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1
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取σ=5.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 =0.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 水泥品种水泥品种南方P .042.5,水泥活性42.5MPa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3 坍落度坍落度 30~50(mm)4 砂 石 中砂,密度ρs =2570(㎏/m 3);1-3卵石,ρg =2630(㎏/m 3) 5 减水剂减水剂 永利,推荐掺量1.1% 6粉煤灰粉煤灰Ⅱ级灰,密度ρf =2300(㎏/m 3)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9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GBJ107-87(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5、GB14902-2003(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6、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三 混凝土C30初步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1 试配强度fcu,o按JGJ55-2000第3.0.1条规定: f cu,o =f cu,k +1.645σf cu,o =30+1.645×4=36.58(MPa) 2水灰比W/C按JGJ55-2000第5.0.3条 W/C= αa ×f ce f ce ---水泥实际强度水泥实际强度f cu,o +αa ×αb ×f ce αa 、αb ---回归系数回归系数W/C= 0.46×42.5=0.52取W/C=0.52 36.58+0.46×0.07×42.53 初步用水量m w0按JGJ55-2000表4.0.1-2规定坍落度50mm 时用水量根据骨料的粒径选择。
径选择。
m w0取165(㎏/m 3)4掺外加剂时用水量m wam wa = m w0×(1-β) 减水剂减水率采用13% m wa ---掺外加剂时用水量掺外加剂时用水量β---外加剂减水率外加剂减水率m wa =165×(1-13%)=144(㎏/m 3)5水泥用量m ca按JGJ55-2000第5.0.6条m ca =m wa /(w/c) m ca =144/0.55=287(㎏/m 3)取287(㎏/m 3)6掺粉煤灰后水泥用量m cf 按GBJ146-90附3-19、3-22式m cf =m ca ×(1-βc )βc ---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 取15.0%m cf =287×(1-15.0%)=244(㎏/m 3) 7粉煤灰用量m f按GBJ146-90附3-20式m f =m ca ×βc ×θcm f ---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θc ---超掺量系数超掺量系数超量系数1.4 m f =244×15.0%×1.4=51(㎏/m 3) 8 确定砂率确定砂率 砂率取Sp=36%9 砼外加剂用量m am a =(m cf +m f ) ×A% m a ---外加剂掺量系数外加剂掺量系数m a =(244+51) ×1.1%=3.3固含量3%用水量:m wa0=144-3.3×(1-3%)=136.2 取141(㎏/m 3)10砂、石用量m sm g 按JGJ55-2000第5.0.8条 m cf +m f +m s +m g +m wa =m cpSp=m s /(m s +m g ) 244+51+m s +m g +3.3+141=2450m s /(m s +m g )=36%得:m s =724 m g =1287(㎏/m 3)11 砼配合比初步确定砼配合比初步确定 m wa0: m cf : m s : m g : m f : m a141:244:724:1287:51:3.312 砼方量估算砼方量估算 m cf /ρc +m f /ρf +m s /ρs +m g /ρg +m a /ρw +0.01a=1244/3100+51/2300+724/2570+1287/2630+141/1000+0.01×1=1=1.023 1.023审核: 设计:。
c30铁屑混凝土配合比C30铁屑混凝土配合比引言:C30铁屑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中。
本文将就C30铁屑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详细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性能和应用。
一、C30铁屑混凝土的定义C30铁屑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铁屑作为骨料,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它采用的是C30的水泥标号,表示其抗压强度为30MPa。
二、C30铁屑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 水泥:选择适合的水泥标号,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砂:选用合适的砂子作为细骨料,细度模数一般在2.6-3.0之间。
3. 石子:选择适当的粒径的石子作为粗骨料,一般为10mm-20mm。
4. 铁屑:选择质量良好的铁屑,铁屑的添加量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总体积的5%-15%之间。
5. 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工程要求,确定合适的水灰比。
三、C30铁屑混凝土的性能特点1. 强度高:铁屑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加其承载能力。
2. 耐久性强:铁屑可以防止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锈蚀,增加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 抗裂性好:铁屑作为骨料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4. 环保性好:铁屑是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5. 施工性能好:C30铁屑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似,施工过程中易于操作。
四、C30铁屑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 建筑工程:C30铁屑混凝土可用于各类建筑结构中,如楼板、柱、梁等,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道路工程:C30铁屑混凝土可用于道路硬化层、路基等部位,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3. 水利工程:C30铁屑混凝土可用于水坝、水渠等工程中,以增加工程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地下工程:C30铁屑混凝土可用于地下室、隧道等工程中,以提高结构的抗压能力和防水性能。
结论:C30铁屑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建筑材料,其配合比设计需要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和铁屑的比例,并确定适当的水灰比。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班级:10工程管理2班组别:第七组组员:一.实验目的: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自行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并通过实验检验其强度。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过程:1.确定配制的强度(o cu f ,)o cu f ,= k cu f ,+1.645σ ; o cu f ,=30+1.645×5.0=38.225 Mpa其中:o 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单位:Mpa ;k cu f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单位: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Mpa2.初步确定水灰比(CW ) C W =ceb a o cu ce a f a a f f a +,=0.48 其中: 07.0;46.0==b a a a —回归系数(碎石);ce f =γc ce f ;g :γc —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g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3.初步估计单位用水量:wo m =185Kg4.初步选取砂率(s β) 计算出水灰比后,查表取砂率(碎石,粒径40mm)。
