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总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总复习题

绪论:1、土壤剖面:有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层(土壤发生层),而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之为土壤剖面。

2、肥力:土壤供应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能力。

有效肥力: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土壤中的一部分肥力在当季生产中能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一部分费力叫有效肥力,而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叫做“潜在肥力”。

3、近代土壤科学的主要观点:1、农业化学土壤学派(这一观点把土壤看作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养分和起物理作用的介质)2、农业地质土壤学观点(这一观点把土壤形成过程看作岩石的风化作用过程,认为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而形成的地表疏松层,即岩石风化的产物)3、土壤发生学派(土壤形成过程是岩石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所推动的)

第一章【土壤矿物质】:1、原生矿物: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次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

2、土壤原生矿物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占绝对优势,土壤次生矿物以结晶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为主。粘土矿物是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所形成的次生矿物。

3、粘土矿物:一个粘土颗粒是由许多层粘土矿物晶胞(片)堆叠形成,而粘土矿物晶胞又是由晶胞的最小构造单元组成。不同种类的粘土矿物,它们的最小构造单元都是一样的。但是,基本构造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晶胞结合形式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粘土矿物各自的特点。

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硅氧四面体的结构如图11-1所示,每个四面体的中心是一个硅原子,它与四个氧原子以相等的距离相连,四个氧原子分别在四面体的四个顶角上。从单独的四面体看,4个氧还有4个剩余的负电荷,因此各个氧还能和另一个邻近的硅离子相结合。依此,四面体在平面上相互连接,形成四面体层。

铝氧八面体的结构如图11-2所示,每个八面体的中心是一个铝原子,它与三个氧原子和三个氢氧原子以等距离相连。三个氧原子和三个氢氧原子分别在八面体的六个顶角上。由于还有剩余电荷,氧原子还能和另一个临近的铝离子相结合。依此,八面体在平面上相互联结,形成八面体层。

图11-1 硅氧四面体及其晶层示意图图11-2 铝氧八面体及其晶层示意

a-硅氧四面体;

b-硅氧四面体六角环片状结构的平面投影a-硅氧四面体;

b-硅氧四面体六角环片状结构的平面投影

单位晶片:从化学式上看,硅氧四面体(SiO4)4-和铝氧八面体(AlO6)9- 都还不是化合物,在形成硅酸盐矿物之前,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需要各自分别聚合,在平面上这种成单位晶片:硅氧四面体通过共用底部氧的方式在平面上连接成四面体片——硅片,硅片顶端的氧仍带有负电荷。

铝氧八面体通过共用两端氧的方式在平面上连接成八面体片——铝片,铝片上下两端的氧都带有剩余负电荷。

单位晶层:由于硅片n(SiO10)4-、铝片n(Al4O12)12-都还带有负电荷,不稳定,必需重叠化合以后,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硅片和铝片以不同的配合方式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成单位晶层,根据形成单位晶层时硅片和铝片的配合比例不同可形成2:1型、1:1型、2:1:1型的单位晶层。

1:1型单位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组成,硅片顶端的活性氧、铝片底层的活性氧通过共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2:1型单位晶层:由两层硅片夹一层铝片组成,两层硅片顶端的活性氧都朝向铝片、铝片两端的氧分别与两层硅片顶端的氧通过共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2:1:1型的单位晶层:在2:1型单位晶层的基础上多了一个水镁片和水铝片。

同晶置换: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代替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同晶置换条件:替代和被替代离子的电性必须相同,电价可以同价或不等价。

同晶置换结果:导致粘土颗粒带负电,而粘土颗粒的负电性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高岭石类矿物:也称1:1型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珍珠陶土、迪岩石及埃落石等。

(1)1:1型晶层结构:单硅片:铝片=1:1,所以这一组矿物又称1:1型矿物,以高岭石最为典型。

(2)非膨胀性:相邻两个晶层的层面之间能形成键能较强的氢键,连接力强,晶层间不易膨胀。

(3)电荷数量少:没有或极少有同晶代换现象,其电荷的来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晶体表面的断键,另一方面是晶体表面的OH基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的解离,所以电荷数量少。故1:1型粘土矿物高的土壤其保肥性能差。

蒙脱石类矿物:2:1型膨胀性矿物,比如蒙脱石、蛭石、绿泥石

(1)2:1型晶层结构:硅片:铝片=2:1,以蒙脱石最为典型。

(2)胀缩性大:晶层与晶层之间只能形成很小的分子引力,连接力弱,晶层间胀缩性大

(3)电荷数量大:电荷数量大的原因是因为该组矿物同晶代换比较普遍。

水云母组:2:1型非膨胀性矿物,比如水云母、伊利石。

(1)2:1型的晶层结构:晶层结构与蒙脱石相似,硅片:铝片=2:1,以伊利石最为典型。

(2)非膨胀性:伊利石的晶层与晶层之间吸附的K+使相邻两个晶层产生了很强的键联效果,连接力强,晶层不易膨胀。

(3)电荷数量大:同晶置换普遍,主要发生在硅片中,电荷数量较大:但是因为部分的负电荷被K+中和,所以电荷数量介于高岭石和蒙脱石之间。

(4)胶体特性:因颗粒大小,总表面积介于高岭石和蒙脱石之间,所以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吸湿性也介于高岭石和蒙脱石之间。

4、

第二章【土壤有机质】:1、土壤有机质的概念:存在于土壤中所有含碳的有机物,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1、有机体的残留物2、生物体的分泌物3、有机物料的施入。土壤有机质形态:1、新鲜有机质(未分解有机质)2、半分解有机质3、腐殖质

2、土壤腐殖质是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3、矿化作用过程:有机质在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腐殖化过程: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的聚合转变形成了新的有机物

4、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影响因素:1、温度2、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3、植物残体的特性(有机质的碳氮比)4、土壤特性(土壤分散性或致密性、土壤酸碱性)

5、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分解的同时,形成腐殖质的过程。土壤腐殖质的种类:胡敏酸、富啡酸、胡敏素。

6、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1、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3、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4、腐殖质具有生理活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5、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

第三章【土壤生物】:1、土壤生物类型:1、后生动物(小的土居性的多细胞动物)2、原生动物(单细胞真核动物)3、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病毒)

2、微生物营养类型:1、化能异养型(碳源:有机物,能量:氧化有机物【腐生、寄生】)2、化能自养型(碳源:CO2,能量:氧化无机物)

3、光能异养型(供氢体:有机化合物,能量:光)

4、光能自养型(供氢体:无机物,能量:光)

3、微生物呼吸类型:1、好氧性微生物的有氧呼吸2、厌氧性微生物的无氧呼吸3、兼厌氧性微生物兼性呼吸

4、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最重要的环境因素)2、水分及其有效性(水是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3、Ph(酸碱度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有很大影响)4、氧气(通气状况的高低对微生物生长