"千克/立方米"为单位来衡量。
三、物质的变化过程
1. 物质的物理变化:物质在外部条件改变时,形成新的形态,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改变。
2.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化学组成发生改变。
四、溶液和酸碱中和反应
1. 溶液: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2.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五、燃烧和火焰
1. 燃烧: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和热能的化学反应。
2. 火焰: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可见光和热能所形成的光亮和高温区域。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 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2.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以上为九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锰酸根(MnO42—);负三价:磷酸根(PO43-);正一价:铵根(NH4+).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1、锌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铁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溶液变成浅绿色。
3、铁锈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4、氧化铜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碱+酸=盐+水(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硫)反应:2NaOH + CO2(SO2)= Na2CO3 (Na2SO3)+ H2O2、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H2O3、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5、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6、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三)盐的性质: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九年级上册科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本章主要介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与区别,以及纯净物和杂质的辨别方法。
1.1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例如氧气、金属等。
1.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
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1.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例如沙和水的混合物。
1.4 纯净物和杂质纯净物指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如金属、盐等;杂质指混合在纯净物中的其他物质,如空气中的尘埃。
1.5 纯净物和杂质的辨别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纯净物和杂质的外观差异进行辨别。
(2)熔点和沸点:纯净物的熔点和沸点是固定的,而杂质会改变其熔点和沸点。
(3)溶解性:纯净物可以根据其溶解性与溶剂反应的方式进行辨别。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本章主要介绍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基本单位、组织器官的构成和功能,以及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2.1 细胞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组成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
2.2 组织器官的构成和功能细胞可以按照功能相似的特点组织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可以构成器官,实现相应的功能。
例如肌肉组织可使生物体运动。
2.3 生物体的层次结构生物体的层次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和个体五个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单位,个体是最高的层次。
第三章:能量与运动本章主要介绍能量与运动的关系,包括物体的能量、机械能和能量转化的规律,以及运动的特征和描述方法。
3.1 物体的能量物体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等而具有的能量。
3.2 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表征物体运动的能量大小。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保持不变。
3.3 能量转化的规律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例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等。
第一章复习笔记内容大全1 §1-1物质的变化2 一、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3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4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5【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6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7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8 物理性质:9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101112 二、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3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14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15 状态变化等。
16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17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软硬酸碱性化学性质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
___蓝色固体18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19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20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
(写出化学方程式)21形成蓝色絮状沉淀222NaOH+CuSO4= Na2SO4+Cu(OH)2↓23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写出化学24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25CuSO4·5H2O = CuSO4+ 5H2O26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27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28白色固体逐渐变蓝29CuSO4 + 5H2O = CuSO4·5H2O30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1物理性质:蓝色晶体、易溶于水、32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33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3435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反应后液体显紫红色)36――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3738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39――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40四、应用41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42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
如43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44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45施?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
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金4647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
48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49答:细菌中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而使细菌失去活性。
5051§1-2探索酸的性质5253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54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55二、酸碱指示剂56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57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5859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60结论: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61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62三、盐酸的性质:63【实验探究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64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65由蓝色逐渐变成紫色最后变成红色66HCl + NaOH = NaCl + H2O67【思考】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一种叫“胃舒平”的药片来治疗,药片的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铝,68为什么能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呢?693 HCl + Al(OH)3 = AlCl3+ 3H2O70【实验探究2:】a、把鸡蛋壳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火柴伸入试管口,你看到什么现象?71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722HCl + CaCO3= CaCl2+ H2O + CO2↑73b、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742HCl + Na2CO3= 2NaCl + H2O + CO2↑75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76Ca(OH)2 + CO2= CaCO3↓+ H2O77【实验探究3:】a、向盛有一枚生锈的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盐酸,振荡,过会儿观察现象?78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796HCl + Fe2O3= 2FeCl3+3H2O80b、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微微加热,观察现象?81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822HCl + CuO = CuCl2 + H2O83【实验探究4:】A、情景和问题的提出84稀盐酸可以用于除铁锈,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5Fe2O3+ 6HCl = 2FeCl3+ 3 H2O 。
可是,后来看到铁表面有气泡生成,而铁锈中的氧化铁与86稀盐酸反应时却没有气体产生,那么这气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是否是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87呢?88B、你的假设是:铁等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89C、设计实验:90D实验结论:铁等金属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也说明了酸溶液能跟许多91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92锌、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93Fe + 2HCl === FeCl2 + H2↑94Zn + 2HCl === ZnCl2 + H2↑95E、应用:961、除锈:在用稀盐酸除铁锈时,酸不能太多,且放置时间也不能太长,不然稀盐酸会继续跟铁反97应。
982、制取氢气:实验室中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制取氢气。
99四、稀硫酸酸性实验:100[实验1]:在盛锌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101现象: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102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ZnSO4+ H2↑103[实验2]:在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104现象:黑色氧化铜溶解、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105化学方程式:CuO + H2SO4= CuSO4+ H2O106[实验3]在盛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107现象:蓝色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108化学方程式:Cu(OH)2 + H2SO4= CuSO4+2 H2O109[实验4]:在盛有无色氯化钡溶液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110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111化学方程式:BaCl2 + H2SO4= BaSO4↓ + 2HCl112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13检验Cl-和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因为CO32—与AgNO3或114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如115BaCO3+2HNO3=Ba(NO3)2+CO2↑+H2O116Ag2CO3+2HNO3=2AgNO3+CO2↑+H2O117而AgCl和BaSO4则不溶于稀硝酸,所以在检验时一定要加些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溶解,118才能确认有Cl-或SO42-。
119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先检验哪种离子?120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
且需将BaSO4沉121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122大,若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
123酸的共性(通性).124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125②、酸+金属 = 盐+氢气126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127④、酸+碱〓盐+水128⑤、酸+盐=新盐+新酸129§1-3探索碱的性质130131一.什么是碱132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133二、碱的性质134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135[实验1]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136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再取两片PH试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137澄清的石灰水,观察颜色变化,现象填入下表中。
138结论:139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140【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而不直接说成“碱”?141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142酚酞试液变色。
1432.碱能与酸反应144[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1451)、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分146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消失。
147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中性148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149白色的晶体。
150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151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152中和反应:1531)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1542).中和反应的应用:155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2]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156[NaOH]中和过量的硫酸[H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1573)中和反应的实质:158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1593、碱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160[实验]: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16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62化学反应方程式:163CO2 + Ca(OH)2= CaCO3↓+ H2O164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165【思考】:1661).若要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可是它的反应方程式该如何写?167CO2 + 2NaOH = Na2CO3+H2O1682).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169能污染大气,硫酸工业排放的废气里含有二氧化硫气体.170如何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呢?171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172SO2+2NaOH =Na2SO3+H2O173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2S、SO2、HCl.174【思考】:1751)、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