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改)
- 格式:doc
- 大小:358.50 KB
- 文档页数:13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白淑坤;刘凯;赵芬芬
【期刊名称】《中国饲料》
【年(卷),期】2024()4
【摘要】本试验以黄芪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法从黄芪中提取黄芪多糖,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
主要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提取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20(g/mL),超声功率为300W时黄芪多糖提取率最佳,可达9.87%。
超声波提取黄芪多糖,提取率高、耗时短、试验重现性好,希望本研究能为黄芪多糖的高效提取提供积极参考,从而推动黄芪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
【总页数】4页(P5-8)
【作者】白淑坤;刘凯;赵芬芬
【作者单位】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微波辅助提取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2.黄芪多糖提取工艺及真空膜蒸馏浓缩提取液的研究
3.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4.黄芪多糖高压破碎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黄芪多糖辐照预处理提取工艺及活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简述发表时间:2011-11-02T10:39:28.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惠秋沙[导读] 黄芪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黄芪多糖是黄芪补气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惠秋沙(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220-02【摘要】黄芪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黄芪多糖是黄芪补气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现就其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做一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黄芪多糖提取含量测定The Extracting and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Hui Qiu-sha (Pharmaceutical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China 250014)【Abstract】Astragalus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t contain a variety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inside,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re one of the main compositions tonifying qi astragalus. Currently, we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extracting and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Key words】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黄芪多糖的研究及应用黄芪多糖是一种从黄芪中提取的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它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因此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黄芪多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来详细介绍。
黄芪多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黄芪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结构解析以及药理学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取黄芪多糖,如高温水提取法、酶解法、超声波辅助法等,从而得到不同纯度和分子量的黄芪多糖。
研究表明,黄芪多糖的分子量和纯度与其药理活性密切相关。
此外,利用色谱、质谱、核磁等技术手段可以对黄芪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解析,揭示其分子结构和构象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黄芪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单糖单元组成,具有多糖特有的多级分支结构。
黄芪多糖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首先,黄芪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等氧化损伤。
其次,黄芪多糖具有抗炎活性,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此外,黄芪多糖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调节免疫应答,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此外,黄芪多糖还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基于黄芪多糖的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它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黄芪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方面。
其次,黄芪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用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和提高康复能力。
此外,黄芪多糖还可以用作抗肿瘤药物的辅助治疗剂,能够增加肿瘤患者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减轻其毒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总之,黄芪多糖作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它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用于治疗氧化应激、炎症、免疫缺陷和肿瘤等多种疾病。
随着对黄芪多糖的深入研究,相信它的应用领域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芪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
因此,对黄芪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芪多糖的提取1.材料与方法(1)材料:黄芪药材、蒸馏水、乙醇、乙醚、丙酮、葡萄糖等。
(2)方法:将黄芪药材破碎成粉末,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煮沸,保温一段时间,过滤并收集滤液。
滤渣再用适量蒸馏水煮沸,重复以上操作,合并滤液。
将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加入乙醇使浓度达到70%-80%,静置过夜,过滤得到沉淀物。
将沉淀物用适量乙醚、丙酮洗涤,晾干后得到粗多糖。
2.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方法提取的黄芪多糖为淡黄色粉末,具有一定的甜味。
提取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材质量、破碎程度、煮沸时间、乙醇浓度等。
通过对不同批次黄芪药材的提取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批次黄芪药材的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以提高提取率和多糖纯度。
二、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1.材料与方法(1)材料:黄芪多糖样品、葡萄糖对照品、苯酚-硫酸试剂、蒸馏水等。
