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1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

1.《荷马史诗》:是盲人民间歌手荷马在流传已久的英雄短歌基础上对大量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润色,形成了情节完整、风格统一的两部史诗——《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后人统称为“荷马史诗”。直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僭主庇士特拉图时期,荷马史诗才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到了公元前3至2世纪的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里亚的几位学者对荷马史诗又作了校订,将两部史诗各分为24卷,史诗的定本终于形成并流传至今。

2.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是以宫廷诗歌为基础,并在形式上借助民歌形式演化而成的。有短歌、感兴诗、牧歌、小夜曲、破晓歌等。尤以“破晓歌”最为著名。

3.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兴盛于法国北方。其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了获得荣誉、保护宗教,或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情而到处冒险,同妖魔鬼怪或异教徒斗争。依题材来源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不列颠系统,二是拜占庭系统,三十古代系统。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传奇最常见的题材。

4.中世纪城市市民文学: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其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聪敏,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在艺术上,它的主要手法是讽刺,风格生动活泼。城市文学的主要形式有短小的韵文、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等。

5.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是欧洲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6.“七星诗社”:是16世纪40年代由7位诗人组成的法国诗歌团体,代表人物是龙沙和杜贝莱。“七星诗社”的宗旨在于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借鉴,对法国诗歌进行革新。由杜贝莱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1549)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以后,龙沙又在《诗艺简论》(1565)中对诗歌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在语言改革方面,他们主张吸取希腊和拉丁语的词汇和创造新词等方法,使语法更加丰富。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们提倡模仿古希腊、罗马诗人,反对当时一味雕凿的诗风。他们的创作大多以爱情和友谊为主题,肯定现实生活,反对禁欲主义,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在诗歌中的代表。但他们依附王权,不少作品都是迎合宫廷趣味而写,对人民语言和民间文学的鄙视更暴露了他们的贵族倾向。

7.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出现的西班牙流浪汉小说是近代西方小说的重要源头。它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生活潦倒的流浪汉,往往以第一人称自述身世,借以展示城市贫民的生活。这些小说以写实手法摹写世态人情,比较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形象的描写,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成分,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最早的代表作是《小癞子》。

8.大学才子派:原指以约翰·李利、罗伯特·格林为首的一批小说家,这些小说家皆出身于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自成一派,故称为“大学才子”。由于这些“大学才子”小说家中不少也从事戏剧创作,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因此也用这一称谓来称呼在莎士比亚之前从事戏剧创作的一批牛津或剑桥大学的人,其中的主要代表是克里斯托弗·马洛。

9.福斯塔夫式的背景:莎士比亚在他的历史剧《亨利四世》中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福斯塔夫。他是英国封建社会解体时期没落骑士的典型形象。通过这个喜剧角色,莎士比亚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期“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也可以看出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封建贵族阶级的衰颓。这里有罪恶的贵族城堡,喧闹的酒店妓院,刀光剑影的战场,贫穷不安的乡村。恩格斯称之为“福斯泰夫式背景”。

10.巴洛克文学: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用来形容形状不规则且有瑕疵的珍珠,含有珍奇、奇

妙的意思。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术语最早是用来指称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建筑的特点,后来,艺术史家和文学史家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建筑领域,而且存在于绘画、音乐,以至于文学领域。巴洛克文学用造作华丽的作品形式来掩饰贫乏空虚的内容。作品内涵是和当时的社会混乱形势相适应的,情调沮丧、阴暗和绝望,表现了一种病态的人生哲学以及悲观主义的情绪。它们偏向写信念的危机和悲观颓丧的思想,常用的主题是对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和顶礼膜拜;在形式上,巴洛克文学讲究语言的雕琢矫饰、手法怪诞夸张、形式混乱破碎。

11.玄学派诗人:指英国17世纪初一批以约翰·邓恩为首的诗人,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但在诗歌上都具有抽象和思辨的特点,创作时间大约从1610年到1680年。他们反对伊丽莎白时期爱情诗中的浪漫主义传统因素,倾向于对爱情和宗教感情进行细致的心理分析。所以爱情和宗教成为他们的主题。同时,玄学派诗人喜欢用玄学奇喻,始终充满了机智的思想,诗人常沉醉于对死亡、情欲及宗教的意象中。:

12.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启蒙运动家以先进的思想教育民众,追求政治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昌盛,把理性推崇为思想行为的基础。“启蒙”一词意为启迪,在启蒙运动中引申为用近代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精神照亮被教会和贵族专制的迷信和欺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的社会,树立理性至高无上的权威。启蒙运动提出自由、人权、平等、博爱、共和国等一套纲领,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启蒙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新的观念,是一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阶级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作思想舆论准备的思想运动。

13. “散文体滑稽史诗”:英国作家菲尔丁把自己的小说称为“散文体的滑稽史诗”,其特点在于“情节比较绵密,它包含的细节五花八门,介绍的人物形形色色”。菲尔丁以宏大的规模反映英国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并用幽默、滑稽、讽刺等笔法,将史诗性和滑稽性融于一炉,对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4. 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流派。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更加显著。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人深感社会上贫富悬殊,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感伤情绪由此产生。感伤主义文学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感伤主义代表作家是斯特恩,感伤主义文学就是以他的小说《感伤的旅行》(1768)而得名。这一派作家夸大感情的作用,细致描写人物的心情和不幸遭遇,有时抒发对人生、死亡、黑夜和孤独的哀思,常用的体裁有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

15. 哥特小说:发端于贺拉斯·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堡》(1764),代表作是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尤道弗的秘密》和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的《僧人》。这类小说致力于表现发生在偏僻古堡的离奇故事对人物感情和性格的影响,作品中常设计一个恶魔式的男主人公和一个天使般的女主人公,它的夸张与想象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影响。

16. 百科全书派:1751-1772年,由狄德罗任主编,数学家达朗贝尔任副主编,编纂了《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手工艺大词典》,法国文化界的很多名流都参加了编写工作,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唯物主义哲学代表人爱尔维修和霍尔巴哈,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和马布利等。编纂者在辞典中大力宣传启蒙主义思想,使每个条目都变成批判愚昧、偏见、暴政的有力武器。

17.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主要是用小说的形式表现作者对哲学、政治、社会等问题的思想见解,作者注意的首先是把某些哲理通过带有明显寓意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着力于现实生活本身的描绘和人物性格的刻画,顾有“哲理小说”之称。哲理小说的形式多样,有书信体,如《波斯人信札》、《新爱洛伊丝》等;有对话体,如《拉摩的侄儿》;有的通过人物的经历来表达某种哲理,如《老实人》、《天真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