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学与配色学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学与配色学

颜色学基础

1、颜色的基本概念

1.1什么是颜色

定义:颜色是光作用于物体上面,物体选择性吸收后,剩余的光反射到人眼,人眼视觉神经受到这一定波长和强度的可见光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反映。

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光(电磁波称为可见光——visual light)

Newten证明白光由所有可见光谱色构成,见图,所有可见光的波长及范围见表1。颜色波长,nm 范围,nm 颜色波长,nm 范围,nm

红 700 640-750 绿 510 480-550 橙 620 600-640 蓝 470 450-480 黄 580 550-600 紫 420 400-450 1.2颜色的产生

物体颜色就是它对照射它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后,所反射或透射的光的颜色。一般呈现颜色的物体都是非发光物体,非发光物体产生颜色有三个要素,即发光的物体(光源),反射或吸收光的物体(非发光物体),以及观察者(人眼)。其中非发光体包括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也包括油漆、油墨等涂料。非发光体呈现颜色的三要素。

光源观察者颜色物体

不同颜色物体对光选择性吸收后,其反射或投射的可见光在可见光全波长范围内。

- 光源:

光源可以用它的光谱功率分布(spectral dfficaly distribution)来表示。为了统一颜色标准,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了四个标准照明体(Illuminat)。他们的光谱、功率分布见个图3。

A:标准照明体A代表标准色温为2856K完全辐射体的光,近似钨丝灯光。

B:标准照明体B代表标准色温为4874K直射阳光,相当于平均中午阳光。

C:标准照明体C代表标准色温为6774K平均日光,近似于阴天天空的日光。

D65:标准照明体D65代表标准色温为6504K的日光时期。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一个光源的色温是黑体(Blackbody)发出与光源相同光谱时黑体所应具有的温度。

非发光物体呈色:物体在一定光照射下产生透射、吸收和反射由其光学特性所决定,常用波长—反射系数曲线表示。

-观察者:

通常为眼睛+大脑(Eye+Brain),人眼的视网膜上的杆状细胞对光的亮度很敏感,感受光的亮度,而锥型细胞则对光的颜色很敏感,感受光的颜色,人眼视网膜上有三种锥型纤维细胞,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人眼所看到的任一颜色,都是光引起这三种锥形细胞一定程度的兴奋所合成的。见图5

眼睛对光的敏感性依赖于光的波长,在在可见光全波长范围内中555nm(黄绿光)最大。而其他光电管的光敏感特性与眼睛差别很大,见图6

眼睛看到物体的全过程见图7,一个物体颜色的呈现,首先得有光源,光照射到物体的表面,部分分子吸收光波中某一特定波长(颜色)的光得到的能量,引起分子跃进迁,使物体呈现被吸收的波长颜色的补色。某一特定物质,其分子跃进的能量与其能级相关,因而某一特定物质吸收的能量级特定的,颜色也是特定的。条件配色(Metamerism)

-定义:

两表面的颜色在一组观察条件下相似,而在另一观察条件下不同的现象,称为条件配色,配色一对样品反射曲线见图8。

常见的配色条件有:不同的照明体(四种标准照明体见图3)、不同的观察者、不同的物体面积大小,不同的视觉。

1.3颜色的三原性:

色调(Hue):是颜色之间区别的特性,由色光的主波长决定。

明度(Lightless):人眼对颜色明暗程度的感觉。

彩度(Chroma):颜色纯度的感觉,故又称“饱和度”

人眼对色调的分辨力与光的波长有关,人眼在感受可见光全波长范围不同色光的敏感度是有差异的,如图8,人眼对黄绿光波长区最敏感,人眼感受该段波长的光比较舒服。

2颜色的混合

2.1颜色混合的规律

同色异谱:物体颜色与反射(透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有关,但不是一一对应的,这造成光谱分布不同的许多光也能引起人眼同样的色感。同色异谱现象是人眼的分辨能力低造成的(见图10),同色异谱使得调色变得容易。

三原色(Three primary Colours):任何色光可以通过不多于三个适当的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三原色是相互独立的,即其中任一原色不能由另两个原色混合产生。

颜色混合三规律:

●补色律:颜色A+颜色A的补色=白色

●中间色律:任何两个非补色混合=中间色

●代替律:如: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

则:颜色A+颜色C=颜色B+颜色D

2.2加色法(Additive Colour Mixture)—色光混合法

定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采取直间混合或间接混合方法合成新的色光的方法。

色光三原色:CIE规定;红光(700nm)、绿光(546nm)、蓝光435.8nm 2.3减色法(Subtractive Colour Mixture)—色料混合法

定义:根据白光是复色光和色料有选择性吸收色光的特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吸收掉白光中不同的色光,从而得到所需要的颜色的方法。颜料三原色、青、

品红、黄、分别是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的补色。图12用两促颜色调复色的过程图,颜色A与颜色B合成颜色C的反射曲线显示:颜色C的反射峰低于颜色A、B垫加,颜色的减色混合不同于光的加色混合,颜料混合后吸收增多,反射减少,暗度增加,而光混合反射峰增高,光的亮度增加。

涂料影响涂膜颜色的几种因素

●涂料的透明度

●涂料的颗粒细度

●耐光性

●耐溶剂性和化学稳定性

加色法与减色法比较表

混合法

比较项目

加色法

减色法

原色

色光

色料

原色色相

红、绿、蓝

R、G、B

品红、黄、青

M、Y、C

原色与色谱关系

每一原色仅辐射一个光谱区色光

每一原色吸收一个光谱区色光,反射两个光谱区色光

颜色混合时色彩的基本变化规律

红+绿=黄

蓝+红=品红

绿+蓝=青

红+绿+蓝=白

品红+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