s β=30%5.计算水泥用量(co m )co m =C W m wo /=48.0185=385Kg 6.计算砂、石用量(质量法) co m +go m +so m +wo m =cp m ; s β=go so so m m m +×100% c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s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w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cp m --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 ),取2400Kg计算后的结果为:so m =549Kg go m =1281Kg7、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co m =385Kg so m =549Kg go m =1281Kg wo m =185 Kg质量比为:co m :so m :go m :wo m =1 :1.43 :3.33 : 0.48三、实验步骤:(1)、材料用量水泥用量: 1.95 kg 砂用量:2.78 kg 碎石用量:6.49 kg 水用量:0.94 kg(2)、实验仪器坍落度筒、捣棒、直尺、磅称、玻璃量筒、混凝土搅拌设备或工具等。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为实际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二、原材料1、水泥:选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 26,含泥量小于 20%,表观密度为 2650kg/m³。
3、粗骨料:选用 5-25mm 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小于 10%,表观密度为 2700kg/m³,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 10%。
4、外加剂:选用_____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 20%。
5、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
2、坍落度要求为 160-200mm。
四、配合比计算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公式 fcu,0 = fcu,k +1645σ,其中 fcu,k 为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σ 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 50MPa。
则配制强度 fcu,0 = 30 +1645×5 = 382MPa。
2、计算水胶比根据公式 W/B =αa×fb /(fcu,0 +αa×αb×fb),其中αa、αb 为回归系数,分别取 053 和 020,fb 为胶凝材料 28d 抗压强度。
经计算,水胶比 W/B = 050。
3、确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要求和骨料最大粒径,查相关规范,初步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210kg/m³。
考虑外加剂的减水率,实际用水量为 210×(1 20%)= 168kg/m³。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用量= 168 / 050 = 336kg/m³。
5、确定水泥用量假设粉煤灰掺量为 20%,则水泥用量= 336×(1 20%)=269kg/m³。
6、确定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336 269 = 67kg/m³。
混凝土配合比报审表(TA1)配合比申报单新建铁路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配合比申报单(续)C3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3-2010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7)《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 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30(2)设计坍落度80~120mm3、配合比使用的材料水泥:汉中尧柏水泥有限公司 P.O42.5(低碱);细骨料:佛坪县,细度模数Mx=2.7;粗骨料:新场碎石场5~10mm碎石;减水剂:山西黄腾型聚羧酸盐减水剂;速凝剂:山西黄腾型速凝剂;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位:隧道工程二、配合比设计过程1、确定基准配合比(1)确定配制强度(ƒcu,0):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3.0.1条,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ƒcu,0≥ƒcu,k+1.645σ根据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C25喷射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如下:ƒcu,0=30+1.645×5=38.2(MPa)(2)计算水胶比W/B:αa׃ce 0.53×46.8W/B= = = 0.57ƒcu,0+αa×αb׃ce 33.2+0.53×0.2×46.8(3)确定水胶比依据现行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等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水胶比初步选取0.43。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0.38:1:1.11:2.72。
C30混凝土: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
c30混凝土配合比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商品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一般保证c30混凝土强度的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
1、工艺: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入模、振捣必须要按照相应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2、材料: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经检测合格。
3、机械:混凝土搅拌、浇筑、运输机械必须满足实际需要。
4、人员素质:必须有责任心且有相关职业素质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5、环节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下现场检查、旁站,保证每个环节的合格要求。
从强度上讲,C30混凝土应该要求达到34.5MPa才能算合格。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查阅相关资料,根据工程需求设计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3. 熟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子等各组成材料的最优比例,以达到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等性能指标的要求。
三、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MPa。
2. 砂:中砂,细度模数2.6。
3. 石子:碎石,粒径5-20mm。
4. 水:自来水。
5. 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6. 实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振动台、压力试验机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材料性能测定:测定水泥的强度、细度,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石子的粒径、含泥量等指标。
2. 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本实验以C30为例。
3. 水灰比确定:根据水泥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回归系数,计算水灰比。
4. 单位用水量确定:根据水灰比和水泥强度等级,查表确定单位用水量。
5. 砂率确定: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混凝土工作性要求,查表确定砂率。
6. 水泥用量确定:根据水灰比和单位用水量,计算水泥用量。