(2)方法:将葡萄糖对照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分别加入苯酚-硫酸试剂显色后,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
以吸光度值与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
取黄芪多糖样品适量,用蒸馏水溶解后加入苯酚-硫酸试剂显色,测定吸光度值。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从而得到黄芪多糖的含量。
2.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黄芪多糖含量为一定范围内的数值。
不同批次黄芪药材的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药材质量、提取条件等因素有关。
同时,该方法也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如苯酚-硫酸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显色时间等。
因此,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以提高测定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三、结论通过对黄芪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可以发现不同批次黄芪药材的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以提高提取率和多糖纯度。
专注物料浓缩分离提纯技术
提取黄芪多糖的膜分离工艺解析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补中益气。
含有多糖、甙类、氨基酸、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近年来经研究及临床验证。
分子量小于80000的黄芪多糖可制成静脉注射液。
用于化疗后的滋补。
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也可以对其改性而增强其活性。
具有很好的抗艾滋病和抗凝血作用,分子量大于80000的黄芪多糖则可制成营养口服液。
按不同分子量分离提取黄芪多糖是黄芪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
其中能否分离出均一的多糖非常重要。
鉴于超滤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能源、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200kDa和10kDa的超滤膜对黄芪多糖进行提取分离。
在初始料液浓度为20g·L-1、压力为0.35MPa、温度为35℃、进料流速为0.467L·s-1的条件下。
多糖含量由36.0%提高到86.8%。
有效实现了黄芪多糖提取液中活性多糖与大分子蛋白、多酚等物质的分离。
黄芪中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黄芪(RadixAstragalu s)是豆科植物,黄茂的干燥根中含多糖、皂苷、黄酮、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其中黄芪多糖(Astragalu spolysa eeha ride s,APs)是含量最多的一种.其主要生物活性表现为增强免疫功能、脾脏增大、抗流感、抗肿瘤、防衰老及抗辐射,对心急梗塞有改善心肌收缩性能、缩小梗塞面积、减轻心肌损伤等作用.由于黄茂多糖的多种生物活性及良好的临床效果,多年来在国内外已成为中药提取及中草药现代化研究的焦点之一。
近二十年来,报道了多种提取多糖的方法,主要包括水煮醇沉法、超声波提取法、超虑法等。
一般采取水煮醇沉法,因该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一般的水煮醇沉法水煮温度都在100℃进行.这样的工艺至少存在两大缺点一是水煮温度高,对提取物的选择性不好.可把黄蔑中的黄酮、皂贰等同时提取出来;黄酮及其类似物的化学式中含有酚经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这样对产品的纯度及颜色都有很大的影响.二是水煮温度高,浪费能源和资源,经济效益低.由于提取温度高,使黄酮、皂贰类等也被提取出来,在后续工艺中又不能把它们分离出来,造成产品不纯和资源浪费。
1.1 实验主要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水浴锅、1.2 试剂及材料黄芪干燥根、酒精、苯酚、浓硫酸、葡萄糖、α—萘酚、2 黄芪多糖的提取将黄芪根短杆(或黄芪根粉末)加人到5~8倍量蒸馏水中,在适当温度下浸取1~3 h.过滤得提取液,滤渣可进行二次提取并留作进一步提取黄酮、皂贰等其它成分.将提取液冷致室温或更低温度后,以适当的速度在搅拌下倾人2倍体积的95 %酒精中,黄茂多糖沉淀出来.离心分离,得黄茂多搪,用95 %酒精洗涤,然后干燥.这样得到的黄蔑多糖称为NGF(粗多糖),称重,与药材用量相比,得收率[1]。
3黄芪多糖的分析3.1 特征反应将约0.2 g沉淀提纯物溶解在约20m L 水中,得无色溶液,浓度约为1%.在试管中加人约1 mL 此溶液,再加人约0.5m L15 %a一奈酚的酒精溶液,混合后,沿试管壁加人约1m L 浓硫酸,此时在二者交界处即出现紫色环.混匀后,混合液呈蓝色.此反应为糖类包括单糖、寡糖和多糖的共同反应,称为Molisch 反应.其反应机理可能是由于糖先转为糠醛或其衍生物,再与酚缩合并经氧化而产生有色物质[1].3.2 标准曲线的绘制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在49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Y为纵坐标,浓度X(u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准确吸取葡萄糖标准溶液0.1~0.6ml共6份,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补充至2ml,再加入5%苯酚溶液1ml,摇匀,迅速滴加浓硫酸5ml ,摇匀,放置5min ,置80℃水浴中加热15min ,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另以2ml蒸馏水同上平衡操作作为空白对照,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求出回归方程[3]Y=...X+....3.3 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精确称取5份黄芪粉,每份5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等量的去离子水,水浴加热,不断搅拌,加热温度分别为20,40,60,80,100℃,提取1h后取出,抽滤。
黄芪多糖的提取研究
韩凤兰;陆峰;陈宇红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分别用水提取、氧化钙水溶液提取和碳酸钠水溶液提取、超细粉碎法制备黄芪多糖粗提物,通过比较发现利用超细粉碎技术提取多糖提取率能达到5%.【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韩凤兰;陆峰;陈宇红
【作者单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材料系,宁夏,银川,75002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材料系,宁夏,银川,75002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材料系,宁夏,银川,7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7+9
【相关文献】
1.pH值对碱法提取黄芪多糖收率的影响及黄芪多糖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J], 刘永录;于瑞;张国祖;王海蓝
2.微波辅助提取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J], 杨惠鑫;李敏杨;杨洁红;张宇燕
3.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 [J], 田洛;宣依昉;范荣军;姜云垒;邢茗;刘立东;陈霞
4.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芪多糖结构和提取率的影响 [J], 赵玉丛;李利红
5.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J], 宫安东;宋梦鸽;王高瞻;郜振;雷银玉;孙美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多糖生产工艺1. 嘿,你知道黄芪多糖不?这可是个好东西呢!那它的生产工艺啊,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魔法秀。
我有个朋友在药厂工作,他跟我说黄芪多糖生产的第一步就像在挑选超级英雄的原材料。
要从众多黄芪里选出最优质的,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挑菜,肯定要选最新鲜、最饱满的呀。
2. 黄芪多糖生产工艺里提取这一步可关键啦。
这就像是从宝藏里挖掘金子一样。
我听专家说,他们会用特殊的溶剂,就像神奇的钥匙,去打开黄芪里多糖的大门。
