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 格式:docx
  • 大小:11.81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一、说教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席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

2 个生字,明确多音字“朝” 、“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

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 、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感悟。”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采用通过诵读引导学生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读出感情,从而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以期达到:情,在读中悟;画,在读中呈现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大纲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变课堂上教师教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双主体,课堂上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前,我让学生收集送别的诗句,从而导入课题,理解题目的意思时,我板书一目了然,同学们自己解题。随后介绍作者,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点。

2 、理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在课堂教学中我没有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而是让学生对照注释,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

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古诗的主要内容。为下面感

悟送别情怀奠定了基础。

3、感悟诗情。

自古人生重离别而又伤离别,在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诗为什么能流传千古,成为诗中极品呢?诗人究竟是怎样表达他的依依惜别之情的呢?我从如下三方面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1、从挚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

先请学生读读古诗,然后引导他们找出“元二”、“故人”、“更尽”、“客舍” “酒”这些词,从中感悟元二和王维是好友。历代诗人都乐于以酒传情,并留下了许多和酒有关的诗篇,这时我出示一组以酒述情的诗,(课件)引导学生品酒酿情: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有了前两次的知识铺垫,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杯离别的酒,一杯伤感的酒,一杯无奈的酒,一杯祝福的酒,一杯痛苦的酒..................................... )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后两句。让学生在阶梯式的引读中透过劝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蕴涵的真挚情谊。

2、从渭城的景色感受离别之情

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诗人可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迷人的花、娇小的草、碧绿的水、柔美的翠柳、蒙蒙的细雨等许多的景物),可为什么诗人只对雨、柳情有独钟呢?他要用雨和柳向元二倾诉什么呢?

1 、在采取层进式的引读中令让学生感悟这是一场为朋友送行的及时雨,这是感天动地的离别泪。这是一棵友谊长青的“柳” ,是挽留朋友脚步的“柳”。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借助这些景物的层层渲染,学生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2 、从地域上的距离感受离别之情渭城的景色再美、渭城的友情再浓,也敌不过君王的一道出使令啊!安西在哪儿呢?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我将在课堂上出示路线图(课件),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它们的距离(3000 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从而明白即使骑马去,元二也得走半年多,回渭城自然遥遥无期。

安西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还是让那些和王维一样去过塞外的人来说吧!(引读一组边塞诗)【课件】不仅如此,我还要出示不同的地域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课件】: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杨柳依依,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百花争艳、生机盎然,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此刻我将再次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学

生将在这种强烈对比和心潮逐浪高的“复读”中深入地品味“这杯酒” 中所蕴含的浓郁的感情琼浆。通过说话训练去解读和领悟王维的内心

,这既是一种想象语言训练又是对朋友情的感悟。实际上还表达了学生自己的心声文与人、人与己的相遇交融。最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

3、品味诗

在学生对古诗体会的基础上,播放古曲《阳关三叠》,使学生再一次领悟诗情,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同时再次入情入境一边表演一边深情诵读,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

4、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准备让学生把这首送别诗改写成现代文,再次加强对古诗感情的领悟,古诗的内涵也得到升华。

五、说板书设计

除了课题和作者之外,我为本诗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雨r景v

I柳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重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