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转型

  • 格式:doc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转型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方历史是一个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时代,也值得关注。清末民初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也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社会的沉沦与进步共生。工业文明从内外两个层面冲击传统中国。中国社会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沉沦的同时,因为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展开得到升华。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迅速发展。这也为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必要的准备。二是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并存。中国近代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同时,封建专制制度虽然被推翻,民国建立、约法颁布,但是仍然出现帝制复辟的逆流,整个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一再出现迅速发展的势头,但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主科学日益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接受,但专制独裁、愚昧落后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文化仍然占统治地位;社会生活呈现中西合辟、土样并存的局面。三是多重统治区域的分立导致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多形式、多线条的发展姿态。

2.依据:

从现实热点看,今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同时也是民国建立、清帝退位和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国共两党都高度评价辛亥革命。从当今社会看,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很多问题需要突破与变革。百年前清朝与民国政府的治乱得失,对现实中国很多启示。从命题人角度看,丁贤勇教授对江南区域史、民国浙江史、近代交通史颇有研究。李学功教授对孙中山思想、南浔为代表的晚清民国江南市镇变迁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州有研究。陶水木教授对浙江商帮与近代金融、辛亥革命、康有为对外开放思想、自治运动、浙江地方史等有研究。从教材角度看,涉及必修一辛亥革命、民国建立、清帝退位和临时约法颁布,必修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时期以及相应的社会生活变迁,必修三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和选修四人物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与实践。

3.知识梳理:多线并进

(1)政治方面:民主革命日益高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结束帝制,建立民国,颁布约法,但仍然出现帝制复辟的逆流,整个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方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两次大发展的机遇,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与阶级基础。

(3)思想方面: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民主科学思想先后高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明进程。

(4)社会生活方面: 中国社会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等方面趋势更新,日趋文明进步。4.命题猜想:

立意角度:清末民初世纪之交的中国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此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与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以浙江地区近代化角度考查清末民初中国近代化进程。清政府与民国的治乱得失,对于今天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期和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可能会打破模块界限,把经济史政治史和思想文化史甚至人物史糅合起来,考查影响此期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命制角度:

1为什么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一爆发就会分崩离析?为什么清政府的堡垒最后竟然是从内部攻破的?与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相比较而言,清帝退位是大幸还是不幸?

2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展开,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迅速发展。但为什么共和建国只是昙花一现?(内外原因)

3清末民初地区性浙商商帮、江南地区城镇、社会经济生活角度切入,以社会史观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

4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角度看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作用也值得关注。(近代化史观)

5清政府与民国的治乱得失,对于今天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期和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6 改良还是革命?谈谈辛亥革命的必要性问题。

7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从宏观层面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复习备考:一是从文明史观角度思考辛亥革命的地位和影响;二是从近代化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与其他重大革命的异同;三是从整体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在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四是从社会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推荐一本书:唐德刚的《袁氏当国》】

1.《临时约法》不合国情

客观地讲,在当时的局势中,的确唯有袁世凯有实力、有威信出任大总统,以稳定时局,进而谋求国家发展。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人过于理想主义,以为凭一部实行责任内阁制的《临时约法》便能够约束袁世凯了。他们犯的更为严重的错误就是,竟以为一个在北京总揽朝政的枭雄,会去做一个虚位元首。众所周知,清末民初,内有地方割据,外有列强侵扰,正所谓内有外患,因此“似乎应该采用总统制,给总统更大的权力,以便能够根据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做出更加迅速和灵活的反应”。对于这一点,孙文先生或许早有预见,因而在建国之时就力主实行总统制。可在防止袁世凯独裁的动机之下,最终《临时约法》中采用了责任内阁制。如此一来,“由于超越了当时的条件,致使民国初期国家权力的运作极为不顺畅”

2.政党政治在中国实验的失败

1912年,“多党制民主体制因为缺乏程序共识,缺乏稳定性和效能,无法真正有效的完成国家权力从君权到民权的转移和过渡,反而因为畸形恶性的政党竞争导致国家政治权威的软弱和流失,政治日益衰败,内阁危机频发”。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中国的有识之士,都已开始考虑加强中央权威,强化中央职权。

3.过渡期与威权体制——袁,孙,梁的思考

袁的帝制主张,孙的共和主张,梁的“开明专制”论。

民主体制在民初或许确实不可以在中国迅速生根、发芽、结果,可为什么当权者不能在帝制与民主间另辟蹊径,以为过渡?要知社会趋向民主的大势是决然无法逆转的。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失败了,造成了军阀混战,国家贫弱,于是转型之事一拖再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没有开化的中国佬”)、图2(“我们在中国应该做什么”)、图3(“中国就要崩溃了”)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年表1911年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