这溶剂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在黄芪的细胞里仔细寻找多糖分子,把它们带出来。
要是溶剂选不好,那就像厨师做菜没放盐,味道全没啦。
3. 你以为提取出来就完事儿了?才不是呢!接下来的纯化过程就像给灰姑娘变身。
那些混在多糖里的杂质就像是灰姑娘的旧衣服,得统统去掉。
我认识一个做研究的学长,他在实验室里看着那些设备把黄芪多糖变得越来越纯净,就像看着一块璞玉被雕琢成美玉,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
4. 黄芪多糖生产工艺中的干燥环节也很有讲究哦。
这就像是把洗好的衣服晾干,不过这个“衣服”可娇贵着呢。
不能晒得太猛,不然多糖的性能就会受损。
我记得有次去参观一个小作坊,他们不懂这个道理,结果生产出来的黄芪多糖质量就不好,就像烤焦的面包,口感差还没营养。
5. 再说说浓缩这一步吧。
这就像把果汁熬成果酱,把黄芪多糖的精华都聚集起来。
我想象着那些小多糖分子像一群小蚂蚁一样,被赶到一个小角落里,变得更加浓稠。
要是不浓缩好,那黄芪多糖就像被稀释的饮料,没什么劲儿。
6. 黄芪多糖生产工艺还涉及到质量检测呢。
这就像考试,产品得过关才能走向市场。
我在新闻上看到有些不良商家,他们的黄芪多糖质量检测不过关,这就像学生考试作弊,是不道德的行为。
正规的厂家会像严格的老师一样,用各种方法检测黄芪多糖的纯度、活性等指标。
7. 生产黄芪多糖的设备也很重要。
那些设备就像厨师的厨具,没有好厨具,怎么能做出好菜呢?我有个亲戚开工厂,他为了提高黄芪多糖的生产质量,花了大价钱买先进设备。
黄芪多糖的提取已有多年研究历史,但大多数提取分离工艺还不成熟,效率较差,而且成本较高,严重阻碍了黄芪多糖的研究与开发[1]。
目前对黄芪多糖提取的研究,多集中在加热浸提上[2],而用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条件的研究少有报道,本实验对此工艺进行了研究。
1试药与仪器TU-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AG135电子天平(灵敏度0.0001g):瑞士,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微波炉(WP700型):格兰仕微波炉有限公司。
黄芪药材:购自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经鉴定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根,批号:20081012;经检验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黄芪项下有关规定,黄芪生用,采用黄芪饮片。
2方法与结果2.1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31.4mg,至100mL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2.2供试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黄芪药材5g,提前均用规定量的水浸泡1h,以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水平按L9(34)组合实验条件分别进行提取,提取液过滤,去除残渣,滤液浓缩至250mL,作为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
2.3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精密吸取2mL精制黄芪多糖供试液,另精密吸取蒸馏水2mL作空白对照,分别加入5%苯酚溶液1mL,混合均匀后快速加入浓硫酸5.0mL,即刻摇匀,室温静置5min,沸水浴加热20min,取出,流水冷至室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190~900nm范围内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
2.4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制成一系列梯度浓度的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置10mL具塞试管中,加蒸馏水至1mL,精密加5%苯酚1mL,摇匀,迅速加入硫酸5mL,摇匀,待其冷却,以相微波辅助提取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杨惠鑫李敏杨杨洁红张宇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13)01-0010-03【摘要】目的探讨优化黄芪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第44卷 第4期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V o.l 44 N o .42006年7月J OURNAL OF JIL I N UN I VER SI TY (SC IE N CE ED I T I ON )July 2006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田 洛1,宣依1,范荣军1,姜云垒2,邢 茗1,刘立东1,陈 霞1(1.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21;2.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春130018)摘要:采用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分别研究了提取溶剂p H 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溶剂乙醇浓度5种因素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对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的含量进行检测,计算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19.15%,分别是水提取法和碱提取法的3.53倍和2.63倍,残渣中有效成分的残留量低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关键词:黄芪多糖;醇碱提取法;红外光谱法中图分类号:Q 9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489(2006)04 0652 06Et hanol al kali Extracti on M et hod of Astragal us Polysacchari desTI A N Luo 1,XUAN Y i fang 1,FAN Rong j u n 1,JI ANG Yun le i 2,X I N G M i n g 1,L I U L i dong 1,C HEN X ia1(1.College of L i fe Science ,J ilin Universit y,Changchun 130021,Ch i na ;2.C olle ge of A ni mal T echnology,J ilin A gricult ural Un i ver sit y,Changchun 130018,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 it h the ethano l al k ali ex traction m ethod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 i d es ,by w hich t h e effects o f five extracti o n factors incl u di n g p H of extracti o n so lven,t the ratio of m ateri a l to ex traction solven,t ex tracti o n ti m e ,extracti o n te mperature and et h ano l concentration of extracti o n so lven t on t h e rate o f ex traction w ere studied.The extracti o n rate o f astragalus po lysaccharides ex tracted by ethanol a l k ali ex traction m ethod w as co m pared w ith those o f w ater extraction m et h od and alka li ex traction m ethod and the content o f astragal u s po l y sacchari d es ex tracted by ethanol alkali extracti o n m ethod w as detected by ultrav io l e t spectrophoto m etry and i n frared spectr o m etry .The results sho w that t h e ex traction rate of ethanol a l k ali ex traction m ethod is 19.15%,3.53ti m es that of w ater extraction m ethod and 2.63ti m es that of a l k ali ex traction m ethod ,the resi d ue of the efficiency co m ponents of ethano l a l k ali ex traction m ethod is less than t h ose o f the other m ethods .Key wor ds :astragalus polysacchari d es ;ethano l a l k ali ex traction m ethod ;i n frared spectro m etr y收稿日期:2005 12 30.