7. 砂、石用量确定:根据砂率、水泥用量和单位用水量,计算砂、石用量。
8. 混凝土拌合:按照计算出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水、减水剂等材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9. 拌合物性能测试:测定拌合物的坍落度、维勃稠度等指标,以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
10. 混凝土试件制作:将拌合物分装成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养护。
11. 强度测试:测定混凝土试件在28天、60天、90天等龄期的抗压强度,以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原材料性能:水泥强度等级32.5MPa,砂细度模数2.6,石子粒径5-20mm。
2.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以下是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具体步骤:一、确定混凝土设计强度首先需要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C30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fcu=30MPa。
二、选择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是配制C30水泥混凝土的关键因素。
一般而言,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均可用于C30水泥混凝土的制备。
同时,水泥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42.5级。
三、确定砂、石等骨料的级配砂、石等骨料的级配对C30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骨料级配,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四、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
水灰比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而言,水灰比应在0.4-0.6之间选取。
五、确定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根据水灰比和骨料的级配,可以计算出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六、确定砂率砂率对C30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砂率。
一般而言,砂率应在35%-45%之间选取。
七、确定外加剂和掺合料品种及用量为了提高C30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往往需要添加外加剂和掺合料。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用量。
一般而言,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及用量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及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八、试配与调整在完成以上步骤后,需要进行试配与调整。
试配时应根据确定的配合比,制备不同试件并进行养护和试验,以获取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等各项指标的数据。
c30混凝土的配合比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照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材料。
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其中配合比最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2. c30混凝土的定义C30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为30 MPa。
该混凝土的应用广泛,适用于一般建筑物、桥梁、基础设施等各种工程中。
3. 配合比设计原则配合比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比例的过程。
对于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强度要求: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30 MPa的要求。
•耐久性要求: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冻融、碱骨料反应等不利因素。
•施工性能要求: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以便于施工操作。
4. 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4.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之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对于c30混凝土,常用的水灰比范围为0.45-0.55。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可确定合适的水灰比。
4.2 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水与胶凝材料总质量之比,其中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
对于c30混凝土,常用的水胶比范围为0.55-0.60。
水胶比的选择应结合胶凝材料的特性和混凝土强度要求。
4.3 骨料配合比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填充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起关键作用。
对于c30混凝土,常用的骨料配合比为1:2:3,即1份水泥:2份砂:3份石子。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适当调整骨料的比例,以满足工程要求。
4.4 掺合料掺量掺合料是在混凝土中掺入的非水泥胶凝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合理掺入适量的掺合料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和环境污染。
对于c30混凝土,建议掺合料的掺量为20-40%。
具体的掺合料掺量应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和工程要求确定。
5. 配合比实例以下是一种适用于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例:•水灰比:0.50•水胶比:0.55•骨料配合比:1:2:3(水泥:砂:石子)•掺合料掺量:30%6. 总结本文介绍了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和实例,并简要介绍了配合比设计中的水灰比、水胶比、骨料配合比和掺合料掺量等关键内容。
透水混凝土c30配合比
摘要:
1.透水混凝土的概念和特点
2.C30 混凝土的定义和要求
3.透水混凝土C30 配合比的设计
4.透水混凝土C30 配合比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正文:
一、透水混凝土的概念和特点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混凝土。
它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特定比例的粗骨料和胶结材料,形成一种具有均匀分布的孔隙结构,从而达到透水的目的。
透水混凝土具有减轻城市排水压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地面抗滑性能等优点。
二、C30 混凝土的定义和要求
C30 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为30Mpa 的混凝土。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
C30 混凝土的要求包括:设计强度为30Mpa,设计坍落度为30~50mm,砼性能要求和易性、粘聚性良好,耐久性好。
三、透水混凝土C30 配合比的设计
透水混凝土C30 配合比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泥强度、碎石粒径、黄砂粒径、水灰比等因素。
根据设计要求和经验公式,可以确定各原材料的用量,从而得到合适的配合比。
例如,C30 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为:水泥:
500kg/m3,砂子:479kg/m3,石子:1231kg/m3,水:190kg/m3。
