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名词解释

  • 格式:pdf
  • 大小:187.45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导论

名词解释:

1.法律作用:法律作用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其直接调整对象是人的行为,间接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P14)

2.法律规范作用: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对人的行为有直接作用.包括引导、预测、评价、保护、强制和教育六个方面。

3.法律社会作用: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对社会关系有间接作用.包括阶级统治作用、社会管理作用

4.法律的指引作用:指法律为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引导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预测到自己在某种情况下应选择何种行为方式.

5.法律的预测作用:指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推测出,在特定情况下别人将会如何行为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为.

6.法律规则:是具体规定人们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法的要素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P146)

7.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的基本性原则和重要准则的综合体。(P148)

8.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是表述规则和原则内容的工具。(P151)

9.法的渊源:又称法律渊源或法源,是指法的来源、本源。法的渊源作为我国法理学的专门术语,是指法的形式渊源,即指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法的各种表现形式。(P164)

10.法系:是由若干国家和特定地区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体系的总称。(P56)

11.法律体系:是指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P198)

12.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对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例如,宪法、民法、刑法等。(P208)

13.执法:亦称法的执行,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P222)

14.司法:亦称法的适用,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它是在法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国家司法权的活动。(P234)

15.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

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P264)16.法律义务:是指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被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17.人权: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人得以维护生存、从事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权利。

如生命安全、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基本的社会保障等。(P272)18.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而产生的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的特殊社会关系。(P284)

19.权利能力:或称法律人格,指的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P291)

20.行为能力:是法律所确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以自己的意志、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P292)

21.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P297)

22.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法学上相应地称为权利客体和义务客体。(P293)

23.规则的逻辑结构:指法律规则诸要素的逻辑联系方式,即从逻辑的角度看法律规则内部由哪些要素组成,以及这些要素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P153)

24.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部分。(分为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勿为模式三种)(P154)

25.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包括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和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P154)

26.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做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对应承担相应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分合法后果和违法后果两种)(P155)

27.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指对已经制定、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形式规范、内容协调的成文法系统。(P174)

28.法律汇编:又称法规汇编,是指对现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进行分门别类、汇编成册的活动。(P174)

29.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先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P175)

30.法律清理:亦称法规清理,指国家机关对一定时期指定的或一定范围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体系、内容上进行审查、分析和整理,并作出

继续适用,需要修改、补充或废止决定的活动。

31.委托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P158)

32.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或法律后果,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的规则。(P158)

33.法律解释:通常是指司法者在具体适用法律时对法律规定所进行的旨在使法律文本与案件事实产生明确指向和关联的司法活动的过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原则、规则、技术和方法。(P178)

34.法的效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去行为,必须服从法律,这来自于制定它的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它是一种应然的效力,是其本身的要求,它还是作用于一定对象的。(P251)

35.法的溯及力:指法溯及既往的效力,即新法颁布以后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P261)

36.法律责任:是指由于实施了违法、违约行为或出现了某些法律事实而使责任主体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P300)

37.法律责任的归结:简称归责,是针对违法行为而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追究和免除的活动。(P313)

38.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P317)

简答题:

1.法律消极作用产生的根源P20

一是立法者和执法者的偏私性。(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往往从本阶级利益出发,甚至从小集团或个人利益出发。)

二是立法者和执法者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立法者往往不能很好的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是法律本身所固有的缺陷。(法律产生初期总须保持相对稳定性)2.法的作用的限度表现在哪些方面P21

一法律只能调整人的外部行为,而不应涉及人的思想。

二法律只能调整人的某些行为,而非全部行为。

三法律有起固有的不周延性。

四法律不可能平等地保护每一种利益。

五法律追求形式合理性,可能牺牲实质合理性。

六法律的运行需要辅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