作者简介:田 洛(198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草药研究,E m ai :l ti an l uo2003@.联系人:陈 霞(1962~),女,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纳米技术在生物和医药领域中应用的研究,E m ai :l bbbb z @163.co m.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重大项目基金(批准号:20030906 01).黄芪(R adi x A stragalus )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夹膜黄芪的干燥根,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皂甙、黄酮、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1].其中黄芪多糖(A stragalus po l y sacchari d es ,APS)是黄芪中最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其主要生物活性表现为增强免疫功能[2]、抗肿瘤[3]、减轻心肌损伤[4]等作用.目前,黄芪多糖的提取多采取水提取法,该法的缺点是多糖粗品的收率很低,且成本较高,使得黄芪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受到制约[5].李红民等人[6]采用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达到水提取法的3 25倍.我们在黄芪有效成分综合利用研究的同时,对黄芪多糖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次采用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对影响黄芪多糖提取率的提取溶剂pH 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溶剂乙醇浓度5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从不同角度对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进行检测,同时与水提取法和碱提取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醇碱提取法提高了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达到19 15%,残渣中有效成分残留量低,是较理想的提取黄芪多糖的方法,为提高黄芪的综合利用及生产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7].1 材料与方法1 1 试剂与仪器黄芪(长春多邦医药天益堂药店),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T J270 30A 红外分光光度计(天津光学仪器厂),TGL 16G 高速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仪器厂),F 160型药物粉碎机(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RE52 3旋转蒸发器(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1 2 实验方法1 2 1 多糖含量的测定 分别采用硫酸 蒽酮比色定糖法和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定糖法测定总糖和单糖的含量,多糖含量=总糖含量-单糖含量[8].1 2 2 多糖提取率 多糖提取率按下式计算:多糖提取率=多糖含量提取物含量多糖质量黄芪饮片质量100%.1 2 3 单因素实验设计 根据黄芪多糖的提取过程,设计分别以提取溶剂p H 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溶剂乙醇浓度5个实验条件作单因素实验并确定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1 2 4 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 准确称取黄芪饮片,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的提取条件提取黄芪多糖,提取溶剂提取2次,过滤后合并提取液并浓缩沉糖,沉淀物烘干后溶解,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计算提取率.按相同条件分别用水提取法和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比较提取率.1 2 5 红外光谱检测 分别将3种方法提取黄芪多糖后的固体残渣在105 条件下烘干恒重,以亚铁氰化钾为外标试样,按质量比1 7 5 150分别称取亚铁氰化钾、残渣和KBr ,混合并在红外灯下用玛瑙研钵反复研磨,使其均匀,压片制样,进行红外光谱检测[9].2 结果与讨论2 1 单因素实验结果提取溶剂p H 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溶剂乙醇浓度5个因素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分别如图1~图5所示[10].Fig .1 The effect of pH of extract i on solven t onthe extraction rateF i g .2 Th e effect of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extractionsolven t on the extraction rate653第4期 田 洛,等: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pH 值增加,黄芪多糖提取率呈上升趋势,当p H 值为12时,黄芪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为9 318%.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料液比提取溶剂体积的增加,黄芪多糖提取率也随之增加,料液比为1 10时,黄芪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为13 408%.F i g .3 Th e effec t of extrac ti on ti m e onthe extrac ti onrateFig .4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the extraction rate从图3可以看出,提取时间从0~90m i n ,随着时间增加黄芪多糖提取率呈明显上升趋势,90m i n 时黄芪多糖提取率达到17 248%,90m i n 以后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黄芪多糖提取率没有明显增加.提取初期随着提取时间延长提取溶剂中多糖浓度逐渐增加,多糖提取率也逐渐增加,当达到相对平衡之后溶剂中多糖浓度增加缓慢,提取率增加不明显,时间过长还会造成多糖分解.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提取温度升高,黄芪多糖提取率增加,提取温度为90 时,提取率最高,为11 490%,在90 以后提取率增加缓慢,温度过高还会发生糊化,不利于黄芪多糖的提取,降低黄芪多糖提取率.F ig .5 T he effect of ethanol concen tration onthe extrac ti on rate图5为提取溶剂乙醇浓度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当乙醇浓度小于5%时,乙醇也可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而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但一般在120h 才能观察到结果[11],从提高得率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我们采用5%~100%作为浓度单因素实验.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提取溶剂乙醇浓度升高黄芪多糖提取率呈下降趋势,乙醇浓度越高多糖的溶解度越低,提取率下降,当乙醇浓度为5%时,多糖提取率最高,为8 36%.通过以上单因素实验结果,醇碱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为:pH =12、料液比1 10、提取时间90m in 、提取温度90 、提取溶剂乙醇浓度5%.2 2 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实验结果准确称取10 0g 黄芪饮片,按料液比为1 10,加入乙醇浓度为5%的pH =12提取溶剂,在90 条件下提取90m i n ,提取2次,过滤后合并提取液并浓缩沉糖,烘干沉淀物得到多糖提取物质量为2 8897g ,准确称量提取物10 0m g ,溶解于5mL 蒸馏水中,分别采用硫酸 蒽酮比色定糖法和DNS 比色定糖法测定总糖和单糖含量,分别为6 7665m g 和0 138m g ,通过公式计算得多糖含量为6 6285m g ,多糖提取率为19 15%.