四、透水混凝土C30 配合比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透水混凝土C30 配合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透水性能。
同时,还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总之,透水混凝土C30 配合比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达到既满足强度要求,又能实现良好透水性能的目的。
c30混凝土大体积配合比摘要:一、c30 混凝土配合比简介二、c30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三、c30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四、c30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五、总结正文:一、c30 混凝土配合比简介C30 混凝土是一种强度等级为30MPa 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仅与水泥的强度有关,还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有关。
因此,合理设计C30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二、c30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C30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
其中,水泥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来确定,通常采用32.5 级或42.5 级水泥;砂的选择要考虑其粒径分布和级配,通常采用中砂;石子的选择要考虑其最大粒径和粒径分布,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的选择要考虑其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通常采用饮用水。
三、c30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设计C30 混凝土的配合比时,首先需要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计算出水泥用量。
然后,根据砂、石子的级配和粒径分布计算出砂、石子的用量。
最后,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要求确定水的用量。
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波动和施工过程中的损失,适当增加一些原材料的用量。
四、c30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优化C30 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调整水泥、砂、石子的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要求;采用掺加剂,如减水剂、防冻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五、总结C30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配合比的优化。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要求1、泵送C30细石普通混凝土2、坍落度200±20mm3、和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水泥: P.O42.5级;砂:混合中砂(特细沙与人工砂各3:7),属Ⅱ区颗粒级配;碎石:5~10mm连续粒级; (5~10mm连续粒级);掺合料: II级粉煤灰;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水: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 ,0)依据JGJ55-2011表4.0.2标准差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5.0 MPa。
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ƒcu ,0 = 30+1.645×5.0 =38.2MPa2、计算水胶比(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f ce =γc f ce = 1.16 × 42.5 = 49.3MPa(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f b = γf f ce = 0.78×49.3 = 38.5MPa(粉煤灰掺量20%)(3)计算水胶比W/B=αa f b/(f cu,0+αaαb f b)=0.53x38.5/(38.2+0.53x0.20x38.5)=0.483、确定用水量(m wo)依据JGJ55-2011第5.2.1条规定,用水量可依表5.2.1-2选取,取用水量为230kg。
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90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m bo =190/0.48=395.8㎏/m3 取值m bo =390㎏/m3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依据JGJ55-2011表3.0.5-1和5.1.3的规定粉煤灰掺量取21%,则每立方m fo =390×0.22=78.0㎏/m3 取值m fo=80kg6、确定水泥用量(m c)m c =39-80=310㎏/m37. 计算减水剂用量选取掺量为1.8%,得:.m a1 = m b o ×0.018 =7.02㎏/m38、确定砂率依据JGJ55-2011第5.4.2.3的规定,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9%。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同时也能控制混凝土的成本。
C30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等级,适用于各种建筑和工程项目。
本文将针对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一、确定混凝土的要求:根据工程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等级等基本要求。
C30混凝土是指标准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其28天抗压强度应大于等于30MPa,抗渗等级应为P10,耐久性等级为I级。
二、选择主要材料:根据C30混凝土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胶凝材料、骨料和水泥。
常用的胶凝材料有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物掺合料。
常用的骨料有细集料和粗集料。
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且质量稳定可靠。
三、确定水灰比和凝结剂用量:水灰比是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般根据所需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确定合理的水灰比。
凝结剂用量指的是水泥用量,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试验结果,确定适当的用量。
四、计算骨料用量:骨料用量包括细集料和粗集料的配合比。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骨料的最佳配合比例,同时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细集料的用量应满足工作性能的要求,粗集料的用量应满足强度的要求。
五、计算掺合料用量:掺合料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能而加入的材料,一般用粉煤灰、矿渣粉等进行掺合。
掺合料的用量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结果进行确定,同时要注意掺合料的质量和类型。
六、计算水用量:根据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和用水量计算水的用量,要满足混凝土的流动度和凝结性能的要求。
同时要注意水的质量和水泥的含水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七、控制配合比的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骨料的颗粒分布程度的综合指标,混凝土的配合比中要控制细度模数的范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根据实际试验和经验,确定合理的细度模数。
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