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四章课后作业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3.82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X。补贴政策、关税政策和汇率政策都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2. X。外部均衡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平衡,具体而言,反映为内部均衡实现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平衡,它不能脱离内部均衡的条件。

3. X。丁伯根原则的含义是,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个有效的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应用于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目标,以求得内外平衡是蒙代尔提出的政策指派原则的要求。

4. X .“蒙代尔分配法则”认为,财政政策解决内部均衡问题更为有效,货币政策解决外部平衡问题更为有效。

6. X。应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压缩国内需求,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

7.√。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B

2. D

3. BC

4. BD

5. A

6. BD

7. CDE(说明:一般而言,汇率变动会通过影响自发性贸易余额而引起BP曲线移动,但是,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完全由资本流动决定,贸易收支的变动能够被资本流动无限抵销,此时的BP曲线反映为一条水平线,仅仅与国际利率水平有关)

8. ABD 9. CD

三、简答题

1.按照斯旺模型,当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搭配?

答:斯旺模型用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政府的支出增减型政策(譬如财政政策)可以直接改变国内支出总水平,主要用来解决内部均衡问题。政府的支出转换型政策(譬如实际汇率水平的调节)可以改变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相对需求,主要用来解决外部平衡问题。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一方面缩减国内支出,一方面促进本币升值,从而使进口增加,并使国内支出中由国内供给满足的部分进一步减少,从而降低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收人水平。

2.在斯旺的内外均衡分析框架中,当内外均衡时,国内的产出水平、就业水平是唯一的吗?

答:在斯旺模型中,内部均衡意味着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全部销售掉,并且国内支出得到满足。当国内产出一定时,如果国内支出扩大,为了满足国内支出,就需要本币升值以减少出口或增加进口。外部平衡意味着净出口为零。当国内产出一定时,如果国内支出扩大,

进口商品增加或出口商品减少,此时就需要本币贬值以同时增加出口或减少进口,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可见,斯旺模型中推导的国内支出与实际汇率的关系,是在国内产出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成立的。反过来说,如果国内产出水平可变,那么,无论是内部均衡还是外部平衡,在国内支出扩大时,只需要国内产出水平上升即可,不会发生进出口的变动,也不会影响实际汇

率。所以,当斯旺模型的内外均衡同时成立时,国内的产出水平是唯一的,对应的是充分就业时的就业水平。

(说明:斯旺模型中的国内支出和净出口的关系,用文字描述可能较为难以理解,不妨用一些具体的数字来解释。

假设本国产出水平为100单位,原来处于内外均衡状态,具体而言,国内生产100单位20单位由国内生产的产品满足,80单位,其中100单位,国内支出20的产品,其中出口.

单位由进口产品满足。

现在若发生本币升值,出口减少到10单位,则国内生产的100单位产品,只有80单位被国内购买,10单位无法销售,同时国际收支出现10单位的赤字。

在此情况下,为了实现内部均衡,使国内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掉,就需要增加国内支出到110单位,其中90单位国产,20单位进口。此时,仍然有10单位的国际收支赤字。

在此情况下,为实现外部平衡,消除赤字,就需要减少进口,即压缩国内支出到90单位,其中80单位国产,10单位进口。此时,仍然有10单位的国内产品无法销售。

可以看到,当汇率偏离均衡水平时,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就不可能同时实现。当然,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即推行某些支出转换型政策,使本币升值时,本国支出的结构改为90单位国产,10单位进口)

3.简述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原理,并填写下表。请讨论:被分配给特定目标的政策,其效果是单一的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经济状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逆差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

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顺差

答:蒙代尔提出,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日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具体而言,他认为货币政策对实现外部平衡目标更有效、财政政策对实现内部均衡目标更有效。因此当出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问题时,应当根据内部失衡状况选用财政政策,根据外部失衡状况选用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区间经济状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I 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逆差扩张紧缩

N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紧缩紧缩

M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紧缩扩张

1V 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顺差扩张扩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都不是单一的,并不是说财政政策只会影响内部均衡,而货币政策只影响外部平衡。譬如,当政府扩大预算时,国民收人增加,一方面,收入增加会带来进口需求增加,形成经常账户的逆差,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会上升,

进而形成资本账户的顺差,这都会对外部平衡带来影响。观察下图可知,在使用财政政策解

决国内经济衰退问题的过程中,从A点出发,第一步所到达的B点距离外部平衡曲线更远,也就是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同时恶化国际收支,类似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也会加剧国内经济衰退。但是,由于我们假设财政政策对内部均衡更有效,货币政策对外部平衡更有效,从而IB 比EB陡峭,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才能够保证调整过程中经济从非均衡向均衡不断靠近,而不是相

反。.

4.根据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在资本完全不流动且汇率浮动的情况下,当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市场平衡,但商品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市场如何发生自动调节?调节后本国的利率和产出水平如何变动?

答:在资本完全不流动,且汇率浮动的情况下,当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市场平衡,但商品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利率一产出组合位于下图的A点,即LM曲线与BP曲线的交点,并在IS曲线的右侧,意味着,在此利率下,商品市场的总需求高于实际产出。

商品市场的超额需求要由进口来满足,这就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进而本币贬值。BP曲线和IS曲线均向右移动,在A'点,三条曲线重新相交,实现了内外均衡。调节后本国利率水平和产出水平都有上升。

(说明:在教材中,内外均衡调节的出发点均为本国国内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实现,

国际收支不平衡,而本题给出的初始条件则是本国国际收支平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商品市场不平衡,这似乎增加了题目的复杂性。

题目中说,商品市场存在超额需求,表面上看,只要本币升值,IS曲线左移.,就能够降低超额需求,但是,本币升值后,IS曲线和BP曲线都会向左移动,观察教材中所提到的IS曲线和BP曲线的定义式会发现,对应同等的汇率变动,BP曲线水平移动的幅度将大于IS曲线水平移动的幅度,这也就是说,本币升值后,BP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不但不可能落在IS曲线上,反而会离IS曲线更远,即满足货币市场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利率一产出组合,存在更严重的超额需求。因此,只可能本币贬值。

进一步地思考会发现,在开始的汇率水平下,之所以出现商品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并不是因为本币币值太低、需求水平太高,而是因为,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国民收人受到了限制。如果起始条件不是国际收支平衡,而是内部均衡的话,国际收支就应当出现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