表1为相同实验条件的水提取法和碱提取法实验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与醇碱法同样条件的水提取法和碱提取法多糖提取率分别为5 47%和7 31%.醇碱提取法多糖提取率分别为水提取法和碱提取法的3 53倍和2 63倍.与文献[6]水提取法提取率为3 6%和碱提取法提取率为11 7%相比,醇碱法多糖提取率分别是两者的5 32倍和1 64倍.这主要是由于碱溶液对植物细胞起到破壁作用[12],醇溶液渗透作用较强[13],在碱与醇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多糖渗透率,降低多糖残留量,达到提高提取率的目的.654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第44卷Tab l e 1 Th e re s u lts of pol ysaccharide extrac ted by d ifferen t m ethod s fro m A stragalusM e t hod *12The conten t of t o ta l sugar /m g6 4658 000The conten t of monosacchar i de /mg 0 2080 5385The conten t of po lysacchar i des/m g 6 2577 4617The m ass o f extraction /g 0 86750 9745The extrac tion ra te (%)5 437 27*M et hod 1:w ater extraction m et hod ;me t hod 2:a l ka li extraction m et hod .2 3 红外光谱分析图6~图8分别为水提取法、碱提取法和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后的固体残渣的红外图谱.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基础是朗伯 比尔定律[14],但由于制样损耗和溴化钾片的厚薄难以控制,所以直接定量误差很大,因此常用内标法和外标法,由于本实验样品内部成分不易选择稳定的标准吸收峰作为内标,而亚铁氰化钾在2020~2130c m -1处呈现较窄的吸收峰,待测样品在这个区域无吸收峰,同时亚铁氰化钾易于研磨,不易吸湿,对所制成的溴化钾片的透射率不产生不良影响[15],故采用亚铁氰化钾为外标试样.F i g .6 I R spectrum of the resi du e extracted by water extraction methodFig .7 I R s p ec tru m of th e resi due extracted by alkali extraction m ethod在有机化合物中,不同的基团有不同的特征吸收峰.从图6~图8可以看出三者谱峰位置基本一Fig .8 I R s p ec tru m of th e resi due extracted by e thanol alkali extraction m ethod致,在4000~650c m -1呈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3600~3200(3416)c m -1处,有宽展圆滑强吸收峰,为 OH 伸缩振动;3000~2800(2932)c m -1处的吸收峰为糖类的C H 3,C H 2和C H 等的C H 伸缩振动;在1665~1625(1654,1636)c m -1处有一组吸收峰为糖的水化物的吸收峰;1250~950(1244)c m -1之间的一组峰是2种C 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6].表2为水提取法、碱提取法和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后的固体残渣红外图谱的透过率和相对透过率,从表2可以看出,在相同波数位置出现谱峰的相对透过强度的大小不同,在3416c m -1处出现的谱峰,水提取法、碱提取法和醇碱提取法提取多糖后剩余的固体残渣的相对透过强度分别为1 82428,2 039427和6 066667;2932c m -1处分别为2 27476,2 62724和7 171429;1654c m -1处分别为2 089457,2 315412和7 07619;1636c m -1处分别为2 092652,2 308244和7 038095;1244c m-1处分别为2 316294,2 397849和7 504762.多糖特征峰的相对透过强度依次增强,即相对吸收强度依次减弱.由朗伯 比尔定律可知样片中被测物质的含量依次降低,所以3种方法提取黄芪多糖后的残渣中剩余的多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水提取法、碱水提取法和醇碱提取法,其中醇碱提取法多糖的残留量最低,说明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较,醇碱提取法提取多糖的效率最高.655第4期 田 洛,等: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656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第44卷 T ab le2 T he trans m ittance and re l ative tran s m ittan ce results of I R of re sidues extracted by differen t m ethodsW N T a T a/T(2044)T b T b/T(2044)T c T c/T(2044) 3416 57.11 82428156.92 03942763.76 066667 2932 71 22 2747673 32 6272475 37 171429 2072 72 12 30351471 82 57347759 65 67619 2044 31 3127 9110 512028 46 21 47603845 41 6272425 12 390476 1654 65.42 08945764 62 31541274 37 07619 1636 65 52 09265264 42 30824473 97 038095 1578 78 62 51118278 42 81003680 17 628571 1542 78 72 51437777 62 78136282 37 838095 1508 78 82 517572762 724014837 904762 1458 73 52 34824369 72 49820875 87 219048 1244 72 52 31629466 92 39784978 87 504762670 76 12 4313173 62 63799378 97 514286584 57 41 83386658 42 0931949 44 704762a.W ater extraction m ethod;b.a l ka li ex tracti on me t hod;c.et hano l a l kali ex tracti on m ethod.黄芪多糖提取已有多年研究历史,但目前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还不成熟,效率较差,而且提取的成本较高.因此严重阻碍了黄芪多糖的研究与开发[17].本文首次采用醇碱法提取黄芪多糖,利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得到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的最佳条件,料液比为1 10,p H=12的5%碳酸钠乙醇溶液,90 提取90m in,提取率为19 15%,比文献报道的和本实验水提取法和碱水提取法的提取率高出很多,并利用红外光谱对3种方法提取的残渣进行分析证明,醇碱法残渣中多糖成分的残留量最低,提取效果较好,为黄芪多糖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在生产应用上具有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肖培根,杨世林,赵永华,等.黄芪[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23 124.[2] W ENG L i ng,L I U Y an,L I U X ue y i ng,et a.l Effect o f A stragalus Po lysacchar i de on Cytokine Secreti on o fM uri ne Sp leN ocytes and NK A cti v ity o f S 180 Beari ng m ice[J].I mmuno l og ical Journa,l2003,19(3):243 244.(翁 玲,刘 彦,刘学英,等.黄芪多糖粉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3,19(3):243 244.) [3] L I H ong quan,DUAN X i an p i ng,M A H a i l,i et a.l E ffec t of A PS on I mmunization by Increasing A nti ox idation i nCh i ckens[J].Journa l o f Shanx i A gr i cultural U nivers it y,2002,22(1):78 81.(李宏全,段县平,马海利,等.黄芪多糖提高鸡抗氧化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2(1):78 81.)