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集锦(三)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集锦(三)

(博恩教育内部整理)

201.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202.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周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B)。

A.社会发展 B.儿童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特点

C.自然条件 D.教育年限长

20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B)

A.物质基础作用B.主导作用C.决定作用D.发展作用

204.教育理论来源于(C)。

A.社会实践B.生产劳动 C.教育实践D.科学实验

205.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B)。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

206.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B)。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207.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

A.教与学的矛盾B.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D.主体与客体间的矛盾

208.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C)。

A.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C.教育要求D.教育影响

209.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

210.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B)。

A.生产力发展B.科技进步C.教育技术进步D.产业革命

211.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D)。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212.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A)。

A.1996年3月B.1996年5月C.1987年5月D.1989年6月

213.人类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B)

A.自然环境B.社会生产C.人口状况D.政治制度

214.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C)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管理现代化C.教师素质现代化D.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215.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C)。

A.传播文化B.生产功能C.培养人才D.人口功能

216.(A)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A.心理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

21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B)。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218.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D)。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219.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C)。

A、教育自身B.教育评价C.教育实践D.培养的人才质量

22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A)。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苏霍姆林斯基

221.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D)。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D.相对独立性

222.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C)。

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

223.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D)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A.生物性和社会性B.生物性和阶级性C.历史性和阶级性D.受教性和可教性224.教育上的“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22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C)。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初期

22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D)。

A.身体发育不良B.智力发育不良C.认识水平较差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22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228.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C)。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229.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D)。

A.主体活动的选择性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D.主体活动的创造性

230.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A)。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31.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D )环境。

A.宏观的B.间接的C.一般的D.特殊的

232.教育教学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为了适应(C)。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233.在小学生的各生理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D)。

A.身高体重B.骨骼肌肉系统C.循环和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

234.少年儿童中,一般情况下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者各约占(A)。

A.3% B.10% C.15% D.20%

235.人在质的方面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称(B)。

A.身体发展B.人的素质 C.心理发展D.奠基工程

236.人的发展指的是(D)。

A.思想发展B.身体发展C.智力发展D.身心发展

237.儿童身心的发展总是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这是身心发展的(C)。A.阶段性B.可变性 C.顺序性 D.稳定性

23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D)。

A.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B.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C)。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240.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

A.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B.杜威、洛克C.杜威、孔德D.涂尔干、赫尔巴特

24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