[4] GONG P eng,W ANG Zhong yu,L I K e j un.Exper i m enta l S t udy onM yocard ial In j ury and P rotec ti ve E ffect o f A stragalusM e m branaceus after B iliary O bstructi on[J].Chinese Journa l o f Surgery o f Integrated T raditi ona l andW estern M ed ici ne, 2000,6(6):409 411.(巩 鹏,王忠裕,李克军.黄芪对胆道梗阻后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6):409 411.)[5] L I Shu zhen,Z HAO H ong x ia,BA IW e i guo.Study on Concentra tion of A s t ragalus Po lysacchar i de Ex tracted by D ifferentM ethod[J].Chinese T rad i tiona l and H erba lD rug s,1995,26(8):408 410.(李树珍,赵红霞,白卫国.黄芪不同提取工艺多糖含量的比较[J].中草药,1995,26(8):408 410.)[6] L I H ong m i n,HUANG R en quan.A T echno l og ica l Study on Enhancing t he Extrac tion R ate o f A straga l us Po lysacchar i de[J].Journal o fN o rt hw est U n i versity(N a t ura l Science Ed iti on),2000,30(6):509 510.(李红民,黄仁泉.提高黄芪多糖提取收率的工艺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科科学版),2000,30(6):509 510.)[7] Z HENG K e yan,Z HANG Jie,L I N X i ang you,et a.l A nti m utagen ic E ffects o f P olysaccar i des fro m Ganoderma T sugae[J].Journal o f Jili n U ni v ers it y(Sc i ence Ed iti on),2005,43(2):235 237.(郑克岩,张 洁,林相友,等.松杉灵芝多糖的抗突变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43(2):235 237.)[8] TENG L i rong,M ENG Q i ng fan,L I U Pe i yuan,et a.l Ex tracti ng L iliu m B rown ii P o l ysacchari de by Comb i ned enzy m esand Its Antiox i dati ve A ctiv i ty in V itro[J].Journal o f Jili n U n i ve rs i ty(Science Ed iti on),2003,41(4):538 542.(滕利荣,孟庆繁,刘培源,等.酶法提取百合多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41(4):538 542.)[9] CAO Zhong rong ,YAN H ao peng ,GUO W en l.i Stud i es on Bond i ng M echanis m o f D ry process B i nder l ess F i berboardP art :(Ⅱ)FT I R Study of B i nderless F i berboard [J].Chi na W ood Industry ,1996,10(5):3 6.(曹忠荣,阎昊鹏,郭文莉.干法无胶纤维板粘合机理的研究:(Ⅱ)干法无胶纤维板的红外光谱分析[J].木材工业,1996,10(5):3 6.)[10] Z HOU X i n ,D I NG Lan ,WANG Z i m ing ,e t a.l Ex trac ti on of Q uerceti n fro m Rh i zoma A l p iniae O ff icinaru m via U ltrason icN ebulizati on T echn i que [J].Journa l of Jili n U n i versity (Sc i ence Ed iti on),2005,43(2):228 231.(周 新,丁 兰,汪子明,等.高良姜中槲皮素的超声雾化萃取[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43(2):228 231.)[11] Sch l orff E C ,H usain K,Som an i SM.D ose and T i m e dependent Effects of E t hano l on P las m a A ntiox i dant Syste m i n R at[J].A lcoho ,l 1999,179(2):97 105.[12] X IANG D ong ,LA I F eng y i ng ,L I ANG P i ng .Study on Sod i u m hydrox i de Extracti ng M e t hod of Pumpk i n Po lysacchar i de[J].Sc i ence and T echno l ogy of F ood Industry ,2004,25(11):120 122.(向 东,赖凤英,梁 平.碱法提取南瓜多糖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4,25(11):120 122.)[13] Z HANG H ong bo ,HONG Bo .A N ew M ethod for Extracti ng Eugeno l by Ethy l A l coho l R e flux [J].A cta Scien tiarumN aturali u m U niversitatis Jili nens i s ,2001,(2):106 108.(张宏波,洪 波.乙醇回流提取丁香酚的新方法[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2):106 108.)[14] 邢其毅,徐瑞秋,周 政,等.基础有机化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15] C res w e ll C J .Spectra lA nalysis o fO rganic Co m pounds [M ]:2nd ed .M i nneapolis :Burg ess Publi sh i ng Co m pany ,1972.[16] GU O Y a zhen ,WANG Z ao ,QU Peng peng .Purificati on and Identifi cation of P olysaccha ri de fro m L entinus Edodes [J].Journa l o f Shangha i F i sher i es U n i versity ,2000,9(3):35 39.(郭亚贞,王 慥,曲鹏鹏.香菇多糖的纯化和结构分析[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0,9(3):35 39.)[17] H E Zhen jun ,NA R i su .Su mm ary of St udies on Ex trac ti ng T echno logy of A traga l an Po l ysaccharide [J].InnerM onguliaP etrochem ica l Industry ,2003,23(1):5 6.(贺珍俊,那日苏.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综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3,23(1):5 6.)(责任编辑:李桂英)《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 2003 2004年度吉林省十佳科技期刊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期刊事业的发展,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举办了第七次(2003 2004年度)全省期刊等级评审活动,并从评选出的一级期刊中,评出了2003 2004年度吉林省十佳社科期刊和2003 2004年度吉林省十佳科技期刊。
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研究概况作者:刘瑞生来源:《湖南饲料》 2011年第5期刘瑞生(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 744000)黄芪又名锦黄耆、独根、二人抬,为豆科紫云英属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unge)及内蒙古黄芪(A.mongholicus bunge)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为历代常用的补益中药。
黄芪主产于甘肃、内蒙、陕西、河北及东北、西藏等地。
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
生或密灸用。
其主要成分为2,4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酮、胆碱、乱菜碱、氨基酸、蔗糖、葡萄糖醛酸及微量元素。
内蒙古黄芪含有β-谷甾醉、亚油酸及亚麻酸。
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芪中除黄芪甲甙、黄酮等小分子倾倒物具有较强的的生物活性外,大分子化合物如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harin, APS)也同样具有多方面的活性,如具有促进免疫器官功能和抗体生成,诱导干扰素产生和促进免疫反应,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预防衰老及抗辐射,双向调节血糖等作用。
黄芪多糖自1981年被提取分离以来,研究与应用报道逐渐增多,许多学者在研究黄芪多糖组成、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同时,对其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发现出了一些新的提取分离方法。
现概括介绍如下:1蒸馏水提取法由于黄芪多糖是溶解于水,而不溶解于醇的大分子化合物,所以目前黄芪多糖的提取主要采用蒸馏水提取工艺,将黄芪根粉碎后加于蒸馏水中煮沸,使黄芪多糖溶解于水,合并滤液浓缩后调pH为中性,用乙醇将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分离,丙酮洗涤,经过冷冻和真空干燥后得到粗多糖。
这种提取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易行。
但是对提取物的选择性不好,可把黄芪中的黄酮、皂甙等同时提取出来,在后续工艺中又不容易将它们分离出来,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对产品的纯度及颜色都有影响;水煮温度高达100℃,浪费能源和资源,提取成本高;多糖粗品收率低,约为2.5%左右,因此严重制约了黄芪多糖的研究与开发。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改)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学生姓名:赵晓玲指导教师:李峰专业名称:食品检验研究方向: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所在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零一一年七月目录摘要 (4)1 前言 (4)1.1黄芪的生物学特性及生境 (4)1.1.1膜荚黄芪 (5)1.1.2蒙古黄芪 (5)2.1黄芪多糖功效 (6)2.1.1 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 (6)2.1.2 抗肿瘤作用 (6)2.1.3 对创伤感染的影响 (6)2.1.4 保护作用 (6)2.1.5 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7)2.1.6 黄芪多糖抗病毒作用 (7)2.1.7 黄芪多糖抗细菌作用 (7)1.3黄芪的成分及药用价值 (7)1.4研究的意义 (8)2.材料与试剂 (8)2.1材料 (8)2.2仪器 (9)2.3方法 (9)3.热水提取草本刺嫩芽根多糖的正交试验结果 (10)致谢 (12)摘要鉴于多糖的生物活性的多样化,并且对于人体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型的保健物质,所以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多糖成为当今保健品研发的热点。
基于多糖的药用保健功能,本文从黄芪中提取多糖,对其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目前黄芪多糖的提取主要采用水提取和CaO提取两种工艺,水提取分离工艺不成熟,效率较差,提取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黄芪多糖的研究开发利用。
用pH9~10的CaO水溶液提取黄芪多糖,其得率显著提高,成本下降。
关键词:黄芪多糖水提取CaO1 前言1.1黄芪的生物学特性及生境黄芪(Milkvetch Root),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
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属约有2000种,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产,但主要产于北温带。
中国产270余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部。
黄芪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四川,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
膜荚黄芪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甘肃、四川、西藏等省区;蒙古黄芪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栽培。
图1:黄芪1.1.1膜荚黄芪多年生草本,株高50~80厘米。
主根深长,棒状,稍带木质,浅棕黄色。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6~13对,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圆形,先端钝尖,截形或具短尖头,全缘,下面被白色长柔毛;托叶披针形或三角形。
总状花序腋生,小花梗被黑色硬毛;花萼钟形,萼齿5;花冠蝶形,淡黄色;雄蕊10,2体(9+1);子房被疏柔毛。
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先端尖刺状,被黑色短毛,种子5—6枚,肾形,黑色。
花期5—6月,果期7—8月。
1.1.2蒙古黄芪多年生草本。
茎直立,上部有分枝。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
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二体;子房有长柄。
荚果膜质,半卵圆形,无毛。
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
2.1黄芪多糖功效2.1.1 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功能和明显的碳离廓清作用和明显增加脾重量。
2.1.2 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对多种实验型肿瘤油明显的抑制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黄芪多糖与IL-2/LAK抗肿瘤作用相似,并对IL-2/LAK有抗肿瘤效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二者配伍应用可明显提高LA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
二者合并进行动态细胞免疫功能观察,提示二者均具有抵抗鼠脾NK细胞活性和IL-2产生能力下降的作用。
说明黄芪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
可改善机体肿瘤而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促进免疫细胞活化释放内源因子,防止过氧化作用从而造成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和抑制作用,用于治疗鸡马立克氏病。
2.1.3 对创伤感染的影响黄芪多糖对实验性小鼠创伤的药理实验表明,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并抑制PCE2的释放,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
免疫激活剂黄芪多糖与环氧化酶抑制剂布洛芬合用,既增强了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又明显抑制PGE2,TNF的IL-1的分泌。
由此可见,免疫激活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组合可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
2.1.4 保护作用张艳等人发现黄芪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又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对抗四氯化碳和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对二者引起的小鼠病理组织改变又明显的保护作用。
2.1.5 对血糖的调节作用APs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它能是葡萄糖负荷的小鼠血糖明显降低,也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反应,而且它还能明显对抗苯乙双胍引起的小鼠实验性低血糖。
但是它对胰岛素性低血糖无明显影响。
2.1.6 黄芪多糖抗病毒作用是一种干扰素诱导剂,其抗病毒原理:刺激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使E 环形成细胞数增加,诱生细胞因子,促进白细胞介素诱生,而使动物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
2.1.7 黄芪多糖抗细菌作用抗菌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药物对细散及其毒性产物的直接抑杀和解毒作用,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通过调动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而挥扶正祛邪抑菌,杀菌作用。
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a 、b型溶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均有抗菌均有抗菌作用。
1.3黄芪的成分及药用价值黄芪含有多种氨基酸、胆碱、苦味素、甜菜碱、黏液质、蔗糖、葡萄糖醛酸、叶酸、钾、钙、钠、镁、锌、铜、硒等成分。
黄芪性微温,味甘,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
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黄芪具而补而不腻的特点,若与人参,党参等补药配伍则效果更好。
黄芪可单味使用,也可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与芍药、甘草、桂枝、良姜、饴糖等药配伍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肠炎、胃炎、腹泻等症;与升麻、甘草、当归、人参、柴胡等药物配伍可治疗内脏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与茯苓、菟丝子、白术、当归等配伍是治疗妇科良药;与防风、麻黄根、浮小麦配伍是治疗年老体弱者所患表虚感冒的良药。
由于黄芪而补气利尿、消肿等功效,与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药配伍时又是治疗急慢性胃炎的良药。
又因黄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疗疔疮及慢性阑尾炎等疾病时也常常选用黄芪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无论从中医治疗,还是现代医学观察,黄芪均是一味好药。
所以,民间自古就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
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
1.4研究的意义正是因为多糖有上述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本实验具有以下几点意义:黄芪作为一种药食兼备的药材,消费者对黄芪在药用和食用价值知之甚少,通过本试验对其多糖的研究,增进人们对其药用功能的了解,一方面,促进消费;另一方面,能够带动黄芪药材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为多糖提取寻找更廉价、更丰富的原材料资源。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确定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的选择。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2.材料与试剂2.1材料黄芪根:由抚顺师范生化系提供葡萄糖、苯酚、浓硫酸、95%乙醇、丙酮,均为分析纯。
容量瓶,水浴锅,干燥器,粉碎机等。
2.2仪器仪器型号制造商万用电炉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无水乙醇沈阳市试剂五厂电子天平上海天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真空泵Ap-9925天津奥特赛恩斯仪有限公司2.3 方法黄芪多糖的提取水提取法采用蒸馏水煮沸提取;CaO溶液提取法采用pH9~10的CaO溶液煮沸提取,浓缩时调至pH6.5左右,以后两种方法步骤相同。
称取黄芪根1千克,去掉杂质和泥土,粉碎成粉末。
黄芪根粉末中加6~7倍的蒸馏水(或CaO溶液),煮沸1.5小时,用4层纱布过滤,滤渣用同样方法煮沸3次。
合并滤液,调pH至6.5左右,加热浓缩至一定量。
将浓缩液以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上清液中加3倍量95%乙醇沉淀。
倾去上清液,沉淀物中再加入95%的乙醇至浓度为80%,静置,倾出上清。
滤渣用丙酮洗涤2次,过滤。
将滤渣放入干燥器中,-20℃冷冻真空干燥,即得到黄芪多糖。
3.热水提取草本刺嫩芽根多糖的正交试验结果表2.3黄芪多糖提取试验结果L9(34)表Tab.2.3 roofs of Aralia continentalis Kitag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results因素试验号A B C D粗多糖含量1 1 1 1 1 4.112 1 2 2 23 1 3 3 34 2 1 2 35 2 2 3 16 2 3 1 27 3 1 3 28 3 2 1 39 3 3 2 1K1K2K3T1T2T3极差R优方案注:Tn=Kn/3 n=1~3小结黄芪多糖属于极性大分子化合物,主要由D-葡萄糖、D-半乳糖和L-阿拉伯糖组成。
研究发现,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分子量、溶解度、粘度、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有关,因此多糖提取时应根据其有效成份的不同来设计工艺路线。
黄芪多糖作为黄芪纤维质的组成部分,黄芪多糖提取收率取决于黄芪纤维质的溶胀作用和溶解性,纤维在水中的溶胀作用和溶解性差,因此水提取法收率低。
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胀作用和溶解性显著增加,纤维之间的酯键易断裂而发生剥皮反应,使更多的多糖得以游离而被提取出来,从而提高多糖收率。
因此黄芪多糖多采用不同温度水和弱碱溶液提取,尽量避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
参考文献[1]刘瑞生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7,41(3),35-361.白英. 2005. 麦胚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食品科技,(4)86-87.2.方福德,杨焕明,张德昌等编. 1998.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中国协和医院联合出版社, 175-3693.戴玲,赵帜平,沈业寿等. 2001. 丹皮多糖PSM2b体外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激光生物学报,10(1): 48-50.4.戴勤,王亚平,周开昭等. 2001. 人参多糖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增值的影响,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6(2):126-122.5.邓成华,杨祥良,顾小曼. 2000. 等虎奶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成分分析,中药及天然药物,35(5 ):296-298.6.邓国栋,郁建平. 2002. 茶叶多糖提取分离研究,西南农业大学报,24(6):546-5487.和寿英熊子仙. 1999. 毛木耳多糖的分析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4):40-42.8.刘凤,顾中凯,何培民. 2005. 影响紫菜多糖提取的几种因子,上海水产大学学报,l4(1):89-92.9.刘娟,彭仁琇,乐江,田卫群. 2004. 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华西药学杂志,19(6):412-41410.刘莉,梅其柄,李保莉等. 2001. 唐古特大黄多糖及其组分的抗氧化损伤作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2 (6):530-533.11.刘晓雯,陈向东,吴梧桐. 2005. 灰树花茵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研究药物,生物技术,12(3):175-178.12.刘昕,潘兴斌,张勇等. 2001. 铁筷子多糖抑瘤效应及对荷瘤机体抗氧化活性的实验观察,中医药12.吕晓英,刘新华,李由等. 2001. 红毛五加多糖对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中国癌症杂志,11(2):137-139.13.孟聚诚,高芳,李广林等. 1999. 8301多糖的纯化及光谱分析中兽医医药杂志,(2) :5-6.14.彭红,黄小茉等. 2002. 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降糖作用的研究,食品科学,(8):261-262.15.孙立军,陈彦. 2004. 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分析概述,中国茶叶加工,(4):38-40.致谢本文是在李凤老师的亲切关怀及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无论是在开题、实验,还是在论文写作阶段,李均以其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为本论文的工作做出了详尽、细致的指导,使本文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